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优秀女孩的100个细节
19364800000006

第6章 帮小公主摆脱女性弱点的束缚(2)

及早预防女孩的“恋父情结”

作为父母,听到女儿说想要嫁给爸爸,一定会付之一笑,认为只不过是小孩子不懂事,说说而已,也无须在意。

果真是如此吗?其实不是这样的,这里早面隐藏着某些不良的因素。诚然,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对女儿的巨大影响是不可否认的。父亲是女儿形成性别意识、定位性别角色的第一个也是最重大的老师。如果没有父亲的参与,孩子会过于依恋母亲,因此也极易变得幼稚与依赖。

但是,父女关系过度亲密并不是好现象,如果父亲在意识到女儿的过度依恋心里后,仍没能根据女儿年龄大小和认知能力的程度调整与女儿相处的方式,就对她将来的成长有着不良的影响。下面故事中的小薇就是一个例子:

小薇在老师眼里是个懂事、听话的孩子,她学习成绩好,还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可是,小薇的妈妈却满腹的烦恼,因为小薇在家里经常会做出一些叫人无法理解的行为。

小薇从小就和爸爸感情特别好,爸爸也很宠她,一有空闲就带着她玩。

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爸爸给她穿衣服,小薇很认真地对爸爸说,“爸爸,长大了我要嫁给你。”

爸爸妈妈听了也没放在心上。

每次小薇犯了错误,总是在爸爸面前撒娇,以逃避惩罚。

小薇的妈妈认为,父母两个人中必须有一个人唱“黑脸”,否则会惯坏孩子,因此,她对小薇的要求就比较严格,经常扮演严厉的角色。

渐渐地,妈妈发现,小薇和她越来越疏远了,有什么悄悄话也不和自己说,而是告诉爸爸,晚上也要和爸爸睡在一起。

开始的时候,妈妈也没有在意,认为小薇是孩子气,长大了就懂事了。但是小薇现在已经上初一了,不但没有变得懂事,有些行为反而更让人哭笑不得了。

一次,家里来了朋友,小薇对朋友的小孩不够礼貌。

客人走后,妈妈批评她几句,她竟脱口而出:“你有什么了不起,除了眼睛比我大,还有哪儿比我强?”

每当父母发生争执时,小薇总是帮爸爸一起攻击妈妈,特别是当爸爸责斥妈妈时,她就幸灾乐祸,扮鬼脸。

有一次小薇的爸爸要出差,小薇知道了,坚决不让爸爸出门。无奈之下,爸爸趁她上学的时候走了。

放学回家之后,小薇发现爸爸走了,又哭又闹,硬说是妈妈“捣鬼”,甚至说,要是没有妈妈,爸爸会对她更好的。

爸爸走后,无论妈妈怎样关心她,她都冷冰冰的,不理不睬。而给爸爸打电话时,她又像是变了一个人,神采飞扬,说出的话更是让人吃惊,说她多么多么想念爸爸,爸爸不在家,她觉得没意思等等。

妈妈对小薇的种种行为深感困惑,这孩子是怎么了?是幼稚、没长大,还是出了其他问题?

长期这样下去,小薇和自己的关系岂不是会越来越僵?

从小薇的表现来看,有明显的亲近父亲、反对母亲的情绪和行为,这些是“恋父情结”的典型表现。

所谓“恋父情结”,在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中这样解释:“恋父情结”是女儿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结。

弗洛伊德把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把母亲置诸一边,甚至想取代她位置的愿望,即“爱父嫌母”的潜在愿望,称为恋父情结。

恋父情结是由弗洛伊德首先提出来的,弗洛伊德认为,“恋父情结”是一种性心理障碍,也称作性心理倒错。

恋父情结对女孩的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如果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无法与父亲实现心理分离,结果,像故事中小薇那样,与母亲的关系疏远不说,以后与同龄男性的正常交往乃至婚恋也常常会受到严重影响。这样的女孩总在有意无意寻找父亲式的恋人,但即使找到了,相处也会成为问题,因为恋父的女孩性格大多内向、娇气、任性,而且往往出现性的阻抗。

此种“情结”的出现一般源于女孩在3-6岁的时候没有得到正确的关爱和适当的教育。这一时期的孩子开始注意性别差异,出现性的好奇心。

这一时期,男孩恋爱母亲,嫉妒父亲;女孩亲近父亲,嫉妒母亲。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本能的异性爱的倾向,一般由母亲偏爱儿子和父亲偏爱女儿促成。

