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唐宋诗精品鉴赏
19350500000045

第45章 宋诗篇(13)

寇国宝字荆山,徐州(今属江苏)人。生卒不详。师事陈师道。绍圣四年(1097)进士。曾为吴县主簿。

题阊门外小寺壁[1]

寇国宝

黄叶西陂水漫流,蘧篨风急滞扁舟[2]。

夕阳暝色来千里,人语鸡声共一丘[3]。

注释:[1]阊门:宋时苏州西门。[2]陂:积蓄水的池塘。籧藤:用芦苇或竹编的粗席,这里借指船帆。[3]螟色:夜暗之色。

鉴赏:作者羁旅于苏州西门外一个小庙之内,眼见得枯黄的落叶四下飘零,那陂塘里的秋水横溢,四处漫流。很可能,作者的潜意识里,此刻产生了一种飘零之感,动了归家之念。

接着,作者耳闻窗外秋风萧瑟,那芦苇编成的船帆被大风吹得沙沙作响,那小小的客船已无法开行。真是欲速归而不能,岂不越发生愁此时,夕阳冉冉西下,夜色渐渐吞噬了千里山川,农夫正荷锄而归,牧童也引犊而返,鸡栖于埘……在同一山坡听见传来了这些嘈杂的人声和驱鸡人埘的声音。大家都归家了,而作者自己呢?心中自然会涌起“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嗟叹。

徐俯(?-1140),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年幼能诗,为舅黄庭坚所器重。以父荫授通直郎。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历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与曾幾、吕本中游。诗属江西派,晚年之作趋于平易。

春游湖[1]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2]。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3]。

注释:[1]湖:指杭州西湖。[2]蘸水开:贴着水面开放。蘸有“沾着”的意思。[3]断桥:指湖水漫过桥面。度:走过。

鉴赏:首两句用一动一静两物写游湖所见,表明春天来临。手法上发端作一问句,起得突兀,仿佛诗人忽然发现了双飞的燕子,这才意识到春天已悄悄回来了。“几时”二字是对燕子如见老朋友一般的亲切问候,春天不知不觉的来临在诗人心里所引起的惊喜之情溢于言外。再看湖上,果然桃花开遍枝头,已是一片春意盎然了。“夹岸”二字写桃花成林,极为繁盛,为“蘸”字作意:花既夹岸,枝条斜伸到水面,方有“蘸水开”的妙想。而蘸水又可使人意会桃花的鲜艳水灵仿佛是由于蘸饱了水分的缘故,甚至可以进而联想到水中桃花的倒影,故下一“蘸”字,桃花之神态与意趣俱出。

后两句从过桥与乘舟两路写游湖人,而能将游踪化为画意。雨后水涨,淹没桥头,断了人行,改为坐船摆渡。这小小的插曲,倒给诗人提供了现成的材料,不但可见出春雨之后湖上波平水满的情状,而且因断桥而寂无人行,还给这幅明媚的春景添上了一点荒寒的野趣和清幽的情味。舍桥登船,柳阴中撑出一叶小舟,与上句自成因果,衔接自然。正如上句由桥断而见水涨,这句也由舟小而见湖宽。中国画表现水景常用此法,即只就桥、船落笔,不画波纹,自有水意。所以这两句诗体现了中国诗歌艺术的两个重要的审美特点:一是写景在秀丽之外须有幽淡之致。花开燕飞,固然明媚,然无断桥野浦,便少逸趣。二是以实写虚,虚实相生。只消写出小舟一篙撑出柳阴的悠然情态,水面的空阔宁静和满湖的柳色便如在眼前。正如全诗并无一字刻画湖光水色,仅在近水景物上做文章,就将满湖春色烘托了出来。

李纲(1083-1140),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政和二年(1112)进士。宣和七年(1125)为太常少卿。靖康元年(1126),金兵初围开封,坚决主战,阻止钦宗迁都,以尚书右丞为亲征行营使,击退金兵。高宗即位,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主张用两河义军收复失地,在职七十日,被黄潜善等排斥。后历任湖广宣抚使等职。屡上疏论时事,反对议和。卒谥忠定。有《粱溪集》《靖康传信录》等。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1]。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注释:[1]箱:通厢,仓廪。

鉴赏:上联写牛的辛劳。“耕犁千亩实千箱”,写牛为主人耕田千亩,迎来粮谷满仓。发端就点出牛终生辛劳,硕果累累,紧扣诗题。句中虽无“病”,却字字含“病”意:亩复亩,年复年,必然气力衰竭,病由此生,“千箱”亦因此而实。两个“千”字,极力夸张,互相对照,显出了牛的辛劳,也突出了牛的功绩。“力尽筋疲谁复伤”,承首句“耕犁千亩”。这是诗人代牛直接向人们提出的抱怨性的责问,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下联写牛的抱负。“但得众生皆得饱”,以牛的口气作答,把牛人格化,语气则由上句的悲怨转为乐观、旷达,由牛转向大众百姓,突破了传统的自叹自怜。句中连用两“得”字,使语气更为强烈。牛是诗人的化身,结句是牛继续作答。“羸病卧残阳”,将牛置于夕阳西下气息奄奄的特定环境中,更衬托出病牛的悲惨结局。然而,着上“不辞”二字,语气突然一转,变悲凉为慷慨,使诗的格调骤然昂扬。

