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19367400000004

第4章 慧海慈航闻佛法(2)

大千世界,百态丛生,人生、善恶、苦乐等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佛法之中,明显的说到有邪有正有善,有恶有因有果,要弃邪归正,离恶向善。如果说什么都没有,那何必要学习佛法呢?佛法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指点人们看透这因果,走出这困厄。

滴水佛音

1、摩尼珠又译作真陀摩尼、震多末尼、如意宝、如意珠、末尼宝、无价宝珠、如意摩尼。指能如自己意愿,而变现出种种珍宝之宝珠。此宝珠尚有除病、去苦等功德。一般用以譬喻法与佛德,及表征经典之功德。据杂宝藏经卷六载,如意宝珠出自摩竭鱼之脑中。另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九载,如意宝珠或由龙王之脑中而出;或为帝释天所持之金刚,破碎后掉落而得;或为佛之舍利变化而成,以利益众生。

2、灵山佛教中所说的灵山一般指印度灵鹫山。佛陀游化印度各国中,最常出入王舍城,住在灵鹫山中。灵鹫山又称耆阇崛山,山顶东西长,南北狭,山中园林清净,福德聚集,是历来诸佛贤圣的住处。佛陀乐居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共住,宣说佛法妙义。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妙法莲华经》、《无量义经》、《佛说法华三昧经》等,都是在灵鹫山上宣说的,所以佛门有所谓的“灵山会上佛菩萨”、“灵山胜会”等话,就是赞扬诸佛菩萨法筵常在,福荫佛弟子,意味隽永。

佛法不是消极厌世的

名寺古刹多隐于孤寂的山林,出于尘嚣,远离红尘。人们偶尔寻访,见到僧侣安于恬淡的生活,清远孤高,便认为佛门弟子厌恶世俗生活,他们所研习的佛法也是消极厌世的。弘一法师指出,佛子隐居山林并不是因为冷淡厌世,“学佛法者,固不应迷恋尘世以贪求荣华富贵,但亦决非是冷淡之厌世者。因学佛法之人皆须发“大菩提心”,以一般人之苦乐为苦乐,抱热心救世之弘愿,不唯非消极,乃是积极中之积极者。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以预备将来出山救世之资具耳。”这与世俗中人要在学校中接受教育,学到知识为社会出力是一个道理。

既然佛教不是消极厌世的,弘一法师为什么要出家呢?从弘一法师出家经过及其出家后的作为可以断定,弘一法师并不是因为厌世而出家,反而是鉴证了佛教救世的理念。

弘一法师从五岁时,就时常看见僧侣到家里念经及拜忏,非常感兴趣,于十二三岁时,甚至学了放焰口。但是当时的弘一法师并没有遇到高僧大德进行思想上的感召,对佛法、出家生活也不甚了解,所以这并没有导致他对佛教进一步的兴趣。

民国五年的夏天,弘一法师看到日本杂志中说及断食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而法师那时患有神经衰弱症,就想尝试断食,心想断食也许会对疾病有帮助。

十一月时,法师和西泠印社的叶品三商量,结伴去了西湖附近的虎跑寺。寺庙的生活,使法师欢喜而且羡慕,一住就是半个多月,而且对于僧侣们所吃的蔬菜更是格外喜欢,甚至及回到学校以后,还请佣人依照依法煮来吃。民国六年的下半年,法师正式发心吃素。到了冬天,请了《普贤行愿品》、《楞严经》及《大乘起信论》等许多佛经,悉心研读,并开始供奉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等佛像,天天烧香。可以说,从这时起,法师走上了正信之路,并终于民国七月十三日落发出家。

法师出家后一直致力于弘扬佛法,多处讲学,劳苦非常。抗战时期,他身患重病,自己处于生死边际还不忘救济难民,付嘱寺院当家师,把禅房寮房多腾出些,供难民居住。他一心与灾民共甘苦、同患难,把别人赠送的一付贵重的眼镜卖了换作粮食,希望能维持多久就维持多久。即便做到如此程度,弘一法师还在忏悔自己不能为国为民做什么,悲愤地开示众弟子:“念佛不忘救国!我们佛教讲报国恩的。当下民族存亡,危在旦夕。僧侣们,以及所有学佛人,要遵循佛陀教诲: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以佛陀悲悯之心阻止杀戮,救国于危难!”

