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唐宋诗精品鉴赏
19350500000051

第51章 宋诗篇(19)

鉴赏:这是一首写实诗。起首两句叙事,紧扣诗题。时近黄昏,钟声在微茫的暮色中低沉回荡,气氛是冷清的,背景是昏暗的。全诗在首句幽暗的背景中展开。接着写在这深沉清寂的夜中,驶来了一叶像蓬草一样飘泊不定的孤独小舟。小舟停泊的地方恰恰是著名隐士严子陵垂钓的地方,更显得诗人的寂寞哀愁。次句一个“孤”字,点出了作者泊舟严滩时的羁旅孤愁。

三、四两句坐实“孤”字,画面仍然疏淡清冷。寥寥十四字,既渲染出严滩冷寂的夜景,又衬托出作者凄苦的心境。明月高照,对月怀人,然而这一轮皎洁的明月,有谁可以和作者分享呢?只有禽鸟似乎有知,可以和他共同分享素月的光辉。习习的晚风拂面而来,又有谁可以和作者一起吟咏呢?也只有芦叶似乎有知,可以瑟瑟作响地和他一起吟唱。两句中“与我”、“同谁”互文见义,写出了严滩四周的孤寂无依和作者的一片沉郁之思,真切动人。

五、六句进一层写出了作者的凄苦孤寂。渡口对面星星点点的渔火,三三两两的人家,笑语欢声从那里随风飘出,送进游子耳里,使游子倍增哀愁。这哀愁有如满江滚滚滔滔的流水,无休无止地向游子袭来,使人无法排遣。再加上从那里又传来婉转悠扬的笛声,简直使人愁上加愁。

末尾两句用鸿雁来表达作者绝望的心情。一阵清风吹散了天边的乌云;一群鸿雁排着“一”字飞来了。相传雁足系帛,能传书信。但作者身历国破家亡的巨变,孑然一身,形影相吊,已经失去了生活的欢乐和希望,故而无书可传。“休望”二字,写出了心情的绝望,语气决断,也极沉痛。不仅作者无书可传,而且作者本人就像天边的一只断线孤鸿。孤雁的凄惶无依,象征了作者羁旅飘泊的亡国生涯。鸿雁为候鸟,尚能南来北往地重返故园,而自己已无家可归,则身世的凄苦,更有过于孤鸿。全篇以“断鸿”自比作结,无限哀痛之情见于言外。

周密(1232-约1298),字公谨,号草窗、苹洲、四水潜夫、弁阳老人等,济南(今属山东)人,后居吴兴(今属浙江)。早年随父往来闽、浙,景定间,为临安府幕属,后监和剂局、丰储仓,为义鸟令。宋亡不仕。其词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亦能书画。有《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齐东野语》《云烟过眼录》等。编有《绝妙好词》。

野步[1]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2]。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注释:[1]野步:野外漫步。[2]翠:青绿色。

鉴赏:诗的首句写远景。漫步春日的郊野,处处可见到整齐的麦垄,那青翠的麦苗在春风的吹拂下一潮直立、一潮偏斜,仿佛大海的波浪一样。一个“翠”字点出麦色,也带出季节;一个“斜”字描摹动态,又照应了“风来”。全句色彩鲜明,动态宛然,乃心与景会、妙语天成的佳句。

次句写近景。春天是生命萌动、万物复苏的季节。沟中草根蕃孽、水草肥美,更有栖于水草中的新蛙争相欢鸣,噪声一片,让人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春天的气息。

三四句写细微景。作者以“羡”字领起,把描写的焦点集中到那一双双上下翻飞的蝴蝶身上。他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带着欣羡的主观感情描。绘,说连翩跹的彩蝶也为和煦的春风所陶醉,为野草花的鲜妍芬芳所吸引,以致沉醉花丛,流连不去。“烂醉”一词语新意丰,既传达出春天的草馨氛围与醉人魅力,描绘出蝴蝶追逐春色的如醉情态,也将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其实,岂止是蝴蝶“烂醉”,作者本人也已陶然醉矣全诗充溢着盎然生气,给人以触目皆新之感。诗境宛如画景,但似画又不同于画,赋予读者的是多种感官的审美感受。

林景熙(1242-1310),熙一作曦,字德阳(一作德旸),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咸淳七年(1271)自太学生授泉州教官。历礼部架阁、从政郎。入元不仕。有《林霁山集》等。

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1]

林景熙

偶伴孤云宿岭东,四山欲雪地炉红。

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2]。

注释:[1]山窗:山野草屋之窗。故朝:已亡故的王朝,这里指南宋。封事:指古代下级官吏向上级上书言事时的密封奏章,一般都是涉及边防战事等国家机密的才要求用封事。封事稿:写有关于封事的文章、文稿。[2]防秋疏:这里指南宋王朝大臣有关抵御元军入犯的封事稿。疏通书,指书稿、奏章。防秋,秋高马肥时中国北部边疆少数民族常常乘机内犯,因而内地统治者要在秋季加强边防,称为防秋。障:抵挡。

鉴赏:这是一首抒情诗。前两句写景。首句点明所处之地。“偶”表明作者常年在四处漂泊,只得以孤云为偶,以孤云为伴。南宋灭亡之后,作者备尝亡国之痛。他一个人势孤力薄,既然不能图谋匡复社稷,便只好远离人烟,遁迹世外,誓不与新的元朝统治者合作,“伴孤云”正是作者忠贞品格的真实写照。次句写明所处之时。“欲雪”和“炉红”表明寒冬来临,四山都要飞雪了,地炉也烧得红红的了。“欲雪”上应诗题中的“新糊”之举,又与“炉红”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把外景“四山欲雪”与内景“地炉红”鲜明地映衬出来。在这样一个严寒包围的温暖小屋里,在远离嚣世的寂静山居内,似乎可以恬适安坐。但实则不然,作者思绪难平,孤臣孽子之心耿耿于怀。

