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最妙趣横生的社会心理学
19355600000037

第37章 生活圈里有奥妙——群体之间(2)

当然,要想与邻里相处得好,一定要注意有效的沟通。沟通良好,意味着由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明确表达出你的意向。更重要的是沟通良好使你更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

沟通同时也要掌握好技巧,例如在人多的时候,你不能表现出只对其中一两个你熟悉的人感兴趣,而是要把注意力分配到所有的人身上,除了特别注意正在说话的人以外,也要注意其他的人;对于那些话说得很少,或是神情不大自在的人,你更要特别留意,找机会特别关照一下他们,在他们正因为别人没有注意而感到不适的时候,你的关心对他们是莫大的安慰,正好把他们从窘境中解救出来。这样,即使是身边同时有不同的人们在场,你也不会因为疏忽而怠慢了其中的任何一个,让对方觉得心里不舒服。你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行业市场的同行只是冤家么——业缘关系

麦当劳叔叔:嗨,大爷,这次新店开张,我们又成邻居了。合作愉快,合作愉快。

肯德基爷爷:老弟,真是无巧不成书啊,自从俺们从美利坚来到这个东方古国,一向都是形影不离,要不咱俩结拜兄弟吧。

麦当劳叔叔:不敢不敢,您是老前辈,怎么能跟您称兄道弟,孔子说过,长幼有序,这社会才能和谐。

肯德基爷爷:那晚上咱俩去全聚德吃烤鸭去,我做东。

麦当劳叔叔:太破费了,还是到我店里去吃新出品的烤鸡翅吧,那简直是人间极品。

正当麦大叔与肯大爷聊得热乎的时候,一个60多岁的老爷子满脸笑容地走进了麦当劳店,没几分钟便走了出来,脸上的笑容被怒气冲天的神色所代替。

老爷子回过头,看着麦当劳的招牌,愤愤地说:“什么破店,非要街对街地开在一起吗?凑什么热闹!害得我明明拿着肯德基的优惠券,却走进了麦当劳。这下又该被我那个宝贝孙女笑话了。气死我了!”

说完,老爷子转身朝对面的肯德基店走去。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肯德基的地方必有麦当劳,有麦当劳的地方也必有肯德基,不是相对而立,就是肩并肩地开在同一条街上。你做你的生意,我数我的钞票,互不影响,和谐相处。同样,我们看到在像义乌,中关村这样的专业行业市场中,同行们花着高额的摊位费扎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种基于成员间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包括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文化艺术组织等具体形式)被称为业缘群体。业缘群体之间有着相互竞争却又相互影响促进的微妙关系。

我国有句老话,“同行是冤家”。同行为什么会成为冤家呢?这是一个不得不让人思考的问题。既然是同行,那么就要生活在同一个圈子里。在同一个圈子里的资源是一定的,你多得一点,我就少得一点,我多得一点,你就少得一点,大家都想多得一点,于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竞争。人们常说,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才能有发展,但竞争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在现实生活中,恶性竞争往往居多。

生活中的烦恼、嫉妒、不满甚至仇恨多数是在“同行”中产生的。古人说“文人相轻”,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文人都互相轻视,他们只轻视身边的文人。不光文人相轻,武人也相轻,我们在武侠小说里经常看见所谓的大侠,互相比武、杀戮。他们为什么要互相比武、杀戮呢?多半的原因是为争武林盟主之位,盟主只有一个,而“武林高手”居多,所以比武、杀戮也就出现了。因此,“同行是冤家”就可延伸到 “同事是冤家”,甚至同性都可能成为冤家。一个单位谁提干,谁加薪,另一个单位的人不会在乎。他们只在乎本单位谁加薪、谁提干。在一个单位里,如果有人向领导打你的小报告,这个人一般不是别人,可能恰恰就是本部门的人,甚至是你同一个办公室的人。自古以来,人们似乎很难摆脱“同行是冤家”的宿命,但是在“冤冤相报”中,似乎也永远没有赢家。在“同行是冤家”的斗争中,不管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最终都伤痕累累,身心疲惫。

“同行是冤家”的解决方法早已存在,像麦当劳肯德基,像行业市场内的商户一样,他们的做法就是让业缘关系向积极的一面发展。比如美容美发一条街、洗衣店一条街、饭店一条街等,都是通过对竞争者营销手段、门面装修以及其他方面的模仿,形成一种共生共荣的生存模式。

人们常说买东西要“货比三家”,如果三家商店分布在城南、城北、城西,这显然不如三家商店连在一起更能吸引消费者。人流对一个店面来说是最宝贵的资源,品牌扎堆正是为了吸引人流,也就是说,只有商家先扎堆营造出热闹氛围,顾客才会过去凑热闹。从一般角度考虑,同行业集结在一起就存在着竞争,而许多商家偏偏喜欢聚合经营,在一个商圈中争夺市场。这样选址会不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会不会造成各商家利润的下降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如果市场上有甲、乙两个商家,他们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具有优势互补关系,则应该聚合经营,这是因为聚合经营能够聚集人气,形成“马太效应”,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进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分散经营使企业无法获得与其他企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从而市场风险明显增大,所以获利能力下降。聚合经营意味着竞争不可避免,竞争的结果是企业必须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不过在进行“共生”之前,要注意三个前提:

