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19357100000017

第17章 进退——后其身,才能先人一步(2)

荀子说:“君子贤而能容霸,智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难免会和他人产生摩擦,发生矛盾,如果不能凡事退一步,凡事锱铢必较,就会扩大纠纷,加深隔阂,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退步就是向前,能够以退为进是不争,以众为我是拥有,以空为乐是法喜,以无为有是富足,一个人能够不争、拥有、法喜、富足,自然能扩大人生的领域。

和光同尘,跟谁都合得来

屈原在被放逐后,曾遇到一个渔父,这位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却说,他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渔父听了,笑了笑,唱了一首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浊吾足。”意思是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混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两种处世哲学,而这位渔父就是典型的道家思想拥有者。

“和光同尘”是道家思想中的重要内涵,出自《老子》:“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意思是要让自己尽量适应外界的环境,而不是去跟环境作无谓的斗争。

每个人所在的世界总是有许多既定的规则,如果一直与所处环境格格不入,只会让自己受到排挤,最后一事无成。

《吕氏春秋》中,有一个典故“禹之裸国,裸入衣出”。这个典故说的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在长江下游的太湖遇到一个“裸衣国”,这个国家的人都断发文身,一丝不挂。

尽管衣冠是中原传统中非常重要的礼仪,但是为了和当他人打成一片,建立治水统一战线,大禹也入乡随俗,一丝不挂地进入裸衣国,和他们一起商量治水的方略,一直等到治理完太湖的水,大禹才穿上衣服离开。

在这件事情上,大禹就充分表现出“和光同尘”的智慧,只有别让自己和别人差异太大,才能让自己得到他人的认同,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和光同尘”非但要求我们尽量跟周围的环境保持同步,即便是对那些自己看不惯的人,也不能急着与之划清界限。

西晋大学者杜预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名士,他撰写了《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这是我国早期研究《左传》的最为重要的著作,同时还亲自指挥讨伐东吴的战斗,统一了中国,可谓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当时知识领域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当时人称他“杜武库”,称赞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就像国家的宝库一样,想从里面取什么东西就能取出什么东西来。

可就是这样一个风光无限的人物,在任荆州刺史时,却经常向京师洛阳的一些权贵馈赠各种礼品,还动辄与他们一起饮酒作乐,席间谈笑风生,亲密如多年的故交。当时很多人对杜预的这种行为感到不齿,也有人十分不解,说:“以你现在的地位,你根本对他们毫无所求,为什么还要在酒席上如此巴结他们呢?”杜预却说:“我自然没什么有求于他们的,我之所以这么做的唯一原因,是怕他们会加害于我。”

杜预也对这些权贵感到非常不齿,但是,他依然与这些人“打成一片”,因为他知道,这些人有加害他的能力,如果他表现得过于刚正不阿,那么最后受害的必然是自己。

一个正直而明智的人,知道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正直,如果只是一味地耿介不屈,看不惯身边的人和事,他自然不会被人接受,也就失去了改变身边人的机会。当然,“和光同尘”并不是宣扬“同流合污”,“跟谁都合得来”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有时候,为了达到能够改变世界的目的,让自己暂时融入这个世界又何尝不可呢?

出世入世间,做个半路人

老子“和光同尘”可以说是一把进可攻退可守的利器。进,可以作建功立业的利剑;退,可以作明哲保身的盾牌。一般人总是认为老庄哲学是教人出世,教人退隐的,但事实上,以“和光同尘”思想为代表的老子处世哲学,是教人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寻找一个中间点。更进一步地说,在入世的时候,要有一个出世的态度,在出世的时候,也要有一颗入世的心。

老子的哲学从来不是泾渭分明、黑白了然的,此中有彼,彼中有此,此即是彼,彼亦是此的辩证思想,才是老子哲学的核心。

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非但在做事的时候,在选择是非对错的时候要懂得“和光同尘”,在做人的时候,在选择入世与出世的时候也要懂得“和光同尘”,在入世和出世之间找到平衡点。

外表“和光同尘”,混混沌沌,而内心清明洒脱,遗世独立,不以聪明才智高人一等,而以平凡庸陋、毫无出奇的姿态示人,行为虽是入世,但心境是出世的,对于个人利益也不斤斤计较。

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因为许多人的内心都充满着矛盾情绪,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徘徊不定。这样倒不如干脆就在二者中间做个半路人。

做人做事,莫让心境局限在狭小的空间。所谓“身做入世事,心在尘缘外”,唐朝李泌便为世人演绎了一段出世心境入世行的处世佳话,他睿智的处世态度充分显现了一位政治家、宗教家的高超智慧。该仕则仕,该隐则隐,无为之为,无可无不可,将出世入世的智慧拿捏得恰到好处。

李泌一生中多次因各种原因离开朝廷。玄宗天宝年间,当时隐居南岳嵩山的李泌上书玄宗,议论时政,颇受重视,但遭到杨国忠的嫉恨,被毁谤以《感遇诗》讽喻朝政,被送往蕲春郡安置,他索性“潜遁名山,以习隐自适”。自从肃宗灵武即位时起,李泌就一直在肃宗身边,为平叛出谋划策,虽未身担要职,却“权逾宰相”,招来了权臣崔圆、李辅国的猜忌。收复京师后,为了躲避随时可能发生的灾祸,也由于叛乱消弭、大局已定,李泌便功成身退,进衡山修道。代宗刚一即位,又将李泌召至京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使其破戒入俗,李泌也顺其自然。当时的权相元载将其视作朝中潜在的威胁,寻找名目再次将李泌逐出。后来,元载被诛,李泌又被召回,却受到重臣常衮的排斥,再次离京。建中年间,泾原兵变,身处危难的德宗又把李泌召回身边。