法师终于在纷飞的炮火中离世。但是,他并没有就此在世人的视野中消失。有个故事在信众中广泛流传。

弘一法师曾在青岛湛山寺住过5个月,与湛山寺颇有渊源。抗战胜利的那一年,湛山寺为了超度战争中逝去的生命要做水陆道场。道场开始前几日,寺中有位僧人打坐时梦到了弘一法师。梦中,弘一法师对他说:“今天来打扰你一件事。因为时局不好,到处打仗,又闹灾,死人太多。知道你们湛山寺要建水陆道场,我领来了很多人,想在这个法会里超度他们。请你告诉老法师一声,给设个位子,免得进坛时为护法善神所阻。”这位僧人醒来后赶紧告诉方丈,寺院就在做水陆道场时,给弘一法师专门摆放了一个位子。

这是一个有浪漫意味的结局,印证了弘一法师的信仰:即使他舍弃了肉体,却也依然没有舍弃这个尘世;纵然化身为一缕烟尘,也在为红尘中的苦难众生奔波劳碌。有这样的信仰,这样的僧众,怎能说佛法是消极厌世的呢?

滴水佛音

1、《普贤行愿品》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原是般若所译四十卷《华严经》的标题,《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乃以为品名,专指《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卷,收在《大正藏》第十册。《别行疏》说此经“为华严关键,修行枢机,文约义丰,功高益广,能简能易,唯远唯深”。此经的诵持,现在仍然是一般佛教寺院的常课。

2、《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共10卷。传说此经原来藏于龙宫,龙树菩萨至龙宫说法,见龙藏中有此经,拜阅之下,叹为稀有,便将全经默诵下来,以利益阎浮提众生。

开枝散叶的佛教宗派

弘一法师认为,在了解了佛教的一般知识以后、正式学习佛法之前,首先要了解佛法各个宗派。

既然同是佛法,何来宗派之分呢?佛法之目的在于求觉悟。我们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虽然目的地都是罗马,但是到达罗马的路径有多条。各人对佛法的理解不同,修行方式不同,才使佛法在传播过程中开枝散叶。

大家熟知的禅宗,自身也分为南北两派。禅宗分裂的过程在佛教宗派的产生中比较有代表性。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弟子众多,有五百余人。弘忍法师年纪大了,想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偈子,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

弘忍大师的上座弟子神秀是弟子中公认修为最好、最有号召力的。他在寺院墙上题写了一首畿子: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大家看到这个偈子,都非常赞叹,认为能传承大师衣钵的非神秀莫数。

当庙里的和尚们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负责舂米的慧能听到了。慧能不识字,请人把这首偈子念给他听,听完后慧能叹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他也做了一首偈子,又请那人帮忙写在墙上: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神秀的偈子说要时时刻刻地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他秉着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

慧能与神秀相反,他是持一种出世的态度,认为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所谓万事万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

很显然,神秀的观念与禅宗顿悟的理念并不相符,而慧能非但观念与之契合,更达到了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即所谓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慧能的偈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旁人答说是伙房火头僧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其他僧人的面说斥责他说:写得乱七八糟,纯属胡言乱语!并亲手洗刷掉了这个偈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

这时深具慧根的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听弘忍讲解了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金刚经》,并接受了五祖的衣钵。

神秀在僧众中势力甚大,弘忍怕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趁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

神秀在慧能出走第二天知道了消息,赶紧派人去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至此,禅宗在发展过程中一分为二,形成南北对立的态势。

