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最妙趣横生的社会心理学
19355600000023

第23章 被“说服”的大众消费观——说服的商用 (2)

2004年,苹果推出迷你版iPod mini数码音乐播放器,引发抢购热潮;

2005年,苹果推出iPod nano 超薄数码音乐播放器,采用彩色显示器。引发抢购热潮;

2008年,史蒂夫·乔布斯在Mac World上发布了iPod nano 第四代和iPod touch第二代, 引发抢购热潮;

2009年,6月25日推出新款iPhone,引发抢购热潮;

2010年,4月3日推出iPad系列产品(3G、wi-fi+3G),引发抢购热潮;

2011年,10月5日推出iphone4s,ios5,iCloud ,引发抢购热潮;

苹果的每一款产品都价格不菲,可是每一款产品上市都引得人们疯狂抢购,无论是精致小巧的播放器,或是只有一个按键的苹果手机,还是有着自己操作系统的苹果电脑。苹果企业一直在创新,一直赶在竞争对手前面,以不可思议的设计和产品功能直击人们的内外防线。可以说,苹果以技术设计创新和近于完美的产品功能与设计说服了一向挑剔的消费者。因为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深谙说服的途径——理性的中心途径说服和感性的外围途径说服,将他要传达的信息——“你必须要拥有苹果”准确地传到消费者的心里。

以iphone4为例,人们在苹果潮流的引导下,通过网络、媒体电视和报纸的传播以及专家的好评了解到,这是一款世界上最完美的手机,花上比别的手机多一些的钱就能得到,值得;经过全面系统的思考之后,又发现在店里体验的感觉不错,刷卡,买下来。至此,苹果已经完成了对销售者的中心途径说服。

人们发现拥有苹果手机就显得很有身份,很有品位,iphone4的页面漂亮得简直无可挑剔,iphone4的游戏玩起来比普通手机要爽,买个漂亮的手机外套,拿上一个iphone4,给人打电话都觉得底气十足;而且人们都说好应该就很好吧,经过感性的考虑,人们咬咬牙刷了卡。至此,苹果又完成了对消费者的外围途径说服。

更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款产品发布时,除了乔布斯离开苹果的那十二年之外,“乔帮主”都会有震惊世界的演讲,他的演讲和苹果的产品一样,让人觉得无可挑剔。他的名言:“Alive is to change the world, is there any other reason?”鼓舞了全世界的人们“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这样的说服充满了神奇魔力。

苹果和乔布斯,都是不可复制的,但是说服的途径是可以复制的,可以为你所用的,能够助你在人际交往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当人们在某种动机的引导下,有能力全面系统地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时,我们可以更加关注论据,以便使用说服的中心途径进行说服,这种说服通常发生在人们关注某个论题且对该论题,以便出积极思考的时候;当论据力度不够时,或者我们没有太多时间专注于各种信息时,就要使用外围途径进行说服,这种说服可以应用于论题没有引发个人作出系统思考时。掌握了说服的途径,我们才能够面对不同人、不同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你被脑白金的广告“电”到了吗——睡眠者效应

“今年过节不收礼呀,不收礼呀不收礼,不收礼呀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脑白金,年轻态,健康品。”长期荣获“十大最烂广告奖”的脑白金每年几十亿的销售额着实让人眼红心跳。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么烂的广告却能创出这样好的销售业绩?

从1998年开始,史玉柱和他的团队砸了大量的金钱在脑白金的广告宣传上,但是十多年来,广告内容却换汤不换药,总是那么两个老头老太太,扭扭头再扭扭屁股,在那唱“今年过节不收礼”。一到春节期间,这两个老头老太太便同时出现在20多个电视台,让人很郁闷“这广告怎么这么烦人,这么俗气”。但是从脑白金每年的销售额就可以看得出,人们不但记住了脑白金,而且记忆深刻,所以才会一眼就在众多的节日礼品中挑中脑白金。很可能人们在出门购物前就已经有这个意识了“收礼只收脑白金,那我就送脑白金吧”。假如每个电视台平均每天播两分多钟,加起来一天大概播出四十多分钟,可以说,如此频繁出现的广告,挟持了人们的思维,挟持人们去消费。用史玉柱的话说:“中央电视台的很多广告,漂亮得让人记不住。”但是,不可否认,脑白金脱颖而出了。

