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19355200000023

第23章 培育厚土,濡养天赐之身——国医大师消化科门诊(2)

2002年6月11日,李老接诊过一位48岁的男士。这位患者习惯性便秘已经有8年多了,就诊1个月前病情加重。他的症状为:面色无华,形体肥胖;便意频频,因排便异常困难而坐立不安,伴有腹胀,但全腹无压痛;排气增多,肛门灼热;口中多涎,时而恶心,伴低热,食欲欠佳;舌红绛,苔薄黄。另外,李老还了解到,患者过去经常服用泻下药及使用开塞露,平素喜食膏粱厚味,饮酒量多,性情急躁。最后,李老诊断为“大肠郁滞型便秘”,以凉血通幽为治法,方拟“通肠一效煎”。其方为:

【组成】苦参15克,甘草20克,枳壳15克,槐花40克,当归40克,防风10克,厚朴15克,薏苡仁20克,沉香5克,木香10克,桃仁15克,槟榔片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

服药后,患者腹胀减轻,但仍有排便困难,肠道及肛门有灼热感,食欲欠佳。于是,李老对原方略加调整:

【组成】苦参25克,甘草25克,槐花50克,槟榔片25克,厚朴15克,当归40克,桃仁15克,威灵仙10克,山药25克,鸡内金20克,白头翁20克,莱菔子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

在第一则医案中,患者半个月没有排便,而且口干喜喝冷饮,说明肠内燥结已经形成,用甘露醇这类强力脱水药灌肠,只能损伤津液,使燥结更甚。这时候,李老没有用承气汤这类重剂,而用解郁通腑、润肠通便的方法进行疏导,实在是为了防止疏导太过以伤正。同样,在第二则案例中,李老也没有用承气汤、麻子仁丸一类方剂,因为其中均有大黄,性猛而力著,容易重伤津液而使肠愈加干燥。他采用的是凉血通幽之法,以清热燥湿凉血为主导,兼以养血润燥通腑行气,在攻邪的同时又保存了津液,使胃肠道逐渐恢复正常的吸收传导功能,这恰恰是李老用药的独到之处。

养生无极限

胃肠蠕动减慢是所有便秘的共同特点,所以每天摩腹和按揉两侧天枢是非常重要的。摩腹简单易行,通常每天早晚各一次,方法是:仰卧在床上,先用右手五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面积由小到大,手由轻到重、由慢到快,顺时针方向绕肚脐旋转摩腹100圈。再改用左手反方向摩腹100圈,两手轮换交替摩腹15~20分钟,以肚皮发红、有热感为度。早上摩腹前最好先喝一杯温开水,时间增加一倍为佳。

天枢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同时也是大肠经的募穴,即大肠经气血的主要来源之处,而且天枢的位置向内对应的就是大肠,所以每天饭后按揉两侧天枢穴可以很好地改善胃肠蠕动,每次3分钟。

在便秘状况有所改善后,敲打头顶的百会穴2~5分钟,或者按压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合谷穴,可以较好地巩固治疗效果。

清消饮,益气健脾,从容减肥不反弹

大师手记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肥胖病有明显增加趋势,而成为一种常见疾病。其病理主要由于脾虚气弱,痰湿聚集,或兼水湿内停,血淤气滞。治疗重在益气健脾,扶正固本,增强机体代谢功能,佐以渗湿祛痰及行气活淤导滞等法,每每收效。

——李振华摘自《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李振华卷》

健康攻略

在现代社会,减肥已经成为一种风潮,各种各样的减肥方法层出不穷,如香蕉减肥法、西红柿减肥法、饥饿减肥法、食醋减肥法等,但结果证明这些减肥方法并不像宣传中的那样神奇,有的收效极微,有的虽暂时有效但很快反弹,还有的甚至越减越肥,而最可怕的就是健康和体重一起被“减”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中医治病讲究“对症”与“治本”,方法不对自然无效,病根未除自然无果。

小贴士

男性:(身高cm-80)×70﹪=标准体重(kg)

女性:(身高cm-70)×60﹪=标准体重(kg)

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20﹪为体重过重或过轻

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

中医脾胃专家李振华教授认为,肥胖是一种病症,其症状包括: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并多伴有头晕乏力,体倦懒动,或行动不便,动则气短喘促,汗出心悸等。而造成肥胖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脾虚气弱,痰湿聚集,或兼水湿内停,血淤气滞”。因此,在治疗上“重在益气健脾,扶正固本,增强机体代谢功能,佐以渗湿祛痰及行气活淤导滞”。也就是肥胖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出了问题,只要把脾胃养好了,恢复机体的代谢功能,那么肥胖病的一切症状都不会存在,体重自然也就减下来了。

在临床上,李老常用清消饮来治疗肥胖病,其方如下:

【组成】荷叶12克,泽泻15克,茯苓15克,草决明15克,薏苡仁15克,防己15克,生白术12克,陈皮10克,黄芪15克。

【用法】水煎服。

【加减】痰湿重者加杏仁10克,枇杷叶10克;小便不利者加车前草15克,猪苓12克。

在这个方子中,黄芪和白术具有健脾益气之功,茯苓可以健脾利湿,薏苡仁则益脾而不滋腻。四味药合用共具健脾渗湿之效。另外,再配上泽泻利水渗湿而不伤阴;防己行水,泻下焦湿热,善在皮中治水;荷叶利湿升发清阳,草决明利水通便,二者合用升清降浊,使湿去脾健,运化正常。

