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唐宋诗精品鉴赏
19350500000009

第9章 唐诗篇(8)

鉴赏:诗的头两句用了两个“故乡”,在他乡忽然遇到来自故乡的友人,一下子激起诗人无限思乡之情。他多么想多知道一些故乡的事呀。于是,诗人便急切地问了起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两个“故乡”叠加,打破了一般小诗用字忌重复的常规。但是因为发语自然,反而表现出一种问话的急切之感,令人感受到诗人思乡的殷切。“应知故乡事”这一句表意上看似哕嗦,却隐含着那么急切的思乡之情,甚至是一点点的担心:你不会不知道故乡的事情吧?在问话里,便先把“不知道”的可能给堵死了。这种心态有些近乎孩子气,却非常准确地还原了生活的原貌。

后两句才是对“故乡事”的正式发问。想知道的“故乡事”自然很多很多:家人是否健康;友人是否安好;景物、风土人情是否依旧。可是这些,诗人都没有问,而是选取了一个似乎无足轻重的问题:你来的时候,我家窗前那株梅花开了没有呢?诗人不从最关心的家人问起,而问起梅花,看似十分反常,细细想来,却也不然。有的时候,越是关心的事,我们可能反而是越怕说出口。所以只好问起看似不相干的梅花来。绮窗,寒梅,构成一幅精美的画面,让人禁不住联想。梅花在这里成了往日生活的一个见证。游子对于梅花的记忆,反映出游子浓厚的乡情,寓巧于朴,栩栩如生。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1]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2]。

注释:[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相思木所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2]采撷(xié):采摘。

鉴赏:这是一首借咏物寄相思的诗。起句“红豆生南国”,南国也是友人所在之地,诗人想起了红豆也就想起了友人。第二句“春来发几枝”是设问句,与上句衔接自然。这句问话意味深长的,明里是问红豆发了几枝,其实却是在说相思几许?第三句“愿君多采撷”,是在和友人对话。殷勤叮嘱,暗示珍重友谊,嘱咐友人勿忘相思。最后一句“此物最相思”,“相思”与首句“红豆”(红豆别名相思子)相应,一语双关,婉曲动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

注释:[1]山东:指华山以东。[2]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祸。

鉴赏:由诗题可见,这首诗是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的。

首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描绘出诗人自己在长安的孤独远亲的感受。开篇便是一个“独”字,是一重强调。“客”字,是第二重强调。连用的两个“异”字是第三和第四重强调。在简简单单的七个字之中,反复的强调十分有艺术震撼力。特别是两个“异”字的重复使用。诗人正身处长安。长安是繁华帝都,但是周围的环境越热闹,就越显得诗人的孤独无依。

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描述出了一种游子皆有的体验。思乡之情或许每天都有,但是往往在佳节到来的时候会显得格外浓烈。这是因为佳节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带着许多美好的回忆。诗人用一个“倍”字突出佳节时分的思乡之情。

第三句与第四句展开联想,想象家乡的亲人思念自己。他描绘了想象中的一幅画面:远在华山以东的兄弟朋友在重阳节身上插着茱萸登高。他们会想起身边少了我一个。这两句仍是写思乡,却不说自己思念。反说家人对自己的思念,表情达意曲折有致。

渭城曲[1]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2]。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

注释:[1]渭城:在今陕西西安西北。[2]浥:湿润。[3]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诗。

首句“渭城朝雨浥轻尘”,描绘出渭城雨后初晴的景象:春天的一个早晨,刚刚下过一场春雨,把空气中的浮尘都打湿了。这一句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客舍青青柳色新”,雨水洗去树叶上的浮尘,柳树显出与往日不同的青翠的本色。在翠绿色的映衬下,客舍都显出青青之色。这首诗一反以往送别诗常见的黯淡笔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轻快的景象。“轻尘”、“青青”、“新”等词,声韵明快。

后两句笔调一转,匠心独运描绘了酒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不写执手相看泪眼,不写席间的话别,不写别后的远眺。只是抓取席将结束时主人的一句劝酒辞。这一句劝酒辞蕴含了诗人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

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1]。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2]。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3]。

注释:[1]宁:岂。微:卑微。[2]傅:着,搽。[3]持谢:奉告。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鉴赏:诗开首四句,写西施由于姿色艳丽,一定不会久处于卑微的境地。“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一“朝”一“暮”,写出时间之短,仅是一天之间。身份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人生浮沉,全凭际遇。

