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19349700000016

第16章 谦

谦虚和宽容是建功立业的基础条件之一

谦:亨,君子有终。

“谦”是对自己的才能、成就不自负的谦虚态度。这一卦,内卦,“艮”象征山、止;外卦“坤”象征顺、地;内心知道抑止,外表柔顺,这就是谦虚的态度。这一卦,又是“艮”的山在“坤”的地下;本来山高地低,但高山将自己贬低到地的下面,也是谦虚的形象。所以说:谦虚可以亨通,开始或许不顺利,但由于谦逊,必然得到支援,最后能够成功。

《谦》卦山下地上,有地在山下之象,于是含有谦和、宽容而亨通之理。不论天道、地道和人道都崇尚“谦”,“天道亏盈而谦,地道变盈而流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只有谦,万事万物才能亨通。所以,主张在财富分配上“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即减少富人的财富来增益给贫困的平民,衡量贫富的差距来使之公平。因为,“谦”是宇宙的法则,所以,不得不应该如此。作为个人来讲,“谦和”“宽容”是一种美德,“劳谦君子,万民服也”,“劳谦,君子有终,吉”。有功劳而又谦逊的领导者,他在民众中就会有很高的威望,民众很敬服他。这样的人做事能够获得成功,因为,万民敬服,就有号召力,民众就会支持他的工作。

谦逊,是一个优点,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一个人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只有谦逊了才能赢得好人缘,谦逊的品质是成功者的品质。

具有谦逊性格的人恪守的是一种平衡关系,即使周围的人在对自己的认同上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让别人不感到卑下和失落。非但如此,谦虚有时还能让人感到高贵,感到比其他人强,即产生任何人都希望能获得的所谓优越感。所以,不让别人感到失落而使人产生优越感的秘诀之一便是在他人面前恰当地表现自己的谦逊。对于谦逊,我们要指明的一点是:在这个现实的世界,好的道德与才能,如果没有人知道,并不能得到好的回报。过度的谦逊不仅是在欺骗自己,也是在欺骗别人,更是对自己能力的诋毁。所以,谦逊与适时的自我肯定相结合,才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谦逊的人不易受别人排斥,容易被社会和群体吸纳和认同。一个功成名就而又谦逊得当的人,身价定会倍增。人绝不该自高自大、自鸣得意和自以为是,而应该谦虚谨慎。因为知识是无穷的,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永远战胜未来。而未来才是不骄不躁的裁判官,一切自以为是的骄傲情绪都会在这里被无情地降温和折服。

大发明家爱迪生有过一千多项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发明,被誉为“发明王”和“一代英雄”。但在他的晚年,由于越来越严重的骄傲情绪,使得恰恰是在他最志得意满的领域里,犯了形而上学的大错误。他固执地坚决反对交流输电,一味坚持直流输电,结果导致惨败。原来以他命名的公司不得不改为“通用电器公司”,而实行交流输电的威斯汀豪公司至今仍保留着。这真是“英雄迟暮,骄则自误”。

错误有很多种。有些源于无知,而有些则根植于骄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评判事物的标尺就会失衡。所以,即便是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也不应该自鸣得意和沾沾自喜。

不论是属于侥幸心理,还是经过长期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心中充满巨大的快乐,以至一时间欣喜若狂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因一次成功,就一直欣喜若狂,一直得意洋洋,到处显耀自夸,总是表现出一种优胜者的得意忘形和骄傲自满,人们即使不至于说他是疯子,大概也决不会敬佩他,而只会鄙视他。

如果自鸣得意者只是一种优胜者良好的自我感觉,而且能以此感觉而不停顿地勇敢向前进击,这当然是一种美好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可以不断地取得新的成功。但一般来说,不谦逊的人很难把自己的感觉控制在这个境界。恰恰相反,他只是自以为了不起,而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因而驻足不前。

不谦虚的人大多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因为他被自己头上的那层光环迷住了双眼,有些眼花缭乱,有些飘飘然,头重脚轻,摇摇晃晃,如同醉汉。伴随着岁月无声的流逝,他自以为已经走了很远的路,有一天当他突然醒来一看,才知道自己还留在当初的起跑线上。也许直到那时候,他才会发现,山上已是旌旗烂漫,自己却仍然躺在山下的池塘边,顾影自怜;也许直到那时候,他才会爬起来,扔掉头上的光环,走出怪圈,奋勇前行。

当你骄狂自得的时候,你可以摸一摸自己的头顶上,是哪一层光环迷住了自己的双眼,及早把它扔掉,你会轻松许多。

可见,平素以真诚谦逊待人,你将博得大众的好感,为自己事业的腾飞奠定基础;而一旦时机成熟或者机遇已到,就要充分利用谦逊所带来的身价,一蹴而就,达到目的。

谦虚的人总是善于容忍、宽大。这种宽容是对自我性格中暴躁一面的自律。朱莉娅·韦奇伍德夫人说:“所有精神礼物中,最珍贵的便是理性的宽容:文明的最大教训是我们一定要相信那些我们无法预见的困难。”

