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成本不仅对于企业,对于个人来说也很常见。在这里需要指出,有时候沉没成本只是价格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比如,一台新买的电脑价值6000块钱,可是新鲜劲儿还没有过去,一种升级款式的电脑(这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更新换代)价钱才5000元,而且还打出广告,说原来的那款用 6000元买的电脑“再加2000元就可更换一台新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为原来的电脑付出的成本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变成“沉没成本”,除非你用这台电脑创造效益,收回部分投资。除此之外还有二手车市场,一辆新车在使用几个月后准备卖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车况当然不会有多少损耗,但是价格却不可能再回到原价。这时候,原价和现在卖价的差额就是沉没成本。并且,如果不能及时出手,时间越长,这个沉没成本就会越大。
以上两个例子中的做法都是不再理会沉没成本,这也正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建议。因为不管沉没的是什么,又有多少,对未来而言,都已经没有意义。彻底放弃那些沉没的东西,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才是智慧的体现。
合理库存的重要性——经营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上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既虚又实的一种成本,指一笔投资在专注于某一方面后所失去的在另外其他方面的投资获利机会。也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另一样东西。
萨缪尔森曾用热狗公司的事例来说明机会成本的概念。热狗公司所有者每周投入60小时,但不领取工资。到年末结算时公司获得了22000美元的可观利润。但是如果这些所有者能够找到其他收入更高的工作,使他们所获年收达45000美元。那么这些人所从事的热狗工作就会产生一种机会成本,它表明因他们从事了热狗工作而不得不失去的其他获利更大的机会。对于此事,经济学家这样理解:如果用他们的实际赢利22000美元减去他们失去的45000美元的机会收益,那他们实际上是亏损的,亏损额是45000-22000=23000美元。虽然实际上他们是赢利了。
在企业中,某种资源往往具有多种用途,也就是有多种使用的“机会”,可是不管哪种资源,只能用于某一方面,不能同时在另一方面使用。所以,在决策分析过程中,必须将已经放弃的方案也许可以得到的潜在收益,与已选方案的所得利益进行比较,当已选中的方案也许得到的利益大于所放弃方案的利益时,才能认为选中方案的经济效益高,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同样会遇到机会成本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一家杂货店的事。有一段时间,某小区出现了规模较大的一家杂货店。为了能赢得更多的顾客,这家店都使出浑身解数,店里塞满了商品,每件商品的库存都很多,甚至连过道和楼梯上都堆满了商品,顾客只能在堆满商品的窄道勉强通过。
但是如果没有顾客上门购买,再多的商品也不是“卖品”,不过是卖不动的“库存”而已。由于该小区人口少,来购物的人更少,最终这家店先后退出了市场。这家店退出市场,不能说完全因为库存量过大导致,但至少有一部分原因。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商品过度剩余的后果很严重,脱销的后果也同样很严重。库存太大意味着资金、库房的占用,意味着一旦调价或市场滑坡你的损失更多。以食品店为例,食品都有保质期,时间越久越不新鲜,也就越难卖。食品之外的其他商品也一样,时间一久,商品会过时,也会加大破损和丢失的风险。
库存量大时不仅需要有专人来管理仓库,而且,还要派人检查库存商品是否还能继续作为正常商品出售,这些需要增加额外的人力费用。另外,如果库存太大,不得不租赁仓库,就得多付租金,即便是放在店里面,也会占去其他商品的空间。
如果能将库存的东西早些处理掉,就能节省下库存的管理人力费和仓库租赁费,把这些节省下来的钱投入到经营过程中,还能获得增值。
损失有多种多样。经济学上把以“如果把省下来的钱用来……’这种假设为前提推算出的“本该得到却丢掉了的利润”就是机会成本损失。库存带来的各种损失叫做“库存成本”,对于经营者来说,库存越少越好。
库存越少越好,不是说不能有一点库存。如果一点库存也没有的话,就有可能错过赚钱的好机会。因此,库存“多了不行,没有也不行”,库存是否合理,关键在于经营者对“机会成本”的把控能力。
按一般想法,可能觉得销售一空就万事大吉了,然而在经济学里,这被看做是“机会损失”,是不受欢迎的。例如卖场中不会等到商品全部卖完之后再去进货,一般都是在快要卖完时就已经备货。因此,经营者在经营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实际的成本损失,还要考虑可能存在的机会成本损失,争取卖出更多的商品。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效益。”懂得了机会成本,就能促使企业做出适合的决策,从而减少机会成本损失,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补钙广告”旺销了肉骨头——外部性
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所谓“外部性”也称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主要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在有关各方以价格为基础的交换中发生的,因此其影响是外在的;如果给旁观者带来的是福利损失(成本),可称之为“负外部性”;反之,如果给旁观者带来的是福利增加(收益),则可称之为“正外部性”。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无偿享受的公共物品,可以说是正外部性的特例。个体经济活动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可谓个体(私人)成本和个体(私人)收益,而这一活动带给旁观者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就是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
经济生活中的外部性是广泛存在的。生产中养蜂人放蜂使果农收成增加,企业的技术发明被其他企业无偿引用等等,都会产生正外部性;而化工厂向江河排放污水就会有负外部性。私人消费也会产生外部性,如吸烟,开车都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半夜放音响给邻居带来的噪声等,都产生负外部性。
前几年在营养保健品市场上,风行“人体补钙”,各种各样的补钙品琳琅满目,报纸杂志和电视广播里也充斥着补钙的广告。当“补钙大战”如火如荼、难分高下的时候,人们却吃惊地发现:由于竞争商家太多,营养品销量并不见得有多好,倒是农贸市场里的肉骨头大为旺销。原来,根据“吃什么补什么”的老话,吃肉骨头也是相当补钙的。特别是猪的脚筒骨,骨髓多,味道好,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供给有限导致了价格上涨,最后它甚至逼平了肋条肉。与此同时,饭店里的骨头煲汤也备受欢迎。直到这时,那些在媒体上花大钱做广告的厂商才发现,自己为肉骨头作了免费宣传。