与禅宗的裂变类似,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后,到了隋唐时代,就形成了大小乘各宗分立之势。弘一法师1938年在福建安海做讲演时,专门为佛友介绍了几个常见教派:

一、律宗

律宗全称为“南山律宗”,因其创立者唐代高僧道宣久居终南山而得名,又简称为“南山宗”或“律宗”。

律宗在唐代时兴盛,南宋后逐渐衰微。律宗依《法华》、《涅槃》经义,而释通小乘律,立圆宗戒体。正属出家人所学,亦明在家五戒、八戒义。

弘一法师研习的就是律宗。

二、法相宗

法相宗又名慈恩宗或有宗,以唐代玄奘为宗祖,依五位百法,判别有为、无为之诸法,主张一切唯识之旨之宗派。此宗所依之经论,为《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

弘一法师认为此宗最重要,无论学何宗者皆应先学此以为根柢。

法相宗唐中叶后衰微,在弘一法师的时代开始复兴,学习的人很多。

三、禅宗

禅宗是为人了解最多的宗派。关于禅宗的那些活泼有趣又意境深远的“公案”故事,让人们看的津津有味。

这一宗派在梁武帝时,由印度达摩尊者传至中国,在唐、宋时盛行,后来逐渐衰落。

禅宗讲究不立文字,直明实相之理体。但是这并不是说禅宗摒弃文字,他们也会用文字方便教化,以弘扬教法,《金刚经》、《楞伽经》就是此宗常所依用的经典。

四、密宗

密宗又名真言宗,唐玄宗时,由印度善无畏三藏、金刚智三藏先后传入此土。

密宗以《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三部为正所依。元代后密宗衰落,近代再次兴起,颇为兴盛。

在大乘各宗中,此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很多人对密宗只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往往轻肆毁谤。弘一法师曾读过《密宗仪轨》,也犯过这样的错误,过了十几年后读《大日经疏》,才知密宗教义之高深深深忏悔。为此法师曾开示众僧“不可先阅仪轨,应先习经教,则可无诸疑惑矣。”

五、净土宗

净土宗始于晋慧远大师,依《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而立,把他力往生和称名念佛视为自宗的根本内容。

该宗三根普被,甚为简易,非常适合在末法时代弘扬推广。明朝时,净土大盛。到了近代,尤为兴盛,超出各宗之上。

因为佛法本来就是平等无二、无有可说,所以造成佛教宗派甚多,上文区区五个宗派,仅仅是豹之一斑。

想亲近佛法者,可以选择与自己根基相契合的教派进行研习,万不能有所偏见。好比生了病,要想治病得对症下药,不是说越贵的药越好。弘一法师开示说:“所谓药无贵贱,愈病者良。佛法亦尔,无论大小权实渐顿显密,能契机者,即是无上妙法也。”

滴水佛音

1、达摩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南朝梁武帝时,达摩坐船从海路到广州传法。由于梁武帝信仰佛教,达摩专门去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法缘不合,遂施展神通,折一苇芦苇北上渡江,至北魏都城洛阳,后至嵩山少林寺修行,面壁长达九年。达摩传衣钵于慧可后,西独自归。

2、慧可俗姓姬,河南洛阳人,初名神光。又作僧可。慧可为南北朝时代僧人,我国禅宗二祖。慧可幼年时在洛阳出家,早年周游听讲,参禅冥想,精研孔老之学兴玄理。公元520年,参谒达摩祖师于嵩山少林寺,跟随祖师学习了六年。传说慧可访问达摩时,达摩不见,于是慧可在大雪中站了一夜。天明时,达摩仍然不见,慧可为了表明求道的虔诚,引刀自断一臂,这才得见达摩,也由此大悟,得传达摩大法及衣钵。据说慧可活了一百零七岁,死后得到了“正宗普觉大師”、“大祖禅师”的谥号。

世世常行菩提道——佛教仪式简介

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

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