对那种不能容忍、脾性偏狭的最好修正便是增加智慧和丰富生活经验。培育良好的修养也往往能使人们摆脱那些无谓的纠缠。那些不能容人、脾性偏狭的人很容易便卷入到这些无谓的纠缠中。良好的修养主要在于这样一种脾性之中,具有这种脾性的人能公正、理智、慎重和仁慈地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的实际事物。因此,有文化修养和生活经验丰富的人总是能很好地克制自我、宽厚待人,那些愚昧无知和心胸狭窄之人往往不能容忍和宽厚待人。那些具有宽厚性格的人其性格的宽厚程度与其实际智慧成正比,他们总是能考虑别人的缺点和不利条件而原谅他们——考虑别人在性格形成过程中环境因素的控制力量,考虑别人不能抵制诱惑而犯错的情形。

在很大程度上,人生是我们自己写就的。开朗快乐的人拥有快乐幸福的人生,而抑郁忧愁的人则拥有抑郁忧愁的人生。我们常常发现,我们的性情往往能折射出我们周围的现实。如果我们自己是爱发牢骚的人,我们通常也会觉得别人也爱发牢骚;如果我们不能原谅和容忍别人,不能宽厚待人,人们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们。

如果我们想与人和睦相处并得到他人的尊重,那么我们就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和性格特征,我们与他人打交道时,应该容忍他们的为人处世方式和性格爱好。我们也许并不清楚我们自己的怪僻亦或一些奇怪的方面,但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在南美的一个小村,那儿的大脖子病或甲状腺肿是如此之普遍以致该村的人以为没有这种病的人就是畸形人或丑八怪。一天,一群英国人经过那儿,村庄里的许多人都嘲笑他们,并狂呼乱叫:“看,看这些人——他们没有大脖子(病)!”

画家巴里在罗马时,因为他惯于争论的习惯,他又和罗马的艺术家以及艺术爱好者,就油画和绘画作品的经营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他的朋友和同乡埃德蒙·伯克——位宽宏大量的人——热情洋溢地给他写了一封信,并劝他说:“请相信我,亲爱的巴里,诚然,用武器可以反对世界的邪恶,但是,能使我们和解的品质却是节制、温和、宽容他人以及多多地反省我们自己;这些品质并非是那种卑怯性质的品质,一些人也许这么认为,其实,这些品质是一种伟大的崇高的品质;这种品质能使我们沉着镇静,也能给我们带来好运;没有任何其他东西能比一颗温和平静的心灵更能使我们从容地面对一个充满流言蜚语、充满尔虞我诈,充满暴力冲突的世界。我们应该与我们的同类和睦相处,如果我们不是为了他们,至少我们也应该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而与他们和睦相处。”

伯克这充满哲理的劝慰话语,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毫不逊色,足可作为我们做人与处事的金玉良言。

“江海所以能为百川王者,以其善下之。”“有容德乃大。”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君子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讲,宽容大度确实是人在实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素质。

唐太宗李世民,他以自己的文韬武略,使大唐达到了鼎盛,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盛世,史称“贞观之治”。在封建社会出现“贞观之治”这样的盛世局面,与李世民的宽容大度及开明是分不开的。李世民非凡的勇气和魄力,才使李渊建立了大唐,李世民也以此在玄武门之变后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继位后的李世民以博大的胸襟,重用贤才,接纳劝谏,创造了唐朝盛世,为后代人们所称道。

李世民求贤若渴,不计门第亲疏,用人不疑,对于谋害过自己的太子集团的其他文臣武将,只要表示愿意继续效忠,都被重用,并给以应得的礼遇。唐朝初年,兵丁减少,唐太宗李世民下旨征兵,主持征兵的右仆射建议降低兵役年龄,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只要身强力壮就须入伍。唐太宗批准了这个建议,没想到,此建议遭到魏徵坚决反对,四次送到魏徵手中的诏书,他都不肯署名。太宗非常生气,召来魏徵,连声斥责。魏徵对太宗说:“竭泽而渔,暂时有了鱼吃,但鱼捞尽了以后,就无鱼可捞了。焚林而猎,虽然暂时捕到不少猎物,但从此以后就再也捕捉不到猎物了。如果把全国的中男都征入伍,种田的人少了,那租税徭役由谁来承担?况且兵在精不在多,只要训练有方,不必太多。陛下以诚信治天下,现在没做几天皇帝就无端降低兵役年龄,岂不是不讲信用?”

太宗听了魏徵的话不怒反喜,立刻下诏撤回征兵的命令。

唐太宗在位时,知人善任,亲贤良,去小人,政治清明达到封建社会顶峰。他制定刑律,以轻代重,君臣执法不避权贵;他重视吏治,慎选刺史,严惩贪官污吏;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他节俭自持,为戒奢淫,二十年间风俗淳朴;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成“胡越一家”的盛况。正是他的得力的内政与外交政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使大唐达到了鼎盛。

“君子恩泽,五世而斩。”为了使大唐基业持久下去,“长守富贵”,他吸取隋朝亡国的教训。而自己不会永远正确,必须注意不断地“纳谏”,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反其道而行之。

贞观十六年,魏徵病重,太宗前去探望,魏徵已病入膏盲,君臣相见,泪流满面。魏徵去世后,太宗亲自作文,刻于墓碑,表彰魏徵。后来,他对大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的过失。如今,朕失去了魏徵这面好镜子了!”

作为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唐太宗正是凭着这种博大的胸襟造就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被世人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