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平凡人是一种平和积极的心态,而做平庸事就是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了。从自身的经历和理解来看,不同的意念和设计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我们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方向,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既不好高骛远,更不妄自菲薄,而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心怀不满,永远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椅子。生活环境变了,工作状况变了,人的社会角色也会相应的改变。自己不认为自己的工作是重要的,就不可能把它做好。自己既然做不好,别人就不会重视你的工作。换句话说:只要心不卑微,任何工作都是重要的。
热爱工作的人,工作不仅仅是满足他们生存的需要,而且也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它使人振作、充实、有活力、有朝气,但这必须具备敬业精神的人才能体会得到。他们常常忘记辛苦,忘记得失,全神贯注地工作,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套用《中庸》的一句话说:“至诚则灵。”事业到达一个超然的境界,使人感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感受到一种情操的升华,感受到一种人格的锤炼。他们从来不是表里不一、言而无信之人,也不是整天陷于尔虞我诈的复杂关系之人,不会在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玩弄各种权术和阴谋,他们只会勤勤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工作。所以,他们得到的任何财富、名誉和地位都是自然而然、心安理得的,他们的内心不但快乐,而且安宁。
坚守自己的岗位,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如果想要成功就应该这样,在平凡工作中不平庸,努力追求卓越。
一个追求卓越的人,必定是充满自信,勤奋忘我、拼搏进取的人。一个追求卓越的集体必定是朝气蓬勃、奋发图强、充满生机、获利和希望的集体。
做人可以安于平凡,做事则不能流于平庸。矢志追求者必须勇于从平凡中崛起,在淡泊中丰富智慧,孕育卓越。
劳动者语录:
把简单的事用心去做好,那就是不简单。我是党员,党员就应该做到事事不简单。
——吕玮
崔仕宏:“售票是我的乐趣”
事迹回放:
42年,11000个工作日,乘车行程近100万公里,等于绕地球赤道25圈;售出330多万张纸票。崔仕宏每天凌晨3点多起床,没有一天迟到,没请过一天病事假,更没有受到过一次投诉,同事们为他总结的42年无投诉的秘诀,就是努力做到“十点”:报站清楚点、热情服务周到点、解答问题耐心点、处理问题恰当点、说话办事礼貌点、开关门看着点、售票主动点、查验票和气点、打扫车厢干净点、为乘客服务辛苦点。
1964年,18岁的崔仕宏从电车技校毕业来到电车公司,当上了105路首班车售票员。几年后,他调到了13路无轨电车售票,也就是现在的113路电车。每天在相对固定的小空间里从事单一枯燥的售票、报站工作,在车里服务于各种各样人之间,多年如一日,难免会出现烦躁情绪或与人之间的摩擦。但他却是113路车队出名的“乐呵人”。老崔自己说,和气点,礼貌点,耐心点,什么事都好解决。同事们都说,老崔心态特别好,遇事不着急。
42年,他也没有一次评奖评优,却一直诚心诚意地为乘客服务,因而受到广大乘客的尊重。负责开关车门是每个售票员要做的最多的工作,公交车到站人们下车,售票员首先要下去,等上车的人都上完,售票员才能上。北京人多,坐公交车的人自然不少,有时候等售票员要上车的时候,车门都关不上。公交人都说上下车是对售票员的考验。每当车要到站时,崔仕宏都会提前向乘客打招呼,人多车挤时,他就要反复动员大家互相关照,直到最后,自己费力挤上车,安全关好门。有人算了笔账,42年的工作日,崔仕宏平安地开关车门就有1049万次之多,个中的辛苦可想而知。崔仕宏是北京最“老”资格的售票员之一,如今他退休了。谈起这42年的工作,他说:“一辈子没腻过,售票是我的乐趣。”他把工作当乐趣,这就是一位普通售票员的情怀,这也是他受到人们尊重的原因吧!
