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她这几年经历了车祸以及家人的生死离别,经历了四次腿部手术和两次女性器官的手术。一个柔弱女人该品味和不该品味的,甚至于生命中不该承受的重负,她都默默地承受了。“因为失去了太多,所以更想获得,更想弥补。无法改变现实,那就只能改变自己,寻找纯美的心境。时间是淡化痛苦的最佳良药。当然,也离不开这些药丸,它帮助我身体伤痛的愈合。我相信治疗,更相信自己。”女友依然是灿烂的一笑,如花朵,似阳光。
我的心头也一片闪亮。
“所以,现在的我,用美的眼光审视一切,装扮一切,包括胎记,包括疤痕。”
女友还是一个女强人。当然她是最讨厌别人这么称呼她的。而事实上,性感而飘柔的她有着成功的事业。“那只是一部分,女人的成功,更包括心灵的腾飞。比如这片枫叶。”她用手指向腿上的风景。
其实,女人是风景。只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所以,我们要善于把熟悉的风景升华成崭新的风情,让生活更丰富更多彩。
“我长得不美,我的命运也并不算好。但是,从坎坷中我收获了丰厚的经历和豁达的心境。就像我从腿上的胎记意外收获了美丽的枫叶,而回报我的则是说不尽的心情枫林。”
“如果做不了花,那可以做一片枫叶,如果做不了枫叶,那就做小草吧,自豪地点染养眼的绿色。只要是有生命的,就是最美的。只是,发自内心的美,才是最真的、最美的。”
女友的话充满诗意和哲理。
就像女友发现的那片枫叶,那点风景,永远读不完。
水边箫声
人的生命是上天赐予的神奇的礼物,快乐、幸福和价值等待你自己在接纳中承受、珍惜、发现和保存。
——题记
那年,冰儿就读一所中专学校。
冰儿并不想去读什么中专。冰儿的理想是读大学。可是,冰儿自幼多病,身体一直很不好,而冰儿的好胜心奇强,学习特别专注认真,冰儿的身体到了初中就显得越发吃不消了。为了让冰儿养养身子,父母决定让成绩优秀的她先念中专。那个时代读完中专就是国家干部,那是一个无奈而稳重的选择。冰儿知道他们的好意,含着泪离别家乡外去读书。
冰儿很少和学校的同学说话。冰儿一有空就在阅览室读书。冰儿的世界与他们不同。冰儿已经失去了很多,只有在智慧森林的静养和新鲜空气的滋养里,她才能体验到生命氧气的充足与希望。
那天,冰儿看完书站起身准备回宿舍,却晕倒了。醒来的时候,冰儿躺在医务室里。旁边,站着一位大男孩。冰儿有点不好意思。倒是男孩嘿嘿一笑:没事了,医生说你只是有点疲劳,回去好好休息吧。
后来,冰儿知道,他是隔壁班同学,与自己同姓。
再后来,冰儿在学校后面的田野看书时,经常听到幽深婉转的箫声,那箫声从水上飘起,经过风儿妩媚柔情的抚摩,远远传来,别有情致。
那是坐在水边的他吹出来的。
冰儿曾好奇地偷偷站在他身后的大树边听他吹箫。那箫声总是牵动着她的神经,飘过水边,飘到遥远,遥远的地方……
后来,一次学校举行大型晚会,他是策划。他竟然举荐了冰儿做他的副手。其他同学都觉得很奇怪,如冰一样冷的“哑巴”女孩,能做什么?
第二天,冰儿连夜加班写好了一个小品脚本,交给他。他惊讶:小丫头,有如此文笔,真是厉害!他改了几个字,交给冰儿,冰儿更是吃了一惊,笑了!棒!
他把晚会的总体策划思路告诉冰儿,冰儿提出了很多好建议。冰儿和他一起到各班看排练,选节目,挑演员。一向羞涩的冰儿发现,孤陋寡闻的自己真的小看了学校这个藏龙卧虎之地,这里各种人才都有,他们攒足了劲要办一台高质量的晚会。那段时间,冰儿每天和他们一起排练节目,看他们演小品,说相声,练舞蹈……生活的时空被笑声、歌声充满。而冰冷的心情也逐渐被融化成暖春……
办完晚会后,同学们都对冰儿另眼相看。冰儿也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冰儿发现,来读中专的很多同学年龄不大却都有一本传奇的生活故事,有着生命的风雨崎岖坎坷。生命之对于人,本身就是一个考验。冰儿不再悲观不再孤单。冰儿常常和同学们一起,坐在田野里,听着那飘荡在水边的箫声,讲过去,想将来。
有一次,冰儿突发奇想,跑过去问他:总觉得你的箫声充满了中年的深沉,为什么?
那是因为我的心已步入了中年!哈哈!
