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19355200000036

第36章 孩子不生病,全家都有福——国医大师儿科门诊(2)

【组成】南、北沙参各12克,天冬、麦冬各10克,黛蛤散10克,杏仁10克,款冬花10克,佛耳草10克,川百合10克。

【用法】为了便利小儿服药,煎剂可制成糖浆。可将中药3剂,放在一起煎煮,两次煮取约150毫升左右时放入蜂蜜30克,冰糖30克,溶解后成稠状糖浆。以后每次一匙(约10毫升),开水冲服,每日3次,5天内服完。

【功效】适用于百日咳恢复期。

4.百日咳常用方

【出处】裴学义方

【组成】芦根15克,杏仁9克,前胡9克,杷叶9克,磁石12克,百部15克,钩藤15克,蝉蜕6克,苏子6克,葶苈子9克,川贝9克,赭石9克,黛蛤散10克,猪胆汁(兑入)1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适用于百日咳各期。

养生无极限

孩子得百日咳后,除应及时治疗外,还应禁忌以下几点:

1.忌关门闭户,空气不畅。百日咳的孩子由于频繁剧烈的咳嗽,肺部过度换气,易造成氧气不足,故室内应尽量保持空气流通,多让孩子在户外活动,以补充氧气。

2.忌烟尘刺激。家中如有吸烟的人,在孩子生病期间最好不要吸烟。此外,生炉子、炒菜等,尽量不要让孩子在旁边。

3.忌卧床不动。百日咳的咳嗽是阵发性的,让孩子在空气新鲜的地方适当做些活动和游戏往往会减轻咳嗽。但要注意控制,不能活动过度,因为百日咳对孩子的身体消耗很大。

4.忌饮食过饱。过饱会加重胃肠功能的负担,心脏要输出过多的血液维持胃肠功能的需要,势必造成呼吸系统供血供氧不足,不利于身体的康复。可以采用少吃多餐的方法。

5.忌和别种病儿接触,以免感染,引起别的并发症,因此时孩子抵抗力、免疫力都比较低下。

贺老九穴开心智,去除智力低下儿父母的心病

大师手记

弱智,即智能低下或智力不足,即在儿童中与同龄儿相比智力发育明显落后,甚至无法接受教育,生活不能自理,同时伴有适应性行为缺陷的一组疾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病治以“补”、“调”之法,即补先天以固本,调周身之阳气,通其混沌之清窍,使其脑神醒过来。

——贺普仁摘自《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贺普仁卷》

健康攻略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活泼可爱,面对智力低下的孩子又往往束手无策,甚至认为这是命中注定,人力无法改变。事实上,弱智不过是一种疾病,只要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打开孩子的心智,就完全能够让孩子聪明起来。

国医圣手贺普仁教授治疗弱智的经验极为丰富,他认为造成孩子智力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其一,由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损,后天失养,气血虚弱所致。以心脾肝肾亏虚为主,精髓不充,精明之府失养。造成这种情况,可能是父母双方自身遗传缺陷,精血虚损,精薄血弱,孕胎禀赋不足,也可能是胎儿期间母亲起居饮食、用药不慎,以致伤及胎元。其二,后天由于淤血痰浊阻滞脑络,也会造成智力低下。

小贴士

弱智儿童主要表现为:轻者理解力差,运算能力差,吐字不清,精细动作困难;严重者智力低下,无言语或只言片语,无理解能力,不能够行走,或可行走,但步态不稳,生活不能自理,容易恐惧。

贺教授指出: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最终都会造成患儿心脾气血不足,肝肾阴亏,上不能充髓而养脑,外不能滋养筋骨肌肉,以致精明之府失于聪慧,肢体痿软,智能低于正常同龄儿童。一般来说,本病虚多实少,少数实证者常因产伤等损及脑府,使淤阻脑内,或热病后浊邪停滞,窍道不通,心神脑窍失慧。因此,在治疗上当“填髓通督,健脑益智”。

【取穴】百会、四神聪、风府、哑门、大椎、心俞、譩譆、通里、照海。

【加减】当辨证以虚为主时,取百会、四神聪、哑门、心俞、譩譆、通里、照海为首。少数以实证为主者,则在虚证的基础上,加上风府、大椎、腰奇三穴。注意,切不可手法过重,泻之过重。

【手法】贺老常用毫针快速点刺,不留针。持针要稳,刺穴要准,手法要轻,进针要浅且快,力求无痛,针不可提插捻转。每日针刺1次,或隔日1次,3个月为1疗程。如果用于家庭治疗,建议采用按摩疗法,部分穴位或可采用梅花针扣刺法。

