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古今医统大全
19187600000228

第228章

秘结候

病机叙论

《内经》曰:北方黑色,通入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肾主五液,故肾实则津液足而大便润,肾虚则津液竭而大便燥。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食苦以泄之。

病机叙论

凡人大便秘结,皆由房劳过度,饮食失节,或恣饮酒浆,过会辛热。饮食之火,起于脾胃;淫欲之火,起于命门。以致阴虚血耗,火盛人亏,津液不生,故传道失常,渐成燥结之证。有年高血少津液枯涸,或因有所脱血,津液暴竭,新产之妇气血虚耗,以致肠胃枯涩。体虚之人摄养乖方,三焦气涩,运掉不行,而肠胃壅滞,遂成秘结,诸若此,惟当养血滋阴,滑涩润燥,不可妄用通利之药,恐伤元气,耗散真液,秘结愈甚也。

病机叙论

七冲门: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则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此为七冲门也。盖阴不可以无阳,水不可以无火。水火既济,上下相交,荣卫流行,自然润泽。若而幽门不通,则上冲;吸门不开,则噎塞。故云:燥秘不便,气不得上下者,治在幽门。

病机叙论

有风秘、气秘、热秘、寒秘、湿秘。风秘者,风痰燥结不通也。气秘者,气滞烦闷不通也。热秘者,内府积热,消耗津液,大便结燥不通也。寒秘者,年高脏冷,及 癖冷气结滞,大便不利也。湿秘者、湿热郁结,津液不行而秘涩也。所以病证不同,难以一例而施治也。

脉候

秘结脉,多沉伏而结。阳结脉沉实而数。阴结脉伏而迟或结。老人虚人便结,脉雀啄者不治。

治法

在西北,多为风燥所成,以疏风润燥为主。(搜风顺气丸是也;)在东南,多为湿热所致,以开结清热为要。(木香槟榔丸是也。)大抵审其人之虚实,察其脉之强弱,参而治之,罔有不当。

治法

凡病实热初然秘结者,脉实大而有力,宜以塞因通用之法,承气等汤通之可也。其病之久者,老人、虚人、及亡津之后,悉皆以润燥通幽之剂缓而图之,庶不有误,如润肠丸、通幽汤之属是也。

治法

血虚之人,大便结燥,脉大如葱管,而身发热,切不可发汗,汗之则重亡津液,结燥愈甚,而致死者有之。

卒以巴豆、牵牛峻剂攻下,暂得通快,必然再结愈甚,卒不能调,则亦重竭津液之过也。丹溪所谓古方通大便,皆用降气品剂,盖肺气不降,则大肠难传送,用杏仁、枳壳、沉香、诃子是也。又老人、虚人、风人津液少而秘者,宜药以滑之,用麻仁、胡麻、阿胶之属是也。如投以快药利之,津液走,气血耗,虽暂通,而即秘矣,更生他病,何可胜言?

治法

《活人书》谓:脾约证乃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故小便数而大便难,用脾约丸以下脾之结燥,使津流入胃,肠润结化而愈。丹溪曰:既云脾约,必阴血枯槁,内火燔烁,热伤元气,故肺受火邪而津竭,必窍母气以自救,夫金衰则上受木邪,脾失转输,肺失传化,宜其大便秘而难,小便数而无藏蓄也。理宜滋养阴血,使阳火不炽,金行清化,脾土旺健,津液既润,大小肠何秘结之有?东垣云:注夏大便涩者为血少,血中伏火也,人参黄 汤加生地黄、当归身、桃仁泥、麻仁之类是也。

许学士治年老虚人便秘,只用火麻仁、苏子仁各半,研取汁服之,更煮粥食之,不必服药而秘愈。

食伤太阴,肠满,食不化,腹响然,不能大便者,以苦泄之。

凡脏腑秘结有虚实,治疗当审之。如实秘者,能饮食,小便赤涩,以搜风顺气丸、三黄丸、推气丸、千金丸、七宣丸、七圣丸之类下之。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浓朴汤主之。盖实秘,物也;虚秘,气也。

药方

桃仁、麻仁润血燥,杏仁、郁李仁治气燥,皂角仁治风燥。

药方

(东垣)导滞通幽汤 治大便难,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噎塞,不便,燥结而秘,气不得不,治在幽门,以辛润之。

当归 升麻 桃仁泥(各一钱) 生地黄 熟地黄(各五分) 红花(炙) 甘草(各一分)上咀,水二盏,煎八分,去滓,调槟榔末五分,稍热服。

(《卫生》)润肠汤 治大便结燥不通。

生地黄 生甘草 大黄(煨) 熟地黄 当归尾(各五分) 升麻 桃仁 麻子仁(各一钱) 红花(四分)上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空心服。

治血润肠丸 治大便风秘,血秘不通,常常结燥。

当归 大黄(煨。各一两) 防风 羌活(各半两) 麻仁(二两半) 皂角仁(烧灰存性,去皮研,一两。其性得湿则润,去湿则燥枯,用者勿误) 桃仁(二两)上除桃仁、麻仁另研如泥外,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三两服后,大便不能燥结也。

(杨氏)滋肠五仁丸桃仁 杏仁(各炒去皮尖,一两) 松子(一钱二分) 柏子仁(半两) 郁李仁(炒,一钱) 陈皮(四两,为末)上五仁研匀为膏,入陈皮和匀,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

