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写者的年龄和阅历可以与诗歌的内质成正比。在一定程度上,年龄和阅历既是诗歌写作的障碍,又是诗歌内力的显示。这并不矛盾。诗写作需要激情、阅历和想象力,年轻诗写者反应敏捷,接受新鲜事物快,充满活力和想象力。但由于阅历少,生活缺少磨练,大都感性,缺乏深刻。这就出现诗写内涵有年龄性稚嫩的局限。同时,由于个体体验和个体体悟的不足或差异,会出现阅读理解上的障碍。导致对一些成熟作品共鸣减少,陌生化增生。老年诗写者历经风霜,长期思考,对人生、人性、生活、事物等感悟深,作品厚度和宽度都具备,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也很少会有障碍。但老者接受新鲜事物慢,对一些陌生化意象的出现,会停留在长年累积的个体认识上,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其进行排斥或否定。另外,老年诗写者由于生理和精神等不可逆因素,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减少,诗写语言变松,情感流露难掌控在“感悟喻之即可”程度。他们有一个共性,即会在不知不觉间把要表达的文字述说得彻底,很带解说性。这就导致诗语言变得繁琐,诗意境变淡,诗张力减弱。中青年诗写者(据现代社会医学心理学调查反馈,一般为35~50岁,个人行医多年,最看好40岁左右),他们徘徊在不惑和知天命之间,精力旺盛,创造力强,对诗写、诗理解、诗意识捕捉等等都具有颇深感悟。是理想的诗写作黄金期。年龄层所导致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现象,谁也无法改变。
功利性写作严重影响诗歌品味。诗为心声,拒绝无病呻吟和勉强为诗。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实已经够烦人了,而网络文化的发展,活脱脱的一副催化剂。它更促进人们浮躁。诗者多思,但不要陷入不可捉摸的虚无世界。让灵魂安静下来,让思想沉淀,变得厚实。少计较和在意读者言论自己作品的好坏,不搞文学投机,踏实写诗,认真思考。
2006-5-9凌晨伯儿哩,我们思念你曹式哲
(一)
1968年深秋,我们告别天津。来到荒旷、古老、神秘的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插队,从此踏上了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亦开始了与一只小狗的不解之缘。
乌兰察布草原地广人稀,几里地甚至十几里地才见一户人家,而且家家都养着狗。由于乡俗的影响和城市青年人好奇心的驱使,我们不久就萌生了养狗的念头。1969年初春的一天,知青孙恂兴冲冲地从牧民家抱来一只出生才十多天的小母狗。这个可爱的小家伙浑身漆黑,四爪雪白,胸前有片呈任意三角形的白毛;两只耳朵软软地耷拉着,显得很温顺;一对小眼睛黑亮黑亮的,透着一股灵气;粉红色的小舌头不时伸出,将鼻尖舔得湿漉漉的,细瞧鼻梁骨还略有点儿歪。显而易见,这是普通的本地种。该起个什么名字呢?我忆起小时候胡同里一些半大孩子直呼其爱犬为“伯儿哩”,于是罢了,眼前这只小狗就叫伯儿哩了。不过谁都不知道,也从来没有人追究过“伯儿哩”一词是什么意思。但只要一唤“伯儿哩”,小狗就会摇头摆尾地跑过来,这足够了,
一个月后,每逢外出,我们必定要带上伯儿哩,以增添几分出门的乐趣。这时,伯儿哩便摆着肥墩墩的小屁股,一扭一扭地相跟着。一路之上,东瞅西看,小鼻子也不闲着,边走边嗅,说不尽的好奇与激动。走累了,我们就抱一程,然后放下接着走。俗话说:“有小不愁大。”数月后,当草原已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时,伯儿哩也长得有些大狗模样了,只是身子骨还略嫌单薄,尤其是那两只不争气的耳朵,总也竖不起来,比不得狼狗威风,每每使我们引为憾事。
当时,正是我们知青集体承包畜群的准备阶段。一些知青已经分散住到牧民家中学习放牧。我们知青“基建队”成员(临时集中起来脱坯盖房的男知青)需要按时给他(她)们送去炒米、白面、素油、砖茶、肉类等生活必需品,于是有两辆牛车专门跑起运输来。届时不用招唤,牛车一启动,伯儿哩就跟上了。牛车跑得欢,伯儿哩跟得紧,时前时后,时左时右。我们坐在牛车上,吆喝着,说笑着,歌唱着,不时还招呼两声“伯儿哩”。伯儿哩瞧瞧我们,摇摇卷尾巴,跑得更欢了。在绿色的海洋里,两辆牛车乘风破浪,像两只快乐的船。