时间间隔使人们容易忘记传播的来源,却保留了对内容的记忆,这种现象被定义为“睡眠者效应”。“睡眠者效应”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政府为了鼓舞士兵,让他们能够更加卖命地战斗,特意安排为士兵们播放了一系列的战争宣传影片。然而在观影之后,士兵们的反应却让政府大失所望。因为士兵们基本上没受到宣传片的鼓舞。政府专门分析了这次活动的失败原因,可能是士兵们早就知道是“宣传片”,所以产生了抵触心理。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影片播放两个多月后,当初的士兵再次接受政府测试时,他们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他们愿意去参战,都想成为国民英雄。随着时间的推移,影片对士兵的影响反倒加强了,这让人很意外。原来,士兵们在最初观影的时候知道这是政府在给他们洗脑,要让他们去战场送死,所以他们对影片的反应就是麻木和抵触。两个多月后,那些战争的场面一直在脑海浮现,士兵们忘记影片是政府故意放给他们看的,却记住了战争的场面,他们开始愿意去参战,以保卫更多人的安全不会受到侵害。

面对近年来广告的狂轰滥炸,我们发现,原来商家一直在利用“睡眠者效应”打广告,不但占领了我们的眼球,还占领了我们的思维、掠夺了我们的钞票。

例如,王老吉的广告就是锁定了央视,投入大手笔,当人们记住了那红色的小瓶罐和那句经典的“上火了喝王老吉”时,王老吉已经凭借其打出的品牌获得了一部分客户,更为经典的是,这个企业在经过精心策划之后,打出了广告界的神来之笔“怕上火,喝王老吉”,一字之差,客户群一下子就从上火人群发展到怕上火的人群。当人们觉得嗓子很干、脸上起痘时,就会想到“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就是睡眠者效应。同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汇源肾宝,他好我也好”……这些不断重复的广告词虽然让人们反感,却加强了人们的购买行为,因为那些不愉快的感觉很快就被忘记了,而广告信息却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

为此,各个商家可谓是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加深人们的记忆,于是更另类的广告应运而生。刺激人们的眼球不是最终目的,不论人们骂也好,苦笑也好,最后只是想让人记住并买下商家的产品。

英国洗衣店老板威廉姆斯在报上刊登广告:“本店招聘身强力壮、身体肥胖而又想减肥的女工,从事繁重但报酬优厚的洗衣工作。凡愿减轻体重者,望从速前来报名。”

美国一家烟厂,用夸张的手法做广告:“我们的香烟是无与伦比的。我们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盒香烟放进棺材,死人马上会爬起来,抽出一支烟,见人就要对火。”

日本有一家钟表店推出一款手表,店主的推销广告是:“这种手表走得不太准确,24小时会慢24小时,请君购买时要三思。”

一家理发店在门前贴出的广告是:“别以为你丢了头发,应看做你赢得了面子。”

一家饭店门前立的广告牌上写着:“请你到这里来用餐吧!否则你和我都将挨饿了。”

一家美国报刊登的一则招聘广告:“招聘女秘书,长相像妙龄少女,思考像成年男子,处世像成熟女士,工作起来像一头驴子!”

英国乡村一家理发店,在门前立着一块大木牌,上面写着:“先生们,我要你们的脑袋。”

美国洛杉矶一家妇女用品商店有一则广告写道:“您在这儿可以买到所需要的一切,除了丈夫以外。”

广告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威力,主要是它能把产品的重要价值、优势传递给可能购买的顾客,激起人们购买的欲望。

对于广告能产生的效应,有人还列出了这样的一个公式:好产品+好广告=名牌。但是,打造品牌光靠无厘头的炒作和广告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产品的质量出发,还要从对客户的服务出发,否则,即使消费者被五花八门的广告“催眠”成功,也只能获得短期利益而已。作为消费者,我们更应当在纷乱迷离的“催眠”背后看到产品和我们自身的需求本质,做一个明明白白的消费者。

