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靠山河
1926800000001

第1章

山是小兴安岭的余脉,但却没有名字。不要说全国地图了,就是市县地图上,也不曾标注。

这山自然就跟巍峨和雄伟不挨边,但有几分村野式的魁梧。特别是在早些年,山顶是一整片的森林,那种非人工种植的红松,挺拔而大器,个别出尽风头的,要三个成年劳力才能合抱过来。山的边边角角长有白桦、椴树、柞树、水曲柳,还有榛棵、苕条以及于铁丹一下子叫不上来名字的其它杂灌木。达紫香、芍药、打碗花、耗子花、山蛋子、刺梅以及蕨菜、山葱、山白菜、山萝卜、猫爪菜、刺老芽……这些历数不完的野花和野菜就不要说了,山鸡、狐狸、沙半斤、刺猬、黄鼠狼、山燕子……这些小打小闹的飞禽走兽也不要提了,于铁丹记得,那时的山上还有山牲口啊,比如野猪和猞猁,还有张三儿和黑瞎子。

山大体呈南北走向。贴着山脚向南流去的水,叫靠山河,有顺手拈来的随意,就显得不那么正式,但叫久了,也就都认可了。四十年以后,确切地说就是去年刚开春那会儿,有个建筑开发商,喝了半斤酒,给这河取了个更加不着四六的名字,叫什么老黄狗,人们都认为他这是哪根神经搭错了地方。看来这河只能是叫靠山河了。如果一定要拉杆大旗壮下底气的话,我们可以提到黑龙江,因为靠山河的确是黑龙江的支流的支流。黑龙江,才是靠山河真正的靠山啊。

靠山河右侧的小村落,自然就叫靠山屯了。三二十户人家的三二十栋房子,就那样横七竖八地随性散落着,一码泥垒坯砌的草屋,低矮,委顿,但冬暖夏凉,直接被黑土地厚重的地气托着。而屋顶飘出的炊烟,是淡蓝色的,有着慢镜头式的袅娜,有着温情的感人光晕,如今只能飘散和隐匿在我们的回忆里了。

那时于铁丹的家挨着王凤香家。他家并不难找,门前卧着一条总是摇着尾巴的黄狗,院子里有一口压井的那户,就是。

在这个就要展开的故事的第二个自然段,我提到了张三儿和黑瞎子,可能有的人听不懂。其实,张三儿就是狼,黑瞎子就是熊。东北人就这么叫,好像背后都有那种不是太着边际的传说或者民间故事,但于铁丹不知道。于铁丹知道的是,在他小的时候,大人哄劝哭闹的孩子,哄劝烦了,就会捧出张三儿这把杀手锏。你嚎啥!再嚎张三儿来吃你!只这一句,再闹人的孩子也一下子就乖了。

而且,四十年前的于铁丹不叫于铁丹,而是叫于铁蛋。

于铁丹的名字是他上小学那年老师给改的。同时被改名的还有他的弟弟,不再叫于钢蛋,而是叫于钢丹。于钢丹,就是后来给靠山河取名为老黄狗的那个建筑开发商,我在前边已经简单提过了。

我没提过的是,于铁丹还有个姐姐,小名叫改子。在这儿,我还想罗嗦几句,就是如今五六十岁的东北女性,如果她的身上只有姐姐而没有哥哥,那么她的小名就很有可能会叫改子,或者是叫小换。父母给她们取这样的小名,含义一目了然,就是改成儿子、换成儿子。说来也是有些神奇的,叫改子或者小换的她们,身下的通常真的就是弟弟。

姐姐有大名吗?于铁丹的记忆里是没有。于铁丹依稀记得,在他刚刚懂得人要有小名也要有大名的时候,他曾问过父亲于学安。他说,我姐大名叫啥呀爹?于学安抽了口旱烟,喀的咳嗽一下,紧接着呸的一声吐了口痰,说,丫头片子,赔钱货,有个小名就够尿性的了。于学安说的尿性,是东北话,意思大概是好,而且是那种非同一般的好。

老师给他改名的时候,于铁丹就想,要是姐姐也来上学,老师指定也能给她取个好听的大名。可是,姐姐是不能来上学的,因为父亲不让。就算让,姐姐也不可能上学了。

因为姐姐已经死了,死在了靠山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