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715-770),原籍南阳,移居江陵(今湖北荆州)。少时读书于嵩山,后漫游京洛河朔。天宝三年(744)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两次深入边关,第一次是赴安西(今新疆库车),为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僚属,第二次赴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在封常清幕府任职,对边塞生活体验颇深。肃宗时,拜右补阙,长安收复后,出为虢州长史。代宗朝入蜀,两任嘉州刺史,罢官后客死成都。岑参以边塞诗著称,写边塞风光及将士生活,气势磅礴,昂扬奔放,与高适一起是盛唐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2]。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3]。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4]。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胡天:指西域的气候。[2]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3]瀚海:地名,今准噶尔盆地一带。阑干:纵横的样子。[4]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鉴赏:这首诗是岑参任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时的作品。武判官是岑参前任,这首诗是岑参送他回京复命的送行诗。全诗意象异常雄壮,想象奇绝,堪称咏雪诗歌之佳作。
全诗开头就有了非常奇瑰的基调。第一至四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盛开的梨花来比喻满树的雪花,一幅壮丽的北国冰雪风光顿时展现在读者眼前。“一夜春风”很写实,同时也暗含惊喜之意。平淡的北国经过一夜的银装素裹,让早起赏雪的诗人想起了观赏春天梨花盛开的好心情。梨花是慢慢地在等待中开放的,而雪花中的北国是一夜即成,欣喜之情自然更胜一筹!这种想象又是何等的神奇!春花烂漫本是春天的胜景,把冬天的肃杀无情换成春意盎然,实际上是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表现,同时也是盛唐时蓬勃向上、极度自信心理的自然流露。第五至八句:“散入珠帘湿罗幕”四句紧扣塞外风雪的奇冷,用具体的所见所闻来描写雪天的冰寒刺骨,读来亲切自然。“散入珠帘湿罗幕”把视线从室外拉到室内,雪花带着寒意“入珠帘”、“湿罗幕”,场景过渡非常流畅自然。“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从出征将士自己的感受来写塞外的严寒,让人感同身受。将军和都护是互文见义,将军所处远好于普通将士,他尚且感觉“不得控”、“冷难着”,何况衣着单寒的士兵呢?但是非常奇特的是,我们读到这样的诗句,不仅不感到将士生活的艰苦,反而能体会到将士们驻守边塞的豪情壮志,是诗人“好奇”的诗风和昂扬的激情自然流露。
第九至十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也夸张之极,不是写实,而是虚拟人所不能见的全景,虽然是想象,却又显得合情合理,让人赞叹。“翰海”指沙漠的广阔,“百丈冰”形容冰川的高峻,再加上万里不散的愁云,就像现在电影里面的全景镜头一样,给读者带来全新的视角体验。同时,诗人用一个“愁”字又为即将到来的送行做了情感的铺垫。第十一至十二句:“中军置酒饮归客”下面开始进入正题,描写送别的情景,用“胡琴”、“琵琶”、“羌笛”这些非常典型的西域乐器形象地渲染出了送别的场景和气氛,让人感觉到迥异于中原内地的边塞送行气氛。第十三至十四句:写营门外的冰雪寒风,天气奇寒。“风掣红旗冻不翻”更是塞外才能感受到的奇妙景象,连红旗都被冻住了,在狂风中一动不动,多么地神奇!而不动的红旗和狂风中飞舞的雪花正好成了绝妙的对比,动静相配,给人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感。第十五至十八句:写轮台东门送别的情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从壮丽的雪景回到送行的主旨,感情真切而感人。
全诗句句咏雪,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用语绮丽,想象神奇,不愧是唐代边塞诗歌的代表力作。同时,它也是我国古典诗里咏雪诗歌的代表名作。全诗充满奇情妙思,有生动真实的想象,又融合了作者本人强烈的主观感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音韵上,全诗诗随韵转,韵随诗行,每个场景的转换都和韵的转换连在一起,让人读来跌宕生姿,耐人寻味。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1]
岑参
参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2]。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3]。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4]。
注释:[1]走马川:地名。封大夫:封常清,蒲洲人,唐代名将。[2]金山:即阿尔泰山。汉家:这里实借汉以指唐。[3]五花、连钱:都是指马身上的斑纹。砚水:墨水。[4]慑:恐惧,害怕。车师:唐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伫:(长时间)站立。
鉴赏:这是诗人第二次出塞任安西节度使判官时,节度使封常清领兵出征播仙(唐代古地名),他即写下这首诗为其壮行。诗人在诗中极力描写走马川一代环境的恶劣与艰苦,以此来衬托出征将士的英勇无畏,并预祝将士出征的最后胜利。全诗气势豪放,节奏急促有力,行文如流水奔腾激荡,又像进行曲一样豪迈乐观。全诗意境雄壮,想象神奇,堪称岑参边塞诗歌的名篇佳作。