在经济现象中这种“正外部性“现象非常常见,例如,对于一些弱势产品,搭强势品牌“广告便车”就是一条切实可行的策略。在强势品牌大肆宣传时候,弱势产品就大力“铺货”,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阻力,可以使尽产品迅速地进入终端销售市场,更快与消费者见面。
然而,生活中同样存在着“负外部性”。某小区附近因为常有偷盗现象发生,家家户户纷纷将自家门窗装上了防盗门和钢条笼子,结果路人从街上经过,抬头望去满目全是黑灰铁条,整个小区简直就是一堆监狱牢房,大杀风景,这就是负外部性了。有个地方在架桥时,对山体进行爆破作业,不料附近有一个养牛场,许多怀孕的母牛听到爆炸后受到惊吓,整夜整夜地不敢休息,结果纷纷流产,造成了经济损失,这也是负外部性。
许多事物都有着“一分为二”的特点,同样,许多活动也兼有正和负两种外部性。比如商场促销时放着好听的歌曲,如果音量适中,顾客就会觉得这是一种享受;然而音量开得震耳欲聋,顾客们就会心烦意乱。在这里,音乐随着音量的变化,表现出两种正负外部性。
上面举的例子都具有这样一种特点:外部性并不是在相关各方以价格为基础的交换中发生的。如果说个体所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可以称作个体成本和个体收益,那么个体的活动给他人带来的额外成本或者额外收益,就构成了社会成本(负外部性)和社会收益(正外部性)。比如对于公共物品,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无偿享受,可以说它们是社会收益的特例。而最典型的社会成本便是污染问题。有的工厂浓烟滚滚,粉尘弥漫,有的工厂把污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鱼虾死亡,农作物歉收,人们健康受到威胁,这就是极其严重的负外部性了。
一般说来,外部性并非当事的经济主体的本意,即他本来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这么做,并非有意要帮助别人,或者损害别人,只是这种行为产生的效果影响了别人。比如“凿壁借光”,在这个过程中邻家并没有多付出什么,而可以借光读书、得到收益的匡衡也不必为之付费。但是,假设本来该熄灯入睡,却因为邻家的灯光干扰而造成失眠,那么灯光就具有负外部性了。
外部性的广泛存在使得人们在做事时不能只考虑自己,也要考虑他人。有时候对于某些正外部性可以设法加以利用。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商场里开设餐馆。当一家大型商场建成以后,它周围小吃店的生意相对就要好起来。这时商场往往会在顶层开设餐馆,使得顾客在购物的同时顺势上楼吃饭,这种做法就将正外部性“内部化”了。这也可以用来理解现在流行的多元化经营,在其项目之间就常常会有正外部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负外部性,我们最好及时避免。当损害到他人利益的时候,就可能会引起诉讼纠纷;当影响的是公共利益时,法律就要对其进行直接干预。对于负外部性,尤其要防微杜渐。这是因为,当负外部性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造成的问题将很难在朝夕之间得到解决。以环境污染为例,经过多年的污染积聚,现在已经出现了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严重问题,已经极大地威胁到人类文明,在这样的局面下,尤为需要法律来约束人类的行为,严格减少负外部性的发生,以保护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产品的“生老病死”——产品生命周期
一种产品进入市场后,它的销售量和利润都会随时间推移而改变,呈现一个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过程,就如同人的生命一样,由诞生、成长到成熟,最终走向衰亡,这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现象。所谓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只是相对于有血有肉的生命体而言,企业产品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其生命周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在1966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在其著作《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首次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
该理论认为,产品的生命是指其在市场里的营销生命。正如一个人要经历“诞生、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相应地,产品也要经历“介绍(引入)、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但是,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里,其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技术水平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时差。这一时差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竞争地位的差异,由此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其销售额和利润额的变化大体表现为如下的曲线。
在介绍期,产品销售额和利润额增长缓慢,利润多为负数;当销售额迅速增长,利润由负变正并快速上升时,进入成长期;当销售额增长放慢,利润增长停滞时,则进入了成熟期;当销售额快速递减,利润也较快下降时,说明产品已经进入衰退期。伴随着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企业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这里特别要指明的是,当产品进入成熟期时,要对产品进行改革,增加其新用途、新特征,从而尽量延长其寿命,避免过早地进入衰退期。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产品,其生命周期也常常各不相同。时装的生命周期往往只有几个月,而汽车的产品生命周期已经能够达到100年。各种产品的生命周期的曲线形状也有差异。有的产品一进入市场就快速成长,迅速跳过介绍期;有的产品可能越过成长期,直接进入成熟期;还有的命运可能悲惨一些,在经历了介绍期后,未成长起来,直接迈向衰退期。
目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各个公司都在努力赶超同类产品,使得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其显著特征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特别是在微电子、电子计算机和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其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速度。IT产业技术创新以18个月为一个周期,每过18个月,芯片的集成度和运算速度提高一倍,而此前的芯片价格下降一半。
因此,在当今的形势下,研究产品生命周期的规律,必须与技术创新紧密地结合起来。 我们以手机市场的产品生命周期为例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