李泌屡退屡进、屹立不倒的原因,在于其恰当的处世方法和豁达的心态,其行入世,其心出世,所以社稷有难时义不容辞,视为理所当然;国难平定后,全身而退,没有丝毫留恋。如儒家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行”则建功立业,“藏”则修身养性,出世入世都充实而平静。李泌所处的时代,战乱仍频,朝廷内外倾轧混乱,若要明哲保身,必须避免卷入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心系社稷,远离权力,无视名利,谦退处世,顺其自然,乃道家所言的处世要诀,更是我们现代人值得借鉴的做人智慧。

李泌曾作了一阙《长歌行》:“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这也充分表示了他顺其自然、无为之为的人生境界。

一个人很难做到真正的出世,因为那意味着不仅要放下所有的物欲,同时也要放下自己所有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并不是每一个都愿意放弃这些去退守山林的。而且若是完全的出世,那就必须要负担很多的东西,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受这些负担的。

既然如此,何不选择一种中间的状态,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做一个半路人呢?

化解恩怨,不如置身恩怨之外

武侠小说里常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告诫人们牢记仇怨不如化解恩怨。可是老子却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和解大的怨恨,必然还有残余的怨恨,怎么能算是妥善呢?在老子看来,恩怨一旦结下就很难彻底化解,即使表面上握手言和了,实际上却很难拔除仇怨的苗子。

所以,老子认为,圣人应该是“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左契就是借据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圣人应该向手执借据但是不逼索别人还债一样,施德不求报,得理能让人。

与其仇怨结下了再去想办法化解,不如一开始就以一颗包容的心让自己置身恩怨之外。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三个儿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富翁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可是,到底要把财产留给哪一个儿子呢?富翁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三个儿子都花一年时间去游历世界,回来之后看谁做了最高尚的事情,谁就是财产的继承者。

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三个儿子陆续回到家中,富翁要三个人都讲一讲自己的经历。

大儿子得意地说:“我在游历世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币交给我保管。可是那个人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币原封不动地交还给了他的家人。”

二儿子自信地说:“当我旅行到一个贫穷落后的村落时,看到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里,我立即跳下马,从河里把他救了起来,并留给他一笔钱。”

三儿子犹豫地说:“我,我没有遇到两个哥哥碰到的那种事。我在旅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钱袋,一路上千方百计地害我,我差点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经过悬崖边,看到那个人正在悬崖边的一棵树下睡觉,当时我只要抬一抬脚就可以轻松地把他踢下悬崖,但我想了想,觉得不能这么做,正打算走,又担心他一翻身掉下悬崖,就叫醒了他,然后继续赶路了。这实在算不了什么有意义的经历。”

富翁听完三个儿子的话,点了点头说:“诚实、见义勇为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称不上是高尚。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帮助与自己有仇怨的人脱离危险的宽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的全部财产都是老三的了。”

懂得包容是一笔巨额的财富,这不仅仅是一种伟大的品格,更是让自己远离恩怨的护身符。恩怨在很多时候都是冲动和狭隘的产物,如果不能各退一步,那就让自己先退一步,以一颗包容的心宽容别人的伤害,让自己置身冤冤相报的恩怨之外。

或许有人觉得宽容未必能够感化仇人,确实,人性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宽容很可能会成为对方得寸进尺的借口,这个时候,该怎样让自己置身仇恨之外呢?或许下面这个小故事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有一天,小沙弥在寺庙的后山被蛇咬伤了。

处理了伤口之后,小沙弥心中愤恨,找到一根长长的竹竿,要上山去打蛇。小沙弥的师父见状,过来问道:“你的伤口还疼吗?”小沙弥说不疼了。

“既然不疼了,为什么你还要跟蛇过不去?”

“因为它咬了我,我要报仇!”

“它咬疼了你,你就去找它报仇,那你踩疼了它,它也要报仇,活该你被咬。你们双方因恨结怨,可你是人,你该早些放下心头的仇恨的。”

小沙弥一脸不服:“我虽然是人,但我不是圣人,怎么可能有仇不报呢?”

师父微微笑道:“我不是让你不去报仇,而是让你想办法置身仇恨之外。”

小沙弥摸摸脑袋,不解地说:“置身仇恨之外?怎么样才算置身仇恨之外?那我就不拿竹竿去打蛇吧,但是蛇以后还是会咬我的,它才不会被我的宽恕感动呢。”

师父摇摇头,说:“说对了一半,所谓置身仇恨之外,不仅要懂得宽恕,更要懂得避开彼此冲突的根源。”

小沙弥怔住了,呆呆地望着师父,许久才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不久,北坡草地上出现一条高于地面的窄窄的石板路,那是小沙弥带头修建的,之后这里再也没有发生过蛇伤人的事情。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仇恨的根源来自冲突,当冲突发生后以包容的心态面对伤害固然是避开恩怨的好方法,但最好的方法是像故事里小沙弥的师父所说的那样,避开冲突,各走各的路。如果说包容冲突是一种好品格,那么避开冲突就是一种大智慧。

报复仇恨,不如化解仇恨,化解仇恨,不如置身仇恨之外。仇恨就像顽固的油渍,一旦沾上,就很难洗掉,即使洗掉了,也难免不留下痕迹。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一颗宽容与智慧的心去避开仇恨,让自己远离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