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第三条道路(第3卷)
19347600000090

第90章 人间论坛(10)

该诗以幻想的表现手法,采用日常的口头语言以及小说的叙事结构,而将现实社会所存在的一切问题,纳入《未来的城市》,寓意彰显而又深刻。

(B)悟历史的沧桑感

在三道的诗歌创作中,许多诗人都把诗歌的题材转向历史。其中较有成绩和代表性的人是上帝的拇指、杨雄、周惠、兰紫野萍等。

上帝的拇指对自己热心的社会事件一直以旁观的态度在作品中冷静出现,其作品大都用直观的象征和荒诞变形的形象,表现被社会环境所的孤立和绝望的个人情感。

在《贾岛长安行》中,拇指写贾岛骑一头骨头坚硬的倔驴,四平八稳地走在落叶堆满的长安古道,吟诗的低唱和着冷冽的西风吹干了渭水,感到做官比念经难多了。破布袋里泄出半截月光,细雨波浪般地划出了盛唐。从昌黎处寻米回来,他鸟爪一样的手带着三分蒸熟的潮气,敲出青铜的声响。喝了一宿的酒,吐出的火焰打造一只金钩,将自己沉在潭底的影子钓上来,挂在桂花的香气里慢慢熏干,绽开的衣襟越来越长了,世间的许多生灵都在上面摔了一跤。

作者从容而冷峻的神情,于浓郁的历史氛围中渗透对现实的投射,于藏而不露的悲哀中挥洒着几分自我解嘲的俏皮;看着世间无数生灵,在自己从潭底的钓起而又用桂香熏干的影子纷纷摔倒,一种无名的悲悯油然而生,这是一颗何等的心智呀,真的是出自一位二十几岁的学生之手吗?令我惊奇不已感慨不已赞叹不已呀!

周慧在《楼兰楼兰》中,以一枚嵌着蓝宝石的青玉戒指,抚摩着惨白的光阴,掬起岁月陶片瓷片里泊动着的佛塔清泪,浮起历史的尸体,写出楼兰是一只历史命运甩出的金绣球。沙漠飘逸的姿色流泻金子般的音符,显现眩目的肤色比植被更加盎惑。谁能在一千年里杀死一只胡杨,谁就是楼兰至尊的帝王!

胡杨伸展着自己的根系,触摸森林之王的胸膛,十万棵胡杨站一道铜墙与死亡对峙,在火焰与灰烬面前心灵倍受磨难。

诗人兰紫野萍,以一组《香格里拉,我的梦》走上网络而轰动论坛。该诗第一部分名为《碧塔海奇遇》,描写诗人在游历碧塔海湖时,遇到一位身若山峰,面若铜镜,目若洞火,野性刚烈,身披锦袍,腰带配刀的远古王者,引动了诗人心灵深处的强烈震撼。诗中通过与王子对话,了解到王者“野性的胸膛里有征鼓敲响如电闪雷鸣,他热烈的血管里有马队奔走如日昇月行”,通过对王子跌落深渊而高蹈的描写,歌颂了王子英勇坚强的英雄性格。

该诗的第二部分名为《寻找香巴拉》。香巴拉,诗人去的时候,苍老的高原,杜鹃盛开,一匹流光之布笼罩四野的秘境,“宛如黎明中沉睡的摇篮”。许多虔诚的信徒一路朝拜,像“一座山紧跟另一座山”。诗人“背负罪孽和希望”,“沿雪线跋涉”,也在朝拜的行列。

尽管现实中的香巴拉已受到污染,香巴拉,永远是诗人心灵中圣洁的天国。

该诗第三部分名为《新生》,主要是为了纪念和歌颂在香格里拉义务支教、不幸遇难的青年教师及诗人马骅。马骅将爱与生命献给了香搁里拉,因此,就是马骅心灵盛开的母性彩霞。

在《重返高黎贡》中,诗人深情地写到,在深海,高黎贡备受苦难而高贵地隆起,不断将碎银倾泻于谷底,“青铜骨头里警醒着”劫难的波涛,闪电的水面,伤口一再呈现。“怀抱一个天生的太阳而欲飞”,辉煌的红土,不过是肌腱中沉睡的年轮,“我听见我体内,灰烬的急行军”。

在冰河追击、群兽夺路而逃的时刻,恐龙时代的目击者站在山巔,多少物种编队而来,一排排雄性脊背蓄势待发。桫椤逃离化石,秃杉守卫夕光,羚牛饮水,猛虎漫步,白眉猴稍纵即逝,雨的宫殿是杜鹃的国度的生命避难所。王者克制雪崩,克制飞翔的鹰,征服瀑布,征服流量的虎,形成一个民族的“脊梁”与一个国家的伟大“骨骼”。