百会、四神聪、风府、哑门、通里、照海

贺老这个方子多采用督脉之穴,如百会、风府、哑门、大椎等,这是因为督脉“并于脊里”、“入脑”,总督一身之阳气,通调督脉经气可以充实髓海,健脑益智。除此之外,膀胱经夹脊抵腰络肾,如心俞和譩譆二穴,可以开通心窍,镇定安神;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可滋补肝肾;手少阴心经的通里可调补心气心血,与照海相配,共奏补益心肾之功,使水火相济,心肾相交。四神聪为典型的健脑醒神之穴,它连于督脉,在太阳经与肝经之间,善于调解一身之阴阳,刺激它可以息风宁神定志。

养生无极限

早发现、早治疗是杜绝弱智的关键,一旦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则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至于发现的具体方法,主要是根据父母日常的观察,看孩子在生长发育方面有无异常,如吞咽或咀嚼困难,发音和言语障碍;随着幼儿的发育,在头颅、面容、体形方面有无特殊之处;运动和姿势是否协调,五官是否端正;1岁以内的幼儿,对周围的亲人和声音有无反应等,这些都是孩子智力发育的重要参考。一旦发现任何可疑现象,就应深入观察,找医生检查或咨询,尽快确诊,不可延误。虽然弱智患儿的治疗是极为困难的,一般在短时间内无法取得显效,但如果发现得早,治疗及时,恢复正常智力是有可能的。

小儿腹泻分寒热,饮食疗法逐个击破

大师手记

腹痛、腹泻为幼儿常见疾病,两者常并见,病情较复杂。与暑热、湿滞、伤食、虚寒损伤脾胃等致气机失调有关。饮食疗法主要分寒热两种。

——邓铁涛摘自《奇难杂证新编》

健康攻略

腹泻是宝宝最容易患的“小儿四病”之一,几乎每个宝宝都不止一次地发生过腹泻,这时很多家长恨不能让宝宝立即好起来。于是,一股脑儿地给宝宝服用各种药。殊不知,宝宝体质纤弱,根本承受不起这些药物,于是病情根本不见好转,甚至拖至几个月不愈,使宝宝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建议家长们试试邓铁涛教授的几则食疗方。

邓铁涛教授认为,小儿腹泻常与腹痛并发,其病因大多与暑热、湿滞、伤食、虚寒损伤脾胃等致气机失调有关,临床上分为寒证与热证两种,所以饮食疗法也要分别对待。

1.小儿寒证腹泻

小儿寒泻多是由脾胃虚寒,肾火不足,不能运化水湿,致使水湿停聚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泻下完谷不化,澄澈清冷,如鸭粪一般,气不甚臭,腹部冷软,小便清白,汗出作呕,面唇淡白或淡黄,精神疲倦,舌质淡、苔薄白。对此,可以选用以下两种食疗方:

(1)苡米京柿粥

【材料】京柿1~2个(或柿饼一个),炒薏苡仁15~20克,旧陈皮3克。

【制法】煲粥。

【功效】健脾行气。

(2)苹果牛肚汤

【材料】苹果1~3个,木耳2朵,大枣2~3枚,牛草肚100~150克。

【制法】煲汤。

【功效】健脾止疴。

2.小儿热证腹泻

小儿热泻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暑湿内扰,或冬春风温,热移大肠。主要表现为:肠鸣腹痛,痛泻阵作,泻下如注或夹肠垢黏稠,便色深黄,气秽臭,唇面微红,烦躁啼哭,口渴喜冷,腹部胀满,四肢温或手心热,肛门四周发红,舌质红少津。对此可选用以下两种食疗方:

(1)绵茵陈鱼尾汤

【材料】绵茵陈(布裹)30克,鲩鱼尾(全尾)100~150克,旧陈皮3克,蜜枣三枚。

【制法】煲汤。

【功效】清热去湿。

(2)莱菔消滞茶

【材料】鲜莱菔秧(萝卜苗)100~150克,生薏苡仁30克。

【制法】煎水,加少许蜜糖和匀代茶服。

【功效】去湿、消滞、和胃。

养生无极限

陈茂梧教授是江西都昌人,在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他善于用外治法来治疗小儿腹泻。他认为外治法易为小儿接受,且效果立竿见影。其方法如下:

1.小儿寒泻

用鹅不食草30克、老生姜15克煎水,天冷用药水洗擦手脚和臂部;天热将药水置浴盆内,令小儿坐其中,全身擦洗,以达热蒸微汗出而解。除此之外,也可用附桂理中汤〔附子、党参、炒白术、茯苓、半夏、木香(后入)各10克,肉桂3克,炮姜、炙甘草各6克〕或四逆汤〔附子(生用,先入)5~10克,干姜6~9克,炙甘草6克〕之类的汤剂来代替,用法相同。用此法可以温中散寒,化湿止热。

2.小儿热泻

用鬼针草、凤尾草各30克煎水外用。除此之外,还可随证选用黄芩汤(黄芩27克,白芍、甘草各16克,大枣12枚)或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15克,炙甘草6克,黄芩9克,黄连9克),下利赤白或里急后重者用白头翁汤(白头15克,黄柏12克,黄连6克,秦皮12克),用法同上。用此法可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邓氏三方治夜啼,小儿安睡母无虑

大师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