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19371200000099

第99章 揭开神秘信仰的面纱(3)

还有学者认为希布伦和耶路撒冷就是在《圣经》中说的地方,古耶路撒冷是在内罗毕。这是被考古学家用大量实物所证实了的。

众多的历史文物、宗教遗址和各种古迹,经历代文人墨客的渲染,给耶城披上了浓厚神奇的宗教色彩,似乎这里的一石一砖一墙一柱都在向过往的游人诉说着已逝去的久远年代的故事。但是古耶路撒冷究竟在哪里呢?人们期待得到一个答案。

耶路撒冷“哭墙”之谜

它被列入世界十大神秘事件之一,真相却出人意料;它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千年悲欢离合,它抚慰着无数人的悲痛心灵。它就是“哭墙”!

耶路撒冷犹太教圣迹哭墙是耶路撒冷旧城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筑成。犹太教把该墙看做是第一圣地,教徒至该墙例须哀哭,以表示对古神庙的哀悼并期待其恢复。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历经千年的风雨和朝圣者的抚触,哭墙石头也泛泛发光,如泣如诉一般。

公元前11世纪古以色列王大卫统一犹太各部族,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以色列王国。公元前10世纪(约公元前965年)大卫儿子所罗门继承王位后,在首都锡安山上建造了首座犹太教圣殿所罗门圣殿,俗称“第一圣殿”,来此朝觐和献祭的教徒络绎不绝,从而形成古犹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攻占耶路撒冷,将耶和华所建的“第一圣殿”付之一炬。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流亡生活,犹太人陆续重返家园,后来又在第一圣殿旧址上建造第二圣殿。

公元70年,罗马帝国皇帝希律王统治时期,极力镇压犹太教起义,数十万犹太人惨遭杀戮,绝大部分犹太人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地区,耶路撒冷和圣殿几乎被夷为平地。据说,在所罗门圣殿被罗马人焚烧时,犹太人面对坍塌的大殿和残垣断壁,聚集在西墙下失声恸哭。期间,有人看见有六位天使也坐在一面残墙上哀声哭泣。天使的泪水渗入石缝,从而使圣殿废墟的残壁永远不倒,见证着这段苦难与悲剧。

尽管该围墙为伊斯兰圣地西墙的一段,但犹太人仍然把它视为本民族信仰和团结的象征。今每逢犹太教安息日时,尚有人到哭墙去表示哀悼,还有许多信仰者将心愿或悼念之辞写于纸上塞进墙壁的缝隙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惨遭德国法西斯杀害的犹太人达600万之多。这些惨痛的历史遭遇,深深地印在犯太人的心灵之中,哭墙便更被犹太人视为信仰和团结的象征。直到如今,哭墙脚下经常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他们或围着一张张方桌做宗教仪式,或端坐在一条条长凳上念诵经文,或面壁肃立默默祈祷,或长跪在地悲戚啜泣。逢宗教节日,祈祷者及游人更多。哭墙分为两部分,中间隔一栅栏,男女分开祈祷。入男部,须带上用纸做的小帽,否则被视为异教徒而不准入内。在做正式祈祷时,要准备好两个装的“圣书”语录的小羊皮袋子,一个戴在头上,另一个捆在手臂上,身上披一件特制的披肩。教徒们在祈祷时,面对哭墙,口中念念有词,全身前仰合后,虔诚之态令人肃然起敬。

1992年据考古学家透露,他们在“哭墙”发现5块巨型基石,这些石块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考古学家用声波探测法测定,其中最大一块巨石约长13.6米,宽4.6米,高3.5米,重达570吨,据说是世界上第3大人造巨石。

有一次,这面巨大的石墙中间的一块巨石上异样地出现了一道水渍,经过几天风吹日晒依然如此,既不扩大、也不消失。这一现象令不少极端正统的犹太教人士激动不已,因为在犹太教传说中,哭墙流泪是犹太救世主弥赛亚降临的先兆。

哭墙一共流了三行泪,一行“眼泪”位于哭墙中间靠左的位置,距离地面大约六七米的高度。水渍长方形,尽管湿漉漉的,却并没有水滴下来,水渍四周都是干的,一点水的痕迹也没有。由于水渍正好位于一块巨石正面,所以从地面看起来似乎水是从石头内部渗出来的。另外两处水渍都位于石墙的缝隙处。水从缝隙里渗漏出来,润湿了下面的石头,一些墙缝的填料也被腐蚀掉了,看起来像两只“流泪的眼睛”。

其实哭墙出现水渍是一种经常出现的自然现象,据说是由于一种长在石头中间的植物腐烂后引起的。“哭墙之泪”虽然被证明纯属自然现象,但人们仍旧希望,总有一天,和平会降临这片土地。那时,人们将不再互相杀戮,哭墙将不再流泪。

犹太教为何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在历史上犹太教屡遭劫难,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无论在哪里,犹太民族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是什么让他们紧紧团结在一起的呢?