李清照(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李格非女,赵明诚妻。幼有才藻,为晁补之所称赏。早年生活优裕,与明诚搜集书画金石甚多。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卒,境遇孤苦。其词清丽婉约,颇具情致。诗作留存不多。著作已佚,后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校注》。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

注释:[1]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贵族出身。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大封诸侯王。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击败。最后从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突围到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

鉴赏:这是一首怀古诗。项羽在垓下一战,为刘邦所败,退至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暂避江东,重振旗鼓,但他以“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杀。此事的得失可置之不论,但他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豪壮气概是令人感动的。举出项羽的不肯南渡,正是对怯懦畏葸、只顾逃命苟安的南宋君臣的辛辣讽刺。诗在字面上是对千年以前的英雄发感慨,但对时事的沉痛悲愤的谴责之情却溢于言表。

靖康之变迫使诗人丢弃珍贵的图书文物而南奔。作为金石家和藏书家的其夫赵明诚之死,以及辛苦积聚的文物全数丧失,对她打击极大。李清照自己更因此而颠沛流离,尝尽人间艰辛。面对时局,她不能不兴起“汝为误国贼,我作破家人”的怨愤。这种怨愤也正是当时千万蒙难人民共同的怨愤。因此,此诗不仅是抒发个人的悲愤,又是广大百姓的心声。而这种诗篇出自一位封建时代女子之手,颇为难能可贵。

曾几(1084—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其先居赣州(治所在今江西赣县)。入太学,后任将仕郎,赐上舍出身。南宋初,提刑江西、浙西。主张抗金,为秦桧排斥。后官至敷文阁待制,以通奉大夫致仕。谥文清。论诗与吕本中相类,亦主活法与顿悟。陆游曾师事之。有《茶山集》。

三衢道中[1]

曾几

梅予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2]。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1]三衢:即衢州(治所在今浙江衢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2]却:又。

鉴赏:这是一首即景诗。

首句点明季候和天气。梅子黄时,正值江南初夏季节。这段时期,常常阴雨绵绵。这里说“日日晴”,一方面是强调今年黄梅季节天气的特殊,另一方面则是以天气的晴和,为下文写旅途风物的清新张本。次句紧扣诗题“道中”。这句是说,泛舟小溪,溯流而上,当不能再行进时,便舍舟登陆,循着山间小路继续前行。“却”字含有转折意味,它把诗人由水转陆时的新鲜喜悦感细微隐约地传达出来了。这句的“溪泛”与“山行”皆是叙行程,“山行”二字又启下三、四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绝句贵简,诗人不去追述“来时路”的情景,只顺便在这里点出,并与这次返程的所见所闻构成对照,以突出此次旅途的新鲜感受,在构思与剪裁上都颇见匠心。山路上,夹道绿阴,似乎和不久前来时所见没有什么两样,但绿阴丛中,时而传来几声黄鹂的鸣啭,却是来时路上未曾听到过的。这“不减”与“添得”相对照,既暗示了往返期间季节的推移变化——已经从春天进入初夏,也细微地表达出旅人归途中的喜悦。本来,在山路上看到绿阴繁翳,听见黄鹂鸣啭,可以说是极平常的事,如果单就这一点着笔,几乎没有什么动人的诗意美,但一旦在联想中织进了对“来时路”的回想和由此引起的对比映照,这就为原本平常的景物平添了诗趣。

陈与义(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官至参知政事。其诗属于江西派,上祖杜甫,下宗苏轼、黄庭坚,并自成一家。宋室南渡时,经历了战乱生活,诗风转为悲壮苍凉。元人方回立以“一祖三宗”,说其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及与义并列为“三宗”。有《简斋集》。

襄邑道中[1]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2]。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释:[1]襄邑:宋代县名,即今河南睢县,当时有汴河通东京(今河南开封)。[2]榆堤:即指汴河之堤,当时种满榆树。

鉴赏:“飞花”二句,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一艘顺流而行的航船在扬帆前进,一会儿在夹岸花林中穿行,一会儿又在长堤榆树间急驶,半天就已行进百里。真是顺风顺水,好不快意,虽无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那样的豪迈气势,但两岸花红榆绿,亦足令人心旷神怡。起句尤为精彩,两岸花“飞”,既是船中人眼中所见,衬托出行船之快速;同时又描绘出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简直成了花的世界。“照船红”是说,航船经过时,两岸“飞花”映照,泛起一片红光。本句写一位进京待选、以求施展才华的英俊青年,高卧舟中,花光相映,顺流而下,是一组动态镜头,显得潇洒俊逸。

