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上联首句以白描的手法点出州桥南北的街道。作者曾在此诗下自注:“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但诗中对这座桥、这条街的景象未作任何渲染,淡淡着墨,朴素无华。然而当年南宋人民读到这句诗时,会深切地感受到这条象征北宋朝廷、象征故国的“天街”,其分量是异常沉重的。次句写站在桥边、街头所接触到的百姓的反映。汴京此时被金人占领已四十四年了,眼前的这些百姓,当年还是翩翩少年,如今已是满头白发。这些宋朝遗民的岁月尽管流逝了近半个世纪,只图偏安的南宋朝廷却年复一年地辜负了他们的期望。“年年”二字表达了人民历久不衰的故国之思是多么的深沉,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遗民极大的同情和敬意。
下联描绘了一幕汴京父老遇到南宋使节(包括作者自己)时的动人场景。上句中“忍泪失声”四字传情地写出了父老们的情态。他们围着故国使臣,一时间无穷悲愤齐上心头,恨不得放声痛哭,尽情宣泄沦陷之恨;而在那样一个环境中,却不得不把眼眶里的泪水强行忍住,但又不能不把积压在心底的话讲出。于是,本该叙说的千言万语,化成一句悲哀哽咽的问话:什么时候才真正有我们宋朝大军到来?这句诗是一句带着疑虑的问话。“几时真有”四字极沉重,也极传神,既表达了父老遗民们的切盼心情,又暗藏着对南宋当局的诘问和不信任。使节们怎么回答呢?作者没有再写,却令读者肠回九曲矣。
春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二、其三、其五、其六)
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1]。
舍后芳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2]。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3]。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碍门前路,移系门西碌碡边[4]。
注释:[1]土膏:肥沃的土壤。这里泛指大地。一饷:一会儿,片刻时间。[2]二麦:大麦、小麦。[3]斗草:中国南朝以来的风俗游戏。多流行于青少年中。游戏时,各自寻花摘草,以新奇或品种多者获胜。[4]碌碡:石磙。南方用来压平路面、场地。北方多用于辗压粮食。
鉴赏:第一首写春天来了。一、二句写大地春回的一派欣欣向荣景象。经过雪压封冻而变得松软的肥沃土壤,其埋在地下的各种花草种子本来就蠢蠢欲动,想冲出地面,接受春日的阳光,再加上春雨的频繁催促,大地春回,浅绿铺地。“万草千花一饷开”,花花草草好像顷刻之间都冒出地面,将大地装扮得万紫千红,生机盎然。这是泛写,好像是用广角镜拍下的一张放大了的美丽的春天图画。后面三、四句收回视线,看看春天给自己身边带来了什么变化。啊,也是多么美丽,多么令人惊讶啊!房后种有花草的畦地里特别葱绿秀美,正如整个大地一样,也是百花竞放,争奇斗妍,传来淡淡的幽香。低头再看,这就奇了。我家没有种竹,院墙下哪来的“鞭笋”呢?鞭笋是竹根,可以窜到很远的地方,有的还可钻出地面一部分。旧时老师体罚学生,往往就用这鞭子打人,伤皮肉而不伤筋骨。诗人也许抬头一看,啊!是邻居的鞭笋穿过墙下,窜到我的院子里来了。此句极力歌颂了春天的力量,阳光的力量,春雨的力量,万物竞生的力量。可以说,末句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
第二首写清明时节的农村景象。一、二句写清明时节农事的变化。大麦、小麦种在山上,看上去这山青,那山青,一山接一山,一坡挨一坡。因二麦耐旱耐寒,所以种在山上;而山下的水田还未插秧,要再等一阵时间村民才会因插秧而忙碌。过去,田园诗人只能概写农事与农俗,而范成大连时令对种植的关系都了解得这么透彻,写得这么具体,这是远远胜过以往的所谓“田园诗人”的。而他,才是真正了解农事与农村的田园诗人。三、四句写农村景况及人们过清明节时的举动。瞧,桃花、杏花在各个村子里及四周开放,看上去像锦缎一样,美丽极了;清明前后,人们唱歌跳舞,敲锣打鼓,欢迎春天的到来,欢度这温暖的节气。经过一冬的严寒,终于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清明,不仅气温将渐渐增高,庄稼也会长势愈好,期盼中的丰收让人内心充满喜悦和激情。
第三首写春社活动。古代凡村舍地方大都建有土地庙,以供土地神。土地神保一方平安。为了祈求丰收,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人们在“社”下,即土地庙前祭祀,烧纸钱,以求土地神的护佑。鼓擂得震天响,以发泄心中的欢娱之情;祭礼后是村人宴饮,直到下午,才“日斜扶得醉翁回”。酒醉归家的父老们却发现路上到处是狼藉的野花青草;大人们知道,这是小孩们玩“斗草”游戏的结果。由此可见,社祭时,大人有大人的活动,小孩有小孩的玩法,多么和谐的农村风俗图。
