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是猜想相爱双方在生活中的情态:女人早上起来梳妆,很担心镜中的人儿岁月流逝、青春不再。女为悦己者容,女人因爱而担忧。男人在清凉如水的月光下吟叹,静谧的夜风拂来幽幽寒意;“夜吟”是因为苦苦相思,不能入睡。借吟诗以遣怀。但置身春夜,良辰美景却无佳人相伴,又更增添了凄清与孤寂。
“此去蓬山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透露出没办法经常见面,只能靠书信传情的无奈。尾联借缥缈瑰奇的神话故事进一步表达了相互的关切。
瑶池
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1]。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2]
注释:[1]瑶池:神话中西王母所居之地。《太平广记》:西王母所居宫室“九层,玄室,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传说周穆王(周昭王子,名满,在位五十五年)曾和西王母相会于瑶池之上。《穆天子传》:天子宾于西王母。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阿母:即西王母。黄竹:周穆王所作歌的歌名。《穆天子传》:“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日:‘我徂黄竹,玄员闼寒。’”[2]八骏:穆王的八匹骏马。穆王何事不重来:传说周穆王离开瑶池时,西王母作歌送他:“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希望)子毋死,尚能复来。”穆王答歌道:“比及三年,将复(返回)而野(您的疆土)。”
鉴赏:首句写风光旖旎的瑶池仙境,王母已打开了精雕细镂的华丽门窗,等待周穆王的到来。将神话传说形象化、具体化。虽只“开”“窗”,却好像见到站在窗口的人,神仙也像凡人一样翘首张望,殷殷期待。
但没有见到周穆王的身影,只听到在人间《黄竹》哀歌感动天地。《黄竹歌》是周穆王作的,今天,歌声还在回荡,写歌的人却不知哪儿去了。第二句蕴含着物是人非的凄凉。《黄竹歌》的内容是哀叹民众挨饿受冻,所以有人认为此句表现人间饿殍遍野的凄惨景象。
西王母还在瑶池边等待,三四两句是写西王母的心理活动:他的八匹骏马一天能跑三万里,应该不是交通的问题,那穆王到底什么原因没有再来呢?等待的人的心中对爽约的人没有来赴约的原因会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当年分别时西王母对周穆王说过:“希望您不死,还能再来。”周穆王也答应三年后重来,今天却没来。西王母的猜想,表现了她对周穆王的担心。最后以问句作结,思绪飘飘,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1]嫦娥:后羿的妻子。《搜神记》:“后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2]长河:银河。晓星:即金星。暮在西方为长庚,晨在东方为启明。
鉴赏:嫦娥奔月的故事到嫦娥吞下仙药奔向月亮就打住了,诗人却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她到了月亮以后的情景。冷清寂寥的意境象征了某些人在某些时候的心境。
广寒宫里,屏风上摇曳的烛光的影子愈来愈黯淡。苍茫的夜空,璀璨的银河渐渐落下去。启明星沉入了天幕的深处。天快亮了,又一个夜晚即将过去。广寒宫是富丽堂皇的,美轮美奂,衣食无虞。但那个独处广寒宫的人却那么凄清无聊,没有了凡间的喧嚣嘈杂痛苦烦恼,也没有了世俗的温情和幸福。在初到广寒宫几天的兴奋喜悦过去后,一个个漫漫长夜只能守着孤灯,细细地去看云母屏风上的烛影是浓是淡,永无止境。一、二两句构筑了一个浩瀚空旷、悠远凄美的意境。孤独寂寥、百无聊赖的主人公,未着一字,却呼之欲出。这部分环境的描绘非常真切,给人设身处地的感觉。
三、四两句诗人换了个角度去揣测主人公的心思。当初得到不死药,能够得道成仙、长生不死,是怎样的幸运,她肯定没料到今日“高处不胜寒”的凄凉。嫦娥应该是后悔当初偷了灵药,以致岁岁年年,日复一日,夜夜对着碧海似的青天,凄清寂寞难以释怀。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2]。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3]。
注释:[1]贾生:贾谊,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才华横溢。[2]宣室:西汉未央宫前殿的正家。逐臣:即贸谊。贸谊因遭谗言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日:‘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才调:才华格调。无伦:无比。[3]虚:徒然。前席:在座席上向前移动坐处。
鉴赏:这是一首咏史诗。一二两句层层铺垫,极力渲染汉文帝的虚怀若谷、求贤若渴。