“报站及时、声音洪亮、扶老携幼、服务周到”,讲到如何做好售票员的服务工作,老崔总是这几句话,最多加一句“对乘客就像对亲人一样,自己的父母乘车也想着别人能照顾一下”。这就是北京公交系统工龄最长的售票员崔仕宏42年工作过程的真实写照。
职场感言:
对于尽职尽责的人来说,卓越是唯一的标准,崔世宏正是以卓越的标准要求自己,才做到42年来没有接到任何投诉。他们不会对自己说:“我已经做得够好了”,而是要求自己在每一份工作中都做得尽善尽美。
邓亚萍曾经说过:不管我拿了多少个世界冠军,我每天都会要求自己的技术有所提高,有所进取。从她说的这句话当中,我们能够知道:工作中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习惯于说自己“做得够好了”的人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事物永远没有“够好”的时候,“够好”其实还是意味着不完美。在职场和商场中,无论客户、上司还是老板,真正存心挑剔的时候并不多,他们提出的要求,都是迫于某种需要。客户担心产品出问题;上司怕工作质量影响业绩;老板则更是迫于市场的巨大压力才严格要求,因为他从来都无法对市场说:“我已经做得够好的了,你降低要求吧!”有时可能只比竞争对手稍逊一点点,就可能被淘汰出局。要知道,市场是无情的。
有位企业家说:“你要求自己的标准,必须远远高于市场对你的要求标准,才可能被市场认可。”这与比尔·盖茨时常训诫员工的话不谋而合“如果大家做得不好,那么,微软离破产就只有15个月!”
上帝手中有一座天平,一端是你的付出,另一端是你的所得。有些人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了。当任务完成的不理想时,他们习惯说:“我已经做得够好了。”这样的人注定收获平平。
每个人都有一种突出的才能,各有特色,不尽相同。无论你的特色是什么,你都不要把自己藏起来,你应该积极地把你的才能发掘出来并发挥得淋漓尽致。
新飞冰箱有一句人尽皆知的广告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满足,才能得到更多。只有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不断地往更高的台阶上迈进,才能到达理想的巅峰。事实上,事物永远没有“够好”的时候,只有把它“做得最好”才能真正成功。面对激烈的竞争,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地超越平庸,追求完美。
我们绝对不能平庸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层次。只要你倾注了激情花费了心血,迟早你会获得收获——-包括给企业创造价值,当然也为自己的升职加薪打下了基础。
当你工作时,应该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不要做到差不多;可以努力达到艺术家的水平,就不能甘心沦为一个平庸的工匠。每个人的身上都蕴含着无限的潜能,如果你能在心中给自己空一个较高的标准,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我,那么你就能摆脱平庸,走向卓越。
劳动者感言:
我把乘客当亲人,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方便;。
——崔仕宏
权秀芬:村民的好医生
事迹回放:
今年50岁的权秀芬是云南省马关县夹寒箐镇通寺村的计生协会会长,长期以来,她默默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被村里人称为“贴心人”。
1983年12月,是一个寒冬,权秀芬第一次以计划生育工作者的身份走村串户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每到一户人家,就会被村民连拖带骂的轰出了家门。村民们说:“你干的这是缺德事。”
面对村民的不解和冷言冷语,权秀芬没有灰心。她依然一个人背着药箱,挨村挨户去做工作。她负责的片区村寨多,山路崎岖漫长,去一次总是要抹黑回家。而且总会遇到被群众拒之门外的事情。权秀芬就用“耍赖”的手段,解开了群众的心结。她只要看到有适育妇女和超怀现象她就坐下来不走,不厌其烦的宣传计划生育政策,耐心十足。最终用诚心和爱心打动了群众。
光“耍赖”不行,还得有方法。权秀芬组建了一支文艺宣传队,自费买了乐器,组织队员学音乐、练乐器、排节目,把身边的人和事编成文艺节目,到村民家里去演。几年来,她共编排了小品《晚婚好》《计生协会好》等20多个计生文艺节目,经常组织演出。并把“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观念,融入文艺宣传中。
在她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妇产科》、《孕产期保健》、《产后保健知识》和《计划生育政策解读》等书籍,她通过学习,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医术。她及时给孕产妇检查,从没有出现过没有钱而不给他们手术或看病的事;她也常常把病人及其家属邀请到家里吃饭,从来不收一分钱;以为找车困难,1999年她借钱买了一辆农用车作为急救车使用,丈夫成了急救车的驾驶员。
