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国学养生密码:国学精粹与百姓养生
19368500000024

第24章 佛教日常养生保健法(1)

粗茶淡饭营养生

素食,是佛家的饮食特色,佛教徒的素食制度,是根据佛教不杀生、六趣轮回等教义而规定的。这一制度有其自我超越、自我保健方面的积极因素。中医学在饮食养生方面,是提倡饮食清淡,多食素,少食肥甘厚味,而非禁止肉食。但其饮食疗法的基本思想,即饮食清淡,与佛教中的素食制度颇有近似之处。从前的高僧大德生活俭朴,粗茶淡饭而怡然自得,健康长寿。到了现代,粗茶淡饭也发展成了一种养生观念。

有人说,粗茶淡饭养生可延年益寿。孙中山先生说过:“中国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蔬菜豆腐。此等食料,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最为有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壤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由此可见,孙先生也认为粗茶淡饭是利于养生延寿的。但又有专家站出来说粗茶淡饭养生是行不通的,而是要吃肉、鱼和鸡蛋等食品。各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那么粗茶淡饭到底对养生有没有益处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粗茶淡饭到底指的是什么。通常人们理解的粗茶淡饭就是吃素,就是每天馒头咸菜,这样的饮食身体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自然不利于养生。其实,“粗茶”是指较粗老的茶叶,和新茶相对。粗茶中的茶多酚、茶丹宁等物质,对身体很有益处。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能抑制自由基在人体内造成伤害,有抗衰老作用,还能阻止香肠、火腿中亚硝胺等致癌物对身体的侵害;茶丹宁则能降低血脂,防止血管硬化,保持血流畅通,维护心、脑血管的正常功能。茶多糖能缓解和减轻糖尿病症状,有降低血脂、血压等作用。所以,从健康角度看,粗茶的营养价值比新鲜茶叶更高。

“淡饭”是指富含充足蛋白质的天然食物,是相对于精致加工的食物而言的,既包含丰富的谷类食物和蔬菜,也包括脂肪含量低的鸡肉、鸭肉、鱼肉、牛肉等。蔬菜中含有人体需要的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等,能防止便秘和消化道疾病,帮助吸收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促使体内排出多余胆固醇,防止高血脂,保护心脑血管的正常功能。蛋白质则是构成一切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是生命中的重要能量。

“淡饭”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饮食不能太咸。饮食过咸容易引发骨质疏松,甚至导致骨折,还使人易患高血压,长时间可导致中风和心脏病。

由此可见,粗茶淡饭养生是以蔬菜等植物性食物为主,注意粮豆混食、米面混食,适当辅以包括肉类在内的各种动物性食品,常喝粗茶,这样既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又不至于增加肠胃的负担,对养生有益无害。

拜佛:在修行中使身心得到滋养

拜佛是佛教徒每天应修的定课,如果进入寺院,也应礼拜佛菩萨。拜佛的动作,是心诚意敬地将双手合掌,低头弯腰,五体投地——两肘两膝以及额头着地,完成头面接触佛足的最高的敬礼,又称为顶礼。每次至少三拜,或为三的倍数。拜佛是佛教徒向佛菩萨表示虔诚的一种方式,但它同样是佛教徒锻炼身心、养生保健的好方法。

首先,我们要懂得的是拜佛的真正意义是修平等心,消除傲慢的习气。以我们最尊贵的头顶礼佛最卑下的足,称作“接足礼”。修行的拜佛,就在于断除我们骄慢(骄傲、怠慢)的习气。在生活中,不论我们见到什么人、什么事,都要像对佛一样谦虚、卑下、尊重,以尊重佛的心去尊重一切众生,乃至尊重一切恶业众生,不分贫富贵贱,一律平等对待,这才能成就平等心。犯了错误,以礼佛来忏悔;心绪烦躁,以礼佛来定心;得到了利益,以拜佛来感恩。拜佛的动作,实在是提升人格、修养内心的好方法。

其次,拜佛可增加肺活量,延缓人体衰老。拜佛时,两边的腋下要尽量张开,有利于增加肺活量,也就是增加肺部交换空气的量(增加带氧量)。在拜起的过程中,要进行弯腰伸背、手掌双膝触地,作叩拜状,既而撑掌起身等一系列运动方法。这都属于古代导引术的一部分。借磕头起拜为健身者,在宋代已有人行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云:“张廷老名琪,唐安江原人,年七十余,步趋拜起健甚,自言夙兴必拜起数十,老人气血多滞,拜则肢体屈伸,气血流畅,可终身无手足之疾。”意思是说老年人血气多滞,筋脉多失养,容易出现四肢关节活动不灵,腰肌强直,有的还会出现脊椎变形等情况。采用“拜佛”运动,有助于气血周流通畅,增强肌肉系统老年性病变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推迟衰老的目的。

