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初中生作文一本通
19372800000029

第29章 2009中考精品满分作文题解篇(2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所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来吗?我放弃了归隐之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从长长的历史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世,屈子选择了悲壮之路。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得如此透彻清澄。但当他忘记了混浊的天下之时,他又何曾记得还有千万的百姓与自己远大的理想?

屈子之路虽壮,却承受不了沧桑重荷。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看红尘,走着辞别故友。

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

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

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

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

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陶潜人生之路的选择,是其志趣的表现;屈子人生之路的选择,是其个性的张扬;而李白人生之路的选择,是其乐观的写照!

我将沿着李白的路往前走,无论路上有多少荆棘,我坚信,只要一直在走,脚下总会有一片康庄大道!

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路,我将沿着李白的路走下去……

名师点评:

本篇渗入对历史或文化的关照,使文章底蕴丰富。屈原、陶潜、李白都是华夏文化名人,但他们人生遭际各异。本文通过对屈原、陶潜、李白所代表的三条路的褒贬,明确了自己对人生之路的阐释。

所谓作文要“关照文化”,是指在写文章时,要通过叙事写景,来谈古论今,反映出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等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氛围、特质等。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关照文化。例如,在文章里多处引用名人名言或历史典故,新解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历史经典等。

5、连缀诗词

怀想天空

某考生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总有那么一群美丽的精灵,以它们动听的声调、变幻的格律,引领着我在那片天空中飞行。

这些精灵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宋词。

已记不清是怎样认识宋词的了,只知道自己已深深地迷恋于宋词那飞扬的文采,深切的情感;只知道自己在平凡的生活之外,可以在这片天空自由地飞行,自由地呼吸。

我爱读李煜——那个孤独悲伤的词人。国破家亡的痛苦让他的词如淬火升华,再不是那唱尽繁华绮梦的靡靡之音,而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悲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唱遍愁情,吟遍悲伤,当不知多少帝王的楼阁都在历史的风雨中消散时,唯有他,赢得了永恒。读李煜,我读懂了那一份悲伤,那一份孤独,让我的生命中有了一份不会经历却体验过的情感。

我爱读辛弃疾。每每走近他的词,都会感到剑气逼人。如同一把龙吟剑在匣中长啸。我读到他的豪情:“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我读到他的壮志未酬:“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我读到他的痛苦:“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啊,纵使栏杆拍遍又怎样?你本是一位旌旗拥万夫的将军,却只能在梦中挑灯看剑,回到吹角连营,岂不悲?辛弃疾,那一份壮志难酬让我悲伤,那一份痛苦让我难过。也许,灵魂正是这样开始成长的。

我爱读苏轼。每每读到他的词,总是会看到他舞动长袖,潇洒而又孤独,而那一轮让他迷恋的明月,在我将痴时跌落至我的掌心。我喜欢读他的“明月几时有”,我更爱读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句“大江东去”唱红了关西大汉的脸,一句“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唱尽了所有的无奈。苏轼是豁达的词人,被贬黄州,也许彷徨,也许失意,但最后,他站得潇洒,站得笔直。他的旷达让我每每读到他的词时都会感到如同海风拂面,吹尽我身上的琐屑与世俗,让我飞得更高。

我爱读宋词,喜欢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喜欢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喜欢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喜欢宋词那一份婉约,那一份豪迈,那一份愉悦,那一份悲伤。喜欢在清冷的灯光下,翻开一本宋词,让自己深入那隐没寂寞繁华的文字之中,让自己的灵魂自由地飞翔。

平凡的生活中,我知道我有一片天空,可供我自由呼吸,自由品味,自由感悟,自由成长,自由飞翔!

我爱宋词,爱在它的天空中自由飞翔的感觉。

名师点评:

作文中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会为文章增添风采,本文即是如此。文章围绕宋词的天空,写出读李煜、辛弃疾、苏轼等作品的个性化感悟,同时恰当地引用了许多经典词句,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整篇文章语言变幻多姿。

将“词连缀成段”的写作方法,能使文章出彩,还能透露出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非凡驾驭语言的能力。当然在写文章的时候,要依具体情况而定,不能见了诗词就生搬硬套,反而弄巧成拙。

6、意境悠远

栖息江南

浙江某考生

日日行走在巨大的水泥森林里,飞扬的尘土遮挡了视线,喧闹的噪声堵塞了听觉,烦琐的事务占据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你是否为这永无止境的忙忙碌碌感到窒息、疲惫?

那么请给自己留一天空白,放下所有负担牵绊,带着一份恬淡的心情,走进江南。

这里没有机器的轰鸣,只有澄澈的水静静流淌着。这里没有汽车包围,只有欸乃的舟楫起伏的声音。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抚摸着斑驳古墙,你仿佛可以听到逝去岁月里那些动人的故事。随便在一家茶馆坐下,品一杯淡香的茶,听一段折子戏,你便会随着前朝旧事的兴衰而遗忘了时间。

江南,是你心灵栖息的地方。

古往今来,多少人在这里寻找到了生命的归宿。传奇女子三毛,浪迹天涯几十年,头发上什么风都沾有的她,一来到江南便哭了,像见到了亲切的老祖母,她终于找到了生命中可以停歇心灵的地方。江南巨贾沈万三,历经商场的风风雨雨,最后仍是定居在周庄的水边,不再争名逐利。还有不留名的文人隐士,或许他们也曾想金榜题名,仕途得意。然而,日复一日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终于使他们累了,于是他们打点行囊,来到了江南,终老于斯。

