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经济职能。税收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国家可以利用税收政策,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经济成分,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分配,从而实现社会发展的经济目标。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时期,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安置就业和再就业的企业,节约能源、利用“三废”的项目,直接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的产业等,给予低税率或减税、免税的优惠政策,对那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污染严重、能耗高的产业,不予减税、免税,并可以通过提高税率等政策措施予以调节或限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经济职能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3.调节收入分配是税收的第三个职能,也是监督职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解决收入分配上存在的问题,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其中税收作为重要的调节手段,通过政策的调整和征管力度的加大,可以起到有效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比如,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等费用扣除标准(由每人每月800元到1600元),可以惠及广大中低收入群体。2006年全国减少个人所得税纳税人2000多万。同时,通过对年收入超过12万元以上个人实行自行申报等,监督管理职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场带来的消极影响,监督和遏制各种偷税行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纳税人在缴纳了税款之后,往往会有一个疑问:税款去了哪里?是如何用之于民的?这也是普通老百姓最为关心的话题。我们现在就来谈一谈这一问题:
首先以2006年为例,在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共完成3.76万亿元(不含关税、契税、耕地占用税),比2005年增收6770亿元。据统计,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占到了全国财政收入的95%以上。税收用之民在以下几个方面:如在农业方面,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共3397亿元,增加了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支持了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了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再比如,2006年国家用于科技、教育、卫生和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建设分别支出774亿元、536亿元、138亿元和123亿元。我国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为首任,于是1840亿元做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并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连续3年累计投入90亿元,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对家较远的寄宿学生补助了生活费。 还有,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中央财政支出42.7亿元用于提高农民的医疗补助;中央财政安排51亿元,用于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展;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234亿元,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看到上面的数字,我们看到了并且也知道了大家缴纳给国家的税收,是通过中央及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支出的,也确实用到了最需要的地方。没有税收就没有博物馆、没有税收就没有青藏铁路、没有税收就没有神舟号、没有税收就没有鸟巢、水立方……总之,税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经济学家
保罗·斯威齐(Paul Marlor Sweezy)
斯威齐是20世纪美国最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方面颇有成就。 斯威齐于1910年4月10生于纽约,他1931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37年又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1932年至1933年他曾在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进修,这期间他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因为他认识到:西方的主流派经济学无助于理解20世纪的重大事变和社会发展趋势。《作为历史的现在》、《繁荣的终结》、《马克思主义四讲》《资本主义发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垄断资本》、《论向社会主义过渡》、《革命后的社会》、《再谈(或少谈)全球化》毛泽东诞生一百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共产党宣言》和《在当代》。
历史上颠峰王朝的争议——财政收入
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
——温家宝
一个国家财政收入高低意味着国家的繁荣昌盛的程度。《大英百科全书》中记载“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是宋朝而不是唐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
有资料为证:宋朝年间的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 6 000万贯文,北宋中后期的财政收入也可达8000-9000万贯文,即使在南宋时期已经失去了半壁江山,但是财政收入仍高达10000万贯文!这些数字是什么样的概念,再来比较一下,就可以得知。明隆庆五年,也就是公元1571年,国家岁入白银(财政收入)250万两。万历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600年,国家财政收入400万两,明末时期,国家财政收入1 000万两左右!如果说明朝一年的财政总收入大约是1 500万两白银左右。银钱的一般兑换率为一两白银兑一贯铜钱,此时明朝的财政收入仅仅是北宋的不到十分之一,也不及南宋的六分之一!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宋朝确实是封建历史上最繁荣的国家,其原因很明显,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一半以上都是出现在宋朝,这些都为国家的财政收入升高做出了贡献。宋代的GDP是占全球的50%,是封建王朝的颠峰。
财政收入是一个国家或朝代经济发展的标志,财政收入的确切定义是什么呢?先来解释一下财政:财政是与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相联系的整体。简单地说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它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在社会范围内集中性的分配关系。?财政收入是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它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财政收入所包括的内容,主要包括:
(1)各项税收:包括工商税、农业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等。
(2)专项收入:包括专卖、专款、基金及征收的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3)其他收入: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罚没收入、国家资源管理收入和杂项收入、捐赠收入等。
我国的财政收入95%来源于税收,其它各项收入仅占5%。公共财政收入同税收一样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公共财政的收入将用于公共领域的建设上。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经济发展成果体现在改善民生上,凸显了政府为民理财。
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
从发展经济来增加财政收入,是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方针。只有经济繁荣,才能财源茂盛。把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同提高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是开辟财源、增加财政收入的基本途径。
财政收入的增长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决定的,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在假定税收制度不变、管理力度不变的条件下,如果经济发展水平高,财政收入也会增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越高,也说明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成正比例;反之,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财政收入也会减弱,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减弱。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占国家GDP的比重要高于发展中国家。如美国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30%左右。
再来看我国的财政收入情况: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1978年到1996年间下降了20.65个百分点,从1997年到2007年上升了9.85个百分点。这种先降后升的趋势是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必然结果。
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直接促进了财政增收,财政的增收又使政府能够拿出更多的财力支持经济发展。
财政收入蛋糕如何切分
国家的财政收入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是社会保障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在当前中国,发展固然是“硬道理”,但是,这个道理主要是靠国家投资才“硬”起来的。而国家的投资用了就是财政收入这块“蛋糕”。那么它是如何切分的?
