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吃错会生病,吃对不吃药
19372700000030

第30章 从“买东西”而非“买南北”说起——五行五脏相生克的饮食智慧(21)

除了在饮食上调理脾气虚证外,在经络治疗方面,应该选用脾腧和足三里两穴。

脾腧: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是脾脏的精气输注于背部的位置,和脾直接相连,所以刺激脾腧可以很快恢复脾的功能。《针灸大成》中说它可治“善欠,不嗜食”,也就是老打哈欠,总是昏昏欲睡。

刺激脾腧最好的办法是拔罐,其次是按揉,也可以艾灸。但是因四季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早春和晚秋最好拔罐,夏末和冬季应该艾灸,夏冬两季艾灸不但可以温补脾气,还可以祛湿,尤其是夏末,这时候的天气有湿有寒,艾灸最为合适。其他时候则以按揉为主。

每天晚上8点左右刺激最好,因为这是脾经精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一天的工作已基本结束,而且运转了一天的“脾气”已经有些疲惫了,这时补,一来可以缓解白天的劳累,二来可以为第二天蓄积力量。

脾腧在脊柱旁开两指的直线上,平对第十一胸椎棘突(肚脐正对着脊柱的地方为第二腰椎,向上四指处即为十一胸椎)。

足三里:这是古今公认的“长寿第一穴”,是胃经的合穴,“所入为合”,它是胃经经气的必经之处。要是没有它,脾胃就没有推动、生化全身气血的能力。古人称“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民间流传“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可见足三里对身体有多重要。

足三里一定要每天坚持刺激,也可以找一个小按摩锤等东西进行敲击,力量要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至少揉3分钟。冬天的时候也可以艾灸。

操作方法:每天饭前饭后各半小时的时候按揉两侧足三里穴3分钟,可以左右交替着刺激,然后晚上8点左右再在两侧脾腧上拔罐15分钟,起罐之后喝一小杯温开水。

《黄帝内经全集》

益气补脾,山药当仁不让

山药又称薯蓣、薯药、长薯,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的块茎。山药中以淮山药最好,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健康食品,外国人称其为“中国人参”。山药口味甘甜,性质滋润平和,归脾、肺、肾经。中医认为它能补益脾胃、生津益肺、补肾固精。对于平素脾胃虚弱、肺脾不足或脾肾两虚的体质虚弱,以及病后脾虚泄泻、虚劳咳嗽、遗精、带下、小便频数等非常适宜。

《本草纲目》对山药的记载是:“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因为山药的作用温和,不寒不热,所以对于补养脾胃非常有好处,适合胃功能不强,脾虚食少、消化不良、腹泻的人食用。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的老年人也可以适当多吃些山药。

《红楼梦》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有这样一段文字:“(熙凤)于是和秦氏坐了半日,说了些闲话,又将这病无妨的话开导了一遍。秦氏说道:好不好春天就知道了。如今过了冬至,又没怎么样,或者好了也未可知。婶子回老太太、太太放心罢。昨日老太太赏的那枣泥馅的山药糕,我倒吃了两块。凤姐说道:明日再给你送来。”

在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了“枣泥馅的山药糕”,贾母吃,秦可卿也吃,这是《红楼梦》中第二次出现山药。可见枣泥山药糕是红楼梦中人的一道美食,它的味道清香甜美,易于消化吸收,红枣、山药可以补气血、健脾胃,对于体弱多病的秦可卿而言,是不错的滋补佳品。另外再介绍给大家一道补血养颜的山药枸杞粥。此粥营养丰富,体弱、容易疲劳的女士多食用,可助常保好气色,病痛不侵。山药和红枣一起熬煮,或者单独熬煮山药也是开胃补脾的食疗良方,具体做法如下:

1、山药枸杞粥

材料:白米、山药、枸杞

制法:将100克白米和10克枸杞洗净沥干,300克的山药洗净去皮并切成小块。将500克的水倒入锅内煮开,然后放入白米、山药以及枸杞续煮至滚时稍搅拌,再改中小火熬煮30分钟即可。

2、山药红枣粥

原料:山药100克,粳米100克,红枣适量。

制作方法:洗净山药,去皮切片,将其捣成糊。洗净红枣浸泡在温水中,捞出后去核。淘净粳米,然后将红枣与粳米一起放入锅中煮成粥。稠粥将成时,把山药糊调入搅匀即可。

功效:健脾补血、降压益气,对贫血、高血压、慢性肠炎、腹泻等有益。

3、酸甜山药

原料:山药250克,糖、醋、面粉各适量。

制作方法:洗净山药,去皮后切成滚刀块,然后沾上干面粉,放入烧至六成热的油锅炸。待山药炸成黄色起皮后,捞起备用。再在油锅中加入糖水和醋一起烧,烧沸后把山药块放入,待山药块被糖汁裹匀即可。