女孩恋父情结的发生,只要留心,在很早的时候就可以发现端倪。比如有的孩子将父亲常用的东西(如雨伞、火机等)带到幼儿园,吃饭、睡觉、游戏都带着,老师一旦在她午休的时候将其拿走,儿童就会大哭,甚至用头撞地,有的孩子甚至会昏死过去。

对于其他人的同类物品,她并不接受。这个时候,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如若不然,待孩子年纪大了之后,恋父情结有可能变得更加强烈,难以控制。

故事中小薇的恋父情结,追其根源,是幼儿时期父爱的过溢和母爱的不足。年幼的小薇,由于妈妈工作的缘故,和妈妈接触较少,在最需要母爱的滋润时,脑海中印刻的是爸爸的抚爱,再加上成长过程中,爸爸的娇宠和妈妈的严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不但在情感上与妈妈逐渐疏远,甚至认为是妈妈分享了爸爸本该全部给予她的全部关爱,渐渐地对妈妈产生了一些怨恨。

对于女孩的恋父情节,父母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想法给予引导与克服。

家长首先要对女孩进行性的教育。实际上,就是性的补课教育,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性的社会角色教育,让女孩明白“男女有别”,结合女孩身心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及时进行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知识教育,教育女孩从依恋父亲中解脱出来,满足孩子渴望获得性知识的需求,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是帮助女孩走向同龄同性伙伴,结交同性朋友,为将来青春期结交异性朋友做好铺垫。

其次是要行为配合。女孩的“恋父情结”,主要源于其婴幼儿期父爱的过溢与母爱的不足,因此,矫枉时必须过正:一方面,作为父亲,应坚定而巧妙地暂时疏远女儿;另一方面,作为母亲,则应急起直追,行为上亲近女儿,满足女儿的诉求。

当然,我们强调父母对孩子的教养角色的转变,是因人因事而异的。事实上,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是父亲和母亲共同培养的。

弗洛姆也曾说过:母爱能使孩子学会爱和关心,是孩子情感发展的基础,而父亲则有利于孩子在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鼓励女孩迈出自信的脚步多与人交往

女孩害怕与人交往,不敢与陌生人说话,不愿意到人多热闹的场合……

女孩的这些行为让父母感到很烦恼,有的父母甚至会因此训斥女孩。殊不知,父母的训斥会加重孩子的这些行为,会让她更加害怕与人交往。

凯丽今年5岁了,5岁之前都是爸爸妈妈带她,后来随着爸爸妈妈工作日渐繁忙,照顾孩子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于是爸爸妈妈将她送到了幼儿园,想让她适应一下集体生活。

没想到几周后,幼儿园老师打电话来,告诉凯丽的父母,说他们的孩子可能有社交恐惧症,建议进行心理辅导。

爸爸妈妈很是诧异,每天上下学接送,凯丽一看见父母就笑逐颜开,回家也不停地说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新东西,没看出异常啊。

于是爸爸决定请一天假,到幼儿园看个究竟。

在老师的陪同下,爸爸来到了凯丽的班级,躲在窗外观察。他发现,无论是上课还是自由活动,凯丽总是一个人躲在小朋友们的后面。

老师上课提问到她,她低着头、红着脸,不知道嗫嗫嚅嚅的在说什么;自由活动时,大部分小朋友都聚在一起玩,但凯丽却一个人搬着小板凳在边上独自玩积木。

同时,父母注意到,晚上带凯丽散步,见到同院的叔叔阿姨,她从来不叫,要么装没看见,要么死命地拽着妈妈的衣角,往身后躲。

而且也不常和同院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有时候妈妈把她送去楼下的儿童乐园,让她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不一会儿,她就自己回家了。

在凯丽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社交恐惧症。其实,这样的现象在许多女孩身上都很常见。

我们知道,孩子由于缺乏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交经验,在离开父母,独自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会产生焦虑。

随着和陌生人交往次数的增加,焦虑逐渐降低,最终会成为“熟人”。但如果长时间、反复出现持续的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就表示有社交恐惧症的嫌疑了。

社交是生活中人人不可缺少的活动,但有的女孩怕见生人,甚至与熟人谈话时都感到紧张和脸红,不愿到人多热闹的场合;有时还会口齿不清、口吃、不敢抬头看人;严重时,在与人交往中出现惶恐不安,出汗、心跳加快、手足无措等现象。这些现象称之为“社交恐惧”。

这些孩子常常被某些家长误认为孩子老实、听话、不顽皮。其实,这些孩子的心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是孩子自卑的外部表现。

这些孩子,生活中常受到父母的批评,有时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过错而遭到父母过分严厉的训斥,甚至受体罚,有时则因为父母情绪不好而毫无道理地发泄到孩子身上。

