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19361200000010

第10章 三寸不烂之舌,胜于百万雄壮之师

——诸葛亮如此看苏秦(?—?)

夜已经深了,一个学子还在挑灯苦读,为了防止自己打盹,他把头发吊在梁上的环扣中,为了使自己更加清醒,他不断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献血迸出,直流至脚。

这个人就是苏秦,苏秦之所以如此发狠苦读,是因为他曾经深受刺激。苏秦和张仪曾同拜鬼谷子为师,学成之后,他就踏上了寻求功名之路,他先去游说周显王,未果。转而去游说秦王,不成。苏秦只落得“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本人的样子也十分落魄: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关键是这世态炎凉让人受不了,他回到家,兄弟挖苦,妻嫂讥笑,连父母都爱理不理的,外面的风言风语,更是不堪入耳。痛定思痛,苏秦咬牙切齿地说,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皆秦之罪也。于是,为了一雪耻辱,苏秦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后来出山,成为配六国相印、权倾天下的人物。但世人对苏秦的评价并不高。司马迁在《史记·苏秦列传》结尾的时候,提到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

当然,世人在评价人物时见仁见智,作为苏秦,其成就功业主要靠在各国之间挑拨离间,在道德至上的中国传统社会中,苏秦的作为肯定会受到诋毁。但抛开成见,综而论之,苏秦确实是战国时代不可多得的人才。

诸葛亮曾经说:“苏秦、张仪都是人中豪杰,苏秦佩六国相印,……非畏强凌弱、惧刀避剑的人可比。”

一切的勇气要有一定的实力作为基础,否则所谓的勇敢就成为螳臂当车的笑谈。而出众的口才更是以真才实学作为基础的,没有真才实学的所谓口才,只能用来哗众取宠,不会在国家之间的纷争中有所作为。

苏秦的游说旁征博引,有理有据,今天读来,犹然戚戚然而让人信其言。苏秦去进见燕文侯时说:燕之所以能够安乐无事,不受到强秦的侵犯,是因为南面有赵国作屏障。赵国之所以不攻打燕国,全因为强秦在后面牵制,而燕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与赵国结盟,共同抵抗强秦,防患于未然。所谓“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

燕王当时痴迷于王道,对苏秦的进取精神根本不感兴趣。于是苏秦又对燕王之间进行了一场王霸之辩。

苏秦在辩论中道:“今日愿跟大王您作一番假想的对谈。假如我说:我苏秦孝如曾参,信如尾生,廉如伯夷,以此侍奉大王,是否足矣?大王说;足矣。我说:您觉得足矣,我却不肯侍奉您了。我孝如曾参,曾参这个人,天天守着父母,一宿也不肯外出,为此不惜拒绝做官,从而获得了孝的美名。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步行于千里之外,为弱齐强燕而奔走谋划呢。尾生这家伙,跟女朋友相约于木桥下,女朋友不来,发了大水,他守信不走,抱柱而死。这样的人,不肯诳诞,何能为燕国谋利呢?而伯夷那个老家伙,义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不肯为武王臣子。他不肯为武王臣子,又何益于您的国家。所以,孝廉仁义之人,做不来事。大王必说:难道仁义不好吗?我说:仁义当然好,仁义没有错!但仁义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仁义乃自复之术,非进取之道也!”

这些言论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比较另类,可以想见为什么后世会“讳学其术”了。这不单单因为其人品与传统的人格理想不符,更是因为苏秦对儒家思想有明显的否定。苏秦通过辩论道出了一个现实,道德固然可以治理一个国家,但却不能使国家在强敌环伺中生存。宋朝用道德解决了内在君臣关系,结束了唐末五代的纷争,却受尽了少数民族政权的欺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刘邦也有一条经典语录:乃翁马上得天下,安事诗、书对这个观点,大臣马上反驳,马上得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可见,“马上”和“诗、书”一直是统治国家的两种手段,对内的治理,要靠诗书,而对外的征伐以及自保,则非要在马上进行了。而苏秦在中国整部几千年的历史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提出了以“进取之术”而不是“自复之术”(道德完善)作为评价人物和君主选材的第一标准,具有非常强的革命精神。

富于进取精神,就是纵横家以及其他非儒家的法家等有为学说的风格。经过苏秦的一番理论攻辩,燕文侯暂时放弃了拿忠信孝义仁廉这些“自复之术”来评价苏秦了(这并不是说,苏秦在这方面不行),而更看人的“进取”能力。苏秦出色的口才和一语中的的言论打动了燕文侯的心,于是燕文侯拿出车马金帛助他去赵国游说。

苏秦以燕国使者的身份晋见赵肃侯说:秦国强大,凭各国的实力,都难以单独抵抗强秦,如若各国都争相讨好秦国,将来势必被秦国各个击破。若各国联合,则“地五倍、兵十倍于秦”,因此,苏秦请赵侯出面倡议六国合纵抗秦。赵侯当即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拜苏秦为相国,派他去游说各国。苏秦遂又以赵国使者的身份,去其余各国说以利害,并成功地得到各国君主的赞同。苏秦单凭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竟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六国同盟。而苏秦也成为佩六国相印“从约长”, 自此之后,秦国竟有十五年之久不敢越函谷关一步。

这时苏秦的处境却越来越不妙,他由于不断受到燕王的封赏,引发一些嫉妒他的人在燕王面前说了他许多坏话。苏秦根本是“忠”于燕国的。从列国的视角和感受上说他是“反复不信之人”还有情可原,燕国人自己也说他是“反复不信之人”,就实在让人寒心。苏秦见自己再待在燕国不安全,就假装得罪燕王,逃到了齐国。齐威王用他为客卿。后来齐国一些疑忌他的大臣竟然雇佣刺客向他行刺。苏秦受了重伤,自知不能幸免。齐威王发誓要替他报仇,这时苏秦向齐王建议,在他死之后,以大罪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这样就一定能抓到刺客。齐王依计行事,果然不久刺客就伏法就诛。

外交是政治的延伸,苏秦以其出色的口才向世人充分展现了外交的威力。他把诸侯玩弄于口舌之间,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苏秦的口舌,直接摆弄着诸侯的兴亡,关系着天下的治乱兴衰。而正是苏秦,正式把“口舌”作为利器带入了政治和战争。

【名家巡礼】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居士。中国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丞相以及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出世前于隆中已隐居了十年,广交江南名士,“每自比于管仲、乐毅”,27岁时,因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辅佐,呕心沥血,在民间极有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