就像迭戈吃烤肉一样,第一份和第二份都给他留下不错的感觉,那时他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大体相当,正是“恰到好处”。迭戈如果在这个时候适可而止,不再继续吃烤肉,那他会对卡卡的烤肉留下美好的印象。不过,迭戈选择了吃第三份烤肉,这样边际效用递减的效果就相当明显了,烤肉最终给迭戈留下了油腻的坏印象。
就卡卡烤肉而言,对于迭戈来说,最恰到好处的分量是1-2份。如果迭戈能够保持在这个范围内,相信每一次吃烤肉,对于他来说,都是美好的;而一旦过了个消费量,迭戈只会对烤肉增加“恐惧”。
罗斯福是历任美国总统很著名、很受尊敬的一位,因为他曾三次连任美国总统。后来,有记者就这件事采访他,问他对连任三届总统有何感想?
罗斯福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请记者吃。摸不着头脑的记者,只好把三明治吃下去。可没想到,总统又拿出第二块,接着是第三块。
记者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笑了:“现在你该知道了,我连任三届总统是什么滋味?”
在炎热的日子里,喝一杯冰饮会使你感到神清气爽。喝第二杯,感觉也不错。但如果喝第三杯、第四杯甚至更多杯,感觉会怎样?如果说第二杯冰饮带给你的满足感跟第一杯一样的话,第三、第四、第五甚至第十杯冰饮,给你的满足感还能跟上一杯一样吗?
欲望与效用的幸福怪圈
为什么萝卜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兔子和猫无意间争论起一个问题: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兔子抢先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就是萝卜,那股清香味儿,特别是秋天的萝卜,吃起来还甜滋滋的。我一说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这个意见,他说:“我认为世界上没有比鱼更好吃的东西了。你想想,那鲜嫩的肉、柔软的皮,嚼起来又酥又松。只有最幸福的动物,才懂得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好东西。”
它们两个都坚持自己的意见,争论了好久,还是得不到解决。最后只好去找猴子来评理。
猴子听了他们的意见,都不同意。他说:“你们都是十足的傻瓜,连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都不知道。我告诉你们吧,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桃子!”
兔子和猫听了直摇头,说:“我以为你要说别的什么,没想到你会说桃子,那玩意儿毛茸茸的,有什么好吃的?”
兔子、猫和猴子对不同的食物各有偏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也是因为效用的作用。消费效用,是指消费者从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中获得的所有满足,例如人们在饥饿的时候会产生食欲,消费食品就可以使食欲得到满足。
正如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抽烟,那么香烟对于他而言效用就很高,但对于一位不愿意闻烟味的女士来说,香烟就是效用很低甚至是负效用。很显然,在做决定的时候,烟民自然会把香烟视为至宝,而女士们可能更钟情于化妆品或者衣服之类的东西。
一个农民独自在原始森林中劳动和生活。他收获了5袋谷物,这些谷物要使用一年。他是一个善于精打细算的人,因而精心安排了5袋谷物的计划。
一袋谷物为维持生存所用。第二袋是在维持生存之外来增强体力和精力的。此外,他希望有些肉可吃,所以留第三袋谷物来饲养鸡、鸭等家禽。他爱喝酒,于是他将第四袋谷物用于酿酒。对于第五袋谷物,他觉得最好用它来养几只他喜欢的鹦鹉,这样可以解闷儿。显然,这五袋谷物的不同用途,其重要性是不同的。假如以数字来表示的话,将维持生存的那袋谷物的重要性可以确定为1,其余的依次确定为2、3、4、5。现在要问的问题是:如果一袋谷物遭受了损失,比如被小偷偷走了,那么他将失去多少效用?