从第三句开始,笔锋却直转而下,“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如此虚心垂询、凝神倾听,原来并不是为国为民,而是追问鬼神的本原。一个才子的雄才大略不是用在苍生社稷的问题上,不是为国家大事谋划、为百姓造福,而是要去解答这样一些无聊的问题,真是可悲、可怜、可叹。皇帝的求贤,只是满足他自己的消遣。这样的“求贤”,太虚伪。三四两句通过强烈的对比,揭示了某些封建统治者所谓重视人才的本质。
凉思
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1]。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2]。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注释:[1]槛:栏杆,此指水边堤岸。[2]南陵:唐时属江南道宣州,今安徽南陵。寓使:传书的使者。
鉴赏:首联写离别时间长。客人离开时,水波还和堤岸平行,现在蝉已停止了嘈叫,清露挂满了枝头。涨水的时候当是春夏,蝉不叫已是深秋,霜凝寒露了。由自然景观的改变形象地说明朋友已经离去很久了。
颔联写思念之切。这一时刻,思念还在我心头萦绕。我倚栏伫立秋风中,不觉时间已无声无息地流逝。诗人长久地沉浸在冥思苦想中,似乎忘记了一切,足见其情丝之绵长。
颈联写与朋友远隔万里,音信渺茫。“兼”,加上;“春远”,春天已离我们很遥远;“南陵”,是诗人今天怀念朋友的地方。北斗星远在天边,加上春天已离开我们很久远了,从空间、时间上形象地暗示朋友和诗人是天各一方。朋友不能相见,那就通通信吧,却迟迟不得友人的消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故?正是诗人苦思之处。
失去朋友的信息后,诗人顿时生出一种天涯漂泊的孤独感,数次根据梦中的景象占卜,揣测友人是否已把自己遗忘,怀疑自己误会他有了新的知己。天气已经转凉了,会人走茶凉、离久情疏吗薛逢(生卒年不详),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武宗会昌元年(841)以第三名举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迁万年县尉,直弘文馆,后历任侍御史、尚书郎。以议论激切,常触忤权贵,出任巴州刺史。其才气虽盛,但诗作不足以名家,多数作品失之草率浅露。《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宫词
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1]。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衿宫人扫御床[2]。
注释:[1]十二楼:本为神仙所居之处,此处借指宫女居住的楼阁。[2]袍衿宫人:短袍绣祷,宫女的妆饰。
鉴赏:“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这里的“十二楼”和“望仙楼”都是宫中妃子的住处。宫妃们一大早就起来梳妆打扮,等候君王的临幸。“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锁衔金兽”是说门环铸成兽形,下锁后,恰似兽含着锁一样。“水滴铜龙”,是指古代的计时器。这两句写宫门深锁,长日难挨。通过对门锁、漏壶的描写,把环境的凄清和时间流逝的缓慢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上句的“冷”既写了金属门环的冰冷,也显示了深宫的冷清。映衬出了宫妃心情的凄苦。下句的“长”字,通过宫妃对漏壶单调而没完没了的滴水声的感受,显示了宫妃内心的孤寂与抑郁。“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宫妃对君王的到来还抱有希望,不时地坐在梳妆台前再一次梳梳发髻。也不时地再换一次衣服,在换之前还用香熏一下,希望自己的打扮和服饰能引起皇上的注意。这是对宫妃们的心理和行为的生动的刻画。最后两句说出了整整一天望幸的结果,“遥窥正殿帘开处,袍祷宫人扫御床。”是说她们一边在等待君王的驾临,有时也偷窥一下皇上的行踪。当她们看到宫女们正在打扫正殿的御床的时候,知道皇上要下榻正殿不会来了,又白等了一天。
马戴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会昌四年(844)进士,在太原幕府中任掌书记时,因直言获罪,贬为龙阳尉。获赦回京,终太学博士。与贾岛、姚合为诗友,擅长五律。
楚江怀古[1](其一)
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2]。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3]。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4]。
云中君不见,竞夕自悲秋[5]。
注释:[1]楚江:这里指湘江。[2]楚丘:楚山。[3]木兰舟:此因楚江而用《楚辞》中的木兰舟。木兰:小乔木,有微香。[4]广泽两句:意思是水阔故得早见明月,山多故乱流夹泻。[5]云中君:本《楚辞·九歌》篇名,为祭祀云神之作,此也因楚江而想到《几歌》。
鉴赏:首联是说,秋风萧瑟,傍晚时分,江上晚雾弥漫,楚山夕阳西下。肃杀的暮秋景象,透露出诗人悲凉凄清的落寞愁绪。