售货小姐急于推荐你“中高档”的秘密——留面子技术

在一架由美国纽约飞至法国巴黎的航班上,坐满了来自各国的乘客。他们都是为即将开幕的巴黎时装周而去的。一路上,他们各自谈论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眼看这次完美的旅行即将结束,飞机已经到达巴黎上空,马上就要着陆了。乘客们都开始兴奋起来,有的乘客干脆开始整理自己的衣服。于是,整个机舱里非常热闹,有的补妆、有的整理杂志、报纸……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以阳光帅气或漂亮妩媚的形象进入巴黎。

此时,飞机上的乘务人员向大家报告道:“由于机场拥挤,飞机暂时无法降落,着陆时间将推迟一小时。因此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请各位见谅。”

这个消息刚一发出,机舱里马上就响起了一片喧嚷抱怨之声。尽管如此,乘客们也不得不做好在空中等上一小时思想准备。可是让人意外的是,没过几分钟,乘务人员又向乘客宣布:“由于机场部门的积极调整,预计本班飞机的晚点时间将缩短到半个小时。”听完这个消息,所有的乘客都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毕竟相较于等待一个小时来说,等待半个小时已经好太多了。

又过了几分钟,乘客们还没有从刚才的消息中回过神来,便再次听到机上的广播说:“告诉各位乘客一个好消息,最多再过10分钟,本机就可以安全着陆了。”这下子,乘客们个个喜出望外。虽然飞机最终仍是晚点了,但是,乘客们反而感到非常庆幸和满意。

在这个故事中,就是留面子技术发挥了作用。留面子技术指的是在向别人提出自己真正要求之前,先向别人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待别人拒绝之后,再提出自己真正的要求,别人答应自己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心理学家认为,留面子效应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人们在拒绝别人的高要求的时候,感到自己没有能够帮助别人,损害了自己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形象,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良好愿望,会感到一点内疚。这时,为了恢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达到自己心理的平衡,往往会欣然接受第二个小一点的要求。

有一位小姐看中了某商店橱窗内的一双新式皮鞋。她站在柜台前仔细地看,问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很明显,她是喜欢这双新式皮鞋的,但因它价格太贵而犹豫不决。该商店的售货员看出她犹豫的心理,于是上前问道:“如果这双鞋的价格不能令您满意的话,您是否愿意再看看别的?另一款中高档的也很适合您,而且还更优惠,性价比要更高些。”

可见,在销售、募捐以及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都可以使用留面子技术。但这也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它是否会发生作用,关键在于双方关系的亲密程度以及你的需求的合理程度。如果既无责任,又无义务,双方素昧平生,却想让别人答应一些有损对方利益的事情,这时候“先大后小”也是没有用的。

美国心理学家西阿弟尼等人在1975年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者将被试者分为两组,要求第一组被试者做一件没有工资的工作,即当少年犯的顾问,每星期两个小时,至少做两年。毫无疑问,没有一个人会答应这样的要求。当所有人都拒绝时,实验者马上问他们是否同意做别的事情,即带着少年犯到动物园游玩两个小时;而对第二组被试者,实验者则是直接要求他们带那些少年犯到动物园游玩两小时。结果,第一组被试者中,有50%的人同意带少年犯到动物园游玩,而第二组中仅16.7%的人同意了这个要求。

可见,留面子技术的产生与心理反差的错觉作用密不可分。大要求与小要求会引起心理反差,一般来说,大要求与小要求之间的差距越大,其心理反差也越大,给人的错觉也越大。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可以利用留面子技术,达到劝说别人接受自己意见的目的。如果妻子只是劝说丈夫每天少抽几支烟,丈夫可能无动于衷,但如果妻子要求丈夫戒烟,不许屋里有烟味,那么丈夫很可能会让步,答应每天只抽五支烟,这样一来,妻子也就达到要求丈夫少抽烟的预期目的了。

不过,在运用留面子技术时,我们要学会不露痕迹,即一定要让对方在无意识状态下接受。再者,我们要学会合理让步法,一般来说,让步越大,其效应越大。但是,一旦人们意识到这种让步是虚假的时,其信任程度就会发生变化,他们对你的让步就不信任了,这时你不管提什么要求,他们都会认为要求过高。

在社交中运用留面子技术是很有效的。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地运用留面子技术,以达到使他人接受某种意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