冰儿显然不满意他的回答。可是,以后的时间,无论聪明的冰儿怎样想尽办法,他总也不会像其他同学一样讲起过去。他说过去永远只是过去,他只有努力把握现在创造将来。这在冰儿心里,他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就像那水边的箫声,经常牵动着冰儿的思绪,荡漾在记忆的水边,总也无法落地。
终于有一天,冰儿站在水边,眼睛游走在曾经飘满箫声的天空。久违了的箫声又一次响起。从箫声里,冰儿听出了刺骨的寒冷与逼人的苍凉。
冰儿已是泪流成行。冰儿突然发疯般地冲过去:别吹了,发生什么事了?腼腆保守的冰儿抓过他的箫。果然,他一向自信果敢刚毅的面容里充满了忧伤。两行热泪,挂在脸上。
冰儿,总是与你有太多的默契。
冰儿,我要离开学校了。他终于艰难地吐出了一句话。
为什么?
我被开除了。
什么理由?冰儿追问着。
是你一直困扰的问题。你不是说我的箫声里有中年的沧桑吗?是的,我已经提前进入中年了。你们永远无法理解,我已经是一个五岁孩子的父亲。我小学毕业后因为家里太穷,没有读书,后来,我早早结婚了,生了孩子,可我总是羡慕其他学生,一直自学,后来,我假借别人的名字考上了这家学校。原以为只要我读好书做好人就行了,可是,不知谁把我的所有情况写了匿名信告到学校,已经被学校查处了……
冰儿鄂然。
冰儿发疯般跑到校长办公室,没有等校长反应过来就冲他一顿好吼。
回到宿舍,冰儿痛哭失声。
第二天,他就走了。
记得临走前,他没有忧伤。笑着对冰儿说,他是错的,他不该欺骗学校。他又是对的,美丽的谎言让他享受了两年永生难忘的多姿多彩的校园岁月。
冰儿总是难以理解,学校为什么一定要开除那么优秀的他,命运怎么总是爱捉弄那么热爱知识热爱生命的人。
或许,正是遭受命运捉弄的人,总是分外感到得到的艰难与珍惜的涵义吧。
记得那事之后,很多同学戏谑冰儿和他有点关系。冰儿没有否认,也不知所以。如果,那是冰儿的初恋,冰儿宁愿保留,因为,那是启蒙了冰儿青春生命的动力。虽然,那只是随着箫声漂浮的记忆。
后来,听说他回到乡下后开了间小商店。再后来,听说,他带着妻女离开乡下,涉足远方。再后来,听说他到南方一个贫苦小镇应聘做了一名老师。
终于,冰儿找到一个机会,想把他调到冰儿所在的省城。那是十五年后了,冰儿做了一家报社的社长。冰儿的记忆中,他的文笔很好,思想敏锐,很有洞察力,他应该成为一名很有正义感的记者。
冰儿辗转找到他的联系电话。电话里的他显然很兴奋激动。那铿锵有力的声音瞬间把冰儿带回了读书时光。然而,他没有答应冰儿。
冰儿相信春风化雨,想尽办法劝说他。冰儿要像当初他鼓励自己一样拉他走入另一种生活。
他最终还是婉拒了冰儿。原因只有一个:他已经习惯并热爱现在的生活。他和当地的人们愉快地生活在一起,用他的知识、他的箫声、他的笑容、他的真诚给他们带来很多愉悦,他已经深深感受到平凡生命的宽容、富足,透析了精神深处的宁静与幸福。他可能永远远离名利,但是,他所获得的东西远远超越了名利的价值。
冰儿还是理解了他。冰儿经常利用出差的机会去看他。冰儿没有觉得和他有距离,相反,冰儿从他的经历中发现了一个朴素的生命道理——再平凡的人生再曲折的经历都同样能活出万般滋味与美好。人的生命是上天赐予的神奇的礼物,快乐、幸福和价值等待你自己在接纳中承受、珍惜、发现和保存。就像那永远萦绕在冰儿耳边的并不专业的——水边箫声。
【作者简介】申林,1974年12月出生于河南省汝南县。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著有文集《千江有水》。现居广州。苦难以后的状态:致昌耀白祺瑞
一
昌耀老师,读完您的诗后我有如下感想,我现在写出来向您请教,不知您怎么看。
1、曾有人认为您以前的一些诗写得疙疙瘩瘩,太硌生。对于这种看法我是这样想的,您的诗来自于一种郁结之气,来自于人生的不顺,所以显得硌生,那是经过大苦难,大毁灭,大重组后的产物。那是一种物质化,是鲁迅所说的粗砺。在中国确实有很多人,消化不了您的诗,他们没经历过苦难,他们不知道从苦难中产生的作品是什么样的,所以出现一些误解也是可以理解的。超越了极限的苦难,使您踏破了生命与世界沟通的壁垒,您的生命是全然地向世界敞开的。您的生命具有了您抒写对象的性质,对象已进入了您的生命中。