谁说生命的意义只在于不断忙碌,不停地拼抢,不停地竞争?对利益、金钱和虚荣无止境地追逐到头来只会遗失了自我,玷污了自己原本纯净的灵魂。不妨歇一歇,停一停,来到江南水乡,这里有别样的风景。

划船少女明亮的眸子脉脉含情,开口便是吴侬软语的呢喃。路边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在练习书法,一挥笔就是一行遒劲有力的大字。在街头随便遇到的人,他们的背后或许都有传奇的故事。只是你和他们,都选择了停留。在江南的似水柔情中栖息心灵,在小桥流水人家中舒展灵魂——生有所息,这才是智者的哲理,这才是生命的真谛。

宠辱不惊,观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碧空云卷云舒。这是你一个人的江南,请栖息于此。

名师点评:

本文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唯美的江南画卷:江水清澈、桨声欸乃、白墙黑瓦、门漆斑驳、恬静安宁,这意境亦真亦幻,既苍凉又芬芳,令人心驰神往。

“意境悠远”正所谓本文的亮点。我们在运用时可以采取比喻和象征手法。用一连串的比喻来营造出一幅颇有意境的美景,与此同时,用象征手法暗示作者的想法,这样便可以达到意境悠远的境界;或者采取寓哲理于抒情之中的手法。在描写抒情时,暗含一定的哲理。或者借鉴虚实相生的艺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给读者一定的想象空间,任凭思路纵横驰骋。

三、精品文化底蕴素材咖啡馆

素材1:

不知于何时,你悄然出现;不知于何处,你开始熠熠发光。

从历史的深远处走来,带着先哲们的不朽之作,轻轻地靠近了我,不得不说是精灵。

也许是在远古,或许是在更远的时代,你便流行于民间。但我真正地认识你,便是在读《诗经》的时候。那些诗歌的确是一种文化,开创了现实主义诗歌之路。

在战国七雄的争战中,你曾一度消沉,而等到战乱平息,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你便悄悄地带上了《离骚》上路。这对你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笔极为可观的财富,因为《离骚》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直到今日,她还在闪闪发光,像黄金一样。不得不佩服你,因为经得住时间沉淀的,往往是永恒的东西。而你独具慧眼,早在千年前,就收容了《离骚》,带着屈原的怨愤与不平。

屈原沉入汨罗江,但我知道,就在他沉入水中的那一刻,分明有一个升腾的灵魂随你飘走。

……

中华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可在数千年的沉淀中,你——传统诗歌文化的分量最重,包罗最为全面。不仅表达出人民的疾苦、人民美好的向往,还将文人那种柔弱蕴于其中。实在不能不是你是精灵,古怪、亲近却又让人摸不透。

……

选自《飘荡千年的精灵》

文化底蕴点评:

作者独具慧眼,选用传承千载,仍然芳香四溢的中华古诗词作为我们这个诗的国度传统文化的代言人,来写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使文章荡漾着一种豁达正气,可圈可点。

素材2:

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至今却冰消瓦解。那烟笼寒水月笼纱的秦淮河凝结了太多的惆怅和忧伤。漫天卷着风尘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站在历史的彼岸,透过迷蒙的云烟,我试图回望远逝的年代里的点点滴滴。

沧海的变幻,桑田的轮回,我心情激荡。曾几何时,曾在何处,久违了的沧桑?这里,一千多年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笑,艺术情怀的弘广。

记忆中的秦淮是一册《板桥杂志》,满纸水流花静,道尽秦淮旧事;是一篇《影梅庵忆语》,一字一泪哭成,终结成才子佳人风月情怀;是一曲《哀江南》,吊秣陵,吊旧院,吊秦淮,歌别大明王朝!

……

滚滚秦淮河水载着泪水来到今朝——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浓妆艳抹的时髦女郎,川流不息的长龙车队……挤在人群之间,我闻到的只是沾满铜臭的气息,听到的只是聒噪滥俗的 解说词。秦淮水中的烟头和纸巾,我不知道这是现代人给它的见面礼,还是秦淮文化的伤逝。

……

(选自《秦淮一叹》)

文化底蕴点评:

作者将曾经壮美的秦淮河写得古色古香,沧桑幽怨,又把沉浸于“灯红酒绿”中的秦淮河写得浓妆艳抹,聒噪滥俗。通过两相对比,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作者心中的隐痛、惆怅、无奈,文章也因此而节奏紧凑,饱含激情。

素材3:

江南。

你,如何在古玛雅文明已经消逝,楼兰文明在漫天的风沙中风化,古印度文明渐行渐远中,芳华依旧?

你,笑而不答,只一幅清晰的烟雨画卷在我的面前渐次铺展。

千年前的你,如同一个青涩女子,碧柳,堆烟,细雨,粉荷……山水诗意,是你最擅长的东西,也是你赖以生存的根基。

撑一支长篙,在江南的湖面且歌且行。杨柳依依,顺着和风细雨倩腰曼展。双燕比翼,承着旭日飞舞缠绵。春水碧连天,画船听雨眠。“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那是东坡先生的文意攒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是香山居士的一点芳心;“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氤氲水汽就这样将亭台水榭的妩媚渲染到了极致;“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溯流从之,扁舟上温婉的女子又是多么的妩媚……

(选自《千年江南,芳华依旧》)

文化底蕴点评:

作者从文化的角度关注身边的各种现象,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文化含义,文辞华美,一种淡雅而芳香的江南文化气息仿佛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