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脉掌控术
19355500000014

第14章 灵活博弈,处处皆赢(1)

博弈理论衍生于古老的象棋、扑克等游戏中。世事如棋,精明慎重的人会在人际交往中如下棋般揣摩对方、牵制对方,以赢得先机。二十多岁的人知道如何在人际棋盘上博弈做一个理性的棋手,对自己的成功将会大有助益。

生存就要比对手跑得快——囚徒困境

博弈论中最经典的理论之一就是囚徒困境:囚徒们坚不吐实有可能带来最佳的集体利益,但在资讯不明情况下,彼此出卖虽然违反最佳共同利,但却是自己的最人士利益所在。告诉我们,做任何一个关于博弈的分析时,都应该考虑到双方的情况,正确面对冲突与利益同时存在的情形,否则就会陷入囚徒困境。当别无选择的时候,我们只有力争比对手跑得快,才能让自己获得囚徒困境下可能最好的处境。

两个人一起去山里面游玩,结果遇到了一只熊,他们都十分害怕。其中的一个人弯腰下把鞋带系好,做好逃跑的准备,另一个人对他说:“你这样是没有用的,你不可能跑得比熊快。”那个准备跑的人回答说:“我不需要跑得比熊快,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

在这个故事里,那个准备逃跑的人面临有三种选择:不逃跑,被熊吃掉;逃跑,被熊吃掉;逃跑,得以生还。其实,他的朋友也有上述同样的选择。对于选择逃跑的人来说,只要他选择了逃跑,就会有生还的机会,而他的朋友选择不逃跑,生还的机会自然属于他;朋友选择逃跑,就需要一个附加的条件——他跑得比自己的朋友快,这样才会生还。在这个博弈过程中,他只有相对速度更快才能够求得生存。

这里,我们姑且不去谈论道义上的问题。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知道谁是你真正的竞争对手非常关键。有时候你干得不一定比“敌人”好,但至少要比“同等级的人”强。

实际生活中,我们常会用这样的想法来奖励自己,甚至安慰自己:我已经努力改进了,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可以放松一下了。其实,我们除了看到自己的进步,坚定自己前行的信心,还要抬头看看四周:别人干得怎么样?是否跑得比我快?有没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想确定自己的位置,必须要有参照物,人都是在比较中生存的。想要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生存、前行,那么,你就一定要比别人跑得快!

让自己利益最优化——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战略组合,它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组成,即在给定别人策略的情况下没有人有足够理由打破这种均衡。从实质上说,这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状态。纳什均衡达成时并不意味着博弈双方达到了整体最优状态。表面上看纳什均衡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稳定博弈,实质上,它更深刻地告诉我们,有时关乎一生命运。

所谓最优策略是指,在所有策略集合中,如果存在一个与其他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策略无关的最优选择。

春秋初年,陈国发生内乱,公子完奔齐,被齐王任命为工正,这是陈(田)氏立足于齐的开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田氏与齐王室关系非常密切。后来,由于齐国奴隶和平民反对奴隶主、反对公室的斗争爆发,旧制度的崩溃和公室的灭亡已成必然的趋势。代表新兴势力的田氏家族,采用施恩授惠的手段,与公室展开争夺民众的斗争。

齐景公时,公室日益腐化,剥削日益严重。田僖子采取了一些争取民心的有效措施。他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于是“齐之民归之如流水”,增强了田氏的势力。田僖子与旧贵族国惠子、高昭子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国、高二氏当权,田氏在表面上尽职于齐国公族,“伪事高、国者”,暗地里组织力量,准备推翻国、高二氏。前489年,齐景公死,田氏发动政变掌握了齐国政权。

死后,其子田恒(田常)代立为齐相,是为田成子。田成子继续采用田僖子制定的政策,用大斗出、小斗进的办法大力争取民众。田氏暗地里实行笼络百姓的办法,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当时流传的民谣唱道:“妪乎采芑,归乎田成子。”这种大斗出、小斗进的补贴平民的办法,是在拼家底,用自己的老本来积攒政治资源,这种做法是一种带有很大投机性的赌博。前481年,田成子发动武装政变,在民众的支持下,以武力战胜齐简公的亲信监止。监止、齐简公出逃,后被杀死。此后,田氏成了齐国实际上的国君。

田氏与齐国国君的博弈,就是纳什均衡的一种表现。田氏正是采用了牢牢把握住优势的策略,最终赢得齐国天下。

关键性事件的博弈中,你的选择有可能影响全局的利益,因此,采取最优策略则显得异常重要,也许它就是你成功道路上最重要的一步。

有一种策略叫做“借”——智猪博弈

在一个股份公司中,股东都承担着监督经理的职能,但是大小股东从监督中获得的收益大小不一样。在监督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大股东从监督中获得的收益明显大于小股东。因此,小股东往往不会像大股东那样去监督经理人员,而大股东也明白不监督是小股东的优势策略,知道小股东要搭大股东的便车,但是他们别无选择。大股东承担监督经理的责任,付出监督成本,是在小股东占优选择的前提下必须选择的最优策略。

