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细节决定健康大全集
19373900000049

第49章 保健要遵循四季的运行规律(7)

这是因为,夜里长时间使用电热毯,人的身体容易对其产生依赖性,导致人体自身产生热量的能力降低。再加上被窝里的温度会逐渐升高,造成里热外冷的状况,稍有不慎,很容易着凉。而且,电热毯的加热作用会使皮肤的毛细血管一直处于扩张状态,体内水分和盐分明显丢失,容易出现口干、咽痛、舌燥、鼻孔出血、皮肤瘙痒以及大便秘结等症状,尤其对患有慢性咽炎、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怀孕早期的妇女也不要使用电热毯,因为电热毯通电后会产生电磁场,容易影响胎儿细胞的正常分裂,导致胎儿畸形。

而用热水袋取暖时,随着其温度逐渐下降,人体自身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更多的热量来维持温度,以有效提高人体对寒冷的抵御能力。而且,被窝里温度基本恒定,也避免了睡眠过程中人体水分、盐分的过度流失。

医学研究证明,将热水袋放在脚底效果更好。因为人的两脚离心脏较远,血液供应少,再加上脚部脂肪层很薄,局部温度常常较低。而足部又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如果睡觉时把热水袋置于脚底,能温暖足部经络,促进气血流通,使热量到达全身各处。

用热水袋取暖,水温不宜太高,一般以60℃~70℃为宜。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塞子的密闭性,外面最好用毛巾包裹后再使用。

怎样才能在冬三月里神采飞扬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有些人一到冬天就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这主要是因为冬天天气寒冷,自然界阳气不足,而人与自然界之间相对有一个平衡,人体内随之也会出现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时人就会感到没有精神。所以,冬季养生主张早睡晚起,最好等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并且冬天寒冷,最好在屋里待着,尽量少出门以保养阳气。尤其是气血虚衰的老年人,冬季的起居更应早睡迟起,避寒就暖,绝不提倡“早睡早起”。

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食补。牛羊肉、人参等都可以增加人体内的阳气,但要注意不要补得过度而导致上火。

2.保证足够的睡眠。成人每天不应少于8小时,青少年不少于10小时。不要熬夜,晚上11点前尽量入睡。

3.注意保暖,特别是脚和腿,不要为了保持身材而少穿。

另外,冬天老人的户外活动时间短了,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爱好,安排一些安静闲逸的室内活动,如养鸟、养鱼、养花,或练习书法、绘画、棋艺等。如果进行室外锻炼,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以感到身体热量外泄微汗为宜。恰当的运动会让人感到全身轻松舒畅、精力旺盛,体力和脑力功能增强,食欲、睡眠良好。

冬季洗澡从脚开始对健康最有益

在冬天,许多朋友洗澡时还像夏天一样,把水龙头打开,从头往下淋。其实这对健康很不利。

冬季的低温使人体皮肤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而冬季洗澡水的温度又相对较高,温热的水突然从头而至,会让人体调节系统“措手不及”,引起头部及全身皮肤血管骤然扩张,大量血液集中到皮肤表面,导致心、脑等重要脏器急剧缺血,头晕、胸闷等种种不适也会随之而来。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来说更是要防止意外发生。

冬天洗澡的正确方法是,洗澡前先用热水冲冲脚,待脚部温暖后再慢慢往身体上淋水,让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除了洗澡的“顺序”外,水温也不能太高,以37℃~40℃为宜;时间上,冬季淋浴最好不超过10分钟,盆浴不超过15分钟;洗澡前先喝一杯温开水。

另外,酒后千万不要立即洗澡。因为洗澡时,人体内储备的葡萄糖会因体力活动和血液循环加快而被大量消耗掉,而酒精会抑制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使其不能将储存的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并及时补充到血液中去,从而造成血糖含量大幅度下降,严重者甚至引起休克。因此,洗澡时间最好选择在酒后2小时左右。

老年人,走出冬季洗澡的五大误区

老年人在冬季洗澡时要避免进入以下5个误区:

1.水温过高:这会使全身皮肤血管扩张,大量血液集中到皮肤表面,导致心血管急剧缺血,引起心血管痉挛。如果持续痉挛15分钟,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是大面积心肌梗死,就有猝死的危险(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高血压病患者还会因全身皮肤血管扩张而使血压骤然下降,出现低血压,导致头晕、心慌等症状。所以水温最好在37℃左右。

2.时间过长:长时间把全身浸泡在热水中,因体表毛细血管扩张,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相对减少。尤其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老年人,极易发生中风和心肌梗死,患有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病的老年人也会感到呼吸困难。因此,为避免意外,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3.用力搓擦:用毛巾等用力搓擦,会损伤皮肤的鳞状上皮细胞,降低皮肤这个自然“防线”的功能,导致细菌、真菌从皮肤的微小破损处侵入体内引起疖肿、癣类等皮肤病。同时,老年人的皮脂腺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不宜用含碱过多的肥皂洗澡,否则会降低皮肤的酸性,对健康不利。