功效:开胃健脾、滋肾固精,对肠炎、胃炎、遗精、早泄等尤为有益。

《藏地密码》

人参善补气,脾肺皆有益

人参是举世闻名的珍贵药材,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医认为它是能长精力、大补元气的要药,更认为多年生的野山参药用价值最高。

《本草纲目》记载,人参性平,味甘,微苦;归脾、肺、心经。其功重在大补正元之气,以壮生命之本,进而固脱、益损、止渴、安神。故男女一切虚证,阴阳气血诸不足均可应用,为虚劳内伤第一要药。既能单用,又常与其他药物配伍。

一味人参,煎成汤剂,就是“独参汤”。不过这种独参汤只用在危急情况,一般情况下切勿使用。常常需要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如:提气需加柴胡、升麻;健脾应加茯苓、白术;止咳要加薄荷、苏叶;防痰则要加半夏、白芥子;降胃火应加石膏、知母,等等。

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参还是以补为主,《本草纲目》中记载它的主要功用有:

1、大补元气。用于气虚欲脱的重证。表现为气息微弱、呼吸短促、肢冷汗出、脉搏微弱等。

2、补肾助阳。人参有增强性机能的作用,对于麻痹型、早泄型阳痿有显著疗效,对于因神经衰弱所引起的皮层型和脊髓型阳痿也有一定疗效,但对于精神型阳痿则无效。可用少量参粉长期服用,或配入鹿茸粉、紫河车粉等助阳补精药同用,其效甚佳。

3、补肺益气。用于肺气不足,气短喘促,少气乏力,体质虚弱。

4、益阴生津。治疗津气两伤、热病汗后伤津耗气。

5、安神定志。人参能补气益血,故对气血亏虚、心神不安所致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等皆有疗效。

6、聪脑益智。人参能调节大脑皮层机能,改善记忆,增强智力,可用于头昏健忘、记忆下降、智力减退、脑动脉硬化的治疗。

体虚的人可以用人参煮粥。用人参3克,切成片后加水炖开,再将大米适量放入,煮成稀粥,熟后调入适量蜂蜜或白糖服食,可益气养血,健脾开胃,适用于消化功能较差的慢性胃肠病患者和年老体虚者。

《脏地密码》

茯苓性平和,益脾又安神

茯苓是菌科植物,生长在赤松或马尾松的根上,可食也可入药。《本草纲目》记载,茯苓性平、味甘淡,功能是益脾安神、利水渗湿,主治脾虚泄泻、心悸失眠、水肿等症。如果用牛奶等乳制品调和后食用,能增添它的美味与营养。

北京名小吃茯苓饼就是以茯苓为原料制成的。相传慈禧太后一日患病,不思饮食。厨师们绞尽脑汁,以松仁、桃仁、桂花、蜜糖等为原料,加以茯苓霜,再用淀粉摊烙外皮,精心制成夹心薄饼。慈溪吃后十分满意,让这种饼身价倍增。后来此法传入民间,茯苓饼就成了京华名小吃,名扬四方了。

茯苓淡而能渗,甘而能补,能泻能补,称得上是两全其美。茯苓利水湿,可以治小便不利,又可以化痰止咳,同时又健脾胃,有宁心安神之功。而且它药性平和,不伤正气,所以既能扶正,又能祛邪。用茯苓做成的食物都很美味,以下介绍两款:

《本草纲目》说茯苓能补脾利湿,而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这三者同煮,就可以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1、茯苓栗子粥

材料: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

制法: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

另外,茯苓可以宁心安神,《本草纲目》还记载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这三者同煮就可以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2、茯苓麦冬粥

材料:茯苓、麦冬各15g,粟米100g。

制法: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

《脏地密码》

多吃鸡肉调和脾胃,提升自身免疫力

《本草纲目》禽部,记载了鸡肉的众多疗效。其中提到这样一个方子:“脾胃弱乏,人痿黄瘦。同黄雌鸡肉五两、白面七两,作民馄饨,下五味煮熟,空腹吃。每天一次。”也就是说鸡肉可以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益五脏、补虚损。中医认为鸡肉可以治疗由身体虚弱而引起的乏力、头晕等症状。对于男性来说,由肾精不足所导致的小便频繁、耳聋、精少精冷等症状,也可以通过吃鸡肉得到一定的缓解。

