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抗日之我为战神
1922400002192

第2192章 大结局离别

执行命令的两个人先后离去,让这座位于釜山郊区的日式小别墅,陷入了沉寂之中。在杜开山走后,已经在最快时间之内,此刻已经从胜利带来的喜悦之中走出来的郭炳勋。看了看面无表情的杨震道:“一号,我还是多少有些担心。多年来的军国主义教育,已经深入到日本军队从上到下所有军官和士兵的脑袋里面。”

“虽说日本天皇已经下达命令投降,但日本军队中的死硬派,必将不会甘心就怎么投降。我军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后,立即登陆采取行动,会不会受到日本军队中的死硬分子抵抗或是偷袭?单靠空中威慑力量,恐怕很难压制日本人的垂死挣扎。”

郭炳勋的担心,杨震笑了笑道:“老郭,你放心吧。日本人也许会有小的抵抗,但是大规模的抵抗,他们是不会有的。日本人无论是人还是畜生,但是有一点我却很欣赏,那就是执行力和服从性。”

“他们心中神一样的天皇都低头了,除了少数死硬分子之外,大多数人是不会做这种违背天皇意愿的事情。我为何将登陆的时间,定在十六日的上午,而没有立即的登陆。就是让某些该发生的事情,让他们今天一次性都搞完,给我们腾出一个干净的地方。”

“老郭,我之所以没有和你讲明白这些行动。是因为我的这种做法,尽管在西方已经是习以为常。但是在讲究以德报怨的中国人之中,会引起很大的非议,我们自身也会承受相当大的压力。有些事情我一个人承担,总比把大家都搅进来要好的多。”

“近年国人近学日本、学苏联,远学欧美,却忘记了当年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精华。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国人只记住了这句话的第一句,却忘记了这句话最精华的后半句。我的这种做法,搞不好要千夫所指的。”

说到这里,杨震转向了窗口,他的视线看着院子内的一颗枝叶茂盛的杨树,沉默良久却是有些语气激昂道:“纵然是千夫所指又能如何?我不要那种我们这个民族付出了几千万人伤亡的代价,却是除了五大国的虚假牌位之外,什么都换不回来的虚假胜利。”

“主席说的好,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有些事情别人不做,我去做。日本人这些年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的无数灾难,到了彻底清算的时候了。中华民族应该在这个依靠吸取我中华民族血液,靠着我无数中国人累累白骨,才最终发展、壮大起来的国家,得到一些补偿的时候了。”

杨震这番慷锵有力的话,郭炳勋听到之后却是陷入了沉思。良久才语略微有些沉重的道:“一号,你今天的这些做法,我相信下闲言碎语会有一些,但是大多数人还是理解的。中国人已经在现代发展潮流之中落后的太远,如果不奋起直追的话,只能被越甩越远。”

“我们这一代人曾经遭受过的苦难,就会在我们下一代人身上重新上演。不管理解与否,我们都要坚定不移的进行工业化建设。您说的对,有些事情总该有人要去做的。如果顾忌太多,我们也许会失去最后一个机会。”

“不管后世评价如何,有些事情做了总比不做好要。我们只要尽心竭力就好,至于其他人的评价,没有必要去过于理会。做事但求问心无愧,何必在意太多人的眼光。要是想的太多,我们什么事都不用去做了。”

说到这里,郭炳勋顿了一顿道:“一号,国内的反应如何,我不是太担心。我更担心的是,您实施的这个计划,苏联人的反应究竟会怎么样。如果苏联人不接受您的交换条件,我们该怎么做?”

“难道真的还要和他们大战一场?那样可就是公开撕破脸皮了,这对于我们来说,影响可就太大了。而且国内的形势,也不允许我们与苏联方面大打出手。对日战争的结束,不意味着就真的天下太平了。”

“在昨天李明峰动手之后,苏联人已经开始有了反应。其部署在远东的轰炸机,不断的越过国境线。其远东军区在我对面的边防部队,也已经进入一级战备。根据我军无线电监听显示,苏军已经开始在远东地区大规模的动员。”

“虽说暂时还没有做出实际上的军事动作,但这也就意味着苏联方面,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军事部署了。如果苏军不接受我们的交换,那么我们还真的与他们大干一场?那可是几百万装备精良,并经受了苏德战场战争洗礼的苏军。”

对于郭炳勋的担心,杨震笑了笑道:“老郭,其实要说苏联人接受我们的条件,说实在的我也没有什么把握。但有一条,我还是有把握的。他们有着几百万久经战火考验的苏军,我们也有一百多万同样久经战火的部队。”

“而且我们手中,还有着当年日本人没有的战略轰炸机。如果我们的轰炸机群,不惜代价的切断,他们连接东西命脉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我看没有了美援的苏军,就算是调到远东战场几百万又能坚持多久。没有了粮食和弹药,困也困死他们了。”

