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女士准备给刚上学的女儿买一套合适的书桌。周末,她来到了某商场的家俱销售区。 吴女士一进门,一名女销售员就热情地迎了上来,迫不及待地说:“欢迎光临,本店的家具质量上乘,设计一流,豪华高档,摆放在您的家里,一定可以大大提升您的品位。”
吴女士笑了笑说:“谢谢,不过我对这些倒不是很重视。对了,你能给我讲讲这套家具的具体构造吗?”她指着一套家具说。
销售员马上说:“非常乐于为您效劳,这套家具的整体风格总体来说复古怀旧,有著名的设计师设计,如果你买了,还可以当做梳妆台用……”
吴女士再次果断地打断了她的介绍:“这也不是我最感兴趣的。我比较关心的是……”
销售员马上又接过了她的话:“我知道了,您想了解构造!这套家具采用的都是上乘木料,外面还配置了保护层,我敢保证它的使用寿命绝对在20年以上……”
这依然不是吴女士关心的内容,她不得不再次打断他:“关于这些,我都相信。但是我想,你是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更关心孩子……”
还没等她的话说完,那位女销售员又一次抢过了她的话说:“你完全不必有这样的担忧,我们会为您的家具特别配置一些防护措施,能够避免小孩子在上面乱涂乱画。如果你现在买的话,我们还可以给您优惠价……”
吴女士实在听不下去了,马上向对方告辞,转身离去。销售员只好满腹疑惑地道别。
这个案例中,双方交易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这位女销售员不明白吴女士的心理,而且不等顾客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就一味自吹自擂。她以为自己了解顾客,是想顾客之所想;而客户都是行外人,不专业。而事实上,吴女士关心的是家具能不能适用于自己的孩子。
尽管这位销售员向顾客推荐了品位、质量、价格等一系列商品的卖点,可最终没能做成这笔交易,还惹得吴女士一肚子怨气,选择了别的商家。
作为一名销售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站在客户的角度着想,从而了解并把握客户的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地介绍客户期待的产品。而不要自以为是把客户当笨蛋对其进行说教,如果那样,势必会引起客户的反感。只有时时刻刻为客户着想,站在客户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满足客户的需求,达成交易,才是自己的利益。
多数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区别并不明显,销售员与客户之间也是这样。优秀的销售员善于把握顾客的心理,在销售技巧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加上他们诚挚的态度,通过自己言行举止让客户感觉到这种尊重,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赢得客户的信赖,结果自然就会促成销售的成功。
孩子为何老是呕吐
不少三四岁的孩子,有时会出现用头撞墙或地板、打自己耳光等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甚至有时候,妈妈说一句“不行”,孩子就能哭得背过气去。
小洋洋从两岁多的时候,很喜欢故意把手伸到嘴里,让自己呕吐。一开始,妈妈以为是食物不合胃口或者孩子身体不适,可是换了不同食物,孩子依然常常让自己呕吐,带孩子看医生,也没看出什么身体毛病。这让洋洋妈妈很担心,有时性急之下也难免大声恐吓洋洋,而小洋洋却屡次不改,甚至变本加厉,有时妈妈在厨房做菜,他自己一头撞到墙上便大声哭号。洋洋家人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在朋友的建议下,带小洋洋去咨询心理专家,才发现小洋洋如此大声势地“自残”,只是因为要向妈妈“诉说”自己的情绪。
不少孩子有过洋洋的这种自残行为,也有不少妈妈以为孩子调皮,故意以此来引起妈妈注意,从而生气地批评孩子、恐吓孩子,其实这都是对幼儿心理的一种误解。那么,孩子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这样从幼儿心理学入手来解释。
周岁后的孩子开始明白“不行”这句话的含义了。于是,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心里生气,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们会让自己呕吐或者用头撞墙、扔东西,借此来表示心中的“想法”和情绪。但是,这和大人们认为的带有明显目的性的自残行为不一样,这不过是无法自如地控制情绪的一种表现。这里也没有“这样做,妈妈就会注意我”的意思,因此,只要妈妈注意安抚孩子的情绪,孩子一会儿工夫就会好转,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当然,并不是整个幼儿阶段的“自残”行为都是因为情绪无法自如控制引起。从大脑的发育过程看,36个月以后的孩子发生“自残”,也有可能是故意让妈妈发火或有目的性的行为。这时候,孩子若出现打自己或撞墙等行为,才可能是有意的。但这种情况下,仍然应该先了解上述行为发生的原因,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孩子。
那么,面对幼儿的“自残”,具体要怎么做呢?
