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唐诗精品鉴赏
19350400000028

第28章 祖咏(3)

颔联也是此诗流传很广的一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雨后的松林显得格外清新,皎洁的月光从密密的松林中洒下,清澈的泉水从光滑的岩石上静静淌过,泉水映着月色,发出银亮的光。这一联写月光如水,是写“静”;写清泉流淌,是写“动”,动静结合,简简单单的十个字塑造了一个明净超脱理想情境。

接下的两句描绘山中人们的生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进行描写,使诗中的形象更加逼真,更富有生气。这一联先写果后写因,利用人们的期待效应,制造了一个恍然大悟的效果。“归”和“下”字原本应分别放在“浣女”和“渔舟”之后,但是诗人有意将它们倒装,不仅使这一联音韵和谐,同时有一种动感美。

雨后的空山如此清新高洁,山中的人们是如此安逸自在,诗人顿时感到找到了一个世外桃源,他忍不住抒发自己的情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句诗化用了《楚辞·招隐士》的典故,并反用其意,含蓄地将自己留恋山林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进行了表达。

这首诗不但写了秋日傍晚雨后山中的美景,同时流露出诗人自己领受这种佳景的愉快和对山林生活的依恋。与王维后期的山水诗相比,少了几分孤寂,多了几分清新、几分生活气息。全诗不事雕凿,天然之妙。高步瀛评曰“随意挥写,得大自在”(《唐宋诗举要》)是非常恰当的。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1]。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2]。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3]。

注释:[1]中岁:中年。陲:边。[2]胜事:美好的事,快意的事。[3]值:遇见。

鉴赏:诗评家们常常以为王维诗歌最突出的风格便是“清淡自然”四个字。这一风格首先体现在诗人那些反映隐逸生活情趣的山水田园之作中,而《终南别业》便是这类诗歌中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第一联“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就厌倦俗世而信奉佛教,晚年退隐终南山边。

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描写诗人隐居终南别业的生活。“兴来”是说随意而行,“每”是说常常这样做,“独”与“自”两字,写出诗人自得其乐的心态,“胜事”强调了这种生活的快乐。在这里,诗人并未荡开笔墨细写所见之美景、所遇之快事,然而一个悠然自得的隐者形象已跃然纸上。

第三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进一步描写诗人寻访的意趣与雅兴。简单两句勾画出一个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的隐士的形象:他溯流走去,不知不觉竟走到水的尽头,看样子是无路可走了,那干脆就坐下来吧,闲看眼前朵朵白云徐徐升起……白云在诗歌中素来就是一个代表着自由自在、悠闲飘逸的意象,我们的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呢?这一联最为人称道的是它表意简洁,诗中有画,且蕴含生活哲理。

最后一联写“偶然”遇“林叟”,便“谈笑”“无还期”了,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对句既纯属自然,又隐含着丰富的哲理。

全诗写景、述情,皆似平平道来,不费功力,可谓平淡自然,但诗中作者那种悠闲自得的雅兴与超然出尘的心态却已跃然纸上。所以元代方回称赞此诗“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瀛奎律髓汇评》),纪昀也说“此诗之妙,由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瀛奎律髓汇评》),确实如此。

归嵩山作[1]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2]。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3]。

注释:[1]嵩山:又称嵩高山,在今河南登封北。[2]薄:草木丛。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3]迢递:遥远的样子。关:本意指门闩,这里代指门。

鉴赏: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秋,写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当时心情的写照。

首联“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清川”,清清的流水。清清的流水围绕着草木丛生之地。这是写所见之景。“车马去闲闲”,这是诗人写自己的车马悠闲自得地行走在路上。车马本无心,何来“闲闲”之感?这正是王国维所谓“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脱离了官场是非,诗人感觉就像清川一样自由,就如同车马一样悠闲。

颔联承上写景,依然是托物寄情,写自己归隐之情如流水归海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这句似化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名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化用得不着痕迹。“暮禽”二字也包含着“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暗示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对仕途的厌倦与失望。

颈联接着描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王维非常善于选择适于表现自身心境的景物,并加以组合。四个景物,城是荒废多日的,渡口是许久以前的,阳光是夕阳西下,已近黄昏,连眼前的山景都是秋景,草木凋零。四个景物组合在一起反反复复地都在说一个词——萧索。这两句诗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不知想到了什么,渐渐诗人的心绪又开始低落了。

末联“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写诗人来到嵩山下安家落户,打算退隐山林。“迢递”二字,暗示归隐之高洁和诗人从此与世隔绝、不问世事的宗旨。而“闭关”二字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这句在叙事写景中仍在表达归隐后的心情,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此时的心情又转向恬淡和平和了。