孩子在这种家庭里,便产生惧怕心理,孩子甚至不能辨别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孩子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她们从父母的行为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己很无能,总是做错事,是个一无是处的孩子。

这类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程度不等的社交恐惧倾向,严重者会成为社交恐惧症患者。患了此病,无法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她们会变得内向、孤独,人生观也变得消极、悲观。

父母在面对女孩社交恐惧症的时候,要多关心女孩的感受并且帮助她。遇见老师、同学、叔叔阿姨,女孩无视打招呼的人,会令父母感到不自在,此时,父母应该考虑孩子的感受,只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中,不能外露,不要强迫孩子。

如孩子因羞涩而不愿与别人交往时,父母首先要接纳这一点,然后给予具体的帮助,以克服这种胆怯。比如在家里做些角色扮演游戏,帮孩子在家中练习社交技巧。因为家是孩子最熟悉的地方,在家里孩子可以无拘无束。因此,在家的时候,父母可与孩子做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例如:大人当乘客,孩子售票员,进行乘公交车游戏。如果她迟疑不决,还可以交换角色,或换一种角色游戏。

平日里要多鼓励孩子回答常问的问题,如“你的玩具娃娃叫什么名字?”“我们到外婆家去,你要穿花衣服还是红衣服?”要多鼓励孩子回答问题。

千万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如说:“不要对别人这样粗鲁,太没礼貌了。”因为这样会将标签永远贴在孩子身上。

当有人打招呼时大人可代替孩子回答,如果邻居问:“小佳,今天和爸爸妈妈去哪儿了?”大人代之答:“我们去看电影了,是吧,小佳!”小佳也许会回答:“是的!”这样可以自然地帮助孩子进入谈话的角色。孩子需要帮助指导,但首先要尽量让她自己开口说话。

父母还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学习交往的机会,如每次带孩子出门,可与其他家长打招呼,去商店买东西与售货员交谈,拜访亲友,在家中招待客人等,都是让孩子学习如何与人交往的机会。不但要为女孩树立榜样,还要教会她交往技能。交往技巧不是天生的,而是学来的,要让女孩有榜样学习,这样她就会慢慢地学会与人交往了。

别让林妹妹的情绪把女儿的笑脸偷去

女孩天生多愁善感,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而闷闷不乐,看到小动物死了也会伤心落泪,看电视里有悲伤的地方,也会随着情节的发展而难过,若是把握不好这种情绪慢慢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忧郁。

很多人都认为,现在孩子不愁衣食,受到的照顾无微不至,她们怎么会抑郁?其实,孩子在得到铺天盖地的爱的同时,却失去了随心所欲地玩的自由,失去了与父母拥抱、游戏和谈话的机会……这些都会使孩子产生压力,引发她们的抑郁。

比如有这样一个故事:

小静是家中的独生女,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她抱有极高的期望。因此,小静从小受到的教育要比别人多些,智力开发也比别人早些,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每次考试都是优秀。

但是,期中考试时,小静患了重感冒。

由于身体不适,精神不振,再加上心情紧张,有一科没考好。受此影响,后面的其他科考试成绩也不好。

尽管小静没有考好,但是爸爸妈妈并没有怪她,反而鼓励她,可是小静仍是不开心。

而且从那之后,她开始变得沉默寡言、闷闷不乐起来,有时候明显地精神不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在家学习时也打不起精神。而且,妈妈还发现,自那之后,小静的饭量明显地比以前减少了。

这几天,小静总说自己不舒服,不想去上学,妈妈要带她去医院,她也显得很不耐烦,不肯去,妈妈没办法,只好帮她跟老师请了假。

在家里,小静也只是闷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只有吃饭的时候才出来。

妈妈看到小静这个样子很心疼,于是给班主任老师打了个电话,询问近期小静的情况。

老师告诉妈妈,自从期中考试之后,小静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整天沉默寡言、闷闷不乐的,下课也不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了,而且上课的时候还经常走神,学习成绩也开始下降。

妈妈想不明白,不就是一次没有考好吗,小静怎么就突然变了一个人?

在女孩的眼里,这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每天都会有很多新的超出自己控制范围的事物发生。

就拿小静来说,在考试之前的过得了重感冒、心情忧虑,加上第二天身体状况的限制,又体验到了考试的失意,感觉很丢脸,甚至觉得对不起父母,让父母整日担心,忙这忙那。那种自责、内疚心理油然而生。更使她感受到了自己无法摆脱依附父母的这层特殊关系的束缚。自我独立意识明显破灭,所以在心理上产生对自己能力的否定。

这种负性情绪压抑在心里,最终导致了她抑郁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