按现在的说法,吃鸡肉能够提高人的免疫力。科学研究表明,鸡及其萃取物具有显著提高免疫机能的效果,这一观点与营养学以及传统的中医理论不谋而合。

营养学上一直有“红肉”和“白肉”之分,我们可以简单地从颜色上来区别,所谓“红肉”就是指猪、牛、羊等带血色的肉类;而“白肉”则指的是禽类和海鲜等。鸡肉就是白肉中的代表,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又比红肉更健康。这种可以培育正气的食物,一些常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人更应该多吃。比如工作强度大、精神长期紧张的都市白领们,多吃鸡肉,可以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率。

这里介绍一款鸡肉药膳,特别适合气虚、失眠的人群。

人参鸡汤

材料:人参、水发香菇各15克,母鸡1只,火腿、水发玉兰片各10克,精盐、料酒、味精、葱、生姜、鸡汤各适量。

制法:将母鸡宰杀后,退净毛,取出内脏,放入开水锅里烫一下,用凉水洗净。将火腿、玉兰片、香菇、葱、生姜均切成片。将人参用开水泡开,上蒸笼蒸30分钟,取出。将母鸡洗净,放在盆内,加入人参、火腿、玉兰片、香菇、葱、生姜、精盐、料酒、味精,添入鸡汤(淹没过鸡),上笼,在武火上蒸烂熟。将蒸烂熟的鸡放在大碗内。将人参切碎,火腿、玉兰片、香菇摆在鸡肉上(除去葱、生姜不用),将蒸鸡的汤倒在勺里,置火上烧开,撇去沫子,调好口味,浇在鸡肉上即成。

功效:补气安神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鸡肉虽然是一种营养佳品,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鸡肉进补。因为它有丰富的蛋白质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有肾病的人应尽量少吃,尤其是尿毒症患者,应该禁食。

《脏地密码》

小米最补我们的后天之本——胃

中医认为小米有和胃温中的作用,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更适合食用它。有的人胃口不好,吃了小米后能开胃又能养胃,具有健胃消食、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

在所有健胃食品中,小米是最绿色也最没有副作用的,它营养价值高,对于老弱病人和产妇来说,小米是最理想的滋补品。

我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小米熬粥营养价值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小米之所以受到产妇的青睐,皆因同等重量的小米中含铁量比大米高一倍,其含铁量高,所以对于产妇产后滋阴养血大有功效,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

另外,小米因富含维生素B1、B2等,还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能。

小米粥是健康食品,可单独煮熬,亦可添加大枣、红豆、红薯、莲子、百合等,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粥。对脾胃虚弱,或者在夏季经常腹泻的人来说,小米有很好的补益作用。与山药熬粥,可强健脾胃;加莲子同熬,可温中止泻;食欲不振的,可将小米加糯米与猪肚同煮而食,方法是将小米和糯米浸泡半小时后,装到猪肚内,炖熟后吃肉喝汤,内装的小米和糯米取出晾干,分次食用。小米磨成粉,可制糕点,美味可口。

美中不足的是,小米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没有大米高,因此不论是产妇,还是老弱人群,都不能完全以小米为主食,应合理搭配,避免缺乏其他营养。

没胃口多吃点香菜

香菜是一种人们经常食用的香料类蔬菜,具有增加食欲、促进消化等功能。

《本草纲目》中有:“性味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香菜中含有许多挥发油,其特殊的香气就是挥发油散发出来的。它能祛除肉类的腥膻味,因此在一些菜肴中加些香菜,能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独特功效。香菜提取液具有显著的发汗、清热、透疹的功能,其特殊香味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机体发汗、透疹。香菜还具有和胃调中的功效,因为香菜辛香升散,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开胃醒脾的作用。

一般人均可食用香菜。患风寒外感者、脱肛及食欲不振者、小儿出麻疹者尤其适合。但是患口臭、狐臭、严重龋齿、胃溃疡、生疮、感冒者要少吃香菜,麻疹已透或虽未透出而热毒壅滞者不宜食用。

给大家推荐几款香菜的日常做法:

1.香菜炒鸡蛋

原料:香菜150克,鸡蛋200克,植物油20克,盐3克,胡椒粉2克,味精2克

做法:

(1)将鸡蛋磕入碗内,加少许精盐、胡椒粉搅匀,香菜择洗干净,切成段;

(2)锅注油烧热,放入香菜段煸炒,加入精盐,倒入蛋液翻炒至熟,撒入味精即可。

芥末香菜

原料:芥末7克,醋3克,白砂糖3克,酱油5克,盐2克

2.芥末香菜的做法:

(1)将香菜洗净,用烧沸的淡盐水略煮,投凉,挤出水分,切成小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