次六句写西施一旦深得君王的宠爱,就身价倍增。“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用西施受宠后化妆更衣的细节,描绘出西施受宠后的娇态。“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两句,点明西施际遇变化的根源全在“君”恩。

末四句写姿色太差的人,想效颦西施,那是不自量力。“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昔日在一起浣纱越溪的女伴,再不能与她同车。“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一句,用典说明西施的美态是无法仿效的,同时也是说西施的际遇不可希求。

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1]。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注释:[1]桂魄:月的别称。

鉴赏:这是一首闺怨诗。

首句“桂魄初生秋露微”,着意写“桂魄”和“秋露”,渲染出一种宁静柔美的气氛。同时,也暗示了在这样的一个秋夜里,有一股淡淡凄清笼罩在四周。这样的描写为后面写的怨妇之思埋下了伏笔。

“轻罗已薄未更衣”,“轻罗”二字暗示主人公身份是一名美丽的女子。诗人并未正面对她的形貌作一丝的描绘,但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形象已经跃然纸上。作者选用了一个极简单的描写,懒换秋衣,生动的描绘出其百无聊赖的心态。

第三句“银筝夜久殷勤弄”,在这样夜深人静的时候,她还在拨弄着银筝。可以想象,寂静的晚上,银筝的声音越发显得清脆,每一声都似在拨动着她自己的心弦。

“心怯空房不忍归”好似谜底一般,一下子点出全诗的中心:原来秋夜独坐、懒换新衣、久弄银筝,都是因为“心怯空房”。而所谓的“心怯空房”无人临幸。

丘为,生卒年不详。苏州人,一说为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元和娃纂》称:“右常侍丘为,吴郡人;弟丹,仓部员外。”吴郡,唐为苏州(今江苏苏州)。早年屡次应进士不第,归山读书数年。约于唐玄宗天宝二年(743)登进士第。官至太子右庶子,左散骑常侍。他事继母孝,常有灵芝生于堂下。卒年96岁。《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九录其诗十三首。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1]。

扣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2]。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3]。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4]。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5]。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6]。

注释:[1]茅茨:茅屋。[2]扣关:敲门。[3]巾柴车:驾柴车。[4]差池:不齐,这里指错过。黾勉:努力、勉力。这里引申为殷勤。仰止:向往。[5]契:投合。荡:开畅。[6]之子:这个人。

鉴赏:这是一首隐逸诗。

诗的前两句是描写隐者居住的茅屋在山顶上的最高处。由山下到山顶的茅屋路途十分遥远。但作者还是不辞劳苦地爬了上去,这是为什么呢?现在还不是太清楚,大约是仰慕隐者的大名或和隐者有很深的交情吧。三、四句是写到了隐者住处茅屋之后的情景。敲门没有僮仆应声,看看室内也没有人。作者的情绪有些受挫。他满心期待着寻到这位隐者开怀畅叙一番,却遇到了隐者不在,连个僮仆也没有看到的情况。于是在五、六句他就猜想,这位隐者不是打柴去了就是去哪个溪边钓鱼去了吧。隐者的生活如此清闲。不巧的是我费了这么精力爬上山顶,却不能和他相见,心中产生遗憾和对隐者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这时,天下起了小雨,滋润得小草异常青翠;晚风吹过,松树发出飒飒的声音。诗人寻找的在这样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居住的人,他的情趣能不高吗?所以,作者在后二句便说自己与隐者的高雅的情趣相契合,而且这种情景使作者的心境感到畅怀。十三、十四句是说虽然主人不在,没有招待我,但我已领悟,感受到了主人的清静无为的志趣。由此可见,作者的最后两句既道出了自己已然感悟了隐者的高情逸致,也道出了自己同样具有高雅闲适之情。

李白(701-约763),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明县(今四川江油)。通诗书,喜纵横术。二十五岁时离开四川,外出游学。先寓居安陆(今属湖北),继而西入长安,求取功名。不久又离京赴太原,游齐鲁。天宝元年(742)奉诏入京,为供奉翰林。因与当政者不合,被赐金放还,于是再次漫游各地。安史之乱期间,应永王李璘之聘,入佐幕府。永王为肃宗所杀,李白因受牵连,被判长流夜郎。流放途中遇赦东归,寓居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家。代宗宝应二年(763)前后病逝。现存诗九百多首,有《李太白集》。李白是唐代与杜甫并称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各体俱佳,而其中又以七言歌行与七言绝句最为擅长。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口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1]。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2]。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3]。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4]。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6]。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7]。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蒙岩峦[8]。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9]。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10]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B11]。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B12]。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B1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B14]。