首先,注意安抚情绪,切忌恐吓孩子。
对于孩子缺乏自控而出现的行为,不要吓唬孩子,而是尽可能去安抚他的情绪。过于严厉的训斥只会让情况继续恶化。比如,如果孩子有故意用头撞墙的习惯,可以在房间里事先铺好垫子,反复撞了几次后,他们就没兴趣了。
其次,家长要稳定情绪,耐心等待孩子平静下来。
当孩子发生过激行为时,很多妈妈很容易被孩子的情绪影响。但是,妈妈一旦乱发脾气,只会进一步刺激孩子,导致更加极端行为的发生。因此,妈妈需要耐心对待,做出理性的判断。不妨深吸一口气,静静等待孩子平复紧张的情绪。一般情况下10分钟之后,不用大人劝,孩子就会安静下来的。这时候再对他说:“这样发脾气可不好呀!” 让孩子知道发脾气自残等做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而且,他们会明白妈妈不会理睬这样的行为,做了也没用,只是使自己更不高兴而已。因此,也会慢慢舍弃自残的做法。
再次,要正视孩子的“自残”,不要不理不睬任其发展。
有时候,妈妈觉得孩子“自残”是故意要引起自己注意,只要自己不去理睬孩子,他们就会发现这招无效,而自己变得乖乖的。所以,有些妈妈甚至会故意躲起来,观察自己不在时孩子的行为,或者希望孩子自己恢复平静。其实,这样做是不可取的,只会刺激孩子,要知道,诱发孩子自残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离开父母后的不安全感。所以,适当的关注孩子的行为,是必要的。
最后,积极引导孩子,借机开发孩子自我意识。
当孩子因自残闯祸时,家长要引导孩子自己收拾残局。比如,孩子把吃进去的饭吐出来或丢碗筷的时候,我们可以等他们情绪稳定后和他一起打扫。虽然我们说的话他们不能完全听懂,但一起做做样子也是好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告诉孩子,他们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必须对自己造成的后果负责。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阶段,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责。在收拾残局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减轻这种自责,也有利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开发。
总之,幼儿心理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需要家长们细心观察,耐心分析,再针对孩子的心理,积极地开导孩子,让孩子在这一阶段健康地成长。
青春期的孩子怎么变叛逆了
青春期是指从12岁到18岁之间的那段时期,是介于少儿期和成年期之间的一段特殊时期。青春期是人生重要的转折期,这个阶段的顺利与否,关系到人生未来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然而,一提到青春期,很多家长就会头疼,因为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家长会突然发现,孩子变了,变得不顺从、不听话,他们的行为甚至可以用不可理喻来形容。
一位家长曾这样形容青春期的孩子:
他们就像一个矛盾体,前一刻钟,他们还在肯定一切,下一刻钟,他们又会否定这一切;有时他们会盲目崇拜,而有时他们又会把所崇拜的事物贬得一无是处;
他们就像一颗随时都会爆炸的“炸弹”,也许家长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会成为引爆这颗炸弹的导火线;
同时,他们又像是对家长充满了敌意,事事都与家长对着干,家长让他们往东走,除了东之外的所有方向,他们都有可能去,但就是不会向东走。
这位家长说出了青春期孩子的整体特征:不定性,脾气暴躁,叛逆,充满矛盾,令人捉摸不透。面对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孩子,很多家长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这些孩子,从而感到恐慌而无奈。那么,这些青春期的孩子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呢?心理学专家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1.我想独立。
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身体的发育成熟,他们拥有了几乎与成人差不多的身材,这让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因此,他们在思想上也想得到成人式的尊重。于是他们总是试图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想独立,他们不断地向成人的权威进行挑战。
然而,由于这些青春期的孩子缺少社会经验,当他们以成人姿态出现在社会中时,却又屡屡碰壁。也就是说,他们想独立,但又害怕品尝碰壁的苦头,这一矛盾使得他们对自己感到很迷茫。
所以,实际上,青春期孩子非常渴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安慰,如果家长真的理解他们,他们很愿意向家长敞开心扉。然而,生活中的现实是,孩子要经常面对家长的指责和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仅不愿意向家长敞开心扉,甚至会和家长对着干。
2.我正常吗?