因王者的坚守,多少全权者的名字淡然消失,为受伤的世界留一扇门,这荨麻围困的濒危之夜,砰然的击鼓声,使我通过你绿色的胸怀返回我自己。

由多重声部交叉回返的形式,诗人从个体经验而体验内部,通过思想、情感、道德、精神等自我的审美个性,进入高黎贡由植物、动物、大地、火山、风雨、雷电、钟声、马队、巨厦、陨星、瀑布、灰烬、蛛丝、雪崩、,硫磺、硝烟、船、鹰、虎、泥石流等纷纭繁杂的具象世界,由自然界的神秘与神奇而反观战争、灾难、死亡、重生带来的冲击和悲喜,组成相重相融的重声部世界,悠久的历史性与深刻的民族性,在这里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诗人写道,高黎贡,我通过绿色的新生之雨返回你。时间的流质,通过山野、森林、空气的视线包围你,从绿色到绿色,“加深生命的浓度”,超现实主义的历史悲壮感与宏大的民族文化归属感融为一体,形成周而复始的绿色循环,是高黎贡生命运动生生不息的永恒主题。

不论是组诗《香格里拉,我的梦》,还是《重返高黎贡》,诗人从一系列自然景致中透视出一种神秘而沧桑的历史之重。

(C)智性反思的顿悟感。

近一个时期以来,三道许多诗人的创作题材与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诗人,由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而转向对自然与人类社会命运思考的智性写作,其代表诗人有简简柔风、秋风、黑白、青海湖等。

简简柔风是一个天赋极高的诗人。她热情善良而又善于思考而又锐利敏感,生活的磨难使她于不屈的坚韧中嫁给了诗歌,用文字净化灵魂而提升自己,于安静中产生的诘问,退守心灵而观望自己。耐人寻味的精洁语言,含蓄内敛的灵气,使其诗风大变而由唯美转向空灵。

在《红》中她写道,隔岸的水平静了风暴,伤口,拒绝淋漓,血色江山,唱着滴答的曲。在《黄》中她写道,敲落了一个季节,诗句深埋了飞翔,天,兰到远方。

在《蓝》中她写道,结晶一滴清泪蓄满阳光,把终身托付给风和帆,一点一滴地积攒完整的蔚蓝。

在《黑》中她写道,灯脸颊贴着脸颊,阳光的背后月亮遮掩了表情,灯之外灯点燃自己。在《白》中她写道,刺眼的光击落心头的残雪,童话里的白马王子手携轻烟头戴荷花与夜平行。《灰》书页里的蚊子干枯了旧梦,瞳孔的剪影放大天使的歌《紫》红风衣碰倒了高脚杯,一抹风在水边就做一朵墨菊,盛开披肩飘起的云头用五颜六色的彩虹,编织多彩的人生。

秋风早期作品非常关注社会生活,意象凌乱而略显密集,多少还残存着雕琢的痕迹。而现在秋风的诗虽然延续着过去风格,但细细品味,其诗风与过去已有明显的不同。其平淡的叙事从容不乱,源源不断的意象汹涌而来,于沉稳中透着冷静的思辩,诗歌的气韵也浑然大气。

秋风在《惶》中,“自己和自己结仇,虚拟了三场雪和一场花开。在十月里走路,恍若猫步,越过瓦上的霜。酷爱一种倾斜的姿势,在风里打着旋学着鸟叫,地比天高。天穿着打补丁的蓝”。

在《惑》中,诗人“捂着胸口平息风暴,十月的风放牧雪花。或若过期的短信,带着酒的冷唇,一片一片衔接成欲写却无的纸。月光窖在井里,刀插在肩膀,一只狼奔波在荒原上”。

他近期的诗,精到的语言敷设干练的意象,在浓烈的象征意韵中显得有些生硬和神密。

黑白在《显赫的潜能》中对自然与人类命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有谁体验到一种神秘的寒冷?

浩瀚宇宙中藏匿着神性的暗示,有血液在铭刻那梦想的自我,难到坚毅非凡的人看作炼造?人性和历史的最丰满的意象,在被权威遗忘的青铜的塑像前,是一位孤独者语言中的民族。忧殇永不可测的思想和灵魂,头颅悬在黑夜深处作美的灯盏,穿越古老与神秘图腾的家园,疯狂属于一种欲火的岑寂,在死亡符咒遮蔽望眼的日子里,惟一能被诗人看作是希望的,是那种背叛承诺后荒原的歌舞。

青海湖是第三条道路中少数几个优秀诗人之一。他早期作品,无论是写自然风光的高原或青海湖,还是写家园和桃花,于意象丰盈而语言鲜活中,表现出天才的感受力与创造力,具有一种沉郁的孤独与悲壮的骑士风范。诗人为自己坚持崇高的社会使命而自豪,因此,对那些追逐名利的伪诗人就斥之以鼻,显得有些冷峻与孤傲。

