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吃错会生病,吃对不吃药
19372700000060

第60章 顺天应时食为养,违背自然食为伤——适时变化是养命的根本(2)

祖国医学认为外界气候变化对人体气血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如《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里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位而卫气沉。”意思是说,在天热时则气血畅通易行,天寒时则气血凝滞沉涩。

中医认为,气血行于经脉之中,故气候对气血运行的变化会进一步引起脉象的变化,如《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里说:四时的脉象,春脉浮而滑利,好像鱼儿游在水波之中;夏脉则在皮肤之上,脉象盛满如同万物茂盛繁荣;秋脉则在皮肤之下,好像蛰虫将要伏藏的样子;冬脉则沉浮在骨,犹如蛰虫藏伏得很固密,又如冬季人们避寒深居室内。

以上充分说明了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对人体气血经脉的影响是显著的。若气候的变化超出了人体适应的范围,则会使气血的运行发生障碍,如《黄帝内经》里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猝然而痛。”这里的“泣而不行”,就是寒邪侵袭于脉外,使血脉流行不畅;若寒邪侵入脉中,则血病影响及气,脉气不能畅通,就会突然发生疼痛。

第三,四时对五脏的影响。

《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明确提出“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应”的问题,即五脏和自然界四时阴阳相应,各有影响。

事实上,四时气候对五脏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就拿夏季来说,夏季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尤其是室外活动特别多,而且活动量也相对增大,再加上夏天昼长夜短、天气特别炎热,故睡眠时间也较其他季节少一些。这样就使得体内的能量消耗很多,血液循环加快,出汗亦多。因此,在夏季,心脏的负担特别重,如果不注意加强对心脏功能的保健,很容易使其受到损害。由此可见,中医提出“心主夏”的观点是正确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我国古代,对一年中季节的划分,有四季和五季两种方法,因人体有五脏,故常用五脏与五季相配合来说明人体五脏的季节变化。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总原则:内养正气,外慎邪气

自然界分布着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之常气,以运化万物。人体秉承着五行运化的正常规律,因此才有五脏生理功能。不仅如此,人们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而生存。所以,人与自然环境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和人的关系好比“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一样,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

可是,人对自然不是无能为力的,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五脏元真(真气)充实,营卫通畅(指人的周身内外气血流畅),抗病力强,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即安和健康。

所以四季养生保健的根本宗旨在于“内养正气,外慎邪气”。

“内养正气”是养生的根本,任何一种养生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保养正气。保养正气就是保养人体的精、气、神。人体诸气得保,精和神自然得到充养,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也得到保障,即“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黄帝有一次问养生专家岐伯:“为什么先人们能活上百岁身体还很健康,现在的人不到六十就过早衰老了?”岐伯说:“古时候的人懂得对于四时不正之气的避让,以便使思想闲静,排除杂念。这样调和好了自身的正气,就不会得病了。”黄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照岐伯的方法修炼了起来。

黄帝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约束自己,消除不切实际的欲望,使心情尽可能地安定。由于精神专注,他劳动虽很辛苦,但并不觉得疲劳。由于在物质上没有奢望,所以他心情一直很舒畅。吃饭时,不管是什么他都不嫌弃。衣服不管是质地好的还是差的,他都很开心。他喜欢与民同乐。虽然他是国家的领袖,但他尽职尽责,为百姓造福,从不自以为尊贵。

因为黄帝心静如水,加上他长期坚持,从不懈怠,所以他不受外界的干扰,常保有“天真之气”,这应该是他长寿的秘诀了。

“外慎邪气”则是警惕外界一切可以致病的因子,主要是从有病要早治、生活要节制等方面来调摄养生。

中医认为,邪气刚入于人体之表,应当即时治之,“勿使九窍闭塞,如此则营卫调和”,病邪就不会由表入里,病势也就不会由轻变重而损害正气,是养生祛病益寿之妙法。

外慎邪气的另一个方面是指对自己的生活注重节制,忌“贪”字。比如:起居有常,起卧有时,从不贪睡,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衣着打扮应当以舒适为宜,根据气候的变化而适当增减着装,但不要因为天气寒冷就穿着过暖,也不要因为天热贪凉而过少穿衣;饮食方面则要讲究五味适中,五谷相配,饮食随四时变化而调节,忌贪饮暴食偏食;在心理健康方面,应当注重陶冶情操,坦然怡然地待人接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良好的心态自然能够改善身体状况,减轻乃至避免机体发生病患的可能。

《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大论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中《素问》第二篇的篇名,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意是:应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调摄精神活动,以适合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从而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一是春季调神。“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就是说,在春天的三个月里,是自然界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此时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人们也一定要使自己的情志生机盎然。在春天只能让情志生发,切不可扼杀;只能助其畅达,而不能剥夺;只能赏心怡情,绝不可抑制摧残,这样做才能使情志与“春生”之气相适应。

二是夏季调神。“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无厌于日……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就是说,夏季的三个月,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天气与地气上下交合,万物成熟结果。此时,人们在精神上易厌倦,但夏主长气,人气不宜惰,应保持情志愉快不怒,应该像植物一样,向外开发,以使体内阳气宣泄,这样才能使情志与“夏长”之气相适应。

三是秋季调神。“秋三月,此谓之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意思是:立秋后阴气开始占上风,阳气开始衰落,气候由热转凉,出现天气清凉劲急、万物肃杀的自然状态。此时,万物都已经成熟,人体阳气也开始收敛,此时在精神方面,要使神气内敛,志意安宁,不使志意外露,阳气外泄,避免秋天肃杀之气的伤害,即“以缓秋刑”。这就能使情志与“秋收”之气相适应。

