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卓越孩子的6项修炼
19358600000032

第32章 人际关系修炼(3)

前面已经说过,应该培养好自己的教养,这在人际交往中就主要表现在待人接物的礼节上,比如跟人打招呼时的基本礼仪,与人握手的礼仪、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礼仪、初次去别人家做客的礼仪……这些社交的细节都是我们需要留心的,好的礼仪才能展现出你良好的教养,显示你的气质和风度。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中学生人常以“这只是小事,大家都这么做,没人会介意的”为自己“不拘小节”做挡箭牌。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渴望成就卓越,你所“不拘”的“小节”,恰是做人的“大节”。美国成功学家马尔登说:“文明的举止,还有这背后所蕴藏的对人的体谅、关心,是我们人生的一笔巨大财富。不同的举止,可以使我们或者恼怒,或者平静;或者兴高采烈,或者羞愧难当;或者与禽兽为伍,或者与圣贤同列。”不要忽视这些礼仪上的细节,别人对我们的印象就决定于这些看似细小的礼仪上。

在做好了这些细节后,你还可以对自己的神情进行适当的修饰,简单直接、也容易做到的,就是微笑。在人际交往中,没有人不愿意跟经常真心微笑的人交往的,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如果长得不好,就让自己有才气;如果才气也没有,那就总是微笑。”笑容满面的举止能赢得别人的好感。笑是为人谦和的信号。在与人交往时,能够给人一个温馨、善意的微笑,经常可以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此外,还有些同学认为阻碍自己人家交往的是自己的口才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来看待,在人际交往中影响人表达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表达上的不利索,这就是先天性的不足,如口吃、吐字不清晰、思维反应较慢导致的说话语速慢等,另一个就是来自心底里的羞于表达。诚然,先天性的原因会影响我们的人际交往,我认为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克服和改进的。我们认为影响口才的最大因素是心理因素。我就常常见到一些学生有这样的情况:话到嘴边又咽下去,怕说错,怕说不好,还怕别人笑话,话还没有开口,早已脸红心跳;或是阐述一件事情时,语无伦次,颠三倒四,这些都是由心理原因导致的口才不佳。如果是这样,我们就需要好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了。调整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强对自己的自信心和勇气的培养,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不仅要敢于表达,更要有不怕说错话的勇气。

是别人不喜欢你,还是你不喜欢别人

“别人为什么总不喜欢我?”一些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总是被这样的问题困扰着。有这种想法的人等着别人主动示好,然后自己再选择性地向别人表达友好之情。一旦别人没有主动的表现,他们的心中就会起疙瘩,并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回应:

“既然别人不喜欢我,那我凭什么要喜欢他?”

“只有别人喜欢我,我才喜欢他,才对他友好。”

这种在人际交往中总是等着被喜欢,而不愿意主动先喜欢别人的人不但常常会莫名其妙地陷入因为“不被喜欢”而很懊恼的情绪,而且还很难扩展自己的人缘,因为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好的开始、和谐的人际关系都是需要自己主动去营造的。

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态度都是相互的,如果想让别人喜欢你,你就要先喜欢别人。这就好比你在山谷呐喊时得到的回音,如果喊出的声音是“我恨你”,只能得到“我恨你”的回音,只要当你说出“我喜欢你”时,你才能得到积极的回应。

有一位老人,每天都要坐在路边的椅子上,向开车经过镇上的人打招呼。有一天,他的孙女在他身旁,陪他聊天。这时有一位游客模样的陌生人在路边四处打听,看样子想找个地方住下来。

陌生人从老人身边走过,问道:“请问大爷,住在这座城镇还不错吧?”

老人慢慢转过来回答:“你原来住的城镇怎么样?”

