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19371200000034

第34章 权力围城中的那些事儿(3)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华盛顿主要是担心自己会卷入激烈的党派斗争中去,因而不想继续从政。当时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激烈的党派斗争,华盛顿本人也觉察到了选民中间日益增长的党派情绪,因此在其告别演说中,语重心长地呼吁团结,反对党派斗争,反对其他分裂势力。不幸的是,在党派斗争中他虽然长期一直保持中立,但在第二任总统后期,他失去了非党派的立场,成为了一个联邦党人。在这种形势下,他中断自己的从政生涯看来是一个开明政治家的最好选择了。

另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舆论的攻击对华盛顿作出拒绝连任第三往总统的决定起了主要影响。英国一位历史学家则说得比较明确:由于想要空闲,由于感到体力衰退和受到反对派的谩骂而气馁,华盛顿拒绝接受要他担任第三任总统的要求。

美国许多历史和政治学家看法也大致相同。随着党派斗争的加剧,舆论界的斗争也愈演愈烈。在两派报刊互相攻击的同时,华盛顿在他第二任总统期间,也受到反对派无情的攻击。这种攻击如此激烈,以致弄得他焦头烂额,十分难受。他被指责为“伪君子”、“恺撒”,说他藐视公众。当他提出不连任第三任总统时,许多杂志在其头版头条中还把他的举动称为“恶毒的谎言”。华盛顿在其执政末年所受到的舆论攻击,几乎使他难以忍受。史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华盛顿不想再连任第三任总统的理由。

不管怎么样,华盛顿不顾公众的压力,坚决拒绝连任第三任国家总统,从而创立了美国总统决不超过两届任期的不成文惯例。这个惯例一直到1940年才被罗斯福所打破,但在罗斯福死后这个惯例正式的被写进宪法第22号修正案里面,从而又恢复了华盛顿创立的传统。

1799 年 12 月 12 日,华盛顿由于偶感风寒,最后病情转重,不治身亡。这位美国人的国父虽然去世了,但他为美国留下的许多精神财富却永远留在了世世代代人民的心中。

扑朔迷离的营救尼古拉二世的计划

也许尼古拉二世至死都在谋划逃跑的方案,可是保皇分子一次次的营救,为何都以失败告终呢?

1917年3月15日,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签署了退位诏书。同日,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下达了关于逮捕尼古拉及罗曼诺夫家族其他成员的命令。3月21日,沙皇夫妇被捕,他们被押解到皇村,沦为阶下囚。1918年7 月16日深夜,乌拉尔州肃反委员会成员尤罗夫斯基奉命将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妻子、五个儿女还有四个仆役全部枪杀在监所。

从1917年3 月21日正式逮捕沙皇到1918年7 月16日将他处死,其间整整经历了16个月。在此期间,从俄国的保皇分子到临时政府的头面人物,以及一些外国使节一直在想方设法营救尼古拉二世。

就在沙皇刚刚被捕之际,临时政府的司法部长、负责领导警卫沙皇工作的克伦斯基便开始同英国大使布坎南进行秘密接触,传闻他们已经商定将尼古拉二世送到摩尔曼斯克搭乘英国军舰出国。后来又是克伦斯基作主将尼古拉二世转移到托博尔斯克的,有人认为把沙皇从这里送境外不那么惹人注目。十月革命胜利后,克伦斯基一伙作鸟兽散。

官方出面搭救尼古拉二世失败后,民间保皇分子的营救活动却更为活跃了。早在沙皇身陷囹圄之初,就有一个名叫马尔科夫第二的人网罗人马,策划闯入皇村劫狱救驾。沙皇被转移到托博尔斯克以后,当地大主教格尔莫根与陆续尾随而来的前宫廷人员、军官及一些外国人策划新的阴谋,据说一直停泊在城外河中的“圣玛丽亚号”帆船就是供沙皇出逃乘坐的。但是未等河面解冻,沙皇就被押送到叶卡捷琳堡去了。尼古拉二世被押到叶卡捷琳堡以后,叛军集中兵力围攻该城,当地苏维埃抢在叛乱者救出“皇上”之前执行了死刑,营救沙皇的行动就这样无果而终。

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营救计划全都落空了呢?苏联方面一直强调人民群众在其中的重要性。他们指出,临时政府就是在人民得知消息后群情激愤的情况下放弃送尼古拉二世经摩尔曼斯克出国的计划的。在托博尔斯克,看守的士兵自觉地加强了戒备,后来他们怀疑潘克拉托夫勾结阴谋者,便主动撤了他的职。在情况紧急时,鄂木斯克一支武装赤卫队赶到了托博尔斯克,对此,参加营救活动的前宫廷法语教师、瑞士人日里亚尔叹息不已。

其实,在整个监禁期间并非完全希望营救尼古拉二世。当时俄国政局极其混乱,看守卫队几经更换,而长期负责警卫的科贝林斯基和潘克拉托夫对沙皇一家十分同情,只要有人活动,他们很可能会卷入营救行动。即使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监禁也相当松弛。可是16个月过去了,保皇分子为什么连一次尝试性的营救行动也没有呢?