诗人开篇用重墨渲染边疆环境的恶劣,“平沙莽莽黄入天”非常形象生动,“随风满地石乱走”更是大漠烈风的真实写照,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是写不出来的。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率军出征。先写烟尘,后见将军,人未到,而声势已出,就像舞台的背景一样,用出场前的声威渲染了唐朝大军的威严和正义,有先声夺人之感。“将军金甲夜不脱”下面五句描写战争的残酷和艰辛,歌颂了为国效命将士的赤胆忠心。“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一方面写环境的险恶,同时又暗示了大军夜晚行军的声势浩大,“戈相拨”三字很好地渲染了气氛,人们仿佛看到了唐军顶着凛冽的寒风,人马杂沓,三军用命,尽皆向前的赫赫军威。“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继写大漠风霜的严酷之后,又描述严寒的可怕,汗气蒸发掉了马毛上的雪花,但汗水又很快凝结成冰挂在马皮上。帐外苦寒如此,帐内写字的砚台里的墨水也很快凝固成冰。最后三句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封大夫凯旋荣归,“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有了前面唐军威严军威的铺垫,封将军出征胜利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全诗风格豪迈,感情真挚,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雄壮,洋溢着乐观的浪漫精神。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1]。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2]。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3]。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4]。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释:[1]旄头:即“髦头”,指二十八宿中的昴宿,旧时以为是“胡星”。旄头落:意谓胡人败亡之兆。[2]戍楼:驻防的城楼。[3]虏塞:敌方要塞。[4]亚相:封常清于天宝十三载(754)以节度使摄御使大夫,御使大夫在汉时位次宰相,因此岑参美其为“亚相”。
鉴赏:和《走马川行》一样,岑参此诗也是有关唐代边塞战争的千古名篇。和《走马川行》不同的是,此诗直写战斗场面,具体手法也不一样。这首边塞诗虽题为送行,却描写了整个战争的过程。诗起首六句先写战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连续两个“轮台城”让人感到节奏很紧,极力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据《史记·天官书》“昴为旄头,胡星也”,用“旄头落”来预言胡军的必败,强烈的爱憎跃然纸上。三、四句解释紧张的原因,“单于已在金山西”,而出征的汉军就在轮台北,两个“在”字,刻画了两军对垒的紧张和肃杀。紧接四句描写大军的出征和战斗的激烈。“雪海涌”、“阴山动”都是以虚写实,没有“左骖殪兮右刃伤”惨烈场景,但和岑参飘逸俊秀、夸张好奇的诗风非常合拍。“虏塞兵气连云屯”极言敌军之多,同时也暗示了战争胜利来之不易。“战场白骨缠草根”很耐人寻味,刚刚倒下的战士遗体是不可能马上变成白骨的,但这累累白骨又从何而来呢?原来岑参在这里所见到的和要暗示的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场战争、一次出征,他的视线已经放到了边塞无数次的战争岁月里,眼前所见到的是边塞无数次的征战和杀伐,所以两军交战之地也就是在古代无数无名将士倒下的战场,细细品味,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最后诗人再次呼应主题,用“青史谁不见”和“功名胜古人”来赞颂封将军的神勇和无敌,全诗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尾。
本诗在艺术手法上张弛结合,音韵上抑扬顿挫,结构上严谨完美。有描写,有烘托,有想象,有夸张,手法极其多样,充满着深沉的历史感和浪漫主义情怀。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1]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2]。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3]。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1]碛(qì)西:即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所在地。[2]惯度:习惯于在某地度过。祁连城:在今甘肃张掖西南。轮台:唐代在庭州置轮台,县治在今新疆轮台东南。李副使赴碛西从甘肃武威郡的赤亭起身,必经火山和轮台。[3]脱鞍:即下马。垆:放酒坛的土台。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诗。既不写饯行时的歌舞盛宴,也不写分手时的难舍离情。作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祝酒劝饮,然而字里行间却使人感到一股激情充斥在里面。
首二句是点明时间地点。李副使(其名不详,应是岑参的朋友)将离武威赴碛西任职,他的旅途从赤亭开始,必经火焰山和轮台,路途十分艰辛。“火山五月行人少”,诗人早有吟咏,何况“六月”酷暑?这里以赤亭、火山起笔,造成一个特殊的背景,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辛、毅然应命前行的豪迈气概,而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也孕育其中了。
三、四句称赞李副使。在写法上是一转折,明写李氏不平凡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知道你经常出入边地,岂能见到轮台的月亮就惹出乡愁来呢?“岂能”二字是故作反问,其实是暗示李氏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之脑后了。第四句是盛唐时代人们积极进取精神的反映,是盛唐之音中扬的一笔。
五、六句是劝说李副使,挽留他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诗人超越一般送别诗多诉依依不舍之情的藩篱,直接点出李氏此次万里西行的使命就是打击屡兴边患的胡人。这就化惆怅为豪放,在送别的诗题下留下了一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