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字海寻趣
19362300000017

第17章 原始先民的生活图景(2)

甲骨文的“酒”字,右边部分是个酒坛子的象形,左边表示从酒坛里飘逸出来的酒香,也可能是坛子里流出来的酒。金文的“就”字是个酒坛子的形状,即“酉”,在周初金文里,这是“酒”的本字,凡带“酉”字旁的字都与“酒”或“发酵”有关,如“醉”、“醒”、“酵”、“酸”等。后来“酉”字被借为“十二地支”之一,古人于是将“酉”字加水旁作“酒”字。

伴随着酿酒技术的不断发展,酒的产量与日俱增,饮酒习俗自然渐渐形成。酒俗从它开始形成的时候起,就是一种群体文化。它的原始功能是用于祭祀活动,供神享受,作为民俗事象,它包含着庄严之美,表达着人们祈求幸福的美好感情。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活动渐渐由娱神变为以娱人为主,酒便大量出现在宴飨和文化活动之中,具有交际和娱乐的功能。

关于酒的发明创造,民间流传着许多优美的传说。比如说这样一则:相传当年杜康造酒时,无论如何总是造不成,后来就请教了一位仙人。仙人告诉他要在某地某日的酉时取三个人的血,每人一滴,这样酒才能造成功。于是杜康就在指定的地方去等人取血。不一会儿,过来一位文人,杜康上前说明缘由,于是那书生便在杜康的酒里滴了一滴血。书生走后又来了一位武士,杜康再次上前说明了原因,武士也在酒中滴了一滴血。武士走后等了很久也不见有人来,眼看着酉时就要过去,正在着急时,远处来了一个傻子,杜康本不想用傻子的血来造酒,但一想这可能是天意,于是就取了傻子的血。酒造成后,后世喝酒的人却逃不了这三滴血的影响:开始喝酒时,像书生一样斯文;喝了一会儿,像个武士一样声高气壮;酒醉后,就像个傻子一样糊里糊涂。

不能吃的豆——“豆”字趣释

《孟子·告子上》中有这样一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意思是: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就能活,得不到就饿死。这里的“豆”字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大豆”、“绿豆”、“豌豆”等的“豆”字是不一样的。古人创造了“豆”字,“豆”字最初记录的东西是不能吃的。

甲骨文、金文的豆字,像一个上有盘下有高圈足的容器,盘中一横是指事符号,表示盘中所盛之物。豆是古代的一种食器,形似高足盘。这种器皿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商周时代非常盛行。

据文献记载,古代的豆就其质地来看,主要是木制的,还有竹制的和陶瓦豆、青铜豆等。豆是先民的主要食器,如《国语·吴语》:“觞酒,豆肉,箪食。”其中的觞是古代的酒器,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豆是盛肉的器具。大约在战国以后,“豆”从盛肉的器具逐渐转变成为祭祀的器具。

战国时期的青铜豆

“豆”后来由食器引申为量具,又指容量单位。《小尔雅·广量》:“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掬四谓之豆,豆四谓之区。”意思是一只手装的量叫溢,用两只手捧起的容量叫掬(捧),四掬的容量为豆,四豆的容量为一区。“豆”还可作重量单位,根据刘向《说苑》记载:“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可见,“豆”是分量非常轻的一个单位。

“豆”的初意在古代指食器,那么古代的豆科植物称什么呢?称“尗”,把“尗”捡起来,就是“叔”,后来加个草字头,便是典籍里面通用的“菽”,例如《诗·采菽》“采菽采菽”。到了汉代,“豆”就用来表示农作物的大豆了。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假借,即借用古代食器的“豆”指菽豆的“豆”。

中国是最早栽培大豆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豆”在古代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人们的主食之一。有个成语叫“布帛菽粟”,其中“帛”为丝织品,“菽”为豆类,“粟”指小米。“布帛菽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出自《宋史·程颐传》:“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朝北的窗子——“向”字趣释

《诗经》里著名的农事诗《豳风·七月》中有这样一句诗:“穹窒熏鼠,塞向谨户。”意思是冬天来了,先民们先是堵塞墙洞,熏老鼠,把老鼠从家中赶走,另外还要把朝北的窗户堵塞起来,再在用树枝编扎的门上涂上泥巴,以此抵御寒风的袭击。这里的“向”字为何意呢?

《说文解字》云:“向,北出牖也。”所谓“向”就是朝北的窗子。上古时期,先民营造的房屋多是南北向,前为堂,后为屋,而且在前堂后屋里还开窗以通气采光,先民把窗通称为牖,把朝北的窗称之为“向”。

甲骨文的“向”字,像在一座房屋的墙壁上开着一个窗口的形状,它的本义是专指朝北的窗口。从这个本义又引申为方向、朝向、面对等义。此外,向字还有从前、往昔、旧时的意思。“向”自从指朝北的窗户以后,再没有向指“所有的窗户”的意思方向发展,而是向着“方向”、“朝向”的意思引申。此后,“向”连“朝北的窗户”也不指了,于是古人又创造了一个“窗”字,取代了“向”的本义。

井的发明——“井”字趣释

相传远古时候,神农氏发明农业,自此人们开始农耕生活。有一年,天下大旱,河流干涸,人们不仅无法播种,甚至连日常吃水也成了问题。神农氏之子章,在兰池女神的授意下,率领大家寻找水脉,往下深挖,终于挖到了地下河流,做成了圆圆的井。章率领大家挖了数千口井,自此,人民的用水有了保障,人民为了纪念他的功德,便尊称他叫井章。“井”字的造型,也是依据井的形状造成的。

甲骨文的“井”字,像井口用木石构成的井栏,其本义就是水井。形似水井的事物皆可称井,如天井、矿井等。有了井,不仅可以发展农业生产,还可以解决人们的生活用水。先民们就围绕饮水井筑房居住。古代制度,同一乡里以八家共井,后来井引申指乡里、人口聚居地,古文中“背井离乡”就是远走他乡。居民集中的地方常常设置买卖之所,因而又称商业区为市井。

商周时期,统治者为了便于管理老百姓,实行了井田制。将一里见方的地划分为九个区,形体如“井”字,每区百亩,八人各分一区耕种,而中央为公田,各家“同养公田”。由于井田制的划分规定明确,有章可循,而分布整齐,所以“井”字还含有整齐、有条理之义,如“井井有条”、“秩序井然”等。

聚居之地——“里”字趣释

中国古代居民聚居之处被称为“里”,“里”又名闾里、坊。里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周围设墙,设里门出入,里内排列居民住宅。先秦时以“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也就是说二十五家为一“里”。这样的生活图景反映在汉字上,就是“里”字造型。

甲骨文中没有发现“里”字,大概是“里”这种居住方式商周时还没有出现,金文中的“里”字从田从土,意为人所聚居之地。《说文解字》云:“里,居也。从田从土。”本义是乡里,如故里。引申义有城镇的街坊里巷、衣物的内层、里面、一定范围之内等,如邻里、被里儿、屋里、这里。此外,里又用作长度单位,古代以一百五十丈为一里。简化字又以“里”代替“裹”。

里原为农村的聚居形式,后移入城市。里坊制城市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盛行于西汉至唐代。西汉长安城有160闾里,分布在城北及长乐宫、未央宫之间。北魏景明二年(501),洛阳城筑里323个,每里300步见方。隋唐改称城内里为坊。隋唐长安城有110坊,坊内辟十字街或横街,布置巷曲。北宋以后,陆续拆除城墙,封闭式的里坊制至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