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唐诗精品鉴赏
19350400000100

第100章 许浑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太和进士,官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自少苦学多病,喜爱泉林。其诗长于律体,多登高怀古之作。此外,其诗常带云雨霜雪水等物事,时人戏称“许浑千首湿”,不抑其才气。有《丁卯集》传世。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1]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2]。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3]。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4]。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5]。

注释:[1]阙:本指宫门前望楼,诗中代指长安城。驿楼:旧时供邮传人和官员旅宿的处所。[2]长亭:古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之说,常用作饯别处。[3]太华(huà):即华山,潼关西。有别于山西之少华山,故名。中条:山名,山西永济境内,处太行与华山之中,故名。潼关东北。[4]迥:远。[5]帝乡:指都城。

鉴赏:潼关地处陕、晋、豫三省要冲,是从洛阳西入长安必经之咽喉重镇,山河表里,形势险要,景色动人。墨客骚人到此,每每题诗作文以纪胜。清末谭嗣同便留下“河流大野犹嫌未,山入潼关不解平”的名句。

许浑从故乡丹阳首次去京师长安,途经潼关,兴会淋漓,挥笔写下这首五言律诗。

首联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将读者引入一个秋浓似酒、旅况萧瑟的境界之中。

颔联与颈联以如椽巨笔,勾画出潼关四周景物。极目望远,但见南面华山高耸入云;北隔黄河,中条山笼罩于疏雨之中。近看则见莽苍树色随关城一路远去,关外黄河从北面深山峡谷中奔泻而至,在潼关脚下如巨龙猛一转头,直冲三门,咆哮着直入大海。

尾联上句是说明天就可到京城了,似给人一种轻松之感,然而下句却出人意外地说“犹自梦渔樵”,含蓄地表白了自己并非专为功名富贵而来。如此结束,委婉得体,悠游不迫,而又如异峰突起,出人意料。可谓匠心独运,构思奇特新颖。

早秋

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1]。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2]。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3]。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4]。

注释:[1]泛:弹,犹流荡。晋《吴声歌》:“黄丝伴素琴,泛弹弦不断。”萝:泛指树梢悬垂的植物。[2]玉露:白露。拂:掠过。金河:秋天的银河。古代五行秋属金。[3]还密:尚未凋零。远山句:意谓在明朗的阳光下更显得远山之多。[4]淮南两句:用《淮南子》“见一叶落而知岁暮”和《楚辞·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之意。

鉴赏:在晚唐诗人怀古伤今、羁旅苦愁、不第落魄、闲居苦闷的生活中,悲秋的苦吟所传递出的伤感,随处可见:“鸡鸣荒成晓,雁过古城秋”(许浑《泊松江渡》),“一夜风吹竹,连江雨送秋”(杜牧《忆齐安郡》),“赢马客舍秋草合,晓蝉关树古槐深”(刘沧《人关留别主人》)。《早秋》当是诗人旅居时作。

首联“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是说:长夜漫漫,夜色深深,流荡着阵阵凄清的瑟声,秋风吹拂着枯萎的藤萝,瑟瑟有声。这是一个令人伤神感慨的秋夜,悲秋情感尽见此凄清冷寂的环境中。

颔联“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抓住具鲜明节令特征的景物来写,秋风萧瑟天气凉,流萤出没于白露中,似在寻觅栖身之所;夜幕中疾飞的大雁似早知秋天已至,掠过银河,向南而去。

如果说前两联伤时悲秋的情味太浓的话,那么颈联“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则给人一种宽慰。由于是早秋,晓雾中挺拔的大树尚未凋零,在明朗的阳光下,远处山峰尽收眼底,显得比往常增加了许多。这一联虽还不能和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高亢雄浑相比,但确实为这首诗平添了一丝亮色。

尾联“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直抒胸臆,化用《淮南子》“见一叶落而知岁暮”和《楚辞·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之意,写水波随晓风而起,补足早秋,便显得神清气足。

许浑是晚唐时期以写怀古和山水著名的诗人,就其山水诗而言,写景阔大,思想内涵深沉,情感真挚,故其景、情、理水乳一体而形成的诗歌意境,实有“盛唐余韵”。以此评价他的《早秋》一诗当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