“我想这一点,苏联人不是不明白。而且苏联人也不是本土连根毛都没有少的美国人,工业最发达的西部地区,现在打了一个稀巴烂。战后的重建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压力并不比进行一场战争少。”

“再加上与西方已经公开撕破脸的欧洲,也要保持大量的驻军。我看他们在远东地区,最多也就是张牙舞爪。而且苏联那位领袖,对大型军舰有一个偏执的狂热。我拿着他做梦都想要的东西,作为交换他们那支舰队,他会分的清事情轻重的。”

“老郭,别忘了苏联虽说重工业比较发达,可他们造船业却绝对不发达。战前他们的军舰设计,以及必要设备都是依靠西方进口的。其中主要的技术和必要的设备来源,都是德国和意大利。”

“而按照眼下欧洲的态势来看,苏联人想要在战后继续向美英订购同样的产品,恐怕是不可能了。咱们拿着日本海军残存的一艘航母和一艘战列舰,再加上大和级战列舰的图纸,苏联人不会不动心的。”

“只要我们能抢在美国人前边,将这两艘军舰控制住,并搞到大和级战列舰的图纸,外加一些必要的设备,我想苏联人应该答应这个交换。因为他们知道,美国人宁肯将这些舰艇全部炸掉,也不会给他们一艘的。”

“就算苏联人还不接受,大不了将他们的军舰交还给他们罢了。反正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实力,去养活那么多的军舰。我此次的计划,不是盯着苏联海军。我对于苏联海军的舰艇,也最多算是借用罢了。”

“我更看重的是日本海军残存的驱逐舰和海防舰,以及潜艇和一批轻型舰艇,这些跟适合我们战后使用的舰艇。还有日本海军的造舰、训练等方面的人才,以及他们舰载光学设备的生产、制造技术。苏联海军的舰艇有他们多不多,没有他们其实也无所谓。”

“要不是日本海军另外一个主要集中地都在新加坡,如果没有相对应的舰队接应和保护,我们就是搞到手也开不回来。你当我愿意在这个档口,去老虎屁股上拔毛?新加坡太远,咱们的手够不到那里去。”

“苏联人的反应,基本上在我预料之中。被扒光了屁股上的毛,那位伟大的苏联领袖,一点反应不做出来,那是基本上不可能的。但他们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就说明他们还是有一定顾虑的。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我去和他们打嘴仗了。”

说到这里,杨震显得有些疲惫道:“该来的总是要来的,该面对也逃不掉。现在我最担心的就是杜开山那里,能不能达成我的目标。只要老杜那里没有问题,我这里才真的不会有什么问题。”

“老郭,这里交给黄玉清坐镇,你与我一同返回东北。你的调令已经下来,中央等着你去上任。不过你要有一个心理准备,你到哪儿可是完全白手起家。把嫂子也一同带去吧,你们也该好好的团聚一下,过过你们的安稳日子了。”

听到杨震提起自己的调令以下,郭炳勋却是有些说不出的惆怅。自三八年在日军战俘营内结识,一起被押送到日军细菌战基地。又一同冲出那个死亡魔窟,两个人一起生活和战斗了整整七年,除了战事所需短暂分离之外,两个人基本上是焦不离孟、秤不离砣。这眼下说分开就要要分开,在见面也只能是来去匆匆了。

看着有些惆怅的老郭,杨震笑了笑道:“老郭,你也不必伤感。不管你到了那里,我们还是在同一面旗帜下战斗。山不转、水转,我相信我们见面的时候不会太少。你去石家庄办军校,也算了解了你的一段梦想。”

“我留在东北,估计也是暂时的。等到这里大局定了,我的工作也要动的。我们都是革命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你的性格我知道,放到哪里都不会出问题的。你去安心的上任吧,这一天早晚都是要来的。”

杨震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虽说很豁达,但也有掩饰不住的伤感。但对于郭炳勋能够达成梦想,杨震真的从内心里很为他高兴。而且他能从事军事教育工作,对郭炳勋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合适的选择。

但一向很少分开,可谓是珠联璧合的两个搭档就此天各一方,杨震说不伤感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他与郭炳勋之间的感情,与其他人还不一样。今后也不是说不见面了,但还像过去那样一起生活和战斗,却是已经不可能了。

之前送别了李延平、王光宇、陈翰章,现在又要送别郭炳勋,杨震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该走的总归还是要走的,他们都有自己的路,东北的这片天现在已经太小了。但当真正离别的这一天到来,杨震心中依旧是难以割舍。

本文写到这里,也基本上和读者说再见了。有些兄弟说我写的很拖沓,其实我只是用心的对待自己的作品,尽可能的完善每一个章节。可能有些东西,写的有些不尽如人意,但本人自问也已经尽力了。

更新慢的问题,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每天只有下午能够抽空写一点,晚上两点之后才能多写一些,在这里向一直支持我的读者说声抱歉。后续还会有几篇后记,也算是给大家一个交待。新书正在码字之中,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