以2006年为例,2006年国家的财政收入为38760.20亿元,占GDP比重的18%,2006年国家财政局做“三个倾斜”,即向农业、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和群体倾斜;向科技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倾斜。
5419亿元:保障“三面大旗”高高飘扬
为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国着力推进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方面的健康发展。为此,国家共投入5419亿元确保这几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在投资方面,优先支持农村建设、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等的建设;在消费方面,对公务员工资制度进行改革,并为工作在艰苦边远地区的工作人员给予津贴补助,使得收入分配公平化,便于消费更好地拉动经济。在进出口方面,使进出口企业及时足额退税所需资金方面有了保障。
3397亿元: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减弱城乡差距,积极开展“三农”建设,2006年国家支出达3397亿元,平均到9亿农民身上,“人均”377元。农民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中央财政每支出的6.5元钱中,就有1元钱花到了农民身上。
1859亿元:撑起弱势群体的天空
为了落实国家就业方针,2006年,中央财政在社会保障补助和就业再就业补助方面共支出了1859亿元,这些钱将主要花在以下方面:一、落实新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妥善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就业、工资等历史遗留问题。二、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对困难群众的待遇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四、大力建设公共卫生体系。
716亿元:自主创新促发展
科技带动发展,在科技的大舞台上,自主创新是主旋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科技水平的关键。2006年,国家在科技发展上支出716.04亿元,比2005年增加115.26亿元,增长19.2%。国家正把发展的目光落到了科技上。
1696亿元:为后发展地区提供服务
中国地区间发展不协调,贫富分化严重。2006年,国家支出1696亿元用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后发展地区排忧解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和谐社会。
经济学家
欧根·冯·庞巴维克(Eugen Bohm-Bawerk)
欧根·冯·庞巴维克曾就读于维也纳大学法律专业,后在海得尔贝格大学、莱比锡大学和耶拿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881年任英斯布鲁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1889年进入奥国财政部,任币制改革委员会的副主席。自1895年开始,曾3次出任奥国财政部长。1904年辞去财政部长职务,任维也纳大学经济学教授。 他是新古典理论的主要传播者,对新古典经济理论取代古典经济理论而占统治地位作出了许多贡献:他发展了资本与利息理论,并解释了实际利率必须是正数的原因;他是首次将时间因素与经济学分析相结合的经济学家之一,还发展了由时间因素扮演关键角色的经济学。
你幸福吗——幸福指数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有一个可以得到幸福的可靠方法,就是以控制你的思想来得到。幸福并不是依靠外在的情况,而是依靠内在的情况。
——卡耐基
幸福指数是我国最新列入的一项经济指标。我们先来解释一下幸福指数。幸福指数(GNH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全称是国民幸福总值,它是在国际社会刚刚出现的标准,也可以称作国民幸福指数,幸福指数就是指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项指标,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是衡量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也是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的一种重要参考指数。你的幸福指数有多高,通过下面的测试就可以明了:
如果你误闯一家黑店,老板端出五杯饮料,告诉你只有一杯没毒,剩下的四杯是有毒的,你直觉哪一杯不会被下毒?
A.刚挤出来的鲜牛奶
B.刚泡的老人乌龙茶
C.浓浓的美式热咖啡
D.热腾腾的珍珠奶茶
E.一杯纯净的白开水
解析:
选A:属于“煞到对方很甘愿型”,目前的幸福指数55%:这类型的人很单纯也很善良,他只要喜欢上对方就会觉得自己超幸福。
选B:属于“你浓我浓分不开型”,目前的幸福指数80%:这类型的人,幸福的定义就是跟自己最爱的小孩在一起,这种感觉很窝心,他目前的心境是非常成熟的,不管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他都能很平静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