第四首写官家行春。汉代,太宗每到春天即出巡,以劝耕、赈救。宋时这规矩仍在。一、二句写官家车马来时的景况。村民听到远方传来吹吹打打和马蹄疾驰的声音,村巷里顿时喧嚷起来,知道这是官家“行春”来了。这是远写。车马队进村了,“闹如烟”,可以这样联想:车马队扬起一片尘土。乡绅、大小地方官相拥相迎。老百姓也空巷而出,好不热闹。那些放牛娃本来将牛拴在路边树上玩去了。见官家人马来了,怕挡了路,大人们便忙喊他们将牛拴到村头的石磙上。官家的威风,大人的惊慌,小孩的天真无所谓,听了大人的话又如何忙乱,都在这三四句诗中体现出现来了,写得十分传神。
杨万里(1127—1206),字延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太常博士、太子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
注释:[1]尖尖角:指新荷初出,其叶尚卷,成一尖角之状。
鉴赏:这首绝句取景十分别致,“泉”则称“眼”,“流”则言“细”,荷是“小荷”,叶是“尖尖角”,这“尖尖角”上还立着一个小小的蜻蜓。诗中之物,无不透着一个“小”字,紧扣了诗题“小池”,通篇显得小巧玲珑,天真妩媚。
细品全诗,还不仅在于以小巧玲珑取胜,其绝佳之处更在于巧妙地描绘出了自然物之间的亲密关系。起句“泉眼”、“细流”本夏日平常光景,用一“惜”字连接,则仿佛一股清泉无声地流淌是为了故惜涓滴,将无情化为了有情。次句“树阴”“照水”后着一“爱”字,则似绿树以池水作妆镜,在柔和的阳光下展现其绰约风姿。这两句把读者引入一个精巧、美妙的境界,使人情味盎然,饶有兴趣。
三、四句更推出胜景特写,奇妙之极:一枝新荷刚出水面,其叶尚卷成一个尖角,仿佛一个初展身姿、睡眼未开的少年,而立在它头上的那个小小的蜻蜓恰似一个美丽的少女。一个“才露”、一个“早已”,前后接续,把蜻蜓与荷花相依相偎这一自然界的和谐情景描绘尽致。无限生机,多少天趣,集中在这个聚光点上,照亮了全诗。诗人精微的观察力和明快的表达力,构成了气韵生动、情趣盎然的诗情画意;读者也可以从中体味作者静观自得的悠闲心境。
新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鉴赏:上联似远视。诗人去池塘闲步,远远看去,婀娜的柳条似有“百尺长”。这百尺并非实际长度,而是形容柳枝给人的视觉和感觉是特别长。长长的、柔软的柳枝在阳光反照下的银白色的水面拂来拂去。诗人多么爱她啊,于是发出“且莫深青只浅黄”。就是说,多么可爱的柳枝呀,你千万别变成“深青”色,那就是“老”了。永远这样“浅黄”才好啊,既年轻又好看。要写柳,这两句诗其实就可以到此为止了,已把诗人爱柳、惜柳的心情表露无遗。但与前人的咏柳无甚差异。而这首《新柳》奇在下联。
下联似近观。上联意已尽,而诗人又添上下联,更令人欣喜。好像说,这柳条未必能蘸水?才显得有“百尺”长。走近一看,啊!原来如此,不是柳枝有“百尺”长,而是“水中柳影引他长”。这后一句真是画龙点睛之笔。这“引”字用得别出心裁,太有诗意,而且又那么真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感觉,你到河边闲步,常常发现岸上之物在水中的倒影似乎比岸上的长。因为水波荡漾,波峰将倒影变短,而波谷将倒影变长。这新柳的柳枝也如此,岸上的柳枝映在水中,上下相映,在水波中时而断开,时而相接;而相接的一霎那,柳枝似乎有“百尺”长,是水“引”柳枝变长的。诗末一个“长”字,与首句“百尺”相照应,表明柳枝并非是实有“百尺”,而是被水中倒影引“长”的罢了。
诗人能写出人们感受过,但又没有把它艺术地再现出来的事物,这就是“诗人”与“凡人”之差别。“万象毕来,献予诗材”,诗人就能把对“万象”之感、之观写成优美的诗句。而“凡人”则不能。这也说明诗人观察力之强,观察得之细、之用心。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1]。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1]全联按照一般语序,当为“西湖六月中风光,毕竟不与四时同”。
鉴赏:天刚亮,诗人呼吸着清晨凉爽的新鲜空气,步出位于西湖西南侧的净慈寺,送别即将外出远游的友人林子方。二人路过西湖边,大概是好久未来看西湖的原因吧,诗人忽然发现盛夏六月的西湖,风光很有特色,与一年四季中春秋冬三季大不相同。这一联中上下两句语词颠倒,既是诗句平仄的需要,也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作诗的时间与地点的特殊。“毕竟”二字远离被修饰词“不同”,就造成一气贯成的语势,非常符合触目兴叹、即兴吟成的口语化特点,同时还强调说明满湖莲叶荷花的景色是盛夏六月所独具的。
