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有一个二手车市场,买车人和卖车人对汽车质量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买家只能通过车的外观、介绍和简单的现场试验来验证汽车质量的信息,而这却是很难准确判断出车的质量好坏。因此,对于买家来说,在买下二手车之前,并不知道哪辆汽车是高质量的,他只知道市场上汽车的平均质量。当然,买家是知道市场里面的好车至少要卖6万元,坏车最少要卖2万元。那么,买车的人在不知道车的质量的前提下,愿意出多少钱购买他所选的车呢?所有典型的买家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出价,也就是4万元。但是,那些质量很好的二手车卖主就不愿意了,他们的汽车将会撤出这个二手车市场,市场上只留下质量低的卖家。如此反复,二手车市场上的好车将会越来越少,最终将陷入瓦解。
在传统的市场竞争机制得出来的结论是“优胜劣汰”,可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的运行可能是无效率的,并且会得出“劣币驱逐良币”的结论。产品的质量与价格有关,较高的价格诱导出较高的质量,较低的价格导致较低的质量。“劣币驱逐良币”使得市场上出现价格决定质量的现象,因为买者无法掌握产品质量的真实信息,这就出现了低价格导致低质量的现象。
明代的刘伯温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四川有三个商人,都在市场上卖药。其中一人专门进优质药材,按照进价确定卖出价,不虚报价格,更不过多地取得赢利。另外一人进货的药材有优质有劣质的,他售价的高低,只看买者的需求程度来定,然后用优质品或次品来应对他们。还有一人不进优质品,只求多,卖的价钱也便宜。于是人们争着到专卖劣质药的那家去买药,他店铺的门槛每个月换一次地过了一年就非常富裕了。那个兼顾优质品和次品的药商,前往他家买药的稍微少些,过了两年也富裕了。而那个专门进优质品的药商,不到一年时间就穷得吃了早饭就没有晚饭了。
在这个故事中,卖优质药材的反倒穷得揭不开锅,卖劣质药材的反倒很快致富,这和柠檬市场上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十分相似。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柠檬”市场无处不在。比如人才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雇主愿意开出的是较低的工资,这根本不能满足精英人才的需要。信贷市场也是个“柠檬市场”,信息不对称使贷款人只好确定一个较高的利率,结果好企业退避三舍,资金困难甚至不想还贷的企业却蜂拥而至。认识了“柠檬”现象,在很多时候可以使我们免受其害。
“穿井得人”的经济学原理——信息传递
据说,某部队的一次命令传递的过程是这样的:
少校对值班军官说:今晚8点左右,在这个地区可能看到哈雷彗星,这种彗星76年才能看见一次。命令所有士兵身穿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在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
值班军官对上尉说:根据少校的命令,今晚8点,76年出现一次的哈雷彗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如果下雨,就让士兵身穿野战服前往礼堂,这一罕见现象将在那里出现。
上尉对中尉说:根据少校命令,今晚8点,非凡的哈雷彗星将军将身穿野战服在礼堂出现。如果操场上有雨,少校将下达另一个命令,这种命令每隔76年才下达一次。
中尉对上士说:今晚8点,少将将带着哈雷彗星在礼堂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有的事。如果下雨,少校将命令彗星穿上野战服到操场上去。
上士对士兵说:在今晚8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岁的哈雷将军将在少校的陪同下,身穿野战服,开着他那辆“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已经无关紧要,细心观察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现类似的事,这就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一个人说街上有老虎,人们不信;两个人说街上有老虎,人们开始有点相信;当三个人都说街上有老虎时,人们肯定相信了,这就是“三人成虎”。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失真的可能性。
