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在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向前发展的。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地考察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从而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同时它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思想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简单运用,而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等。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理论组成部分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克服主观主义,防止和克服“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使我们的事业在正确路线的指引下健康地向前发展。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群众路线,就能克服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命令主义和形式主义,就能清除各种腐败现象,密切党群关系,以实现党的宗旨。独立自主,即从中国实际出发,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在实践中开辟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坚持独立自主,既要反对妄自菲薄、依赖外援的错误倾向,又要反对故步自封、盲目排外以及任何大国主义的错误倾向。
毛泽东同志虽然晚年犯了错误,特别是犯了发动“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带有全局性的严重错误,但就他的整个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因为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意义,这是完全错误的;同时,把毛泽东同志说过的每一句话都看成是不可移易的真理,甚至不承认他晚年犯了错误,主张“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态度,也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备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1.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一理论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第三,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第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第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要吸收和利用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创造出来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
第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
第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现代化建设的较长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第八,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九,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综上所述,邓小平理论是一个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基础,以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为中心,由一系列相互依存和支持的具有严密联系的理论观点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经受住了国内国际政治风波的考验,在世界风云变幻中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搞得生机勃勃、有声有色。伟大的实践充分表明了邓小平理论对于党和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伟大的指导意义。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极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的科学反映,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极重要的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一致的,与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但把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构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当代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它适应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自觉地建立在中国工人阶级基础之上,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实际相结合。党章从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把党的性质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列宁首次把共产党的性质规定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列宁指出,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这个先锋队的力量比它的人数大10倍、100倍,甚至更多。他还指出,国家政权的一切政治经济工作都是由工人阶级觉悟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列宁还一再强调“先锋队”不能脱离它的工人阶级基础,不能破坏它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性。在旧中国,工人阶级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一样,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它同现代大工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锤炼了高度的团结互助精神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是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和具有远大前途的阶级。新中国成立前,由于中国工人阶级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它还具有一些特殊优点。一是具有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性。二是工人阶级的分布比较集中。三是中国工人阶级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同广大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使中国工人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具有极其广泛的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它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现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中国共产党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和优秀品质,是领导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先锋队。中国工人阶级上升为国家领导阶级之后,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一如既往,没有改变。新中国建立后,工人阶级从深受剥削和压迫的阶级成为国家的主人和领导阶级。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人阶级队伍无论在数量、质量和内部构成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人阶级队伍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在各类服务业中就业的职工人数显著增加。当前,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岗位流动加快,一部分职工自主择业,一部分职工下岗失业。这些变化没有改变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的地位和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主力军的作用,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从总体上说,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变化,是积极的、进步的,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我们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立场没有变,也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