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国学养生密码:国学精粹与百姓养生
19368500000019

第19章 佛教养生思想的精髓(2)

佛学的仁寿观——四谛、五蕴、十二因缘

“四谛”,又作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即:(1)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生老病死、爱恨离别、得失取予等痛苦和烦恼。(2)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原因。一切众生,由于贪、嗔、痴等造成种种业因,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从根本上来说,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即对于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正因为无明,众生才处于贪、嗔、痴等烦恼之中,由此造下种种恶业;正因为造下种种恶业,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这样反复自作自受,轮回不休。(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是烦恼解脱的佛教最高境界。(4)道谛:指解脱烦恼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槃寂灭的境界。

我们念佛经时,还会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就是阴、积聚的意思。五蕴是:(1)色蕴,即物质的积聚,指肉体,包括地、火、水、风四大。(2)受蕴,即是领取纳受之意,可分为身受和心受。(3)想蕴,是理性活动、概念作用。(4)行蕴,专指意志活动。(5)识蕴,是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识。五蕴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地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

那什么叫做十二因缘呢?十二因缘是:一“无明”,指人们心中无明烦恼;二“行”,指业障业道;三“识”,托胎一分气息;四“名色”,名是心,色是质,指心法与父精母血的色法,和合成为我们的身心;五“六入”,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互相涉入;六“触”,三和合是触,因为有了六根,它就能够感受和触对六尘境界;七“受”,指领纳前境好恶等事,从“识”至“受”,称为“现在世五果”;八“爱”,爱男女金银等事;九“取”,是一切烦恼因的罪魁祸首;十“有”,业已成就,是现在因属业道,如过去行,爱、取、有三支是于现世造作的未来三支苦因;十一“生”,根据爱、取、有三支苦因,依因感果,又出世投生;十二“老死”,凡有生,一定就会由少而长,由长而壮,由壮而老,步步向前迈进,最后走向死亡,这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十二因缘是一个连环钩锁,相互牵连的关系。十二因缘归总起来,不外乎三世因果——过去世二因、现在世五果与三因、未来世二果;更不出两重因果——过去现在一重因果、现在未来一重因果。

佛教的四谛、五蕴与十二因缘之说,反映了佛家反对贪欲等恶行的思想,也体现了佛家对人生的特殊看法。与此相比,中医同样倡导恬淡虚无、多行仁爱的养生观念,反对利欲熏心、贪赃枉法等恶行,这与佛教的积极因素有相吻合的一面。但是,中医的养生观是建立在中正和谐的人生观基础上的,既不是虚幻的,也不是痴妄执迷的,它倡导积极的态度与平衡的心态,鼓励人们尽人事而听天命,行仁道而益仁寿,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天人和谐、身心健康的境界。

修心——佛家养生的核心

人们在谈论养生流派时总是这样评价:“儒家执中,道家守中,佛家守空。”一个“空”字把佛家养生的特点揭示出来了。佛家养生注重在思想和精神上下工夫,强调心性的修炼,功法以禅修为代表,追求的是解脱自在、超越生死轮回的涅槃境界,是出世的哲学。虽然佛家并不刻意企求养生的功效,但佛教养生祛病延年的功效还是很显著的。如果功夫高深,还可以开发出许多像“六通”一样的人体潜能。但在佛家看来,这些都不过是禅修的副产品,其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是脱烦恼,超生死,度众生。途径则主要有去除烦恼心态、与人为善、入静、纠正不良行为等。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每种方法和途径的特点:

1.去除烦恼心态

佛说:“一切凡夫所有身心不得自在,或心随身,或身随心。”就是说人们的身心是相互影响的,身病必然导致心病,心理因病痛而产生七情异常,如苦执、抑郁、悲观等情绪变化,使得意志消沉,导致身体羸弱,气血两衰等情况。前面我们也不止一次说过不良心态对健康的影响,所以,为了保持身心健康,必须要杜绝各种不良心态。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就是专门对治烦恼的良药,比如暴戾的人,教他学慈悲;患了贪嗔痴的烦恼,可以用戒定慧来对治,等等。

2.清心静性,静以养生

“静”能使人心洁意纯,能够净化人的灵魂,涵养人的道德。佛教讲禅定,就是在讲静,提倡摒除杂念,专心致志。《圆觉经》说:“由静力故,永断烦恼”,“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故佛家修炼精神,重在守意明心,认为心是极其微妙的,若被尘世污垢蒙蔽则失去明亮与清澈,不能获取智慧而进入“涅槃境界”。故也就成为佛门中明心见性的主要方法。

3.崇尚“善”,与人为善

佛教崇尚“善”。佛教最开始产生时,是一种道德说教。以善为本、以善待众生是佛陀说教的中心,虽然佛教在传承中衍生出了众多派别及各种学说,但仍没有脱离其“以善制恶”的主脉。佛教认为,养生最大的是养心,而养心就必须去恶,心一旦存有恶,那身体就危险了。《涅槃经》中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莫追!”因而,佛家把“善”当做是修身养性的根本。

4.克己修身,以德养心

佛教认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应该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而疾病的发生也往往与不良的道德行为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许多佛教徒,远避尘世,长伴青灯,木鱼为侣,生活清谈,修身养性。即便是佛祖佛陀本人,也是沿街乞讨,托钵化缘,过着刻苦克己的炼净生活。守“五戒”、“四大皆空”奠定了佛教徒不恋尘世,向往来生幸福的美好期望。“克己修身,以德养心”,目的只有一个,修成正果,涅槃成佛。佛教在人间教化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去恶行善,净化人生,改善社会。而提倡以五戒十善、六度四摄为内容的佛教,使佛教与人们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也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是做人的准则,是完善人格的基础。

十善:不杀生而行放生、救生、护生,不偷盗而行施舍,不邪淫而修梵(清净)行,不妄言而说老实话,不绮语而说质直语,不两舌而说调解语,不恶口而说柔软语,不贪而修不净观,不嗔而修慈悲观,不痴而修因缘观。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是佛家的处世原则,指给人以有形或无形的帮助,待人接物要处处站在关心他人的立场,用暖如春风的爱语,关怀和感化对方,并给别人方便让他顺利达到目标,和大家一切共同做事共同生活,同甘共苦。

这些佛教道德的基本内容,都是旨在通过修养道德来帮助人们解除烦恼、净化身心及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获得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