全诗前四句写归山途中所见风景,情调闲适;后四句通过对荒城古渡、秋山落日萧索景象的刻画,表现出诗人归隐后的落寞心情,景与情契合交融,字里行间隐约地显示了作者心绪的细微变化:由闲适自得,到落寞凄清,最后又转向平和与恬静。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1]。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2]。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3]。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1]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别名。天都:一说指帝都,即唐都长安;一说指天庭。海隅:海边。[2]霭:云气。[3]分野:古时以地上的州国同天上的星辰位置相配,谓之分野。

鉴赏:开元二十九年(741),王维归京后,曾隐于终南山,本诗写于是时。

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九说:“右丞五言律有两种,一种以清远胜,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也;一种以雄浑胜,如‘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是也,当分别观之。”

全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清沈德潜说“近天都言其高,到海隅言其远”,山高到接近天庭,当然是极高了;山脉绵延不断,能从长安附近延伸到海边,当然是极远的了。以艺术的夸张,写出了山之高远。

颔联写身边的景物,写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之妙。“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云雾在回望中合成一片,但走近了却是看不到。王维以简简单单的十字,却唤起了有过游山经验的人的印象。这一联用了互文修辞,“青霭入看无”与前句“白云回望合”交错使用,起到了互为补充的效果。

颈联依然是写景。这首诗首联从大处着手,写终南山全景;颔联从细处人笔,写云雾之妙;颈联又从大处着眼,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分野中峰变”,乃作者立足中峰,纵目四望的感受——终南山之大,使得中峰所隔,分野就变了;“阴晴众壑殊”仍是写其大,大到全山沐浴在同一片阳光下,由于山势有遮隔,各山阳光强弱有无不一,这边阳光普照,那边却是乌云密布。

末联笔锋突然一转,不再写景,而写诗人自己想投宿山中人家,隔着水问对岸的樵夫。这句粗看似来得突兀,但细细品来,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写出山的辽廓荒远;二是为原本无声之景加入声音,而且是“隔水”的空远之声;三是点出了主人公的活动,给全诗又添一种动态的美。

而这首诗之所以可以于四十字内无所不包,其关键正在于诗人并非重于细绘山的各种形态,而是极度渲染山之神韵,终以劲健笔力、磅礴气势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作了一个传神写照,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大、雄峻、幽深,这正是所谓的“尺幅具万里势”的完美体现。

汉江临眺[1]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2]。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3]。

注释:[1]汉江临眺:一本题作《汉江临泛》。[2]楚塞:指古代楚国地界。三湘:湘水合漓水称漓湘,合蒸水称蒸湘,合潇水称潇湘,故称三湘。荆门:在今湖北荆门南。九派:九条支流。[3]襄阳:在今湖北襄樊。山翁:指晋代山简,是竹林七贤山涛之子。他曾曾镇守襄阳,好饮,每饮必醉。

鉴赏:这首诗是王维于开元二十八年(740)路过襄阳时的作品。诗题《汉江临眺》中的“汉江”即汉水;“临眺”,即登高远望。可见这首诗写的是在襄阳登高远眺时所看到的景色。

首联“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写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接连荆楚要塞,又在荆门一带与长江九派支流汇合。这一联虽无一字提及汉水,却已给人以浩瀚汉水雄浑壮阔的整体印象,为全诗渲染气氛。汉水接三湘通九派,都不是单纯的登高远眺所能看到之景,倒像是从飞机上俯瞰所见。诗人通过想象将这样一幅大的画面仅用两句五言就表现出来,这便是所谓的“尺幅具万里势”了。

颔联结合自身的印象与感受来写眼前所见之远景。前句“江流天地外”,用了夸张手法写汉江极浩瀚空阔,看起来好像都流到天地之外去了。后句“山色有无中”,写在江边眺望远山,山色淡到极点,若有若无,似隐似现。一句“有无中”将那由于距离极远而迷离朦胧、变幻不定的山色逼真传神地写了出来。

颈联转而写近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写眼见江水一片浩淼,郡城(指襄阳)好似浮在水波上一般;波涛激荡滚动,远方的天空似也被撼动了。这里诗人的笔法极灵动,一“浮”一“动”,全从个人主观的印象与感觉着笔,令诗人笔下之景似乎都动起来了,更能唤起读者的想象,传达出汉水神韵之浩淼。

末联“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引曾镇守襄阳的晋人山简的故事,言欲与山翁共谋一醉,表现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与前三联之景相应,意境极其深远。

全诗意境优美,格调清新,在描绘景色中充满了乐观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1]。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2]。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3]。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4]。

