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守恒(7~8岁)不管橡皮泥形状如何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这两个橡皮泥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B更大些”(不守恒)“一样大”(守恒)
长度守恒(7~8岁)不管木棍在形状或空间安排上有何变化,长度保持不变两根木棍一样长吗?“B更长”或“A更长”(不守恒)“一样长”(守恒)
面积守恒(8~9岁)不管图片位置如何改变,图片覆盖的表面积保持不变两张图上三角形覆盖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B更大”(不守恒)“一样大”(守恒)
续表
守恒类型基本原理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问儿童
重量守恒(9~10岁)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保持不变两个木块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A更重”(不守恒)“一样重”(守恒)
体积守恒(12~13岁)不管放入水中的东西形状如何改变,杯中水的体积不变若将B放入杯子中,水平面会高出A杯?一样高?低于A杯?“高一些”或“低一些”(不守恒)“一样高”(守恒)
喜欢告状的小朋友——儿童的道德感是逐渐产生的
经典案例
涛涛从家里带来了一个变化多端的“奥特曼”玩具,男孩子们个个爱不释手。小伟一早来到幼儿园后就玩个不停,小宇也很想玩,就一直在旁边看着,还不时说上一句:“让我玩一会儿吧,好不好?”可小伟总是说:“不行,我还没玩够呢!”小宇没办法,跑去告状说:“老师,他都玩了那么长时间,还不让我玩!”老师摸摸他的头说:“你们自己商量一下吧,要不你先选一样别的玩具吧!”
午饭时,孩子们都吃得津津有味,教室里只有吃饭的声音。这时贝贝指着阳阳大声说:“老师,阳阳把青菜扔了一桌子!”这一声吸引了所有小朋友的目光。“是呀,阳阳把青菜都扔了!”“老师说过要珍惜粮食的。”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显得很激动。老师看到阳阳面前一片的青菜和一群唧唧喳喳不再吃饭的孩子,有点着急。“好了,阳阳以后不要再扔青菜了。小朋友都不要再说话了,快吃饭吧。”孩子们把目光从阳阳身上移开,闷头吃饭,不再说话。
吃完午饭,孩子们拿自己的小杯子喝水,一个挨着一个地排队接水。航航伸手推前面的小仪,想抢到前面去。小仪扭头看他以示抗议,但航航还是几次伸手推她。“老师,他推我!”小仪委屈地说。老师正在指导喝完水的小朋友摆放杯子,她转过身看着小仪轻声说:“怎么了?”然后瞪了一眼航航,航航立即排好了队。
心理课堂
幼儿的告状行为遍布于幼儿园的角角落落、时时刻刻,是幼儿日常活动中最常见的行为之一。其实,幼儿都爱告状。这是由于年龄的关系,儿童的道德认识还处在一个非常幼稚的阶段,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识也比较贫乏。这是孩子们爱告状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对于是非、好坏与善恶的理解,带有明显的直观、具体和肤浅的特点。什么是好?和我一块儿玩,给我小人书看就是好;小皮球借给别人而没借给我,就是坏……孩子就是这样根据个别的现象、具体的小事、直接的利害来看待好坏、判断是非的,他们不可能像大人那样从本质上去理解道德的含义。
道德感是人在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如果认为他人或自己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符合道德标准,就会产生满意、肯定的体验,如爱慕、敬佩、赞赏、热爱、欣慰、荣誉等;如与道德标准不相符合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体验,如羞愧、憎恨、厌恶、愤恨等。由此可见,道德感的产生与道德认识紧密联系,只有在根据个体已具有的种种道德观念、道德信念对事物进行道德判断的过程中才有可能产生道德感。
心理视点
在成人的教育下,2~3岁的儿童已出现了最初的爱与憎。他们看到小人书上的大灰狼会用拳头去打它,用手指去戳破它;看到小朋友跌倒了会叫老师来扶他;他们愿意把玩具让给别的小朋友玩,把食物分给成人和别的小朋友吃。这时的儿童虽然还不了解为什么这件事不能做、那件事应该做,但是成人的评价与情绪表现已使他产生了相应的情感。成人责备他,他就会不高兴;成人表扬他,他就会很高兴。
幼儿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随着各种行为规则的掌握,道德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幼儿园小班的儿童,由于刚入园,对一些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还不了解、不熟悉,他们的道德感往往仍是由教师对行为的直接评价所引起。到了中班,他们渐渐地在形象水平上懂得了一些道理,开始把自己的或别人的言行与一定的规则和作为规则体现的榜样相比较,产生相应的道德体验。如这时的儿童很喜欢“告状”:“老师,××打人。”“老师,××不肯把熊猫给我们玩,他一个人玩。”这种告状,实际上反映了幼儿正在把别的儿童的行为与老师经常教导他们的行为准则作比较,并且已主动地产生了某种道德体验。
小学生的道德感从内容上来说已大大超过幼儿。他们已经有了集体感、荣誉感、自尊感、责任感、爱国主义感。他们已能区别一些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不过这种区分还十分粗浅,相当绝对,不是好便是坏,不是正确便是错误。他们的道德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带有直接的、经验的性质。
妈妈,我怕陌生人——让孩子不再怯生
经典案例
晚春的一天,风和日丽,气候宜人,1岁半的乐乐正在公园小路边的绿地毯似的草丛中玩耍。可爱的蝴蝶偶尔从乐乐眼前翩翩飞过,乐乐高兴地晃动小手,试图用小手抓住蝴蝶,却见小蝴蝶轻盈地从她的手前掠过,逗得乐乐手舞足蹈。这时,邻居家的王爷爷从远处走来,笑眯眯地对玩得正尽兴的乐乐说:“乐乐,爷爷抱抱你?”王爷爷刚刚伸出双手,乐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推开王爷爷的手,哭着跑向妈妈。妈妈抱起她一边抚慰她,一边说:“这是王爷爷,怎么不认识啦?上次王爷爷抱你时,还那么听话,怎么突然间就不乖了?”这时,乐乐的爸爸插话道:“乐乐,怎么越大越不懂事!”
心理课堂
很多孩子在1岁多的时候都会有像乐乐那样害怕“陌生人”的表现,其实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在心理学上,人们将婴幼儿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害怕反应称为怯生。过去有一段时期,人们认为怯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普遍存在的现象,但许多研究表明,怯生与依恋不同,它既不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普遍存在的。对陌生人的害怕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陌生人的行为特点、儿童所在的环境、儿童发展的状况,等等。
怯生不是突然发生的,它与微笑一样是一个逐渐显露的过程。出生头几周的怕主要依赖内部生物学因素,以后逐渐转向外部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