小偏方

每天用按摩锤的刷面敲打小腿及脚面10~15分钟,力度可偏重一点,减肥效果非常好。因为在这两个部位上,肝经与脾经穴位分布非常密集,而肝郁和脾虚正是造成肥胖的罪魁祸首。

国医验案

杨某,女,45岁,于1982年4月12日就诊。

该患者从1981年3月份开始体重持续增加,形体逐渐呈均匀性肥胖,就诊时已达68.5千克,并伴有烦躁易怒、眩晕耳鸣、神疲乏力、胸闷脘胀等症状。舌质红,舌体胖大。李老诊断为肥胖病(脾虚肝热,痰湿内蕴,聚生膏脂,堆积体内)。以健脾豁痰祛湿,疏肝清热理气为治则。处方如下:

【组成】白术10克,茯苓30克,泽泻18克,旱半夏10克,橘红10克,白蔻仁8克,荷叶30克,香附10克,节菖蒲10克,郁金10克,栀子10克,莲子心5克,龙骨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本方加减调治30余剂,患者各种症状全部消失,体重减至61.5千克。1991年4月16日,患者带自己的女儿找李老诊治肥胖,自述体重未再增加。

根治三种痢疾,仙方三剂足够

大师手记

痢疾的病理多为湿热疫毒侵入肠胃,气血阻滞,大肠传导失司。以湿热为主者为湿热痢;热毒过盛,热入清窍,或热极生风者为疫毒痢;久痢不止,湿邪寒化,导致脾肾阳虚者为虚寒痢。

——李振华摘自《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李振华卷》

健康攻略

痢疾,古称肠辟、滞下,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发病率高,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要症状,中医将其分为湿热痢、疫毒痢、虚寒痢等类型。李振华教授对于每种痢疾都有独特的治疗方法,或自拟方剂,或古方化裁,临床效果极为显著。

1.湿热痢

湿热痢是最常见的一种痢疾,它是由脾胃湿热内蕴,胃不消导,脾失健运,湿热夹滞所造成的,其主要症状为:腹痛、痢下赤白脓血、里急后重、排便次数频多、肛门灼热、小便热赤、舌苔黄腻等。对于此类痢疾,李老临床常用自拟方剂芍苓汤辨治,其方如下:

【组成】当归9克,白芍15克,白术9克,茯苓15克,猪苓9克,泽泻9克,桂枝5克,广木香6克,黄连6克,黄芩9克,焦山楂15克,香附9克,黑地榆1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加减】病发初起有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可加柴胡9克,葛根15克。

小偏方

银花槟榔粥

【组成】银花15克,槟榔20克,粳米50克。

【用法】将银花、槟榔洗净煎汁去渣,用药汁煮粥,加入油、盐调味服食,每日1~2次。

【功效】主治湿热痢,可清热利湿、解毒止痢。

2.疫毒痢

疫毒痢或因患者体质素虚,或因毒疠过盛,致使疫毒深入肠胃所致,有较强的传染性。临床表现有:发病急骤,腹痛急剧,突然高热,寒战,烦渴,痢下脓血稠黏,次数频多,恶心呕吐,舌红苔黄,或兼发斑疹等。对于这种痢疾,李老多用黄连解毒汤和白头翁汤化裁。其方如下:

【组成】黄连9克,黄檗9克,黄芩9克,白头翁12克,秦皮9克,金银花30克,牡丹皮12克,玄参15克,赤芍12克,栀子9克。

【用法】水煎服。

【加减】症见神昏、谵语、抽搐,可配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3.虚寒痢

如果久痢不止,湿邪寒化,导致脾肾阳虚,就会形成虚寒痢。症状表现为:痢下稀薄或白冻,食少神疲,腰酸肢冷或滑脱不禁,舌淡苔白。对此,李老以温补脾肾,收涩固脱为治则,方用自拟温中止痢汤:

【组成】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15克,干姜9克,肉桂6克,诃子肉9克,炙米壳9克,赤石脂30克,当归9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加减】如形寒畏冷,四肢欠温,可加制附子12克,以增强温肾之力;如久痢不止,中气下陷,导致脱肛,可用加味补中益气汤,益气健脾,升阳固脱: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9克,当归9克,柴胡6克,升麻6克,陈皮9克,赤石脂30克,五倍子9克,诃子肉12克,炙甘草9克。

养生无极限

在日常生活中,痢疾患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应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牛奶、豆浆、豆腐等,少吃带纤维素多的蔬菜,以免增加肠胃的负担,刺激胃肠功能紊乱。

2.冰棒、雪糕、冰激凌及冰过的食物、饮料不可食用。

3.禁食酒类、油炸物及生硬刺激性食物。

4.瓜果梨桃暂不食用。

5.注意腹部保暖,禁行冷水浴。

6.多饮水,充分睡眠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