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公关策略术
19355400000015

第15章 20几岁,掌握公关专家必知的心理操纵术(3)

运用进门槛效应,步步登入他人心

心理学中有一个“进门槛效应”,指一个人一旦先接受了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使自己的形象看起来不自相矛盾,在心理惯性的支配下,就有可能接受他人更高的要求,哪怕是原本不愿接受的要求。

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做过一个经典而又有趣的实验:

社会心理学们派了两个大学生去访问加州郊区的家庭主妇。

首先,其中一个大学生先登门拜访了一组家庭主妇,请求她们帮一个小忙:在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社会公益事件,于是大部分家庭主妇合作地在请愿书上签了名,只有少数人以“我很忙”为借口拒绝了这个要求。接着,在两周之后,另一个大学生再次挨家挨户地访问那些家庭主妇。不过,这次他除了拜访第一个大学生拜访过的家庭主妇之外,另外还拜访了另外一组家庭主妇。与上一次的任务不同,这个大学生访问时还背着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请求家庭主妇们在两周内把它竖立在她们各自家院子的草坪上。这是个又大又难看的招牌,与周围的环境很不协调。按照一般的经验,这个有点过分的要求很可能被这些家庭主妇拒绝。

实验结果是:第二组家庭主妇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该项要求,但是,第一组家庭主妇中,则有55%的人接受了这项要求,远远超过第二组。

对此,心理学家的解释是,人们都希望给别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好印象。为了保证这种印象的一致性,人们有时会做一些理智上难以解释的事情。在上面的实验中,答应了第一个请求的家庭主妇表现出了乐于合作的特点。当她们面对第二个更大的请求时,为了保持自己在他人眼中乐于助人的形象,她们同意在自家院子里竖一块粗重难看的招牌。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之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一点的要求,那么,这个人就倾向于接受更高的要求。这样逐步提高要求,就可以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心理学家把这种对别人提出一个大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别人很容易接受的小要求,从而使别人对进一步的较大的要求更容易接受的现象称为“进门槛效应”。

为什么会发生“进门槛效应”呢?

当你对别人提出一个貌似微不足道的要求时,对方往往很难拒绝,否则,将会显得不近人情。而一旦接受了这个要求,就仿佛跨进了一道心理上的门槛,就很难有抽身后退的可能。因为当再次向他们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时,这个要求就和前一个要求有了顺承关系,让这些人容易顺理成章地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比一上来就提出比较高的要求,更容易被人接受。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利用进门槛效应的例子。比如一个推销员,当他敲开门,跟顾客进行交谈时,其实,他已经取得了一个小小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能够说服顾客买一件小东西的话,那么,他再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就很可能被满足。为什么呢?因为那位顾客之前答应了一个要求,为了前后保持一致,他会有较大可能性接受进一步的要求。男孩在追求自己心仪的女孩时,也并不是一步到位提出要与对方共度一生的,而是逐步通过看电影、吃饭、游玩等小要求来逐步达到目的的。

这个心理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人际交往中,当我们要提出一个比较大的要求时,不要直接提出,因为这个时候很容易被拒绝。你可以先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一旦对方答应,再提出那个较大的要求,就会有更大的被接受的可能。

第三节 让彼此摆脱尴尬的公关战术

遭遇尴尬,用小幽默巧脱身

尴尬是生活中遇到处境窘困、不易处理的场面,使人张口结舌、面红耳赤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陷入这种境地,幽默是很好的脱身妙招。

日常生活中,甚至正式场合下,我们都难免会遭遇一些尴尬场面,这往往给大家带来不快。如果你想从窘境中快速脱身,不妨试试幽默的方式。

有一次,英国上院议员基尔在进行演讲,听众都很认真地看着他,侧耳倾听,就在演讲即将结束时,突然有一个人的椅子腿断了,那个人跌倒在地上。基尔的演讲被打断了,听众们都将自己移向了那个人。聪明的基尔马上说:“各位现在一定可以相信,我提出的理由足以压倒别人。”就这样,他立刻重新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而那个跌倒的人也在别人善意的笑声中,找到了一个新座位。一个玩笑使双方都从窘迫的境地中脱身而出了。

1972年,在美苏最高级会谈前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人向基辛格提出了一个所谓的“程序性问题”:“到时,你是打算点点滴滴地宣布呢,还是倾盆大雨、成批地发表声明呢?”

基辛格沉着地回答:“你们看,他要我们在倾盆大雨和点点滴滴之间任选一个,无论我们怎么办,都是坏透了。”

他略为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我们打算点点滴滴地发表成批的声明。”

在一片轻松的笑声之中,基辛格解答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此外,面对他人的嘲笑时,要想取得论辩的成功,不但要敢辩,还要巧辩,在这里加一点诙谐的语言,会让自己更有气度,同时也易令对方陷入窘境。

1988年,美国第41届总统竞选。民意测验表明:8月份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杜卡基斯,尚比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多出十多个百分点。当布什与杜卡基斯进行最后一次电视辩论时,布什的策略是,抓住对方的弱点,揭其要害,戳在痛处,从而让对方陷入窘境。杜卡基斯嘲笑布什不过是里根的影子。嘲弄式的发问“布什在哪里”。

布什诙谐、轻松地回答了他的发问:“噢,布什在家里,同夫人巴巴拉在一起,这有什么错吗?”