《吕氏春秋》中曾有一个“穿井得人”的故事。春秋时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一个人经常在很远的地方打水洗涤。于是丁家下定决心打一眼井。井水打好后,丁家人非常高兴,逢人便说:“我们打井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动力。”人们辗转相传,越传越走样,传到最后竟然称了:“丁氏打井打出了一个人。”于是,宋国的人都在议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听到了这件事。宋君派人去问丁家这件事。丁氏答道:“是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动力,并非打井打到了一个人!”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以讹传讹的情况,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加以辨别考察。
信息传递的模型是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斯宾塞提出的,他因此与阿克洛夫同获2001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当斯宾塞在哈佛大学读博士的时候,他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MBA的学生在进哈佛之前很普通,但经过几年哈佛的教育再出去,就能比教授多挣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钱。这使人禁不住要问为什么,哈佛的教育难道真有这么厉害吗?斯宾塞研究的结果是:教育不仅仅具有生产性,更重要的是教育具有信号传递的作用。
这就是名牌的作用。名牌大学或明星企业也可能出现次品,但这样的概率相对来说要低得多。而且,一个名牌大学的建立,是其多年有效信息费用累计的结果,没有人愿意轻易地毁掉自己的信誉,所以,即使出现了问题,解决的成本也会相应要低一些。
所以,在市场经济中,在企业眼中,品牌是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手段。同样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企业优先选择名校毕业生。
当将信息传递引用到现在的市场经济中时,我们又会看到它们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在市场上,商家是拥有信息的一方,也能决定向外界如何传递信息。此时,传递信息的成本要依靠商家自己来付出。他们需要主动地通过广告等方式,在诸多同类产品中凸显出来,如此才可能有利可图。否则,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卓有成效的信息传递,没有别具一格的形象推广,产品就不能有效推向市场。
1995年之前,康佳彩电公司事业刚刚有所起色,但由于在信息宣传上的不力,造成了消费者对康佳彩电存在很多认知盲点和误区。对企业的形象的树立和产品的广泛传播造成了很大障碍,以至于经常有消费者将康佳彩电的产品同其他质量次等的产品混为一谈。
为了改变身处彩电业的劣势,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康佳彩电吸取了过去的教训,并在推广最新款彩电“彩霸”系列时,加大了广告宣传的力度,利用频繁出现的彩色广告和鲜明的标语,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它还聘请影星周润发、张曼玉做产品形象代言人,从而为品牌做了更有影响的宣传。
由此可见,尽管康佳彩电的质量很好,但是缺乏过硬的信息传递技术,很难提高品牌产品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从而让消费者缺乏对其的认识。
当今社会,任何一个企业,都能体会到信息的价值。他们从信息中寻找商机,再利用信息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也就是说,信息的生产、制造、传播对于一个企业十分关键。一系列的行为必然会导致企业考虑信息所带来的成本。这些成本,其实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传播需要花费时间、占用精力,甚至花钱购买,等等。
问题是,在当代社会,通讯发达,让人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在一点。就如赫伯特·西蒙曾说的那样:“信息的丰富产生注意力的贫乏。”要想让人们注意到自己的特定产品,从而让自己获得最高的收益,企业不仅要在产品的设计、文字和印刷上增加成本投入,还不得不在信息传递和信息成本投注越来越多的金钱。尤其是市场瞬息万变,每一天都不断地有新品牌占据市场,产品想变得“卓越”的代价将越来越大。
