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二:备战大型招聘会
“虽然今年就业形势不佳,但我还没有投简历和参加面试。与其将简历投进网络的茫茫大海,我更有兴趣认真准备接下来的几场大型的招聘会。”某师范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小蔡说。
现象三:为工作而迷茫
陈雨,来自某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我投了5份简历,参加了1次校园宣传会,还没有收到面试机会,而我们班,55位同学有 18个保研,10个拿到Offer,大部分是暑假实习之后留在实习单位。”目前,陈雨一直担心自己以后没着落,投了很多简历都没消息;二是身边的人都收到了Offer,自己没收到。 ”
随着我国改革进一步深入展开,就业问题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更成为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在经济学中,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就被认为是失业。
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人得不到适当的就业机会。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存在失业问题。有劳动能力的人虽然没有职业,但自身也不想就业的人,不称为失业者。
对失业的规定,在不同的国家往往有所不同。在美国,年满16周岁而没有正式工作或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称为失业者。按照国际劳工组织(ILO)的统计标准,凡是在规定年龄内一定期间内(如一周或一天)属于下列情况的均属于失业人口:
(1)没有工作,即在调查期间内没有从事有报酬的劳动或自我雇佣;
(2)当前可以工作,就是当前如果有就业机会,就可以工作;
(3)正在寻找工作,就是在最近期间采取了具体的寻找工作的步骤,例如到公共的或私人的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到企业求职或刊登求职广告等方式寻找工作。
美国劳工部表示,2009年7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减少了24.7万人,而经济学家的预期为减少32万人。失业率从6月的9.5%下降至9.4%,而经济学家的预期为上升至9.6%。这是美国失业率15个月来首次下降.
失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一般来说,人们都不愿意失业。但失业者可领取一定的失业救济金,但其数额少于就业时的工资水平,因而生活相对恶化,促使其重新就业。从这一点上来说,不少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合理的失业率及其失业现象的存在,是促进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条件之一。
不过,如何确定具体的失业人员数量是非常困难的。在我国农村,就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造成失业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失业的结构与变动情况是观察重点。失业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非自愿失业中的第一种重要类型,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人们在不断地更换工作时造成的失业。所谓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为了找到最合适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而在换工作的过程中发生的失业现象,是因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性而造成的。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失业,主要是因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流通不顺畅的情况下,一方面,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在找工作时,缺乏求职经验和信息,不能及时寻找到市场上存在的职位空缺,而造成失业。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有工作经验却曾经离职过一段时间的求职者来说,重新的求职过程和花费时间以寻找合适工作,都会带来一定时间段内的失业。
有经济学家认为,这样的失业是劳动力市场里的“润滑剂”,因为他能带来劳动力市场的高效率。不过,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对劳动力市场不了解,更容易盲目求职,不断更换工作。这样,反而对就业市场不利,极大地提高了失业率。
对于市场本身来说,其需求信息存在在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摩擦失业,但可以通过加速信息的流通和提高信息透明度、公开度等来降低此类失业发生的的比率
(2)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则是指一国或者区域因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导致人们的技能与要招聘的技能不能配合而形成的失业。同摩擦性失业不同,结构性失业是由更宏观的因素造成的, 例如,一国或者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等重大政策的执行,就会带来结构性失业。此时,失业者虽然能够得到劳动市场有关职位空缺的信息,由于能力与其不符,仍旧无法获得工作。也就是说,在结构性失业的情况下,职位空缺的信息能被劳动者所获得,但由于个人技能同结构性调整时造成的空缺职位不符,从而造成失业。可是,对于一个不断发展的经济体(国家和地区)来说,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此类失业通常也无法彻底解决。
面对结构性失业,政府若想减少其发生的几率,就必须通过加强教育及接受新的职业培训的方式来培养劳动者的相关技能,并且不时地为求职者和就业者提供最新的政策信息,以便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技能调整。相对来说,这一调整过程会比较复杂,但并没有其他有效应对方法。
(3周期性失业。它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循环性失业等等,其主要是因经济的周期变动而引起的失业。所以,它也就具有阶段性,通常发生在经济周期衰退的阶段。
详细来说,经济在复苏和繁荣阶段,厂商为了扩充生产,大量增加雇佣人数,结果当经济发展到衰退和谷底时,由于社会需求不足,前景暗淡,厂商又会压缩生产,大量裁减雇员,从而形成员工的失业。
同前两种失业最大的不同就是,由于周期性失业由整体经济水平的衰退而引发 ,所以,它所造成的失业人口众多且分布广泛,是经济发展最严峻的局面,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有所恢复。
我国《劳动法》对促进就业作了专章的规定。我国政府促进就业的措施主要有:1.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2.采取措施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3.支持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4.建立和完善劳动就业的服务体系。
70岁退休?可预知的人口红利枯竭——人口红利
故事一:一个饭桌上坐着两个老人、一个年轻的女人,还有一个看上去三四岁的小孩,三个人伺候孩子一个人吃饭。很明显,两个老人一个是孩子他外婆,一个是孩子他奶奶。而另一个年轻女人是孩子的母亲。