平淡一句,却语意双关,既表现了布什的道德品质,又讥讽了杜卡基斯的风流癖好,置杜卡基斯于尴尬的境地。

可见,对于他人的嘲笑,不一定要采取以牙还牙的方法,还可以通过幽默的语言化解尴尬气氛,走出窘境。

机智转弯,摆脱话题危机

在语言交际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令人尴尬的问话,比如涉及国家、组织的秘密,涉及个人收入、个人生活、人际关系等问题。对于这样一些提问,如果我们用“不能告诉你”来回答,那会使你显得粗俗无礼,如果套用外交用语“无可奉告”来作答,那又会给提问者造成心理上的失望与不快。总之,对待这样一些棘手的问题,我们答得不好,就有可能给自己套上难解的绳索,使自己陷入十分难堪的泥沼而不能自拔,最终大失脸面。

处于这样的尴尬场合时,就需要具备“顾左右而言他”的语言艺术,从而能使你在尴尬中峰回路转,取得柳暗花明的效果。

那么在遇到话不投机,或者其他尴尬场合时,我们该怎样机智地转移话题呢?下面就为你介绍几种方法:

第一种情况,是某种言谈举止使人为难,那就要及时转换话题,调整气氛。两个青年去拜访老师,在谈话中提到:

“老师,听说您的夫人是教英语的,我们想请她指教,行吗?”

老师为难地沉默了片刻,说:“那是我以前的爱人,前不久分手了。”

“哦?对不起,老师……”

“没什么,喝点水吧。”

“老师,您的书什么时候出版?快了吧……”

这样转换话题,特别是提出对方很愿意谈的话题,就会使谈话很快恢复正常,使气氛活跃起来。

第二种情况,是双方意见对立谈不拢,但问题还要解决,不能回避。这种话不投机的情况就需要绕路引导。

在找对象的问题上,母子有矛盾。儿子不愿也不能和母亲闹僵,只好等待时机再说。这天吃饭时,母亲又唠叨起来:“你这孩子,怎么就不听妈的话呢?人家是局长的女儿,人长得不错,又有现成的房子,你为什么不和人家谈,偏要……”“妈,快吃饭吧,菜凉了不好吃……”儿子先回避话题,意在绕路引导。

推销员在销售过程中,也可能遇到话不投机,陷入僵局的情况。只要还有余地,就可提出新的话题,绕弯引导。如甲方推销音乐手机,而乙只想要个普通的音乐播放器。这时,甲方若硬着头皮争执,只会越谈越僵,不欢而散;如能转移话题,绕弯引导,从音乐手机的性质,音乐播放质量,以及价位比上进行说服,或许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开辟新的途径。

第三种情况,是在说话过程中,当对方有意无意地触到我们心中的隐痛、忌讳或者自己不愿回答的问题时,如果一时没有好办法应答,那么,就干脆避而不答;或者沉默不语,表示无声的抗议;或者转移话题,使在场者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挪开。问话者见我方对其问题不予理睬,在尴尬的同时会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和无礼,从而不再追问。

话不投机的情况有的是由他人造成的,有的是自己造成的,但无论起因于谁,你都应该主动转移话题,使自己快速从尴尬中摆脱出来。

佯装糊涂,给自己一个摆脱窘境台阶

当遇到窘境的时候,不一定要采取一些很复杂的摆脱方式,你只需要佯装糊涂,就能轻松下“台阶”了。

实习期间,一位实习老师在黑板上刚写了几个字,学生中突然有人叫起来:

“老师的字比我们李老师的字好看!”

真是语惊四座,稚幼的学生哪能想到:此时在后座听课的班主任李老师该多么尴尬!这位实习生灵机一动,装作没有听到,继续写了几个字,头也不回地说:

“不安安静静地看课文,是谁在下边大声喧哗!”

此语一出,后座的李老师紧张尴尬的神情,顿时轻松多了,尴尬局面也随之消除。

这里的实习老师巧妙地运用了“装作不知道”的技巧,避实就虚,避开“称赞”这一实体,装作没有听清楚,而攻击“喧闹”这一虚体,既巧妙地告诉那位班主任“我根本没有听到”,又敲打了那位学生的称赞兴致,避免了学生误认为老师没有听见可能再称赞几句,从而再次造成尴尬的局面。

“装作不知道”就是指对别人的话装作没有听到,以便避实就虚、猛然出击处理问题。它的特点是:说辩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打击转移对方的说辩兴致,使之无法继续制造窘迫局面,能够寓辩于其中。

在人际交往中,有许多场合都可以使用“装作不知道”的办法,躲开别人说话的锋芒,然后避实就虚、猛然出击。其技巧关键在于躲闪避让的机智,虽是“装作”,正如实施“苦肉计”一样,却一定要表演得自然。

装糊涂还有一种情况是装作不理解对方尴尬举动的真实含义,故意给对方找一个善意的行为动机,给对方一个台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