上面讲的,就是一种智猪博弈。它是一个不同期望值之间的博弈,如果各方的期望值都相同,那么就会陷入谁都无法实现期望的僵局;如果有一方的期望值低于另一方的期望值,而且这种期望值容易实现,那么另一方就可以做那只坐享其成的“智猪”。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小的一方就相当于“小猪”,大的一方就相当于“大猪”。

清政府的官场中历来是要靠后台的。军机大臣左宗棠从来不给人写推荐信,他说:“一个人只要有本事,自会有人用他。”他有个知己好友的儿子,名叫黄兰阶,在福建候补知县多年也没候到实缺。黄兰阶想到父亲生前与左宗棠很要好,就跑到京城找他为自己写推荐信。不料,左宗棠没写就把自己打发走了。

黄兰阶又气又恨,便闲踱到琉璃厂看书画散心。忽然,他见一个小店老板学写左宗棠的字十分逼真,于是想出一妙计。他让店主写柄扇子,落了款,得意地回了福州。

参见总督的时候,黄兰阶手摇纸扇,径直走到总督堂上。总督见了很奇怪,问:“外面很热吗?都立秋了,老兄还拿扇子摇个不停。”

黄兰阶得意地把扇子一晃:“不瞒您说,外边天气并不太热,只是这柄扇是我此次进京左宗棠大人亲送的,所以舍不得放手。”说完,他还故意将扇面上的题字呈给总督看。

总督吃了一惊,心想:我以为这姓黄的没有后台,所以候补几年也没给他实缺,不想他却有这么个大后台。左宗棠天天跟皇上见面,他若恨我,只消在皇上面前说个一句半句,我可就吃不住了。看那题字,确系左宗棠笔迹,一点不差。总督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堂,找到师爷商议此事,第二天就让黄兰阶做了知县。

黄兰阶不出几年就升到四品道台。一次总督进京,见了左宗棠,讨好地说:“您的门生黄兰阶,如今在敝省当了道台了。当真是少年才俊,前途不可限量啊。”

左宗棠笑道:“是嘛!那次他来找我,我就对他说:‘只要有本事,自有识货人。’老兄就很识人嘛!”左宗棠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早已成了黄某人的靠山,助他攀上高枝,直上青云。

黄兰阶能够官拜道台,是以左宗棠这个“大猪”为背景的。当然,欺世盗名,瞒天过海,并非我们鼓励的,但黄兰阶这只“小猪”借助外界力量为己所用的博弈策略却值得我们学习。

从积极的角度看,借“大猪”之力快速成长并不卑鄙,相反,还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博弈智慧。“大猪”的引荐和提拔往往就是强有力的敲门砖,能够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和广阔的舞台,充分释放自己的才华,从而为自己进一步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与人展开一场博弈。为了应对这些不期而至的博弈,与其凭借自己的单薄力量一条路走到黑,不如借那些“大猪”的光彩与热量,为我们打开一条平坦的通道。这既可减少痛苦摸索的时间,也将大大减轻碰壁带来的创伤。可供“小猪”借助的力量很多,譬如名人的效应、媒体的力量甚至对手的力量等。

夹缝中的生存策略——枪手博弈

有甲、乙、丙三个枪手,其中甲枪法最好,十发八中;乙枪法次之,十发六中;丙枪法最差,十发四中。如果三个枪手准备决斗,谁活下来的机会大一些?这个故事里,枪法最糟糕的丙活下来的几率最大。

如果三人同时开枪,那么甲枪手的最佳策略肯定要对付乙枪手,因为此人威胁最大;同样,乙枪手也会把甲作为第一目标。这样的话,甲乙两人的第一枪都不会对准丙;而丙自然要向甲开枪,因为枪手甲都比乙强。如果三人轮流开枪,不论是谁先开枪,丙都不会在第一枪中被打死,而且,丙只要对着甲乙中的任何一人开一枪,他都有利可图。

一位参与者最后能否胜出不仅仅取决于实力,更取决于对比关系及对方的策略。这就是枪手博弈。《清稗类钞》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清朝末年,陈树屏做江夏知县的时候,张之洞在湖北做督抚。张之洞与湖北巡抚谭继洵(“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父亲)关系不好,多有矛盾。

有一天,张之洞和谭继洵等人在长江边上的黄鹤楼举行公宴,当地大小官员都在座。后来,有人谈到了江面宽窄问题,谭继洵说是五里三分,曾经在某本书中亲眼见过。张之洞沉思了一会儿,故意说是七里三分,自己也曾经在另外一本书中见过。

督抚二人相持不下,谁也不肯丢自己的面子。于是张之洞派人把江夏县县令召来断定裁决。知县陈树屏听来人说明情况,急忙整理衣冠飞骑前往黄鹤楼。他刚刚进门,还没来得及开口,张、谭二人同声问道:“你管理江夏县事,汉水在你的管辖境内,知道江面是七里三分,还是五里三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