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5岁知道就晚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要做的50件事儿
19357000000011

第11章 职业化手法,让你被信赖

职业化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对年轻人来说,这当中自然也包括巧妙地处理与上司的关系,让对方觉得自己是个可用之才;同时,也要关注个人的职业状态,协调好跳槽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正确地服从,而非言听计从

以许多资深职场人士的经验中我们总结出了一条定律,那就是谦恭地敬重老板,不如顺从老板的意志和命令。对高明的赞美者而言,服从是金,语言是银。这是由老板与下属的特殊关系决定的。

不服从老板就是不尊重老板。中国人比较讲究实际,一个说得天花乱坠,干起来什么都不行的人很受歧视。老板是工作上的权威,很重视自身的威信,下属的赞扬无疑是对老板的威信的维护和尊重,但言行不一,不服从老板实际上就是无视老板的权威,损害老板的尊严。

善于称赞老板的人未必有多么甜蜜的语言,而是以自己的行动来贯彻老板的意志,认可、维护和巩固老板的权威和威信。无疑,聪明的老板也最喜欢这样的赞美,而这样的下属也最受老板的青睐。

当然,服从老板并不是要求盲目服从,不是言听计从,凡是老板说的都要听从,凡是老板决定的都要遵从。盲目服从可能是对老板一时的恭维,但从长远和结果看,如果服从的是错误的决策或命令,可能会害人害己。

巧妙地服从,其实也是一种人生策略。许多在职场中打拼多年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深刻体会:服从一次容易,事事依从老板却很难。那些职场中的“老江湖”几乎都曾有过刁难老板,违背老板命令的经历,虽然在平时他们大多数都能很好地与老板相处。身临此境,也许忍耐会更有效。你可以巧妙地向老板表示自己的不满,但绝不可抗拒。你以自己的宽阔胸怀待人处世,坚持“服从第一”的原则是明智之举。这样做,老板心里雪亮,你理智地执行了他的决定,使他得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对你的气度和胸怀,他也不得不佩服甚至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你暂时的忍耐,铸就了来日更灿烂的辉煌,何乐而不为呢?否则,顶顶撞撞,使自己与老板的关系陷入紧张,缓和、改善这种僵局所付出的代价可能比你当初忍辱负重的服从还要大出几倍或几十倍,孰轻孰重自然明了。服从第一应该大力提倡,善于服从和巧于服从更不应被忽视。

1.在服从中显示才智

老板会更多地关注才华出众的“专家”型下属,因为他们服从与否,直接决定老板的决策执行水平和质量。所以,如果你真有能力,正确的方法不是无视老板,而应认真去执行老板交代的任务,在执行中妥善地弥补老板的失误,在服从中显示出你不凡的才智,这样,你就获得了优于他人的优势。才干加上巧干,会使你成为老板心理天平上一个沉甸甸的砝码。

2.主动争取老板的领导

其实很多老板并不喜欢通过单纯的发号施令来推动下属开展工作。一位老板曾说过:“请求老板的领导比顺从老板的领导更高一层次,是一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技巧,它不仅仅体现了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还增加了让老板认识自己的机会。”现在,这种工作方式越来越为现代型的老板和下属重视。

3.积极配合有缺陷的老板

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文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有些老板原来文化基础较差,专业知识不精。这样的老板在下属心目中的位置就不高,越是这样,老板越对下属的反应敏感。你不妨借鉴他多年的管理经验,以你的智慧与才干弥补其专业知识的不足,在服从其决定的同时,主动献计献策,既积极配合老板工作,表现出对老板的尊重与支持,又积极施展自己的才华,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成为老板的左膀右臂,老板不但会记住你,更会感激你。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何乐而不为?

4.勤于向老板汇报工作

下属勤于向老板汇报工作,既可以减少老板对自己的猜疑之心,令老板对自己产生信赖的感觉,又可以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令上下级的关系更加亲近、融洽。

正如梁凤仪在《打工仔通胜》中所说:“‘顾客永远是对的’这句话的意思众所周知。其实,老板亦属于顾客之一种,他以工资收买职员的心力、劳力、智慧和知识为他忠诚服务。究竟老板是否永远是对的,原则上,对的成分高达八成……至于说,老板是否永远都对,当然不会有绝对性。当发现老板不对时,依然可以坦诚相告,以求进步。”

事业是做出来,不是“跳”出来的

同样选择做一件事,不同人寄予的追求是不一样的。跳槽也是如此,有的人选择跳槽只是希望比现在的薪水高些,工作环境好些,但是有的人是想在跳槽的过程中成就一番事业。对于想把跳槽当跳板以实现事业理想的职场新人,最好停止你“跳”的脚步。因为你还没有把你的工作当成事业来做,如果你没有在其中投入心力和激情,无论怎样换工作,你的工作就只是工作而已,你永远干不了理想中的“大事业”。

二十几岁的时候,年轻人还没有确定自己适合做什么,多换几份工作,多积累一些经验是很重要的。在职场中,每个人都明白“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的道理,跳槽已成为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件有益的事。当情况不利时,跳槽就会变成一种风险。

吴洁是一名金融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前一段时间她按照父母的意愿进了一家银行工作,待遇还不错。由于是新人,她一开始被安排到柜台点钱,“工作日复一日,太枯燥了!”作为一名时髦女孩,吴洁心里更向往光鲜亮丽的职业。于是,在银行工作还不到半个月,吴洁就辞去了这个比较稳定的“金饭碗”,跳槽到一家公关公司。