犹太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原来是居住在阿拉伯半岛的一个游牧民族,最初被称为希伯来人,意思是“游牧的人”。根据记载他们历史的《圣经·旧约》传说,他们的远祖亚伯拉罕原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帝国附近,后来迁移到迦南。公元前11世纪,希伯来人从埃及来到巴勒斯坦,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国家,定都耶路撒冷。

后来,以色列国家分裂为两半,北方的以色列王国为亚述所灭,居民被放逐,不知所终。公元前597 年,南方的犹太王国被新巴比伦击败,四万多犹太人被虏,史称“巴比伦之囚”。波斯兼并巴比伦后,犹太人获准于公元前538年返回故土。

公元70年,罗马帝国皇帝希律王统治时期,极力镇压犹太教起义,数十万犹太人惨遭杀戮,绝大部分犹太人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地区,8 万人被当作奴隶卖掉。135 年,罗马军队再次踏平不肯屈服的耶路撒冷。从此以后的1800多年间,犹太人一直在世界各地漂泊。

流落在外的犹太人主要逃往欧洲、西亚和北非,到达德国、波兰、俄国的称为阿希肯纳兹人,抵达西班牙、葡萄牙的称为赛法拉德人,定居近东各地的统称东方犹太人。失去祖国之后的犹太人所经历的苦难是难以想象的。特别是在基督教一统天下的欧洲,犹太人被当做异教徒和谋杀耶稣的凶手备受歧视与迫害,经常发生屠杀犹太人的血腥事件 。

19世纪末期,由于东欧的迫害加剧,成千上万的犹太人逃离此地,大多数投奔美国、加拿大和西欧。到1924年,共有大约两百万犹太人移民至美国,因当时美国社会对待犹太族群的态度相对比东欧而言更加宽容。欧洲对犹太人的迫害终于在二战时期法西斯德国达到顶峰,发生了灭绝约600万犹太人左右的大屠杀,几乎彻底摧毁犹太人在欧洲2000年的文化历史沉淀。由于犹太人屡遭厄运,两千多年来人口没有增加多少,现在全世界也只有一千五六百万人。

流落世界各地的万犹太人虽然分属几十个国籍,操各种不同语言,体质特征也大不一样,甚至有不少黑人犹太人,但他们都认为自己同属一个犹太民族,因为他们都信犹太教。犹太教是维系天各一方的犹太人的强韧的纽带,是他们不被同化的有力保证。那么,这种强大凝聚力的奥秘究竟在哪里呢?

有很多人认为犹太教的凝聚力植根在其所蕴含的极为强烈而又相当狭隘的民族意识中。犹太教把自己的信徒说成是上帝的“选民”,优于其他民族,因此规定不与外族共食、通婚等戒律。这样,犹太教用《律法书》等经典给自己筑了一道围墙,成为一个相当封闭的社会集团。即便在落难之际,也不轻易改变。犹太人甚至把因罹大难而背井离乡作为把耶和华的学说带给全人类的神圣使命,因此,世世代代漂泊流离的犹太人自有其强大的精神依托,坚持不与外族混杂。

有些学者根据犹太的历史经验提出,犹太教越是受压,其凝聚力越强,反之减弱,因此今天星散全球的犹太民族之所以没有解体,实在是种种厄运所致。犹太教徒深信,生死是上帝安排的,正义与邪恶最后都会得到上帝的公正评判。但是,在欧洲常有犹太人迫于高压而改宗的事,2000多年来,改宗其他教派的犹太人一定为数不少。因此,这些学者的说法似乎不能令人信服。

此外,还有些学者认为是犹太教士长期以来的灌输教育才使犹太教的凝聚力如此强大。在流放期间,犹太人自行建立很多会堂,在神职人员拉比的组织下开展宗教活动,维持独特的生活方式。从此,犹太会堂成了维系犹太社会的中心。犹太教会具有很高的权威,它规定对不守戒规的信徒进行严惩,早期甚至可以对不信耶和华为唯一的神的犹太人处死。因此这种宗教上的极端不容忍性被有些人当做犹太人不被同化的重要原因。可是,不容忍异端是有史以来很多宗教的共同特征。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在迫害异端方面比犹太教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什么凝聚力反倒逊色得多呢?