注释:[1]绛帻:红色头巾。鸡人:古代宫中,于天将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于朱雀门外高声喊叫,好像鸡鸣,以警百官,故名鸡人。晓筹:即更筹,夜间计时的竹签。尚衣:官名。隋唐有尚衣局,掌管皇帝的衣服。翠云裘:饰有绿色云纹的皮衣。[2]衣冠:指文武百官。冕旒: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的礼冠。旒:冠前后悬垂的玉串,天子之冕十二旒。这里指皇帝。[3]仙掌:掌为掌扇之掌,也即障扇,宫中的一种仪仗,用以蔽日障风。衮:指皇帝的龙袍。[4]五色诏:用五色纸所写的诏书。

鉴赏:这首诗作于乾元元年(738)春末,时作者任中书舍人。贾至当时写过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当时王维、岑参、杜甫等都有应和之作。王维此诗与岑参所写同题,都是描写朝拜庄严华贵的唱和诗。全诗按照时间的顺序,通过细节描写与场景的渲染,分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后三个层次,描绘了皇帝的威仪与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氛围。

一、二句写早朝前的情景。作者选取了“报晓”与“进裘”两个细节开始为将要写到的早朝渲染气氛。在古代宫中,天将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于朱雀门外高声喊叫,以警示百官,取公鸡打鸣意,故名鸡人。尚衣局是专门掌管皇上衣服的部门。翠云裘,饰有绿色云纹的皮衣,这里专指天子衣饰。诗人用了一个“方”字准确地表达出早朝前那种有条不紊的秩序感与时间感。王维有意用了“绛色”来与“翠云”形成颜色上的鲜明对比,突出了皇家环境之华丽。

中间四句从正面描写了早朝的情景。在前两句中,诗人用“九天阊阖”喻皇宫,为早朝设置了一个神圣的背景,以万国使臣朝拜来进一步衬托天子的尊严。诗人在此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恢宏壮丽的场景。“九天”两句所描写的朝见的磅礴气势,古来无出其右者。后两句着意细节,写蔽日的障扇在晨曦照耀下向前移动;香炉的轻烟萦绕,皇上的龙袍中所绣之龙好似浮游于烟雾之中。在这里,诗人用“才”字来强调了时间的准确,同时,在细节描绘中注意突出了光与影的效果。“香烟欲傍衮龙浮”一句,一个“欲”字把香烟简直写活了。

最后两句“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主要写朝拜后贾舍人就用五色纸起草诏书,可听到服饰铿锵声时他便已回到中书省。贾至原诗末两句:“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写到中书舍人起草诏书的职责,王维和诗结尾也照应了贾至原诗,也归结到中书舍人的职责上。但看起来却是比贾至原诗生动许多。他用“五色诏”写色,“佩声”写声,并未直接写到贾至,但在这声色的描写中却把贾至的活动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这首和诗不和其韵,只和其意;用语堂皇,造句伟丽,格调和谐,别具艺术特色。

赠郭给事[1]

王维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2]。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3]。

注释:[1]给事:即给事中,门下省的要职。[2]奉:通“捧”。[3]无那:无奈。

鉴赏:此诗题为《赠郭给事》,给事,即给事中,乃唐代门下省要职,掌宣达诏令,驳正政令之违失,地位相当显赫。从诗题便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酬和诗,是王维赠与给事中郭某的。在王维晚年半官半隐的生活中,此类应酬性的诗甚多。这类诗内容上大都是称赞对方,感慨自身。

首联意在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洞门高阁霭余晖”,“洞门高阁”是皇家的写照,“余晖”乃皇恩普照的象征;第二句“桃李阴阴柳絮飞”,“桃李阴阴”是写郭给事桃李满天下,“柳絮飞”是写他的门生个个飞扬显达。这两句看似写景,实乃运用象征手法形象地写出郭给事上承皇恩,下受门生拥戴,突出了他地位之显赫。

颔联“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着意写郭给事奉职贤劳,居官清廉闲静。这里除了用“疏”与“稀”两字来渲染这种闲静的气氛外,还着意描写了“省中啼鸟”这一现象。省中本应是政务繁忙,人来人往之所,但现在居然是清闲安静得听得到鸟叫。这是一种侧面描写,因为讼事无多,时世清平,所以吏人稀少,省中清闲。这一句明里是在描写郭给事居官的环境,写他居官清闲,其实是在暗写他政绩卓越,时世太平,乃至衙内清闲。酬和之作往往都免不了赞谀之词,但王维这样的写法,却有婉转曲折不落俗套之妙。

颈联“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这是直接写郭给事本人,早晨盛装朝拜,傍晚捧诏下达,不辞辛劳。两个动词“趋”、“拜”形象刻画出郭给事毕恭毕敬的样子,而“晨”、“夕”二字又使人很容易想到郭给事从早到晚侍奉在皇帝左右,深受皇上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