四是冬季调神。“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本句意为:冬天的三个月,阳气都藏匿起来,阴气最盛,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派阴盛寒冷之景象。此时,在精神方面,要使志意内藏不宜外露,这样才能使情志与“冬藏”之气相应,符合冬季保养“藏”之机的道理。

四气调神是建立在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上的养生观。人必须适应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适时调整自己的思想状态和衣食起居,否则就会受到疾病的侵袭。但是,我们现在的很多做法已经严重违背了这种最基本的养生法则,我们冬天有暖气,在房间里就可以吃冷饮,夏天有空调,不用出一点汗,但是这也滋生了很多的“富贵病”,这是现代生活的尴尬。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万物生发的根本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就是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因为身体与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一样,春夏秋冬分别对应阳气的生长收藏。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戕害生命力,破坏人身真元之气,损害身体健康。

但是,有人可能会对这种说法有疑问:春夏季节天气逐渐热了,为什么还要养阳?那不更热了?秋冬季节天气逐渐转冷,为什么还要养阴?不就更冷了吗?

道理在于,春夏的时节气候转暖而渐热,自然界温热了,会影响人体,人感到暑热难耐时,一则人体的自身调节机制会利用自身机能即大量消耗阳气,来调低自身温度抗暑热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二则天热汗出也会大量消耗阳气,汗虽为津液所化,其性质为阴,但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所以汗的生成,也有阳气的参与。

秋冬的时节气候转冷而渐寒,自然界寒冷了,也会影响人体,人感到寒冷时,一则人体的自身调节机制会利用自身机能大量调动阳气,来调高自身温度抵御严寒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二则秋冬季节阳气入里收藏,中焦脾胃烦热,阴液易损。

所以说,春夏之时阳虚于内;秋冬之时阴虚于内。在养生保健上就要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正如清代著名医家张志聪所谓“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养阳;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养阴”。总之,主要还是阳气易于亏耗。

但是,这并不代表,秋冬养阴就不用养阳了。因为对于人体来说,阳代表能动的力量,即机体生命机能的原动力。阳化气,人们把阳和气连起来叫阳气;阴代表精、血、津液等营养物质,即机体生命机能的基本物质。阳气是人体生存的重要因素,由阳气生成的生命之火,是生命的动力,是生命的所在;阴成形,通常又把它叫做阴液。阴液是有形物质,濡养了人体形态的正常发育及功用。阴所代表的精、血、津液等物质的化生皆有赖于阳气的摄纳、运化、输布和固守,只有阳气旺盛,精血津液等物质的化生以及摄纳、运化、输布和固守才有依赖。只有阳气的能动作用,才能维持人体生命的正常功能。这就是阳气在人体的能动作用,它不仅主宰了人的生命时限,而且还确定了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所以,不论何季,“养阳”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节 春季养“生”——勿过起之过早,食不宜过油腻

春季食补养生“六宜一忌”

春补对健康体强的人有益,久病体虚和外科手术后气血受损的病人,以及体质虚弱的儿童更需要春补。春补不可恣意而行,要遵循以下原则,方能顺应天时,符合机体需要。

1. 宜温补阳气

阳,是指人体阳气,阳气与阴精既对立又统一。阳气泛指人体之功能,阴精泛指人体的物质基础。中医认为,“阳气者,卫外而为固”,意思是说,阳气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可以使人体坚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所谓春季饮食上要养阳,要进食一些能够起到温补人体阳气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人体抵抗力,抗御以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主张“以葱、蒜、韭、蒿、芥等辛辣之菜,杂和而食”,除了蓼、蒿等野菜现已较少食用外,葱、蒜、韭可谓是养阳的佳蔬良药。

因为肾藏之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所以在饮食上养阳,还包含有养肾阳的意思。关于这一点,张志聪在《素问集注》里说:“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其根而培养之。”这里的“从其根”就是养肾阳的意思,因为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春天、夏天人体阳气充实于体表,而体内阳气却显得不足,故应多吃点培养肾阳的东西,如谚语“夏有真寒,冬有真火”即是指此意。

2. 宜多甜少酸

唐代药王、养生家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春季六节气之际,人们要少吃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东西,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但春为肝气当令,肝的功能偏亢。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旺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

中医又认为,五味入五脏,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肾等。若多吃酸味食品,能加强肝的功能,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这样就会大大伤害脾胃之气。鉴于此,春季六节气在饮食上的另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要少吃点酸味食物,以防肝气过于偏亢;同时多食甜味食物,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补益脾气,如大枣、山药等。

3. 宜清淡多样

油腻食品易使人产生饱胀感,妨碍多种营养的摄入,饭后使人出现疲劳、嗜睡、工作效率下降等,它是“春困”的诱因之一。春季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油腻食品,如肥猪肉、油炸食品等。春季膳食要提倡多样化,避免专一单调,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如主食粗细、干稀的合理搭配,副食荤与素、汤与菜的搭配等,只有这样才能从多种食物中获得较完备的营养,使人精力充沛。

4. 宜多食新鲜蔬菜

人们经过寒冷的冬季之后,普遍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如冬季常见人们患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这是吃新鲜蔬菜较少造成的。因此,在春季六节气一定要多吃各种新鲜蔬菜,以弥补冬天吃菜少造成的营养不足。

5. 宜补充津液

春季多风,风邪袭人易使腠理疏松,迫使津液外泄,造成口干、舌燥、皮肤粗糙、干咳、咽痛等症。因此,在饮食上宜多吃些能补充人体津液的食物。常见的有柑橘、蜂蜜、甘蔗等,其补充标准以不感口渴为度,不宜过量。因为不少生津食品是酸味的,吃多了易使肝气过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