上联仿佛是诗人在忽然发现中道出的一阵喝彩,虽然并不具体,却饱含着感情。下联中诗人具体地再现了使他动情至深的西湖风光奇在何处:湖中的莲叶,一直铺到天水相接的远方,四面都是无穷无尽的一片碧绿;那莲叶中的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红得更加别致、更加富丽杨万里的诗工于写景,尤长白描手法。本诗从艺术上来说,除了白描的清新手法外,还有两点值得读者留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展开描绘,形象具体,为实。如果有虚无实,就空洞无物,叫人无从把握;如果有实无虚,具体形象就失去了它的规定性,影响到它在诗中存在的价值。此诗由于虚实结合,收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二是刚柔相济。前两句刚毅直白,结论明确:西湖夏日风光,与别时别地就是不同;后两句阴柔细腻,只写莲叶的绿和荷花的红,但却显得境界广阔: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阴柔、壮美与妩媚,在诗中得到了统一。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后徙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熙时,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光宗时,历知漳州、秘阁修撰等。宁宗初,为焕章阁待制。卒谥“文”。论学主居敬穷理,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贡献。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2]。
注释:[1]胜日:本指节日或亲朋相聚之日,此处指晴日。寻芳:芳指芬芳,这里代指花草;寻芳即踏青。泗水:黄河在山东境内的一条支流,流过齐鲁大地。无边:边,边界、界限;无边就是无限。光景:风光和景物。[2]等闲:寻常,随便。
鉴赏:本诗是一首说理诗。
从字面上看,本诗是游春踏青、寻芳赏花,语言生动流利、浅显明白,人尽能懂。全诗首句“胜日”点时,“泗水”点地,“寻芳”二字点明主题;其余三句都是寻芳所见、所得。“寻”字用得颇为精当,写出了作者的闲情逸致,也给全诗增添了意境和情趣。次句虚写眼前所见,无限的风光和景物都在春日时令下焕然一新。这种“新”,既是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新”,也是兴致甚好、出郊游玩、耳目一新的“新”。非春日不会有此新的景象,非寻芳也不会有此新的感觉。
下联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在仲春时令下,很寻常地就觉得和煦的东风拂面而来,眼前那万紫千红的景象,尽是春日的阳光点染而成的。第三句“识”字承首句“寻”字,因“寻”而“识”,并未费多大力气;“万紫千红”承“光景一新”,正是那五彩缤纷、生意盎然的鲜花,使处处的风景焕然一新。诗人从万紫千红中认识了东风,也从万紫千红中感到了春天的气息。“万紫”句童叟皆知。
细读此诗就会察觉,作者写此诗,其意决不只单纯地踏青赏景。分析首句作者的游春之地在“泗水滨”,其地春秋属鲁,孔子尝居洙、泗之间,教授弟子。诗人是南宋人,泗水即山东一带早已被金人占领,他怎能于此游赏吟诗?其实,诗中“泗水”乃暗指孔门,“寻芳”也是求圣人之道。以平常心去识得东风,就是以仁爱之心去寻求生意。万物的生意最可观赏,而触处皆有生意,正如万紫千红,四处皆春。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
注释:[1]鉴:镜子。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活动)。[2]渠:代词,它。指方塘。
鉴赏:上联的景象描绘得十分动人。半亩之大、四四方方的一个小方塘,就像一面镜子那样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闪耀浮动,情态多么可爱!诗句给人的美感能使读者心境澄净,心胸开朗。但这美好的形象后面还蕴含着更深的哲理。“半亩方塘”里的水必定很深很清,才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反之,如果水很浅很污浊,就不能反映天光云影,或者不能清晰地反映。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理趣”的下联。
下联中一个“清”字,也包含了水的“深”。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即使很清,也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天光云影闪耀浮动的情态。作者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进一步提出了一个自问自答的问题:方塘为什么能够这样清?并暗示读者,孤立地看方塘,是无从找到答案的,必须放开眼界,找到“源头”。然后他作出了答案:因为这方塘不是无源的死水,而是有一个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向它输送“活水”。
下联是明显地讲道理,发议论。朱熹不光是理学家,文学造诣也很高。
叶茵字景文,笠泽(今江苏吴江)人。生卒不详。萧闲自放,不慕名利,诗与徐玑、林洪风格相似,有《顺适堂吟稿》传世。
山行
叶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1]。
注释:[1]白鸟:指欧鹭之类的白羽毛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