到了青春期,孩子的身体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女生的乳房开始隆起,男生出现喉结、胡须等。性的成熟使女孩开始出现月经,男孩开始遗精,这使得这些男孩和女孩感到困惑和不安。女孩可能会因此而感到自卑和害羞,男孩则因为出现手淫现象而自责,他们不停地在心里问自己:“我正常吗?”
与此同时,性成熟会使孩子开始对异性产生莫名的好感和幻想,并产生对性的渴望和冲动,与此同时,这又加重了他们的罪恶感。这种心理冲突会促使他们在心中不停地问自己:“我正常吗?”
那么,家长们要怎么做,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青春期呢?
首先,家长要适当地让权。
一些家长喜欢与这些青春期的孩子“较真”:批评他们的奇装怪服、怪异发型;指责他们的满口“鸟语”、不务正业;过多插手孩子的事情、约束他们的行为……这些都不是有效的教育方式。这样做的后果只会让家长与孩子“两败俱伤”!家长越生气,孩子的怪异行为越多;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恶化,家长说孩子不可理喻,孩子说家长不理解自己,故意与父母对着干……
正确的做法是,放手给孩子一些自我的空间,让他们实现他们渴望的独立,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自我思考。当然,家长并不是不管孩子,而是远远地把控大局,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引导,而不是事事干涉。
其次,以平等的态度多与孩子沟通。
青春期的孩子,存在很多成长的困惑。作为家长应该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困境,并帮助他们解开心中的种种疑惑。但是,在帮助孩子完成这个阶段的成长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到,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特别强,我们不能再以“对小孩子说话”的态度去“教训”他们,而是要以朋友般的平等态度,去与他们沟通。
只有做到以上这些,青春期的孩子才更乐意接纳家长的“教育”和帮助,才能顺利走出青春期的困惑和叛逆,甚至会在这个过程中和家长成为朋友。
为什么家长需要童心
不少家长认为,一个好家长便是把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爱护。也有家长认为,家长要有家长的“威严”,所以在孩子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家长以决策者自居,督促和管理孩子。其实,以这样的心态去教育孩子,很容易和孩子疏远。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成功的家长应该具备三种心理状态:父母心态、成人心态、儿童心态。每一种心理状态都有各自的特点:
家长以父母心态对待孩子,孩子会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但在这种心态下,父母容易摆出家长的架子,让孩子反感。
家长以成人心态对待孩子,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形成优秀的性格,但有时家长的这种心态会使孩子感觉到太过严厉,使孩子体会不到家庭的乐趣。
家长用儿童心态教育孩子,孩子会感觉到很舒服,也很快乐,如果运用得当,家长的这种心态将十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通常家长都只能以前面两种心态对待孩子,而第三种心态,则极少有家长能够做到。很多家长会觉得以儿童心态与孩子相处,会散失家长的威严。
其实,这是家长对儿童心态的一种误解。用儿童心态去教育孩子,并不是说整天对孩子嬉皮笑脸,而是指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怀着一颗童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去扮演孩子朋友的角色。比如,家长可以暂时放弃成人和父母的角色,和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做孩子的好伙伴;又如,家长可以以朋友的角色听孩子倾诉心事,分享孩子的快乐,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一位妈妈在教子日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一天,我5岁的儿子在客厅里玩时,不小心把一只刚买不久的花瓶打碎了。我刚想对孩子发火,但看到儿子那吓坏的样子,我的心更疼。于是,我不但没有发脾气,反而安慰孩子:“没关系,下次小心一点就行了,妈妈小时候也有不小心打碎东西的时候。”听我这样说,孩子的表情由惊恐变为惊奇,最后竟然哭着扑到我怀里。
这件事情过去了很多天,我带孩子出去玩,出门后我问孩子想吃什么零食。儿子说:“妈妈,我什么零食也不吃,你把买零食的钱攒着买个新花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