游客说:“在我原来住的地方,人人都很喜欢批评别人。邻居之间常说闲话,总之那地方很不好住。我真高兴能够离开,那不是个令人愉快的地方。”摇椅上的老人对陌生人说:“那我告诉你,其实这里也差不多。”

过了一会儿,一辆载着一家人的大车在老人旁边的加油站停下来加油。车子慢慢开进加油站,停在老先生和他孙女坐的地方。

这时,这家子中孩子的从车上走下来,向老人说道:“住在这市镇不错吧?”老人没有回答,又问道:“你原来住的地方怎样?”父亲看着老人说:“我原来住的城镇每个人都很亲切,人人都愿帮助邻居。无论去哪里,总会有人跟你打招呼,说谢谢。我真舍不得离开。”老人看着这位父亲,脸上露出和蔼的微笑:“其实这里也差不多。”

车子开动了。那位父亲向老人说了声谢谢,驱车离开。等到那家人走远,孙女抬头问老人:“爷爷,为什么你告诉第一个人这里很可怕,却告诉第二个人这里很好呢?”老人慈祥地看着孙女说:“不管你搬到哪里,你都会带着自己的态度;那地方可怕或可爱,全在于你自己!”

就像故事中的第一位游人一样,一些青少年总喜欢将自己人际交往不如意的原因归于他人,习惯于在别人身上找毛病,却很少反省自己的言行和态度。这其实是社交中的一大误区。

别人对你的态度,首先取决于你对别人的态度。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得先学会怎么对待别人。当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受到冷落和误解时,首先不是责怪别人或与周围人对立,而是要从自己身上去寻找原因,检讨一下自己对别人的态度。如果始终用一颗真诚、友好、热情、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相信别人也会逐渐向你展露微笑的。

不要谈论他人的是非

有一句俗话,说的是“自丑不觉,人丑笑煞”。大致意思是说,我们很难察觉到自己的丑,总喜欢嘲笑别人的丑相和丑态。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别人身上的错误,但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却浑然不觉。有些人很喜欢去品评、议论别人,总喜欢指指点点,对着别人数落一番,却常常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人一般不会觉察出来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殊不知,这在无形中折射出了他在教养上的缺陷。

不谈论别人的是非,就是不在背地里说别人的坏话,不编造和传布一些没有根据的、损害别人名誉的谣言。有些同学聚在一起的时候总喜欢谈谈八卦,有时候就会在人后对别人进行一番评论。更有甚者,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让自己成为谈话的焦点,就传布一些关于他人的毫无根据的言论,这都是很不好的。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三月寒”,可能你说这些话只是为了娱乐,一旦你的恶意言论传布开来,就很有可能给别人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

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孩来到神父面前倾诉自己的烦恼。神父明白了女孩的缺点,就是喜欢说些闲话伤害别人,心地倒不坏。神父说:“你不应该谈论他人的缺点,我知道你也为此苦恼。为了赎罪,你要到市场上买一只鸡,走出城镇后,沿路拔下鸡毛并四处散布。你一定要不停地拔,直到拔完为止。你做完之后告诉我。”女孩照办了,然后去见神父。神父说:“你已经完成了赎罪的一部分,现在你要进行第二部分。你必须回到原来的路上,捡起所有的鸡毛。”女孩难为地说:“这可能吗?风已经把鸡毛吹得到处都是了。我只能捡回一些,但不能捡回所有的。”“没错,我的孩子。你那些脱口而出的愚蠢话语不也是如此吗?当你想说别人的闲话时,请闭上自己的嘴,不要让那些愚蠢的言行如同邪恶的羽毛散落在路旁一样,想收也收不回来。”

在与人交往时,不恰当的言行就像是那些羽毛一样,一旦说出就很难收回,而且会在别人的心中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疤。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的缺点,自己固然能一吐为快,可是如果把话说得过分、太不给人留面子的话,自己的好意极有可能被别人当成了恶意来对待,这样岂不是费力不讨好?能辨别是非固然是件好事,可是不恰当的说话方式只会让人敬而远之。

如果真的是别人做错了,我们也绝不能得理不饶人。每个人都爱面子。我们不能只爱自己的面子,而忘记了他人的面子。一旦我们不给他人退路,不让他人走下台阶,他只好自卫,到头来很有可能就弄得大家都很受伤。

有些人认为,经常说别人的坏话,伤害到的只是别人,其实不然。说别人的坏话其实也是在给自己抹黑,因为这是对自己人格和教养的侮辱,同时这些话还会反弹到自己身上,伤害自己。青少年要想有个好人缘,想练就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就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切忌谈论别人的是非。与人交往,说话是必需的,但如果话说得太过、太满或是太不合适,就很容易产生副作用,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谨慎辨别是非