但是进了公关公司,吴洁依然只能从基层做起,她被安排去处理一些繁杂的琐事,如打字、复印、接待、端茶、倒水等。新工作的“美丽光环”渐渐从吴洁的心中褪去了,随之而来的是像第一份工作那样的焦虑和烦躁。后来,吴洁又无法坚持上班了,不到两个星期,她再次放弃了这份工作。

就这样吴洁频繁地跳来跳去,一年换了五六份工作。致使后来有的用人单位一看她简历就直接拒绝了她。

对于年轻人来说,跳槽除了给人以不好的印象,给再找工作增加难度外,也存在择业成本提高的风险。新单位是否有发展前景,到新单位后有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新单位增长的薪酬部分是否会弥补原来的同事情缘,在跳槽过程中,年轻人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这只是年轻人一次跳槽的博弈,从一生来看,一个人要换多家单位,尤其是年轻人跳槽更为频繁。将一个人一生中多次分散的跳槽博弈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多阶段持续的跳槽博弈。

正所谓行动可以传递信息。实际上,年轻人每跳一次槽就会给下一个雇主提供自己正面或负面的信息,比如:跳槽过于频繁的人会让人觉得不够忠诚;以往职位一路看涨的员工会给人有发展潜力的感觉;长期徘徊于小单位的员工会让人觉得缺乏魄力。员工以往的跳槽行为给新雇主提供的信息对员工自身的影响,最终将通过单位对其人力资源价值的估价表现出来。但相对来说,正面的信息会让新单位在原基础上给员工支付更高的薪酬。

从短期看,通常员工跳槽都以新单位承认其更高的人力资源价值为理由;从长期看,员工跳槽的前一阶段时间会影响到未来雇主对其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这种影响既可能对员工有利,也可能对员工不利。换句话说,员工在选择跳槽时,也等于在为自己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做选择。

职场中,如果你心已不在就职单位,那么你或多或少会在工作中表现出来。但你不要总以为自己才是最聪明的,也不要总想着跳槽,你需要时刻记住的是:无论如何取舍,不会有人为你的失误埋单,跳槽也存在风险,要经过充分考虑。

所以,事业是兢兢业业干出来的,不是冒冒失失“跳”出来的。只有你真正为自己找到奋斗的事业,以此不断激励自己刻苦实干,你才能真正获得事业的成功。

适时加班,为自己加价

现在的职场中,加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甚至成为很多单位的一种不成文的规定,有人戏称“朝九晚无”。从法律意义上来讲,加班的确不是员工的义务,却是员工积累经验、职场成功的重要途径。从表面上来看,主动加班是一种“吃亏”,因为它占用了你的私人时间。但是,对于公司来说,加班却是一种贡献,而你贡献得越多,得到的回报往往也会越多。

《杜拉拉升职记》中的杜拉拉正是在工作需要时任劳任怨地加班,圆满完成任务从而得到老板的欣赏的。

杜拉拉接受DB中国总部上海办的装修任务之后,工作任务大大加重了。她一会儿找供应商谈判,一会儿找IT经理研究装修事宜,一会儿又黏着采购部的同事去采购相应的物品。杜拉拉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11点以后,基本上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乐于加班的杜拉拉终究没有白白付出努力,最后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获得了上司的青睐。

杜拉拉乐于加班,对工作不辞辛苦,她不但不抱怨上司李斯特强加给她的艰巨任务,反而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到工作当中。勤劳苦干是她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反之,如果杜拉拉没有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则很可能完不成这次意义重大的装修工程,那么,当然很可能得不到总裁何好德、上司李斯特的重视,也不会得到其他同事的赞赏。

但是很多年轻人比较重视自我,讲究生活品位和质量,他们认为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不应该只有工作。如果在工作时间之外还要加班,就属于上司的无理要求了,他们往往不能接受。

韩梅是一家公司的行政助理,工作已经两年了。最近一段时间,公司的业务突然多了起来,大家都忙得焦头烂额。这天,人事处的小李提醒她,现在工作紧急,希望她不要一下班就走,需要加班的时候还是要加班的。韩梅不以为意地说她的工作都完成了,没必要加班,然后就走了。

韩梅觉得自己在8小时内没有偷懒,该做的她也都做了。所以每天一下班,她还是按时回家,尽管办公室里大家都还没有走。后来,韩梅的上司也对她说,下班之后大家都没有走,希望她最好能留下来继续工作。韩梅觉得很荒唐,她说如果下班之后还要留下来继续工作,那还要下班干什么?所以,她仍然不愿意加班。

过了一段时间,公司要搬迁,韩梅负责与业主谈判、订合同,通过招标确定家具商和装修商,还要负责平面设计方案的选择等,事情简直多得成堆。根据以往的经验,完成搬家至少需要5个月的时间,上司却让韩梅在两个月内办好公司的搬迁事宜,如果不能完成,就要解雇她。可事实上,光是室内装修就需要两个月,还有那么多其他的事情,韩梅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没办法在两个月内完成。韩梅想找上司沟通一下,争取多一点时间,可上司执意坚持自己的想法,如果做不到就请韩梅走人。韩梅这才明白上司是故意刁难自己,最后没办法,只好主动辞职了。

韩梅的个性比较突出,很注重自我的感受和自我的生活,但不幸的是,她所在的单位“老板文化”浓厚。当别人都在加班时,她一个人悠闲自在地先走了,让老板认为她是个不尽责的员工,认为她对工作没有热忱,以至于最后给她安排了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用这种方式将她逼走了。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职场上,凡事不要太多地考虑自己的感受,加班可能不是你所愿意的,却符合老板的心意,这也是职业化的一种需要。所以,满足老板的心意,会让他对你更加关注。同时,在加班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进而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为以后的成功打下更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