事情二:早上一个奶奶送孙女上学。孙女走在前面,奶奶在后面拖着一个带轮子的书包。这种书包是博士生们比较会用的。因为博士生一般都有特别多的书需要在图书馆,办公室或者家之间转移,这样的书包会很有帮助,因为容量很大,而且可以在地上拖着走,不费力。可是这个小女孩不过三四年级,竟然就需要这么一个包。
这故事反映了中国人口结构的一个侧面:孩子们在享受着“人口红利”(故事一),享受的太多;但同时,孩子们又被要求为未来的“人口负利”做准备(故事二),一个孩子要承担四个老人,两个父母,负担又太重。
经济学中的“人口红利”用大白话可以说是:如果干活的人多,不干活的人少,那这个经济的活力会高一点。而三个大人伺候一个孩子吃饭,三个人干活,一个人吃饭,这样的“人口红利”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经济学中的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亦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劳动人口比例较高,保证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财富积累速度比较快。
严格来说,任何完成了人口转变的国家,都会出现这样一种“人口红利”。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因为人口转变的历程较短,往往只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转变历程,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和经济高速增长之间因而表现出了非常强的关联性,人口转变给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效应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
日本是亚洲最早实现人口转变和经济腾飞的国家,“人口红利”也出现得最早,大约开始于1930~1935年,结束于1990~1995年,持续了60年左右的时间。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韩国、新加坡、香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在内,差不多在晚于日本30年后出现“人口红利”,目前这些国家都正处在人口的“红利”期。
“人口红利”必然带来经济增长吗?观察上述处于“人口红利”期的国家,不难发现,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发展差异巨大。最富裕的国家如新加坡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而最穷的国家越南人均GDP在2005年仅有600多美元。相同的“人口红利”期所导致的经济增长的不同结果意味着“人口红利”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增长。
事实上,“人口红利”更像一个机会,只有抓住这一机会并加以很好利用才能使“机会”转变为“红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口红利”只是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一个有利条件: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而这一“有利条件”或者说“优势”能否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成果,显然依赖于劳动力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如果在“人口红利”期,劳动力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则当人口的“机会窗口”关闭后,“人口红利”也会随之消失。
需要指出的是,“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人口红利”也不例外。具体来看,与“人口红利”相对应的“人口负债”就是不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将会从多个方面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首先,老龄化会带来社会抚养比不断提高,劳动力的负担和成本加大;其次,老龄化会加大消费性人口比例,降低生产性人口比例。第三,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将严重影响到劳动生产率。上述三个方面的影响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经济的竞争能力,并进一步影响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活力。
因此,在我们享受“人口红利”丰厚回报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今后可能会面对的人口“负债”。而要有效地化解将来的“债务”,我们必须做好这样两件事:一是必须长时期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二是必须尽快建立起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个人的价值有多大——人力资本
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和手段,在人身上积淀的,具有稀缺性的、能够投入生产中并能产生价值增值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也有人建议把它解释为就业者的素质和能力,它是未来收入增长的一个源泉。
人力资本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现代经济学已经将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解释变量,而技术知识的创新与运用,又是在人力资本的作用下完成的。人力资本同其他资本一样,已成为获取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所凭借的一种手段。
人力资本的价值在古典经济学中虽已受到注意,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知识经济的兴起,美国经济学家、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舒尔茨才开始真正重视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战败国德国和日本受厂很大的创伤。很多人认为,这两个国家的经济恐怕要很久才能恢复到原有的水平。但实际上,大约只用了15年左右,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就奇迹般地恢复了,而且60年代以后,这两个国家继续以强大的发展势头赶超美苏,并最终使经济实力上升为世界第二和第三的位置。这其中的原因让许多人迷惑不解,人们开始探究传统经济学的不足。
一般而言,国民财富的增长与土地、资本等要素的耗费应该是同时进行的,但统计资料却显示,二战以后,国民财富增长速度远远大于那些要素的耗费速度,这是一个难解之谜。经济领域中这些难以解释的特殊现象的出现,引起了西方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经济学家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他提出了著名的观点:在影响经济发展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的提高,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的多寡。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涵是,把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劳动技能的高低不同,决定了人力资本对经济的生产性作用的不同,结果使国民收入增长的程度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