2、《人民文学》1996年6月份发的那一组诗,我感觉他们抵达灵魂的程度,接近了鲁迅的《野草》。那里有一种大美,灵魂深处的美。您在发展着《野草》的诗性。这是灵魂的接近。就是说您现在的状态,接近了鲁迅创作《野草》时的生命状态。曾经如此物质化的您,现在已音乐化了。这说明由于苦难的洗礼,您的生命已非常的纯净、圣洁了。
3、您是个悲观主义者,您的悲观不是消极的,不是颓废、自甘堕落,而是积极的,是自我拯救,是救赎。鲁迅说:“因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绝望能增强反抗的力度)。您是这种意义上的悲观──“严峻了的现实”,也即苦难,使您的灵魂变得刚健,“灵魂的自赎从刚健有力开始”,然后您以此刚健的灵魂拯救了自己。
4、您是个唯美主义者么?您的诗都是苦难的结晶体,每一首都像透明的器皿,辞文隽永、旨远、有神性。但您没有唯美主义者的浮躁,他们太表面化了。您是个最大的现实主义者,因为您的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您不是先考虑怎么写(形式),而是写什么(内容)。您的自然形成的作品形式,也正是您生命的内在形式。
您已达到了文与质彬彬融洽的境界,您是君子。
5、“我们还不够痛苦。还不够绝望,还远未达到情绪死亡之境。换言之,我俩当属十足的幸运者。因之,我俩的遁逃其实近于一种游戏。”
(这不是自虐,是真理。您竟如此流畅、诗意地说出了真理,如此地接近了情绪。)
绝望是进入伟大的法门,只有世俗的大门关闭了,天堂的大门才打开。伟大是和绝望成正比的,人们绝望的程度,也正是人们伟大的程度。《说文解字》中说“真”是人死亡以后升天的样子,真理是死亡以后的事情,而伟大的作品也是死亡以后的产物。什么样的死亡?当然不是生命机能的死亡,而是“情绪死亡”,也即我们常说的“绝望”。“情绪死亡”这个词太妙了。
6、在《有感而发》中,您已对绝望,绝望了,说明您已走了过去;进入到绝望以后的状态。
7、《迷津的意味》这首诗使我想起了鲁迅的《过客》和班扬的《天路历程》。如果说《过客》还在坟的这面,那您已经到坟的那面。因为您已澄明了,这是死亡以后的生命状态。而《近在天堂的入口》,更具有《天路历程》的意味。因为您已看到了天堂的入口。“基督徒”就是看到天堂入口才踏上天路历程的。
智慧达到极至以后,就要物质化,就要留下实实在在的东西,也就是要建设。天堂是智慧的物质化,智慧的终极。这说明您已具有很高的智慧,宗教创立者的智慧。
8、制造迷津者都是一些“幸运者”,他们不可能踏进绝对真理之门。现在文坛上有大批这样的“幸运者”,他们不够绝望,远未达到情绪死亡之境。他们制造大量的迷津,为了逃避?不,为了游戏。
昌耀老师,我知道我没有资格对您评价您的诗,但我确实由衷地有些感觉想和您说说,并想请您评判!
二
我感觉您的语言,已达到了宗教般的澄明。您有于极限中进行精妙把握的高超技艺。您能给极限一个恰当的表达。那黄金般的精妙。这种技艺我在《野草》中见过,也在宗教经典中见过。这说明您已走了过去,进入到苦难以后的状态,我们暂将它命名为后苦难状态吧。
苦难之中的状态还不是大状态,关键是走过去以后,进入后苦难状态。一切并不是匆匆而过,朦胧不清,未经辨明的。一切都变得宁静,一切都变得熟悉,一切都已被一一命名。那才是大状态,那才是建设(您已为一切一一命名。这些精妙坚定的确定嵌在您的诗中──有金属般的坚定。是您的诗立住的原因)。
有人说“天才是绝望中的自恃”,在极限中能找到立脚点的人(有很多人也进入到极限中,但他们崩溃了,而伟大者可以随处生根)。后苦难状态是伟大者在极限状态中开拓的一块暂可栖息的家园。于不确定中找到的确定,是绝望中的自恃。以此把世界向前推进了一步。澄明状态便是后苦难状态。
有人说“天才是绝望中的自恃”,在极限中能找到立脚点的人(有很多人也进入到极限中,但他们崩溃了,而伟大者可以随处生根)。后苦难状态是伟大者在极限状态中开拓的一块暂可栖息的家园。于不确定中找到的确定,是绝望中的自恃。以此把世界向前推进了一步。澄明状态便是后苦难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