“卧看”二句写诗人仰卧舟中、注目蓝天所产生的错觉,把内心激动、外表安详的神态更加鲜明地描摹出来,并将读者的视野引向更加高远的天空,更加广阔的世界。“满天云不动”是错觉,实为云与船俱动,是以动衬动,即以白云的流动衬托行船的快速,与首句作一对照。“云与我俱东”,则有干青云而直上之气概,表达了诗人的抱负和信心,亦与次句的顺风顺水作呼应。

牡丹

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1]。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1]。

注释:[1]伊洛:伊水和洛水,都流经洛阳。这里代指洛阳。[2]青墩溪:在浙江桐乡北。龙钟:形容老态。

鉴赏:起句以回叙开篇,从金兵人汴写起。“一自”二字以口语入诗,语意陡峭,情感愤激。次句紧接起句,继续叙写十年来的漫长愁苦。“伊洛”既指诗人的故乡洛阳,又暗寓他那亡国的隐痛。“路漫漫”亦兼有两重意思:其一谓十年颠沛,北望故乡,长路漫漫,无由再达;其二谓国破家亡,乾坤板荡,虽无挽狂澜于既倒之力,但胸中的耿耿之志仍未消歇。可见前二句既有对敌方的谴责,又有对故国的怀恋,既有思乡之情,又有亡国之痛。

三句亦与次句相承,意谓自己此时年龄虽未满半百,但体衰多病,早已疲惫乏力,数次以病拒辞,方得在此江南之青墩溪畔客居,此为身世抒写而语气平静舒缓,使感情的激流暂趋平缓,为末句蓄势。洛阳牡丹号称“天下第一”,然而此时洛阳被占,有家归不得,偏偏今天在他乡看见了牡丹,这自然会使诗人想念家乡,情不能已,感慨万千!“独立”即谓“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意,表明诗人此时零丁孤苦,无有知音。陈与义出身世家,超世特立,不求显达而重名节,然而此时体衰多病,又孤掌难鸣,实无力报国,哀苦之情,令人黯然神伤。“东风看牡丹”,似乎勾勒了一幅闲暇有致的画面,其实乃是一种极为悲苦的写照。诗人强压住悲痛,将他那伤悼故国、悲叹身世的全部感情都倾注于江南海滨的牡丹上,但牡丹不语,岂解人意,诗人便只有暗吞伤心之泪了。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农家。北宋末投军,任秉义郎。南宋时,以上书反对南迁革职。后归宗泽,为留守司统制。建炎三年(1129)金兀术渡江南进,率军拒之,屡立战功。历少保、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进枢密副使。反对与金议和,终为秦桧所陷,以“莫须有”之罪被害。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有《岳武穆遗文》(一作《岳忠武王文集》)。

池州翠微亭[1]

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2]。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注释:[1]池州:今安徽贵池。翠微亭:在贵池东南齐山。齐山是池州有名的风景区,历代诗人都有题咏,最出名的是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诗云:“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2]特特:作特地、特别解,又叠字有强调之意。

鉴赏:诗的首句叙述自己的经历,从而把登池州翠微亭放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下,使读者感受到时代和诗人的脉搏是一致的。第二句用“特特”以强调这次登临,表明戎马倥偬,登临难得,从而把自己的戎马生活与大好河山从感情上联系起来。同时,“特特”二字在结构上又起到了转折的作用,将感情抒发的重心移到对故国的爱恋上来,为诗的后联直抒胸臆作了铺垫。三、四两句是全诗的中心。它展示了诗人对祖国的深厚情谊,使人们看到了诗人对祖国美丽河山流连忘返的心境,从而表现了诗的主旨。全诗即这样一气贯注,倾泻了一个驰骋沙场、为国而战的诗人的炽热感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今存九千余首,清新圆润,格力恢宏,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2]。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3]。

注释:[1]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小猪。足鸡豚:即鸡豚足。有足够的鸡肉和猪肉。[2]箫鼓:指箫和鼓两种乐器。社:指土地神。春社,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农家在这一天吹吹打打祭土地神以求丰年。[3]无时:无时无刻;随时。

鉴赏:这是一首抒情诗。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后农村一片宁静、欢乐的气象。好酒清澈,农家自酿的米酒不免有些浑浊。可不要嘲笑农家那上年腊月就已酿好的米酒有些浑浊,农家待客的情意却十分深厚:丰收了,鸡肉、猪肉摆满了一大桌。“莫笑”二字道出了作者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