途中,伯儿哩时而还会有意外的喜悦和收获,那是遇到草原上最常见的两种小动物——沙鼠和“沙和尚”的时候。遇到沙鼠,伯儿哩总要拼命追赶,上演一出精彩的“狗拿耗子”。沙鼠筑洞能力极强,洞群往往连成一片,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钻洞逃避。碰到这些“地道战”的高手,伯儿哩急切难以得逞,但又不死心,总要把鼻子伸到洞口嗅个不停,然后用两只前爪乱刨一通。遇到“沙和尚”则多有骄人的战绩。“沙和尚”即动物学所说的沙蜥,是一种善于在沙地上筑穴的爬行类动物。这种小动物异常敏捷,一有危险就往洞穴中迅跑,不过情怠之下也会跑错了方向,加之速度不及沙鼠,于是往往成了伯儿哩的点心。
(二)
沙鼠、“沙和尚”而外,草原上较常见的野生动物还有沙狐、沙鸡、野兔等,由于物竞天择的结果,这些动物外表呈深浅不一的黄褐色,与土壤颜色接近,因而隐蔽性较强,尤其是秋季百草枯黄的时候。除了利用保护色,它们各自还有一套御敌求存的特殊本领。因此,伯儿哩虽然日益强壮,奔跑速度巳令人刮目相看,但是面对草原群雄,仍显得力不从心。
我们曾经有幸目睹了伯儿哩与沙狐之间一场力量与智慧的较量。事情发生在1971年春夏之交。当时,我们知青“基建队”正在夏营盘施工,平时就住在一座山包上的两间土房里。在这儿,远则眺望连绵的群山和起伏的丘陵,近则俯瞰婉蜒的河槽与泛绿的草滩,好不惬意。一天傍晚,我们正在山包上闲谈,忽然听得山下传来知青孙刚激动的吆喝声,举目望去,立刻兴奋得叫起来。原来伯儿哩从远方撵来了一只沙狐。它们一前一后;一黄一黑,沿着河槽由南向北飞奔,正好从山包下经过。“快快!快追!快追!”我们既然不能上前助一臂之力,就只好在山包上呐喊助威。看看快要追上了,忽见沙狐将大尾巴一甩,折回头继续逃窜。伯儿哩此时却不知怎的,仍往前冲,直至发现失去了目标,方才紧急减速,慌慌张张地低头四处嗅个不住。逃脱的沙狐不慌不忙地边跑边回头张望,眨眼间就消失了踪影。我们在山包上将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焦急而又无奈。至今我们也搞不明白,为了摆脱伯儿哩的追捕,沙狐当时究竟用了什么怪招数。
在善于以弱斗强、凭智谋取胜的野生动物中,沙鸡亦堪称范例。沙鸡能做短距离飞行,最多数里之遥。成群栖居时,或十数只,或数十只,或上百只不等。这种飞禽约有鸽子般大小,脚有三趾,脚掌有厚垫,并有棘状突起,适于奔跑。腿上则生有羽毛,伏地时能防热御寒。夏季孵卵时,独栖于地面,以干草筑窝。伯儿哩在草丛中穿行,每每惊飞了正在孵卵的沙鸡。有趣的是,这些沙鸡尖声惊叫着,飞得既低且缓,好像翅膀受了什么伤,逗得伯儿哩穷追不舍,但又总是追不上。待将伯儿哩引远,这才疾飞而去。初时我也上过当,不过很快就看穿了这种把戏。沙鸡起飞时,我并不追赶,反而就其起飞处寻窝觅卵,于是往往有收获。
野兔称得上善于奔跑腾跃的能手了。这种动物嗅觉、听觉、视觉都很发达,异常机警,多独栖于草丛中。哺育幼仔时,便在稍稍背风处构筑极简单的窝。令人惊叹的是,母兔常将数只幼仔分置两三个窝中,以尽量减少天敌可能造成的损害。所谓“狡兔三窟”,大约即出于此了。我们经常见到伯儿哩从草丛深处撵出野兔,然后展开一场激烈的追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伯儿哩都是气喘吁吁的,拖着长舌头无功而返。只有一次是例外,我们坐在牛车上眼见伯儿哩拼尽全力追上一只半大野兔,然后美餐一顿的情景。
有道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其他如时速可达数十公里的黄羊、周身刚毛如刺的刺猬、天空中翱翔的草原雕、水淖里嬉戏的各类水禽,就更使伯儿哩望尘莫及了。
(三)
光阴荏苒,转眼间伯儿哩已经到了“恋爱”时节。1971年深秋的一天,我们知青“基建队”正在冬营盘整修羊圈,忽见伯儿哩远远跑来,后面还紧跟着一只身披金黄色长毛、高大强健,颇具德国牧羊犬风范的公狗。伯儿哩与我们已分别多日,见面后摇头摆尾,亲热异常。我们赶紧喂给一些干粮和吃剩的面汤。瞧伯儿哩狼吞虎咽的样子,就知道是饿坏了。大黄狗则始终与我们保持着一定距离,看来戒备心很强。我们友好地抛过几块干粮,大黄狗毫不客气地一一张口接住吞下。伯儿哩见了,过来就抢。大黄狗毫无愠色,连忙让开,显得颇有“绅士”风度。伯儿哩吃饱喝足后,径自向草原深处跑去,大黄狗立刻紧随其后。我们猜测,八成伯儿哩是在“谈情说爱”哩。默望着它们远去的身影,我好像忽然意识到,伯儿哩长大了。