很多人都认为民间保皇分子中有很多人是投机分子,主要是借救驾一事捞取名利,所以不敢冒风险,结果一事无成。可是事实上也有不少死心塌地的保皇派,比如许多人不惜花费重金,甚至冒生命危险千里迢迢尾随沙皇来到托博尔斯克,最后却毫无动静,个中缘由,显然有待人们彻底揭开。

于是有人认为症结在囚犯本身,责怪尼古拉二世优柔寡断,态度消极,甚至被关在皇村时就曾给劫狱的马尔科夫第二传过话,要他暂缓行动。沙皇想由政府安排出国,因为那样既体面又安全,后来他又一直坚持要选择绝对稳妥可靠的方案。然而这也是人们的猜测,实际上缺乏确凿的证据。

虽然保皇分子曾经尝试过营救尼古拉二世,但他最终还是死在枪口下,营救活动也就成了历史陈案,至于营救行动为什么没有成功,也就不得而知了。

列宁遇刺之谜

伟大的列宁造就了强大的苏维埃政权,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之父,竟然被本国人刺杀,这其中隐藏了什么秘密呢?

1918年8月30日,列宁在做完演讲后离开位于莫斯科大谢尔普霍夫卡大街上的米海尔松工厂,他穿过人群,走向自己的汽车,工人和水兵们簇拥着领袖,高声叫喊着他的名字。突然,响起一阵枪声,列宁捂着胸口倒下了!……

俄《共青团真理报》报道称,当晚11时左右,列宁来到大街上,暮色已经很深,周围一片嘈杂声,因此,枪响的时候根本没人听见,只是当列宁倒下时,人群才一下子被恐惧所凝固。片刻之后,人们开始四处逃散,只有一个人十分沉着冷静——苏维埃步兵师政治委员助理巴图林。巴图林后来说:“向列宁开枪的人我没有看见。当时我喊:‘抓住凶手!’我看到我后面有个样子古怪的女人,就搜了她的口袋,夺了她的提包和伞,叫她跟我走。这时,人群中有人指认她就是向列宁开枪的人。” 这个女人就是芬妮·卡普兰。

列宁纪念馆也有俄罗斯学者对当时刺杀现场的描述:“卡普兰犯下了一个错误,也许她是想就此献身。当时她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靠在一棵树上,异常冷静地看着喊叫的人们从米海尔松的大门里跑出来,狂奔出来的都是水兵和年轻的工人,他们高声喊道:‘抓住她,别让她跑了!’这个时候,卡普兰先是在原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鞋子,后来又像一个高度近视眼的人那样眯缝起眼睛朝黑暗的地方望去。冲到她面前的人们看了看她,然后大声喊道:‘就是她!就是她开的枪!’”卡普兰就这样被逮捕了。

卡普兰在被逮捕后三天遭枪决。行刑的现场就在克里姆林宫内,当时开来一辆轻型卡车,执行的枪声被卡车马达的轰鸣声掩盖了。卡普兰死后,她的尸体没有掩埋,而是被塞进一个铁桶里浇上汽油焚烧了。女刺客卡普兰在行刺后被逮捕,迅速遭到处决又是为什么呢?研究卡普兰在刺杀列宁未遂后境遇究竟如何,与俄罗斯那一段历史究竟有何内在联系?

卡普兰的全名是芬妮·耶菲莫芙娜·卡普兰,她1890年出生在乌克兰沃伦省一个犹太人家庭。

俄国1905年革命以后,卡普兰开始接近无政府主义者,并且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她在革命者圈子里活动的时候用“多拉”的化名。卡普兰第一次参加恐怖活动是1906年,她策划组织参加对基辅行政长官的暗杀,但是没有成功,她被捕后被判为终生苦役。因此,年纪轻轻的卡普兰很早就开始品尝铁窗生涯的沉重和痛苦。俄罗斯解禁的历史资料披露说,她当时几乎完全失明,她后来虽然被送往教会医院就医才恢复健康,但是,她的视力依旧没有恢复,无法正常开枪射击,至于是否真的就是刺杀列宁的枪手很值得商榷。

而且,在诸多证词中并无指认者的姓名。因为,疑凶还有两名:一名中学生和一名戴水兵帽的人。列宁中弹后见到他的司机吉尔就问:“抓住他没有?”列宁指的是男性,而不是“她”。吉尔起先说只看见一只拿手枪的手,后来才说是卡普兰。被认为属于她的那支枪,是4天后找到的。1922年德国大夫从列宁颈部取出的子弹,经检验不是从那支枪射出的。