后两句即事抒情。作者忽然发现新糊的窗纸上写有加强秋防、以抗御人侵的奏章,这是何人所为呢?这里的设问语句,意在提起读者的注意力,而不是真要寻找那位写“防秋疏”的大臣。接着,作者指出,像这样重要的机密奏章,怎么当时不见用于朝廷,现在反落到用做挡北风的糊窗纸!朝廷如此不重视防卫,国家焉得不亡?“却与山窗障北风”,寓意非常深刻。表面上看,作者未动声色,款款道来;但细细吟咏,便可感到其中包含了多少悲愤,多少感慨。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1]。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2]。

注释:[1]馀思:怀旧之思。此处指作者在南宋灭亡之后,时时所怀有的旧君故国之恩,同那种多愁善感的“怀旧悲秋”有着本质的不同。[2]汀:水边的平地。

鉴赏:这是一首抒情诗。

首联破题,点明时间是“清秋”,地点在“溪亭”。全诗以溪亭为中心,逐一描绘四周的清秋初月之景。诗人徙倚溪亭,观览秋景,怀想旧君故国的情思纷披不断,直到太阳落山了,还在那里徘徊不下。读者若不了解“馀思”的含义,就不能真正领悟到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心理状态。

颔联起承,紧接首联。在“月初白”与“酒半醒”的迷蒙状态下,用参天的高树和拂面的微风来表现诗人的高洁品格和悠悠孤愤。写树、写月、写风,说高高的树巅挂着一弯洁白的初月,在微微的秋风吹拂之下,诗人的酒意已醒了一半。这里“月白”切接上联“日暮”,“酒醒”呼应上联“馀思”。当此之时,诗人心绪不宁,“馀思”萦绕,难以抒怀,其半醉半醒的精神状态,不正说明他借酒浇愁的悲愤之情吗颈联写情。诗人用“独行”穿“字和一个”数字用得非常生动,将诗人复杂矛盾的心情注入到形象鲜明的画面上,隐现着诗人对现实生活和乱离时代的忧愁。

末联写景。诗人用渔歌和孤灯来进一步衬托自己凄凉孤寂的心境。不知从何处传来一声声凄婉悠长的渔歌,打乱了诗人的冥思遐想。举目四望,只有隔着水面的对岸平地上,闪动着一点若明若暗的灯光。此情此景,使人倍添孤寂,蕴含了诗人对国破家亡、飘泊无依的悲痛之感。

梦回林景熙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1]。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注释:[1]梦回:从梦中回到现实,即梦醒。砧声:捣衣服的声音。砧,捣衣石。

鉴赏:诗的上联重在写情。首句即以“梦回”破题,表明不是写梦境,而是写梦醒。作者以“梦回”衬托幻境旋灭,极言现实生活中的异乡飘泊之苦。美梦乍醒,即看见愁云涌起,“荒馆”、“月笼秋”顿使全诗弥漫在一片悲怆的气氛中。次句承接首句写美梦乍醒时又听见不知从何处传来捣衣服的“砰砰”声,更唤起作者“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愁苦心情。砧声和客愁相对,有很深的含意。妇女秋夜捣制衣裳,是为远足的爱人做准备吗?这种离愁别恨只能引人愁肠万转。

下联重在写景。在辗转难眠的深夜侧耳细听,屋外连一丝风声都没有,但却听见田里莲叶在沙沙作响,原来还有没睡觉的水鸥在寒冷的秋水里寻找食物。“无风”、“叶响”是对立的矛盾现象,怎么解释呢?原来还有水鸥跟自己一样未能入眠。“未眠鸥”正是作者境遇的自况,寄托了他的弦外之音。

谢翱(1249—1295),字皋羽,晚号宋录,又号唏发子,福安(今属福建)人,后迁居浦城(今属福建)。元兵南下,率乡兵投文天祥,任谘议参军。入元不仕。曾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天祥被害于大都,作《西台恸哭记》。有《唏发集》,辑有《天地间集》。

秋夜词

谢翱

愁生山外山,恨杀树边树。

隔断秋月明,不使共一处[1]。

注释:[1]隔断:隔绝、遮断。

鉴赏:诗的第一、二句作者为了表现胸中的“愁”和“恨”,不是采取怒发冲冠式的直接表露,而是借物寓怀,以一种环境衬托的比喻手法,巧妙地用“山外山”、“树边树”的视觉形象引发国破家亡的愁怨和遗恨。这里的“山”、“树”,不仅指自然的“山”、“树”,更寓意元兵占领的一片浑浊世界。山、树本来赏心悦目,然而在亡国遗民眼中,只能勾引起无限的愁和恨。

第三、四句紧承一、二句,诗人设想,如果眼前的山和树能够隔断秋月的光明,照我就不照他,照他就不照我,使我和他“不共一处”。这样以含蓄的手法揭示出自己与元朝统治者“不共戴天”的主题。读者不要把诗人在月色如银的秋夜进发出的愁恨,仅仅看作个人的恩怨,而应看作是南宋人民针对元朝统治者发出的反抗心声。虽然想隔断秋月的光明,事实上却是不可能的,但不愿与新的统治者“共一处”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气节是十分坚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