天气逐渐转冷,伯儿哩的腰身也日显沉重。这时,伯儿哩早已不再到草原上游逛,那只大黄狗也已不知去向。我们知道伯儿哩要当妈妈了,开始格外注意伯儿哩的吃喝。同时又在门外避风处用土坯给伯儿哩垒了个窝。谁知伯儿哩根本看不上这个简陋的“家”,临产那天,一头撞进伙房(这是成年伯儿哩首次进屋),在灶旁的一块旧毡子上卧下。我们见了,赶紧用碎布、棉絮、羊毛将伯儿哩身下铺得松软暖和,周围还用两层土坯圈了起来。两只狗仔出世后,伯儿哩自是宠爱有加,舐犊之情溢于言表。闲暇时,我们把胖乎乎的狗仔放在炕上逗着玩。伯儿哩立在炕下眼巴巴地等着,那副焦急的神态着实让人怜爱。即使是哺乳期,伯儿哩依然克尽职守。草原上一有动静,伯儿哩就在伙房里狂吠,与远近的狗叫相唱和,并不顾惊扰了主人的酣梦。
别瞧伯儿哩亲主人,疼狗仔,对外可常常是凶相毕露,有时甚至使我们很难堪。一次,牧民朝鲁来串门,刚刚经由伙房进入套间,就见伯儿哩悄悄跟上去,一口将其新皮衣的后摆扯破,然后还恶狠狠地叫个不停、事情发生得如此突然,以致在朝鲁身后的我都来不及做出反应。我想,这或许是伯儿哩不喜欢陌生人“入侵”其“领地”,尤其是接近狗仔的缘故吧!我们发现,伯儿哩不但凶,而且有心机。客人才出门,它不追。客人骑上马,它才又追又咬——反正客人在马背上也打不着它。客人纵马驰去,它就更来劲儿,非要追上去再“送”一程。说老实话,伯儿哩脾气之坏,也与我们的调教有关。也许是受了什么电影或小说的影响,我们这些城里来的年青人总觉得,狗凶,主人才威风。而伯儿哩则“狗仗人势”,愈加逞能,孰不知于自家名声有损。
(四)
车倌三文子原籍山西,平素既好唱几句山西梆子,又会说道几段古书。他曾经感慨地对我说:“猫是奸臣,狗是忠臣。”这种比拟虽然有失偏颇,但又不无道理。猫是哪儿暖和,哪儿舒服,就在哪儿卧着,较少出屋。而且嘴特馋,若是家里总没喂的,八成要弃主人而去。狗则不然,长年累月在门外忠于职守,绝少进屋。基本上不挑食。主人再穷苦,也能忍饥挨饿,共度难关。蒲松龄老人所撰《义犬》篇;描叙狗的忠义行为多少有些离谱,然而那是以神奇瑰异见长的小说,我们伯儿哩可的确是“忠臣”哩。
牧区生活条件是艰苦的,加之我们在城里长大,自幼依赖父母,因此大多不懂得筹划生计,不知道心疼东西,日子往往过得紧巴巴的。在储肉较多的冬季,羊头、羊蹄之类就多扔给伯儿哩,因为这些劳什子既没什么肉,收拾起来又挺麻烦。还有我们平时不喜欢吃的羊肺、羊沙肝之类,也悉数扔给伯儿哩。结果撑得伯儿哩见了羊血肠(当地一种灌肠类食品)闻都不闻。在储肉较少的春季或无肉可储的夏季,伯儿哩就啃食我们丢弃多日的骨头。再困难时,伯儿哩就只能吃到几块干粮、一些残羹剩饭,或者干脆是炒米加冷水,结果瘦得肋骨清晰可数,肚皮也快贴上脊梁骨了。相比之下,牧民家家懂得勤俭持家,细水长流,于是狗也跟着沾光享福。我观察过,牧民喂狗定时定量,而且有干有稀,比较讲究。无论储肉多寡,起码是肉汤炒米粥,就连做奶食剩下的泔水也不会白白倒掉。这些食物营养丰富,冷热适口,将狗喂得膘肥体壮,毛色生光。
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伯儿哩跟着我们过光景虽然清苦,但是忠贞不二。记得1969年初冬的一天下午,空中飘着雪花。住在冬营盘的几个知青不但多日不知肉味儿,而且连炒菜的素油也没有了,此时正在为晚饭发愁。忽然发现白雪皑皑的南山坡上有一个小黑点儿由远而近地移动。待近前一看,原来是伯儿哩来了。令人惊异的是,伯儿哩嘴里还叼着一条羊腿,羊腿上穿着一个铁吊钩——显然,羊腿来自某牧民家。那年伯儿哩还小,来到门前就把羊腿扔下了,累得呼呼直喘,细看羊腿可是一口没动。当时,男知青惊喜万分,连称“天赐之物”,“瞌睡送来个枕头”,赶忙拿去准备做一顿丰美可口的羊肉焖面。女知青则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质问男知青为何不给伯儿哩分些肉吃?虽说这已是30年前的事了,但是至今仍为当事人所津津乐道,当然,也为无端享用了他人羊腿而歉疚。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