4.饭后洗澡:老年人牙口不好,加之胃肠消化功能不佳,多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饭后立刻洗澡,全身的血液较多地充盈于表皮毛细血管,使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常会加重消化不良,影响吸收,导致营养不良。

5.忽视防病:有些老年人患有严重冠心病,洗澡前应服用药物预防,可选速效救心丸5~6粒,咬碎含于舌下(不要吞咽),很快就可生效。如出现胸前区憋气、闷痛,应再次含用速效救心丸,但一次用药数量要增加到10粒。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在洗澡前半小时服1片硝酸甘油,药效可持续4~5个小时。

常喝茶可摆脱冬季瘙痒的困扰

冬季寒冷干燥,很多人一到冬季就会发生皮肤瘙痒(冬痒症)。这种季节性瘙痒症主要是由于皮肤过于干燥所致。一些老年人皮脂腺和汗腺分泌机能较差,在干冷的冬季更容易出现皮肤瘙痒。

饮茶可防冬痒症,这是因为茶叶中含有保护人体皮肤的微量元素锰。但茶的种类不同,每克干茶中的含锰量也不一样,如绿茶中的西湖龙井茶为1.4毫克、庐山云雾茶为1毫克;青茶中的安溪铁观音茶为1毫克;黄茶中的蒙山黄芽茶为0.65毫克;红茶中的祁门红茶为0.6毫克。茶汤中的含锰量多少也因茶而异。1克茶叶用100毫升开水浸泡10分钟,西湖龙井茶汤中的含锰量为0.506毫克,庐山云雾茶汤为0.4毫克,安溪铁观音茶汤为0.238毫克,蒙山黄芽茶汤为0.198毫克,祁门红茶茶汤为0.017毫克。

如果人们每天饮用4~6克绿茶泡的茶汤,便可以从茶中摄取到人体所需锰量的1/3,甚至更多。这对保护皮肤、防冬痒无疑是有益的。

冬季保健有诀窍,中医按摩真奇妙

按摩是在人体一定穴位上,运用推、拿、揉、压、搓、扣、打、动、滚、扳、捏、踩等手法,来达到舒筋、健体、防病益寿的目的。按摩不受时间、环境条件的限制,可以自我按摩,也可以由他人进行,是家族保健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些适合在冬季进行的保健按摩方法。

1.搓鼻法: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位于鼻唇沟内,横平鼻翼外缘中点)15~20次。每天摩鼻1~2遍,可增强鼻的耐寒能力,亦可治伤风、鼻塞不通。

2.摩颈法:上身端直,坐立均可,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至胸部。双手交替按摩20次为1遍,可连续做2~3遍。注意,按摩时拇指与其他四指张开,虎口对着咽喉部,自下颌向下按搓,可适当用力。这种方法可以利咽喉,止咳化痰。

3.按摩大椎法:两手搓热后轮流搓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冬季可每天早起后搓大椎,较冷时出门前也要搓热大椎,对防治感冒有效。

4.捶背端坐法:腰背自然直立,双目微闭,放松,两手握拳,反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5遍。同时,叩齿3~10次,并缓缓吞咽津液数次。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沿背捶打,同时闭气不息。这种方法可以畅胸中之气,通脊背经脉,预防感冒,还有健肺养肺之功效。

不可或缺的冬季补虚佳品——芡实

芡实,也叫鸡头米、水鸡头等,味甘,性平,入脾、肾、胃经,具有滋补强壮、补中益气、固肾涩精、补肾止泻、开胃进食之功效。芡实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如蛋白质、铁、钙、B族维生素、维生素C、粗纤维、胡萝卜素等,易消化吸收,是冬季补虚不可或缺的佳品。

1.取芡实50克,花生40克,红枣10枚,煎煮,补脾肾、益气养血。对脾胃虚弱的产妇及贫血、体虚者有效。

2.用炒芡实25克,红枣8枚,炒扁豆20克,糯米100克煮粥,每日一次。可治老年人脾肾虚弱、便溏腹泻。

3.芡实、黄精、玄参、龟板、干地黄、沙参、女贞子、麦冬、天冬、白芍各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适于肾气不足引起的消瘦、心烦失眠、头昏耳鸣、腰酸遗精等。

4.芡实15克,薏苡仁15克,山药20克,党参10克,白扁豆10克,白术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可治脾虚腹泻、消化不良、久泻不止,有良效。

5.生芡实40克,糯米100克,金樱肉15克,煮粥食用,可治老年人肾气虚弱、夜尿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