第三,拜佛也是一种很好的“气功”,引发彻底呼吸,吐尽陈积废气,吸入清净佛气。大多数人,平日都是很浅的呼吸,故肺部中有不少“死腔”,没有做气体交换,累积着很多废气废物。而细胞缺乏氧气就容易发生癌病变,所以容易得癌症,我们拜佛可以调整呼吸,使呼吸更彻底又完全,所以拜佛也是很好的“气功”。我们拜佛拜下去的动作会使得我们彻底“吐气”,使全身及肺部污浊的空气都吐得干净,而五体投地的时候,因为全身放松,肌肉放松就没有阻力,在没有阻力的状况下自然就会有很深很完全的“吸气”。根据“血液动力学”原理,血流也因为深吸气的吸引作用,很顺利地流回心脏再打出去。这样我们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能在拜佛中得到丰富的滋养和氧气。当拜好要站起来的时候,必须趁着吸气的时候运用吸气的力量站起来,就会很轻不必费力。

更重要的是,拜佛的时候,最好能配合佛号的唱念,佛号是佛的万德洪名,融合佛修行成就的一切功德在里面。佛名音波震动对我们都有提升开发佛性的功能,当然有祛病养生的效果。只要您愿意实行,都可以亲自去体会不可思议的效果。

双手合十也能养生

佛家对人表示问候和尊重时,都会双手合十,这是佛教常用的礼仪,亦称和南、合掌。在佛教信仰中,双手合十包含着重要的意义,代表着一个人的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称之为五根五力,亦有加强力量之意,以达到专心一致、一心一意向佛而修行的境界。我国最早的佛经《四十二章经》序中就提到:“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释迦牟尼的谆谆教诲,使千千万万的人皈依了佛教,我们向伟大的佛陀合十敬诺,一定遵循您的教导)。

其实,在生活中,双手合十更是一种养生方式。一个美国的医学院教授就曾指出,人在双手十指相贴、掌心相对时,可以身心放松,最大限度地进入一种全身心彻底松弛的状态,使人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如果一个人每天能利用30分钟至1小时做这个简单的动作,久而久之就会对身体大有裨益。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双手合十其实就是在收敛心包经。通常我们在紧张、害怕、生气或者刚做完剧烈运动的时候,心跳会加快,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很自然地去拍胸脯,其实这就是在拍膻中穴。膻中穴是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位于两个乳头连线的中间点,正中心的心窝处。因为心脏上的毛病多反映在心包经上,所以,拍打心包经上的膻中穴就可以缓解心跳加快带来的不适。另外,双手合十,同大臂带动小臂和手腕的惯性弹打膻中穴,并伴随下蹲动作,坚持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5分钟,对感冒、哮喘、气短、心悸等肺经、心脏疾病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佛教认为双手合十有四种方式:

(1)坚实合掌——将两手手指伸直并拢,两掌贴合。它可以产生庄严肃然的奇妙效应。

(2)虚心合掌——将坚实合掌的掌心虚空。它可以使人瞬间变得心平气和,杂念全无。

(3)莲华(花)合掌——将坚实合掌的中指与食指作“V”形,状如莲花蓓蕾。它可以使人忘掉忧愁和痛苦,逐渐变得开朗愉悦起来。

(4)金刚合掌——将两掌并拢,手指插合,拇指交叉。它可以使人增强自信心,抑制住傲气和愤怒。

以上四种合十姿势中,坚实合掌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常见的。从养生的角度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合十姿势,可以调整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会让人感到全身通泰,心境澄明,对健康非常有利。

念佛读经:去除烦恼,助益身心健康

诵经念佛是佛教徒都要会的一门功课。但念佛与念经不同,念佛只念“南无阿弥陀佛”,而念经是念《阿弥陀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等佛教经典经文。佛门弟子一生粗茶淡饭,营养并不丰富,却能健身延年,那些得道高僧更是能活到八九十岁,甚至百岁以上,毋庸置疑,诵经念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的威胁,远远大于疾病的威胁。欲望让人亢奋与紧张,诸多的烦恼又让人困惑与无奈;物质日渐丰富,而精神日见贫乏,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真切地感受到精神上的失落与迷茫。善于调适心理的人,如同善于增减衣服以适应气候的变化一样,能获得舒适的生活;而不善调适者,却长久走不出烦恼的怪圈,极容易产生消极的心态。