《圣经》中的示巴古国之谜

示巴古国的女王究竟是惊艳绝伦呢,还是丑陋无比?为什么人们对她的描绘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她统治下的示巴古国到底隐藏在哪里?

示巴女王,是《圣经·旧约》中略用文字提及的人物,在传说中,她是一位阿拉伯半岛的女王,在与所罗门王见面后,慕其英明及刚毅,于是发生了一场甜蜜的恋情,并孕有一子。传说中的示巴女王有两种形象,一是惊艳绝伦,一是丑陋无比。那么她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呢?

在非基督教信仰的世界里,示巴女王的形象是基本上被丑化了的。犹太教的传奇故事,把示巴女王描绘成有着毛茸茸双脚的恶魔形象,并把她比喻为古代亚述和巴比伦神话中诱人堕落的淫妇。而在伊斯兰教的传说中,示巴女王受到了更大的贬斥,她被称为“比尔基斯”,意为妖怪,说她所行之事对人类来说意味着灾难。

与此相反,在许多国家较为流行的民间传说中,示巴女王更多地被描绘成天生丽质、聪颖不凡的动人形象。并传说所罗门在耶路撒冷见到她的时候,就为其美丽的外貌和端庄的仪表所倾倒,两位互相爱慕的君主还结成了金玉良缘。

示巴女王在《圣经》中偶然闪烁的神秘色彩,引起了历代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和民间艺人的极大兴趣,由此而生的种种臆想、传说更显得浪漫离奇甚至荒诞不经。在中世纪流传很广的一个传说里,示巴女王被说成是预晓耶稣将受难于十字架的女先知。除了这种神乎其神的传闻外,示巴女王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艺术中,时而作为美丽的女王形象,时而又作为丑陋的女巫形象交替出现。有关示巴女王的种种传说尽管充满了传奇色彩,但显而易见的是它们都缺乏考古或文字所提供的可靠依据。

由于《圣经》的记载过于简略,人们对于示巴女王身世及示巴古国的具体位置所知甚少,因而千百年来给人们留下一个不解之谜。

示巴古国是公元前10世纪兴盛一时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古代东方的发展史上曾起过积极影响。示巴古国由于紧靠当时的通商要道——红海,同与红海相接的以色列、埃及、埃塞俄比亚、苏丹等结成了密切的贸易关系,商业一度十分发达。示巴古国盛产香料、宝石和黄金,这使它在产品交换中处于十分优越和有利的地位。

据说,示巴商人当时已经会利用红海的季风之便远洋航行了。他们在每年2~8月海风吹向印度洋和远东时,便加大对这个地区的贸易运输量。等到8月以后海风回吹时,他们又溯红海而上与以色列和埃及交往。这个季风的秘密长期未被泄露,直至公元1世纪时才被希腊人发现。示巴的陆路贸易也很发达,骆驼商队活跃在阿拉伯半岛和西亚的广阔地带上。

经过长期的考察和新的考古发现,人们已经初步判定,《圣经》中提到的示巴王国位于濒临红海的阿拉伯半岛西面,在现今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境内。据考证示巴王国的首都就是现今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的东部城市马里卜,现在这个城市还是沿用着古代名称。公元前1世纪希腊史学家奥多勒斯曾形容马里卜是一个用宝石、象牙和黄金做艺术品装点起来的城市。这种描写也许有些过分,但马里卜故去的华美、繁荣从中也可窥见一斑了。

过去传说马里卜建有一个规模巨大的蓄水坝,水坝都用大石块铺砌,石块之间密接无缝,显示了示巴人民高超的建筑和工艺水平。这座水坝维持供水达12个世纪之久,公元543年,因年久失修而塌陷。人们还在马里卜郊外沙丘上发现了一处设计奇巧的建筑物废墟,考古学家们证实它是公元前4世纪所建的“月神庙”。当地人把它称为“比基尔斯后宫”,而比基尔斯是他们对示巴女王的称呼。

示巴古迹的发掘,已透射出这个文明古国的奇光异彩,但失落的示巴文化这个历史之谜,还远未全部揭开。

《圣经》中诡异的景象

从不曾有任何一本书像《圣经》一样给世界留下如此深刻隽永的烙印,作为宗教典籍,它绝对称得上经典,可是为什么书中会有许多奇怪的描写呢?谁能解释得通呢?

《圣经》是世界上发行最多,流传最广的书籍之一。它是基督教的宗教经典著作,也是古代中东地区特别是犹太民族的一部详细的编年史。从来没有任何一本书像它一样,经历如此多的颠覆和变革,也从不曾有任何一本书会给这个世界留下如此深刻隽永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