(《直指》)润肠丸 治大便秘涩不通。

杏仁(炒去皮尖) 枳壳(麸炒) 麻仁(另研) 陈皮(各半两) 阿胶(炒)防风(各二钱半)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苏子荆芥汤下。

胶蜜汤 治老人、虚人大便秘涩。

连根葱白(三寸)新水煎,去葱入阿胶二钱、蜜二匙,溶化,食远服。

(杨氏)润肠丸 治大便秘涩,旬日不通。

桃仁(炒去皮尖研如泥) 荆芥穗(各一两) 火麻仁(盏半,细研,水浸取浓汁)芝麻(半盏,略炒研,水浸取浓汁)上入盐少许,同荆芥穗煎。食远每服一盏,代茶饮之,以利为度。

加味四物汤 治大肠结燥而秘涩。

当归 熟地黄 川芎 赤芍药 大黄(煨) 桃仁(研。各一钱)水二盏,煎八分,食远服。

(《济生》)苏子麻仁粥能顺气,滑大便。

紫苏子 麻子仁(各不拘多少)研烂水浸,滤取汁,煮粥食之。

(《良方》)三仁丸 治大肠有热,津液竭燥,大便秘涩。

柏子仁 松子仁 火麻仁(各一两)上研令勾,用黄蜡半两溶化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饮下。未快,加上丸数服之。

药方

(《局方》)三黄丸 治积热闭结不通。(方见热门。)千金丸 治脏腑壅滞气结,积热不通,或内有 瘕疳蛔,心腹俱痛,及香港脚肿满,休息热痢,并风痰、疮疥、结核等疾。

大黄(十两) 木香(半两)上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远白汤送下。

倒换散无问新久,癃闭不通,小腹急痛,肛门肿胀。

大黄(大便不通用一两,小便不通用半两) 荆芥(大便不通用半两,小便不通用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远白汤调服。

(《济生》)槟榔丸 治大肠积热,气壅不通,心腹满,大便秘结。

大黄(蒸) 黄芩 枳实(麸炒) 火麻仁(炒去壳另研) 牵牛(炒) 槟榔 羌活杏仁(炒去皮尖研) 白芷(各一两) 人参(半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小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汤下。

(《拔萃》)牛黄散 治三焦积热,脏腑秘结。

白牵牛(取头末,半两) 大黄(一两)上为末,每服三钱。厥冷温酒调服,手足烦者,蜜水调服。

(《圣惠》)大黄饮子 治身热烦躁,大便不通。

大黄(煨,二钱) 杏仁(炒去皮尖研) 枳壳 栀子仁(各钱半) 川升麻(一钱)生地黄(酒洗,钱半) 人参(七分) 黄芩(八分) 甘草(炙,五分)上水二盏,姜五片、豆豉二十一粒、乌梅一个,煎一盏,不拘时服。

(《和剂》)脾约丸 治肠胃燥热,大便秘结。

麻仁(另研,五两) 大黄(一斤,蒸) 浓朴(姜汁炒) 枳实(麸炒) 芍药(各八两) 杏仁(去皮尖,五两半)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白汤下,便利止服。

论脾约丸。成无己曰:约者,结约也,又约束也。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故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脾约。此丸以下脾之结燥,肠润结化,津液入胃,大便利小便少而愈矣。愚窃有疑,何者?既曰约,脾弱不能运也。脾弱则土亏,是必脾气之散,脾气耗,原其所由,久病大下大汗之后,阴血枯槁,内火蟠灼,热伤元气,又伤于脾,而成此证。伤元气者,肺金受火,气无所摄;伤脾者,肺为脾之子,肺耗则津竭,必窃母气以自救。金耗则木寡于畏,土欲不伤、不可得也。脾失转输之令,肺失传受之自,宜大便秘而下难,小便数而无藏蓄也。理宜滋养阴血,使孤阳之火不炽,而金行清化,木邪自止,脾土清健,营运津液,乃能入胃,则肠润而通矣。今以大黄为君,枳实、浓朴为臣,虽有芍药之养血,麻仁、杏仁之温为之使,用之热甚,而气热者,无有不安。愚恐西方地气高浓,人禀旺实者可用,若用之于东南之人,与热虽甚而血气不实者,虽得暂通,将见脾愈弱而燥矣。后之用此方,须知在西北以开结为主,在东南以润燥为主,慎勿胶柱而调瑟。

洁古云:脏腑秘结,有虚有实。胃实而秘者,能饮食而小便赤,当以麻仁丸、七宣丸之类主之。

消毒麻仁丸芝麻(四两,研取汁) 杏仁(二两,去皮尖研如泥) 大黄(五两) 山栀(十两)上为末,炼蜜入麻汁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白汤下。

药方

(《和剂》)三和散 治七情气结,脾胃不和,心腹痞满,大便秘涩。

羌活 紫苏叶 宣木瓜 大腹皮 沉香(各一钱) 槟榔 木香 陈皮 白术 川芎炙甘草(各七钱半)上咀,分二服。每服水一盏煎六分,不拘时服。

(《济生》)橘杏丸 治老人气闭,大腑不通。

橘红(取末) 杏仁(去皮尖。各等分)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远米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