佛说:离苦得乐,目的就是要人们解脱自己,永得安乐。诵经念佛就能帮助你去除烦恼,使你的心灵获得解脱。当然,这不在于你向佛心诚而感动阿弥陀佛,从而得到阿弥陀佛和十方诸佛的相助,而是念佛能使人入定,进入解离,达到“一心不论”,杂念全无,不受烦恼干扰的境界。这其实与调心养生的道理是一样的。用这种方法把一切烦恼都抛开,自然就达到了养身的目的。

而诵经首先在于满足心意识的需求,诵经对于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人体在无意中发生好的变化。当你真正理解经文的内涵时,你便会感到自己有一种心灵的净化,在赞叹佛祖及诸菩萨的同时,沐浴着他们所给的智慧与宁静。不用苛求自己,用平静的心去感悟佛法,这才是诵经的本然,亦是养生的真谛。

禅茶:意境高妙,养生助道

茶在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佛教寺院多在名山大川,这些地方一般适于种茶、饮茶,而茶本性又清淡淳雅,具有镇静清心、醒脑宁神的功效。故种茶不仅成为僧人们体力劳动、调节日常单调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成了培养他们对自然、生命热爱之情的重要手段,而饮茶则成为历代僧侣漫漫青灯下面壁参禅、悟心见性的重要方式。

禅茶是僧人在斋戒沐浴、虔心诵佛后,经过一整套严谨而神圣的茶道仪式来泡制茶的全过程,共有18道程序。禅茶属于宗教茶艺。自古有“茶禅一味”之说。禅茶中有禅机,禅茶的每道程序都源自佛典、启迪佛性、昭示佛理。禅茶更多的是品味茶与佛教在思想上的“同味”,在品“苦”味的同时,品味烦苦人生,参破“苦”谛;在品“静”味的同时,品味遇事静坐静虑,保持平淡心态;在品“凡”味的同时,品味从平凡小事中感悟大道。

那么,禅茶到底都有哪些养生保健作用呢?

1.禅茶有助于悟禅,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佛门弟子在静坐参禅之前,必先要品一杯茶,借由茶来进入禅定、修止观。茶能防止昏沉散乱,有类似畅脉通经的效果,特别有助于“制心一处”的修行功夫。饮茶后的身体会特别舒畅,仿佛一股清气已先周遍全身,再加上观想或默持咒语,很容易“坐忘”,较快达到“心气合一”的觉受。体内有茶气,在念经修法时,因散发上品清光茶香,往往能感召较多的天人护法来护持修行人用功。

2.禅茶可以提神醒脑

出家僧众要打坐用功,因五戒之一就是不准饮酒,二来夜里不能用点心,三者打坐不可打盹,于是祖师们就提倡以喝茶来代替。茶能提神少睡、避免昏沉、除烦益思,有利修行人静坐修法、养身修性。

3.禅茶可以帮助平衡人的心态

喜欢喝茶的朋友都知道,茶的味道是平淡中带有幽香,经常品茶就会使人的心境变得和茶一样,平静、洒脱、不带一丝杂念,这样有助于人们保持心态的平衡。心理决定生理,当心态平衡了,身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都会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样的身体必然是健康的。

4.禅茶可以帮助人们控制情绪,节制欲望

佛教清规戒律很多,尤其忌讳大喜大悲、急躁冲动,而禅茶就能够帮助参禅者稳定情绪,一心向佛。另外,佛家还讲究戒除淫邪之心,而性欲又是人的正常生理需求,所以这里禅茶还可以有效地控制人的性欲,防止因为性欲旺盛而破了戒,影响自己的修行。作为普通人,常喝禅茶则可以防止因为纵欲过度而损害身体健康。

5.禅茶有助于消化

茶有助消化和降低脂肪的重要功效,有助于“减肥”。茶叶中咖啡碱能提高胃液分泌量,帮助消化,增强分解脂肪能力。另外,茶还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可以强心利尿、消除疲劳、消解便秘、消除口臭、清爽口齿及消解宿醉,更可以消毒、杀菌、解毒,可说是功能多多,的确是可以明心养性、益寿健身的“健康饮料”。

但是,过量饮用或者饮茶时不注意身体状况,则会带来负面的作用。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或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人不宜喝浓茶,只可以在饭后饮些淡茶。空腹也不可以喝浓茶,尤其是不常喝茶的人,有时会产生心悸、头痛眼花、心烦胃呕等现象,这即所谓“茶醉”。孕妇不宜多喝茶,以免影响胎儿的发育,小孩子也不宜多喝,隔夜茶和凉茶少喝为宜。

佛教修心健体的动功养生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