故事中的这位农民面前唯一合理的道路,就是用剩下的四袋谷物供应最迫切的四种需要,而放弃最不重要的需要。而最不重要的需要,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边际效用最低的部分。庞巴维克发现,边际效用量取决于需要和供应之间的关系。要求满足的需要越多和越强烈,可以满足这些需要的物品量越少,那么得不到满足的需要就越重要,因而物品的边际效用就越高。反之,边际效用和价值就越低。
经济学家认为,人之所以执著地追求幸福,就是因为幸福能给人带来效用,即生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农夫拥有的五袋谷物,就好像是幸福能为我们带来的不同层级的效用——有健康,有美食,也有精神的享受。我们追求幸福其实也就是为了追求需求的满足,幸福效用的实现。不过,幸福终究逃不脱边际效用递减的厄运,好不容易实现的幸福很快就会让你不满足,追求幸福的道路也因此注定永远没有尽头。
为什么优秀的总统能让我们的幸福更加牢靠
2004年,《福布斯》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谁是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总统?
在美国前总统里根去世后,这一原本没有定论的问题再次成为美国人争论的焦点。最后,曾经历过性丑闻的克林顿荣登榜首。
为何克林顿会被评为20世纪最优秀的美国总统呢?原因很简单,克林顿很懂经济。美国政府一向以财政赤字闻名,而在克林顿任职期间,美国财政赤字却转为盈余。
克林顿入主白宫的8年内(1993年到200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年均增涨3.5%。这个数据要高于卡特和里根两人在任时的水平,只是稍逊于肯尼迪和约翰逊所在美国60年代经济腾飞时的表现。
在克林顿任职期间,美国的就业形势也是一片大好,新增的就业机会远高于除卡特外的任何一位二战后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很会把握时机,他在美国人均收入涨幅停滞多年,刚刚出现上升势头的时候,适时提出增税,使联邦政府的收入出现大规模的盈余。
最终,克林顿凭着一个规模最小的政府机构,实现了自约翰逊时期以来美国GDP最强劲的涨幅,也使美国政府自杜鲁门以来,首次真正出现了财政盈余的局面。
美国人之所以将克林顿评为最优秀的总统,根源还在于美国国民感受到的幸福感。美国的繁荣,经济的强势发展,给了美国国民更多的财富。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幸福,但财富仍具有决定作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财富的增加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
从美国回到我们国家,国家经济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幸福感会更加真切。
2004年10月1日的《长沙晚报》中,有这样一篇文章:
55年前,如果长沙的普通市民说,今后要购买小汽车,那么,周围的人肯定会讥笑他是“白日做梦”。但是,现在这个许多人“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已变成了现实。在解放初期,长沙只有几台用木炭做燃料的公共汽车,市民外出一般“以步当车”。随后,自行车很快普及,摩托车也进入不少家庭。而到2004年,普通市民购买私家汽车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与此同时,新老“三大件”的更替更证明了国家繁荣带来的变化:先是20世纪70年代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三大件,然后是8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三大件,再后来是90年代以“大屏幕彩电、热水器、电话”为标志的三大件。到了2004年,已经进入到“汽车、电脑、住房”为代表的“新三大件”时期。
1949年8月22日,长沙市人民政府成立。由于连年战乱,当时的长沙城满目疮痍。那时,长沙人均产值只有89元,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过131元,农村居民仅有41元,平均每人一年用于购买消费品的开支不到30元。“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居无定所”,是当时城乡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55年过去了,长沙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3年,长沙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933元,是解放初期的76倍多。2004年,长沙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突破万元大关,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达到了3647元,是解放初期的近90倍。
解放之初,国家百废俱兴,整体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当时长沙市民只求温饱,幸福程度普遍很低。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整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不仅能够满足市民们的物质需求,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得以实现。这个时候,长沙市民的幸福感会大幅增加。