“你看看你,考试的时候怎么能帮朋友作弊呢?现在自己也挨处分了吧,要是有记录了怎么办哦!”父亲瞪着孩子,不满地说。

“朋友间就应该肝胆相照啊!在哥们有困难的时候我怎么能不伸出援手呢?只是受个处分嘛,与义气比起来,能算得了什么呢?”孩子并没有惧色,还带着一点骄傲的口吻回答道。

“你这孩子……”父亲涨红了脸,又气愤又无奈。

一个父亲带着孩子来我这咨询,刚进办公室,父子俩就闹翻了。原来孩子在上次的英语考试中因为帮同学作弊而被老师批评教育了,成绩也被记为零分,可孩子觉得自己是在帮助同学,并没有错,当父母教育他的时候,他还总拿朋友间应该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等来反驳。父亲觉得很无奈,于是就来向我寻求帮助。

我在年轻的时候也有过像这个孩子一样的哥们义气,那时候觉得朋友间真的就是应该互通有无,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鼎力相助,所以对于朋友提出的要求、托付的事情,总是难以启齿说不。一旦拒绝朋友的要求,就是一件很丢脸很掉价的事情,还会担心自己的拒绝行为会惹得朋友不高兴,以致破坏朋友间的和谐关系或损坏了这份友谊。后来我才逐渐知道,这种想法应该算是一种哥们义气,它与友谊还有这一定的区别。诚然,企图与朋友保持一致,迎合朋友的要求,取悦对方,这也不能说是一件坏事,如果你的朋友拥有良好的品行和教养,你常和他接近就自然会对你有好的影响。倘若你要取悦的是一个品行恶劣的人,那么你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其牵制,最终走向难以自拔的深渊。

我想告诉这名中学生,真正的友谊不是建立在自我牺牲的基础上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不是靠一味顺从就能维系的。

在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过程中,青少年应该学会区分玩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对于有些人,即使是偶然认识的人,我们也可以无拘无束地与之交谈,可以大家一起结伴游玩,可这些人未必能成为你的朋友,最多只能算是玩伴。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的,真正的友情应该是恒温的,而不是忽冷忽热的。我们在与玩伴相处的时候,可以在嬉戏游玩中体验到乐趣,可以一同大放厥词地抱怨生活的不公,甚至可以因为一个小闹剧而笑翻了天,可到头来,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收获了吗?而和好朋友相处的时候,并不只限于得到愉悦的情绪,更有观点相悖,互相指出缺点、帮助改进的时候,尤其是那些在与你争论时被你看做是不顾惜友情的人,很可能才是你一生中真正的朋友,因为他们以一颗真诚的心在与你交往,他们对你的建议正是为了帮助你成长和进步。

所以说,如果是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不赞同、不姑息他的错误行为而责怪你。即使刚开始时不能完全理解你的苦心,但仔细想想后,他们还是会体谅你的。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特别要注意把持好自己的方向,不要被一些表面的情绪左右,也不能为一些只能算是玩伴的人而放弃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

青少年朋友要记住,在人际交往中的一味顺从并不能维系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反而是对自己成长的不负责。因为这种盲目的顺从,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自己选择和判断的权力,这样就很容易在对别人的坏习惯和坏行为的模仿中泥足深陷,使自己的缺点越来越多。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要做的不是为了改善关系而讨好别人,而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交往和信任的人。

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衡量别人

“崔老师,我最近和我的好朋友闹别扭了,我们以前关系很好的,可我最近越来越发觉她是一个自私的人,有时还会对别人撒谎,比如上次我就听她对另外一个朋友说谎了,然后我回想一下,觉得她以前在一些事情上肯定也没对我说实话,只是我当时没发现。我可从来不会这样!有些时候,我觉得她的一些行为很不得体,就直接给她提意见了,可她就是固执得很,什么也听不下去,她怎么是这种人呢?我正在犹豫还要不要跟她做朋友。”

在与我的交流中,小米一口气说出了自己最近的烦心事。小米一直都是一个注重品质修养的孩子,在交友方面也很慎重。但我觉得造成目前她这么苦恼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朋友在品质和教养方面有些缺陷,更重要的是她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评价标准。

其实,青少年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总是以自身作为参照,遇到什么事情总是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觉得别人在为人处世方面应该遵循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事原则,一旦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就会对其妄下结论,或大肆指责。这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