颔联视听结合,物己交融绘出了这样一幅图画:只听见浩渺的洞庭湖边枯树丛中猿猴哀鸣,只见江中木兰小舟飘流。
颈联二句是说,夜幕降临,明月冉冉在浩瀚无边的洞庭湖上升起,苍青色的山峦夹泻着的乱流奔涌而下。阔大和静谧反衬出诗人远谪南荒的孤单凄凉,迷茫与纷扰则深深映照出他内心深处的烦乱彷徨。
尾联“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是说,点明“怀古”之题,而且“竞夕”与“悲秋”在时间与节令上呼应开篇,使全诗于变化错综之中首尾一致,和谐完整。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安东南)人,乾宁进士,后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有《浣花集》传世。
金陵图[1]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注释:[1]金陵:又名建业、建康,即今江苏南京,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等六个小朝廷皆建都于此。
鉴赏:这是一首题画之作。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为什么就画不成社会的“一片伤心”呢?只因为一般的画家只想迎合世人庸俗心理,专门去画粉饰太平的东西,而不愿意反映社会之真面目。
三四两句以一个典型的例子证明了自己的看法:“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请看这幅《金陵图》吧,画面上古木凋枯,寒云笼罩,一片凄清荒凉。南朝的六个小朝廷,哪一个不是因为帝王不是昏庸无道,最终向敌屈膝投降而结束它们的短命历史的?这就是三百年间金陵惨淡历史的真实写照。
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1]。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2]。
注释:[1]霏霏:细雨连绵飘洒的样子。六朝:历史上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都建都于建康(今南京),称为南朝六朝,简称六朝。[2]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以南,本是三国时吴国的后苑,从东晋到陈一盲是朝廷阜帝和中央政府所在地。隋、唐都定都长安,台城便荒废了。
鉴赏:这是一首吊古诗。
起句不正面描绘台城,着意渲染氛围。因南京城滨临长江,故说“江雨”、“江草”。江南的春雨细密。在霏霏雨丝中,四望迷蒙,如烟笼雾罩,给人以如梦如幻之感。暮春的江南在阴雨中更显轻柔婉丽,很容易勾起人们的迷惘惆怅。这就为下面抒情作了准备。
次句接首句跳跃很大,乍读似不相属。细品其味,则知其实不仅“江雨霏霏”的氛围,已暗含“梦”境,而且在暮春霪雨、如茵碧草之间就隐藏着一座已经荒凉破败的台城。景色依旧在,而曾经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却早已成为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如今也成了供游人凭吊的历史遗迹。“鸟空啼”的“空”字无实在意义,却使人们从对鸟啼的特殊感受中进一步觉察到梦幻景象,寓“慨”很深。
后两句是连语。在春风中摇摆的柳枝,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的感受,让人想起繁荣兴旺的局面。当年的台城柳,缀满十里长堤,烟笼雾绕,是台城繁华景象的象征;如今的台城已经是千门万户长满野草的破败的地方了,那些柳树却依旧烟笼雾绕,显得多么“无情”!
章台夜思[1]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2]。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3]。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不来[4]。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5]。
注释:[1]章台:章华台,在今湖北监利县西北。[2]瑟:弦乐器。[3]楚角:楚地的号角声。[4]殊:绝。[5]乡书:即家书。作者另一首诗云:“万里逢归雁,乡书忍泪对。”
鉴赏:首联:“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凄清的琴瑟之音伴随着窗外的凄风苦雨如怨如诉,好像在埋怨这漫长的黑夜。一个“怨”字、一个“哀”字堪称点睛之笔,烘托出一个凄清冷寂的典型环境。
颔联:“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两句承上,诗人塑造了一个鲜明形象:驿馆内,夜阑人静,桌上一盏油灯泛着淡黄色的微光,在窗外不时袭来的寒风中瑟瑟发抖。一弯残月清冷的光射进屋内。“孤灯”“残月”倍增羁旅他乡、有家难归的无限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