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特别是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认识到,信息传递的失真会带来额外的成本。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降低或避免信息失真成本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如在企业中,建立扁平化企业组织,这样能最大幅度降低信息失真成本。此外,要建立一套避免信息失真的保障制度。如对那些专门制造虚假信息的提供者给予相应的处罚。
不可不知道的知识——共同知识
故事发生在一个村庄,村里有100对夫妻, 他们都是地道的逻辑学家。
但这个村里有一些奇特的风俗:每天晚上,村里的男人们都将点起篝火,绕圈围坐举行会议,议题是谈论自己的妻子。在会议开始时,如果一个男人有理由相信他的妻子对他总是忠贞的,那么他就在会议上当众赞扬她的美德。另一方面,如果在会议之前的任何时间,只要他发现他妻子不贞的证据,那他就会在会议上悲鸣怯哭,并企求神灵严厉地惩罚她。再则,如果一个妻子曾有不贞,那她和她的情人会立即告知村里除她丈夫之外所有的已婚男人。这个风俗虽然十分奇怪,但是人人遵守。
事实上,每个妻子都已对丈夫不忠。于是每个丈夫都知道除自己妻子之外其他人的妻子都是不贞的女子,因而每个晚上的会议上每个男人都赞美自己的妻子。这种状况持续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位传教士。传教士参加了篝火会议,并听到每个男人都在赞美自己的妻子,他站起来走到围坐圆圈的中心,大声地提醒说:“这个村子里有一个妻子已经不贞了。”
在此后的99个晚上,丈夫们继续赞美各自的妻子,但在第100个晚上,他们全都悲鸣怯哭,并企求神灵严惩自己的妻子。
这是一个有趣的推理过程:由于这个村里的每个男人都知道另外的99个女人对自己的丈夫不忠,当传教士说“至少有一个妻子不贞了”,由此并不能必然推出这个“不贞”的女人是自己的妻子,因为他知道还有99个女人对自己的丈夫不忠。
于是这样的推理持续了99天,前99天每个丈夫不能确切怀疑到自己的妻子。而当第100天的时候,如果还没有人恸哭,那表明所有的女人都忠于自己的丈夫,而这显然与“至少有一个妻子不贞”的事实相悖。于是,每个男人都可确定地推理出来自己的妻子已经红杏出墙,于是,总体的推论结果便是:这100个妻子都出轨了。
应该说,传教士对“至少有一个妻子不贞了”这个事实的宣布,似乎并没有增加这些男人对村里女人不忠行为的知识,他们其实都知道这个事实。但为什么100天后他们都伤心欲绝呢?根源还在于共同知识的作用。
传教士的宣布使得村子里的男人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本来“至少一个妻子不贞了”对每个男人都是知识,但却不是共同知识,而传教士的宣布使得这个事实成为大家的“共同知识”。
由“共同知识”我们可以引出“脏脸博弈”模型:
三个学生的脸都是脏的,但是他们各自都看不到自己的脸。老师对他们说,你们中至少有一个人的脸是脏的,请脏脸的学生举手。三个学生对视一番后无人举手,随即又都举手表明自己的脸是脏的。这是为什么?
我们可以还原一下他们的判断过程:
(1)三个学生对视后,都看到了另外两个人的脸是脏的,满足“至少一个脏脸”的判断,因此无人举手。
(2)三个学生都没有举手,这意味着,每个人的眼中都看到了至少一个脏脸。但是,更重要的推断是,三个人中至少有两个脏脸。很简单,如果只有一个脏脸,那么肯定有人在第一步的时候就举手了。由于三个学生同样聪明,因此大家都得出了同样的推断。这个关键的推断就是三个人之间产生的共同知识。
(3)既然“至少两个脏脸”,从任何一个人的角度而言,他已经看到了两个脏脸,他仍然可以不举手。
(4)三个人都还是不举手,意味着三个人看到的都是两个脏脸,即所有人都是脏脸。因此,所有人都举手了。
这就是共同知识的作用。共同知识的概念最初由逻辑学家李维斯提出的。对一个事件来说,如果所有博弈当事人对该事件都有了解,并且所有当事人都知道其他当事人也知道这一事件,那么该事件就是共同知识。
事实上在生活交际中,共同知识起着一种不可或缺的作用,只不过多数时候我们并没有留心而已。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小王决定做一个体检,在经历抽血、B超等多方位检查后,发现有一项“屈光不正”需要去眼科诊疗。花了8元钱的挂号费后,根据指引去做光学检验,但仔细一看,原来就是配眼镜的地方。原来,“屈光不正”就是近视眼!“屈光不正”是医学工作者的共同知识,但小王却并不清楚这样的知识,以至让自己多花冤枉钱。
由此可以看出,没有共同知识的博弈,会给整个社会无端增加许多交易成本。比如你去买菜,肯定知道猪肉比白菜贵,不过这是最浅显的“共同知识”。其实,这类知识无处不在。对于我们而言,多掌握一些“共同知识”,对于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信息披露
信息的披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结果如何。作为一个经济人,懂得如何披露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在信息接收方面前,如何选择信息输出的策略,是极为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