飞湍瀑流争喧豗,冰崖转石万壑雷[B15]。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B16]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17]。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B18]。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B19]

注释:[1]噫吁[口戏]:惊叹声。宋景文《笔记》:“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戏!’李白作《蜀道难》因用之。”蜀道:一般指自陕西进入四川的山路。[2]蚕丛、鱼凫(fú):传说中古蜀国的两个国王。扬雄《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明。是时,人民椎髻咙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3]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久远。不:一作“乃”。秦塞:秦地。《史记》:“秦,四塞之国。”古代蜀国本与中原不通,至秦惠王灭蜀,开始与中原相通。[4]太白鸟道:太白,山名,秦岭主峰,在今陕西周至一带。慎蒙《名山记》:“太白山在凤翔府郡县东南四十里。钟西方金宿之秀,关中诸山,莫高于此。其山巅高寒,不生草木,常有积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故以‘太白’名。鸟道,谓连山高峻,少低缺处,惟飞鸟过此,以为径路,总见人迹所不能至也。”[5]地崩山摧壮士死:《蜀王本记》载,秦惠王嫁五女于蜀,蜀王遣五壮士往迎。归至梓植(今四川梓植县),见一大蛇钻入山穴,壮士大呼拽蛇,山崩塌,压死五壮士及秦五女,自此山分五岭。天梯:上陡峰的山路。[6]六龙:相传太阳神坐由六条龙拉的车而行,被高标山所阻而回车。《图经》:“高标山,一名高望。乃嘉定府之主山,岿然高峙,万象在前。”冲波逆折:激浪逆流。[7]黄鹤:即黄鹄,一种高飞的鸟。猿猱:统指猿类。[8]青泥:岭名,在今陕西略阳。萦岩峦:缭绕在山峰间。[9]扪(mén):按,摸。参、井:星宿名,参为蜀之分星(分野),井为秦之分星。胁:敛也,指屏气而息。抚膺:抚胸。[10]巉(chán)岩:险峭的山岩。[B11]号:聒噪。雄飞雌从:《雉子班》古辞:“雉子高飞止,黄鹄高飞已千里,雄来飞,从雌视。”[B12]子规:杜鹃鸟。[B13]凋朱颜:容颜为之衰老。[B14]去天:离天。[B15]喧豗:轰响声。[B16]若:一作“如”。嗟:叹息。胡:何。[B17]剑阁:亦称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以群峰似剑,两山(大、小剑山)相对如门得名,为历代军事要地。峥嵘、崔嵬:高峻的样子。[B18]锦城:锦官城,今四川成都。《元和志》:“锦城在成都县南十里,故锦官城也。”[B19]咨嗟:叹息。

鉴赏:此诗之中,诗人按照由古至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展示蜀道的难。全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从“噫吁[口戏]”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为第一层次,概述蜀道的来历。一开篇,诗人就凭空起势,连用三个惊叹句点出主题。并融汇五丁开山等神话,渲染蜀道奇险,为全诗定下基调。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使人听此凋朱颜”为第二层次,夸山势的高危和“回川”的险绝。在诗人笔下,那突兀的高标山能挡住太阳神的龙车;高峻的蜀山连黄鹤也飞越不过;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人走就更难上加难了。而且山下是令人惊诧惶惧的惊涛骇浪、曲折回旋的河川。青泥岭为唐代入蜀要道,诗人捕捉了行人在岭上曲折盘桓时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寥寥数语,便将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展现在读者眼前。接着,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词语,渲染蜀道上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环境。进一步烘托出蜀道的险峻雄奇。从“连峰去天不盈尺”至全篇结束为第三层次,以写蜀殊异的环境,来寄寓对人事的隐忧。诗人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然后由静而动,描绘出深涧中飞瀑激荡,山谷雷鸣的惊险场景。险象丛生,营造出一派排山倒海般的艺术效果。诗人最后写到蜀中要塞剑阁,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最后四句以劝告友人及早还家的诚挚语气,再一次发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深沉叹息,使对蜀道险山恶水的描写与对国事的忧虑紧密地结合起来。

将进酒[1]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3]。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4]。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5]。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6]。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7],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