多年来,权秀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为群众办的实事、好事数不胜数,把实行计划生育困难户视为亲人,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累计捐款、捐物达4000多元,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达10万余元,在通寺村人们会很亲热地称呼她为“亲妈妈”。
职场感言:
权秀芬在自己的岗位上,把握住了工作的真正目的,并且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将问题都处理在“点”上,从而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职场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公司是靠每个员工出色完成任务而生存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满足于苦劳,满足于“我尽力了,完不成任务我也没办法”,那么公司靠什么生存?客户也不会因为公司员工很辛苦,而没有提供优质产品就付钱给你。
因此,作为公司员工,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任务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当你把握了任务的真正目的以后,还需要尽心尽力地完成任务,在执行任务时,遇到问题是常有的事,如何出色地解决问题呢?找出问题关键所在就是根本。
善于把握任务的关键是敬业员工最关键的素质,尤其是在紧要关头。正如一家知名的跨国集团总裁所说的那样:“通向最高管理层的最迅捷的途径,是主动承担别人都不愿意接手的工作,并在其中展示你出众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你想成为老板眼中的关键员工,就一定要善于把握住任务的关键,使自己成为一名能够出色完成任务的高手。
劳动者语录:
咋样让大伙真正明白计划生育的重要性,让计生工作好做,是我和同事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权秀芬
第五节 立足岗位,在岗位中超越平庸
章前小语:
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环境空间和展示平台。所以,一个人有了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就应该加倍的珍惜它,加倍的利用好它。
在岗位中超越平庸,就是要保持一颗进取的心,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把事业做大,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很不喜欢眼下的工作,总觉得自己的工作枯燥乏味,得不到丝毫乐趣,也毫无创造性可言。这时候要好好调整自己的状态,要在自己的岗位上超越平庸。
你应该有侯仕光的负责,他像疼孩子一样疼塔吊,才创造了48万平方米塔吊施工零事故,设备利用率98%,完好率100%的神话;学习熊艺鲛用自己的智慧和果敢,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处理了一个又一个的险情;学习孟林国,从一个由普通的中专生,到一名环球航行的船长,实现最大的人生抱负。
做一个不甘于平庸的人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会有奉献和挫折,你要义无反顾,切实行动,才有成功的可能。
侯仕光:高高塔吊上的华彩人生
事迹回放:
47岁的侯仕光,20年的塔吊工龄,每年冬夏两季最难熬的时间在高空驾驶舱内度过。创造了48万平方米塔吊施工零事故,设备利用率98%,完好率100%的神话。
二十多年与塔吊一起工作,侯仕光总结出“望”“闻”“听”“摸”“试”等判断塔吊故障的侯氏五步工作法。望,通过查看机械设备的运转动作、走车、起落等情景,进行故障判断;闻,通过对各种工作机构、控制设备、电源、电路等散发的气味,判断电气设备有无短路、过载等不良情况;听,通过对塔吊运转时各机械部件发出的声音,判断是否有缺油、卡阻现象;摸,通过对机械设备的亲手触摸,判断各部位紧固情况和安全装置的可靠性;试,用万用表、电笔测试电路及元器件的工作状态,判断故障的根源。这套“绝活”,成了侯仕光的看家本领。
2003年“非典”时期,位于北三环中路城建大厦工地的塔吊突然发生故障。深夜接到求救电话的侯仕光第一时间赶到了工地,凭着多年的塔吊维修经验,运用“五步法”中“听”字诀窍,他很快就找到了这台塔吊的“症结”所在。
“是回转问题,要更换塔吊轴承。”侯仕光肯定地说。
两个小时内,他熟练地更换了塔吊的轴承,确保了塔吊的正常运转,工程进度丝毫未受影响,工地的同事激动地不知如何感激他,而侯仕光只是低声说:“这是我的工作。”
“侯仕光在我们城建集团可是个宝贝疙瘩,集团里每个工种只有一个名额可以享受到每月2000元的‘专家津贴’,在塔吊这一行,侯仕光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只要把塔吊交给他,领导放心,群众安心,因为他上塔的时间最长,技术最精。”城建四公司党委书记乔文章一说到自己麾下的这员大将就笑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