绝大多数人认为卡普兰就是刺杀列宁的真凶,是右翼社会革命党委派的恐怖分子。但是,卡普兰的审讯记录也未能使情况明了。社会革命党人的惯例是,任何恐怖行动都应作为执行该党判决而公布,然而,该党声明,并未插手谋刺列宁。

另有一些学者认为视力很差的卡普兰并未直接参加刺杀列宁的行动,背后另有其人。这些学者甚至还提出了大胆的假设和推理:刺杀列宁的行动成为后来“克里姆林宫大审判”的导火索!但是不论如何,正由于发生了卡普兰刺杀列宁事件,此后与之相关的事件也都成了苏维埃政权延续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高档机密,以至于最终成为“20世纪的黑洞”,俄罗斯历史永恒的谜团。

希特勒的情妇吉莉·拉包尔因何而死

1931年9 月中下旬,一个爆炸性新闻突然在德国纳粹党内迅速传播开来:希特勒的情妇、外甥女,年方23岁的吉莉·拉包尔开枪自杀了。顿时,整个纳粹党内沸沸扬扬,议论纷纷。

阿道夫·希特勒是德国法西斯纳粹党头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号战犯,以他为首的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给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希特勒的一生给人们留下了无数的谜题,其中他与自己的亲外甥女吉莉·拉包尔的关系以及最后吉莉的离奇死亡,更是谜题中的谜题,至今仍未被解开。

吉莉·拉包尔是希特勒同父异母的姐姐安吉拉·拉包尔的大女儿,比希特勒小整整20岁。1928年夏天,希特勒在巴伐利亚邦靠近奥地利边境的上萨尔斯堡租用了瓦亨菲尔德别墅,请了他异母姐姐、孀居的安吉拉·拉包尔从维也纳来替他管家。拉包尔太太带来了她的两个女儿,吉莉·拉包尔和弗莉德尔。吉莉年华双十,一头金发,面容俊秀,声音悦耳,性格开朗,很讨男人的欢心。希特勒为吉莉的美貌所倾倒,不久就爱上了她。为博取吉莉的欢心,希特勒绞尽了脑汁地讨好她。1929年,希特勒在慕尼黑最时髦的摄政王大街租用了一套豪华公寓,他特地将9 个房间中的一间单独留给了她。在慕尼黑和整个南德的纳粹党人士中间不可避免地传开了党的领袖和他外甥女的流言蜚语。一些人劝希特勒不要再在公开场合携带他的年轻情人,希特勒非常生气,有一次因此而发生争吵,他竟解除了伍尔登堡纳粹党区领袖的职务。

从当时看希特勒是打算同他的外甥女结婚的,但由于希特勒对她的控制欲太强,不准她同任何别的男人一起在公开场合出现,禁止她学音乐,学戏剧等等她喜欢的事情,两人经常发生争吵。至于双方的隔阂究竟因何而生,至今仍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这是由于两人相互妒忌,彼此胡乱猜疑的缘故。吉莉对希特勒注意其他女性,尤其是温尼弗雷德·瓦格纳深感不满。希特勒则怀疑吉莉同他的卫士艾米尔·莫里斯关系暧昧,总是限制他们来往。当发现吉莉听任艾米尔·莫里斯向她调情求爱时,希特勒醋性大发,对吉莉暴跳如雷,从此禁止她与异性有任何交往。

1932年9月1日,人们在奥地利维也纳的郊外发现了埃米尔·莫里斯的尸体。据维也纳警方传来的公报说他是被人用冲锋枪残忍的打死的,身上一共有二十一个枪眼。得到这个消息后吉莉·拉包尔彻底的崩溃了。当天她就准备去维也纳,结果被希特勒蛮横的拒绝了。

1931年9 月17日早晨,希特勒有事要去汉堡。临行前,他与吉莉在摄政王大街公寓内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但争执很快就平静下来。于是,希特勒按原计划前往纽伦堡参加一个竞选集会。谁知刚过纽伦堡,他就接到赫斯的电话,说吉莉已中弹死在自己的房间里。于是他火速赶回慕尼黑,在半路因超速行驶,而受到一张罚款单。希特勒公寓的佣人回忆说,拉包尔冲出希特勒的卧室时神情沮丧,别的事他们一概不知。

那么,吉莉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事发后,巴伐利亚邦检察官对此案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法医在验尸时发现,吉莉躺在地板上,靠近睡椅,旁边放着一支6.35毫米口径的手枪,一颗手枪子弹穿透了她的左前胸,直入心脏。经过现场调查,没有发现吉莉鼻子被打断的现象,也没有发现她死前受过强奸,因而判定吉莉是自杀身亡,排除了希特勒的嫌疑。不过整件事情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简单,特别是埃米尔·莫里斯的死。有人说,是希特勒派人下手杀掉这位情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