国家繁荣,财富或GDP是整个社会幸福程度提高的基础。有了更多的GDP,人民才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多的物质与文化享受,更好的教育与医疗,有了这些我们的生活才称得上幸福快乐。
虽然在国家财富增加的同时,会伴随着环境污染等问题,但也只有财富增加了才能有效治理环境。比较一下穷国与富国的环境,哪个更好?财富的增加也可能引起收入差距扩大,但富国穷人的生活条件也比穷国富人强。有了财富才能讲分配,连财富都没有,讲收入平等是没有意义的。无论何时,发展经济增加财富,都是国家的根本。
对于任何个人,收入或财富都是其幸福的基础。人们财富增加了,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物质与文化生活,幸福感会提升。而国家的财富增长,会带动整个国民收入的增加,有了坚实的财富基础,幸福才会更加牢靠。
为什么有钱人买不到幸福
有这样一则寓言:
在一个地方有一座庙,庙里有个游方化缘的和尚,生活清贫,但和尚过得很快乐。后来,时局开始变得动荡,众人越来越需要有神灵的保佑。于是,这个小庙里的香火日益旺盛起来,常有人上供好东西。
和尚把这些供品卖掉,积攒了不少钱。不过,在有了钱后,因为整个社会环境不稳定,庙里遭了好几次强盗的洗劫。为了保住剩下的财产,和尚无论白天黑夜都把钱藏在自己胳肢窝里,还担心被人抢走。这使他整天感到心神不安,痛苦不堪。没有安定的大背景,金钱反而成了痛苦的根源。
个人有钱并不一定就幸福,寓言中因为有钱而变得痛苦的和尚就是一例。一个社会的财富多,GDP总量大而增长快,也不一定福利高。如果GDP增加,环境破坏严重,贫富差距加大,时局变得动荡,这样的社会也无福利可言。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人类行为的本质特点是有明确的目的。我们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幸福。对个人而言,幸福最大化的基础是金钱。个人的幸福,加在一起就成为社会福利。社会的最终目标是使整个社会的福利最大化,而一个不安定的社会是谈不上福利的。
金钱真的能买来幸福吗?这似乎是一个困扰人们很久的问题。《幸福与经济学》中说,“经济状况强烈影响着人们的幸福”。许多人都认为,财富是实现幸福最佳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钱,什么都谈不上。无可否认的是,金钱与幸福又存在着不可割裂的联系,没有任何财富基础的人难道会幸福?
现实也早已证明,越有钱的人,就可以拥有更多地享受,可以更健康,可以生活得更舒适,更安逸。而当这些因素统统转化为人的内心活动,转变成幸福指数被反映出来时,有钱人的生活就显得更幸福。
或许金钱本身与幸福并没有必然的关系,然而,金钱带来的效用却能让人感到更加幸福。由于幸福更多的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感受,因此,有钱人生活得更幸福就成为了一种可以肯定的事实。
只是,这也没有排除还有其他因素会绝对地影响这种幸福指数,例如,当人们不能合理利用这种幸福时,比如通过非法手段获取钱财或者使用财富,幸福感就会严重被削弱,幸福指数也会急剧下降。因此,有钱人可以生活地更幸福,但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合理的享用和利用这种幸福。
有西方学者研究后指出,当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临界点(如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的时候,幸福感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就不存在了。如富有的瑞典人比保加利亚人幸福,但是更富有的美国人则与瑞典人在幸福感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着幸福指数的高低。但是,金钱不是唯一的原因。过去民间有一些统计也反映,农村人的幸福感比城里的人更强。上面也说过,衡量人们的幸福指数有若干个指标,而且受人的价值观、受教育程度、习惯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考量不出这样的结果吧?没有必然联系。
据一项调查显示,四川农民的“幸福感”超过城里人。城市居民总体幸福感93.1%,农村居民为94.2%。这次调查中,民众满意理由中,详细调查了生活收入水平、个人健康状况、家庭生活和谐与否、社会人际关系、业余精神文化生活等五大指标。
另有一项调查,2004年4月,由新华社主办的新闻杂志《瞭望东方周刊》与芝加哥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奚恺元教授合作,对包括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成都在内的6大城市进行了一次幸福指数测试。结果,杭州第一,其后分别是成都、北京、西安、上海和武汉。
是否城市经济越发达,居民生活就越幸福呢?奚恺元教授的另外一项调查显示,在六大城市总体幸福度的排行榜中,市民月收入最高的上海(月平均收入2847元)、北京(月平均收入2484元)和广州(月平均收入2556元),在城市总幸福度排行榜上分别位列第三、第七和第十;而杭州(月平均收入2300元)和成都(月平均收入1515元)却排在最前。
奚恺元说,许多人以为钱多会幸福,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实践表明,人们最终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钱。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