然而,在近期作品中,青海湖一转过去抑郁悲壮的诗风,其风格日渐舒缓平静起来。

在《章节》中,青海湖以一种超然于自己、超然于事态之外的姿态,写下了他对自己、对人生乃至社会历史的阅读,一幅超然睿智的神态跃然于纸上。

“我只阅读这章/你们以为荒诞的/宣言,用失明的双眼读出泪水或责备/我曾在扉页上郑重地写下名字/刀光剑影和沉默不语,证明/至少,我不是孤身一人//我来自你们中间,但我/并不以为荣。每天有很多人/因为饥饿或欢乐而垂毙/经过了石斧与火炬,你,我,他/你们,都无法领悟被摇动的一生/那不曾解密的全部混乱的痛苦/时针在圆盘上投下的骰子//这一章中,有一个时代的阴影/一代人的梦境。要消耗多少力量/才能触及问题的核心。而我/每次总是跳过它,又折回去/想看清它真正的样子/黑压压的岁月,看不见深浅的河/终点比起点更快地向我接近/在路上,你不知道/被我无尽地挥霍掉的卷帙//现在残存的孤本,已价值连城/一些情节模糊了,喧嚣归入平静/我深深刻下的名字,像一只苍蝇/蹲在另一些做梦人的掌心/打量我,同时朝我发出一种/古怪的笑声

青海湖的诗歌的不足之处,以一种理性的精心雕刻结构的精巧,而缺少一种浑然天成的大气。诗人最大的特点是诗意的感受力与感染力极强,而缺少一种对深层人性的透视力和表现力,因此,就使得他的诗歌缺少一种渗入骨髓的深度。

(D)悲悯关怀的宗教感

在第三条道路的诗歌创作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的诗人,都把自己的心灵探索于悲天悯人的宗教之中。

青年诗人冰木草在《心灵秘语》中将自己的精神视野,透过历史的废墟而抵入对宗教的思考,所表现出来的悲悯情怀令我吃惊。

作者向上仰望,在众生面前叩响秋天的门环,倾听神灵颂经的声音。借此抵达另一方纯净的疆土,让阵痛与沉郁迷失方向,召示某种不可企及的高度。暮色四合。点燃三道祷香之后,黑色开始浸湿。而陶罐,椭圆的陶罐立在田塍上,保持着内部的强硬。那时,天空阴云密布、大雨即将来临,有如慈善的佛祖而随雾膨胀。臃肿,充塞天地之间。吹过的是首什么的歌,如此雄壮有力?似冲锋的号角而群马奔跑,声音越过空旷的野外,停在向日葵面如桃花的脸上,平静如镜如水如一张千年前战场上遗弃的盾,背负一身的刀伤,怆然而笑。拨开青草,在山石间寻觅,一股奔涌的清流,有母乳的甘甜初恋的回味。秋天,赭黄的村庄因此成熟,众人的观望里双手抱头,跪下,像一根谦卑的稻草。从此,度过洪荒时节的苦闷而虚怀若谷。

峭壁。断岩。午夜的哨声如磷光闪烁的蛇缓缓游走。岸上是成堆的白骨是怀念遗留下的浅滩与波光相映。经幡飘摇。铜色的唢呐声一再催促前进的脚步。河在泛滥,没过先祖们的碑石洗刷他们留下的脚印,止于我们驻足的凝眸。

洪荒过后,接连十天的烈日,村庄浮出记忆层面,重又看到房屋猪圈土墙都变了色。我们无法交谈,无法交换,甚至不相识。可怕的陌生。圣人开始用干枯的树枝练习在各种物体上刻画蹩脚的符号。那红色的符号正如万千的箭矢,一同射向背后的太阳,四处的火编织密不可透的热量。等待重归平静等待纷纷沉入书页化作灰烬。

那是一声洪荒之后流行的瘟疫,村子里从此无人说到墓碑亲人或泪水。牛是别人不知道的,自己也只有自己知道。村庄成了一部断代史。

诗人纤手太阳在《上苍的眼睛》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悲悯情怀。

上苍的眼睛就悬浮在天上/它盯着下界的一举一动/随时降下祸福之果/叫迷惑的我们品尝//下雨了。叫卖声沿街而来/是谁在这一刻泄露了天机/是谁叫我们泪流满面/看,那个老巫婆又出现了//她手攥生死的卜骨沿街叫卖/像经不起镂刻的石头逐一破碎/我们看见自己的前世和下辈子/在叫卖声中接连浮现——/就像真的一样!

诗人竹临石在组诗《佛光》中,也写了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许多禅悟。

在《仰止亭》诗人写到:“高山仰止,到哪里算是一站!?坐下小憩,静听松风飒飒几多峥嵘,且看铁翅御风苍鹰盘旋;抬头远眺,彳亍来路人生百态。”

在《梦溪亭》中诗人写到:“佛说:“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银河迢迢,湖海滔滔,清滴涓涓,山韵绵绵,都是一脉慧根。善兮恶兮,心贵诚善。叹世事纷沓,由人扪心自问。”

在《古柏四问》中,诗人问古柏,危崖虬劲,缘千年一翠?古柏无语。问白云,沧海寒暑,淡泊虚幻?白云匆匆。问僧人,是风摇柏枝,还是柏枝摇风?只闻梵音。问佛祖,佛当胸一指:“无我天地乃大,万物皆藏于心”。

D、超越自我的创作境界:这是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也是“天人合一”和“物我神游”的智慧境界。诗人从自我的本质属性中去体验或追寻宇宙世界的万事万物,反之又从宇宙的万事万物追寻或体验自我的本质属性,也可以说,到了智慧之界,诗人已经达成物我同一,以道入体,宁静和谐,物我超然的境界。一个诗人只有超越了自我,才能体验或领悟与万物和谐相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