一是确保自己的产品与对方具有相似性。

二是要确保被模仿者拥有成熟的市场体系。

三是要拥有与对方相当或者超越对方的市场竞争力。

运用与竞争者相似的特性,经过对某地区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后,采取与竞争者相同的营销手段,可以为自己节省下大量的费用,借助对方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以培养自己的消费群体,达到共同赢利的目的。业缘关系如同警钟时刻提醒企业提升自身能力与业务水平,能够促进企业间的良性竞争,让同行企业在共存中谋求发展。

“富二代”VS“穷二代”——社会分层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但人们的经济状况并不平衡。古代帝王将相的儿女生来就享受富贵荣华,而穷苦人家的孩子却只能继承贫寒只有靠科举来改变命运。在现代社会,这个问题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富二代结婚多少辆豪车浩浩荡荡地开进别墅,穷二代却只能“望洋兴叹”在租的房子里寒酸简单地就把终身大事给办了。“谁叫人家有钱,咱们没钱呢。”

社会学家发现社会普遍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概念,社会学家用社会分层来分析人类社会的纵向结构。社会分层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社会分层并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分成富人和穷人,它有一个复杂的标准。

美国社会学家W.L.沃纳等学者曾在20世纪40年代根据多重标准提出了 6个层次的划分方法。这种方法其实就是把三个阶级模型再进行细分,即分为上上层,由世世代代的富有者所组成,这些人既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又有上流社会特有的生活方式;下上层,他们虽然在财产上并不逊色于上上层,但他们还没有具备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上中层,他们是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居住在环境优美的郊区,有自己舒适的住宅;下中层,主要包括一些小店员、神职人员等;上下层,他们的收入并不比中层人员少,但他们主要从事体力劳动;下下层,主要是指无固定收入者、失业者以及只能从事一些非熟练劳动的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分层时也越来越强调多元化的分层标准,以及使用综合指标来代替过去的单一指标。社会学家们同时采用多元分层标准,如收入、职业、教育、技术、种族、性别和宗教信仰等。采用不同分层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阶层划分时,一些社会群体或职业在不同分层体系中的位置排列顺序可能是一致的或大体相同的,这种情况称为地位一致;一些社会群体或职业在不同分层体系中的位置排列顺序可能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这种情况被称为地位相悖。地位一致,意味着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分配是相对集中的,即各种资源优先被某些群体所占有,另一些群体可能很少占有这些资源。因此社会学家指出高度的地位一致可能蕴涵着社会冲突,特别是在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时尤其如此。与此相对应,地位相悖的情况则说明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分配是比较分散的,它使得不同的社会群体可以在不同的资源分配体系中各得其所,它意味着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同时当代社会学家提倡用综合指标来综合多元化的分层标准,常用的综合指标是社会经济地位,它包含了人们的收入地位、教育地位和职业地位等内容。一些社会学家在研究中甚至采用更多的指标来进行社会分层,比如财产多少、房产的类型、本人受教育的程度、休闲方式等进行分层。

在当代社会,我们研究社会分层时常常提到“中产阶级”与“橄榄型”的社会结构。社会学家认为“中产阶级”是现代社会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社会等级体系都呈现出“金字塔”的形式,即在财富、权力、声望方面占垄断地位的社会上层规模很小,而贫困者、无权者阶层规模巨大。这种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是在等级森严、缺乏社会流动、权力与财富合一的社会里维持社会统治的产物。当人类社会由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随着财富的积累、社会公平观念的普及、社会流动频率的加快、权力与财富的分离,社会结构越来越呈现为“橄榄型”,即在收入和财富占有方面,社会顶层的巨富者和社会底层的绝对贫困者都是极少数,出现了一个日渐庞大的“中产阶级”。社会学家一般把社会上拥有中等经济收入的人称为中产阶级。中产阶级主要由从事脑力劳动的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商业营销人员以及职员、教师、店员、文秘等组成。

中产阶级的发展与壮大使得社会呈现一种橄榄型的结构,这对于社会的稳定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这种社会结构也标志着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社会在整体水平上实现富裕。这也是我们进行社会建设的目标之一。

社会的分层结构也让人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比如说富二代天生就要继承祖上衣钵,虽然含着金钥匙出生,但他们没有办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做太多自己想做的事,因此扭曲了价值观,所以出现了很多叛逆的现象,比如什么都不缺的富二代去抢劫。同样由于社会分层,几年以前,一篇文章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我奋斗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无论穷富,无论处于社会的哪个阶层,你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层的政府官员掌控着国家的命运,较低层的工人阶级和农民又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人们都有权利和义务去寻找并改变自己的命运,为社会的发展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