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转动人脉:构建超级成功人脉网的73个技巧
1911500000019

第19章 实战篇:书本上学不到的人脉经验(3)

达蒙说得非常好,如果你不想树立对立情绪,而想搞好人际关系,请记住:永远避免同别人争论。正如杰明·富兰克林所说的:“如果你老是争辩、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因此,你自己要衡量一下:你宁愿要那样一种字面上的、表面上的胜利,还是别人对你的好感?

争论或许会让你赢得胜利,但是即使赢了,实际上你还是输了。如果你的胜利使对方的论点被攻击得千疮百孔,证明他一无是处,那又怎么样呢?你会觉得洋洋得意;但对方呢?他会自惭形秽,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而且一个人即使口服,但心里并不服。因此,争论是要不得的,甚至连最不露痕迹的争论也要不得。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即使偶尔获得胜利,却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真正赢得胜利的方法不是争论,而是不要争论。

有一次,林肯斥责一位和同事发生激烈争吵的青年军官,他说:“任何决心有所成就的人,决不会在私人争执上耗时间,争执的后果,不是他所能承担得起的。而后果包括发脾气、失去自制。要在跟别人拥有相等权利的事物上,多让步一点;而那些显然是你对的事情,就让得少一点。与其跟狗争道,被它咬一口,不如让它先走。因为,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的咬伤。”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喜欢参与到这样无休止的争论中去,发表一些自以为是的观点,可结果呢,也许一辈子也没有结果。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对你毫无意义,不但为自己树立了敌人,还对你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助益。

如果你已经置身于争论之中了,那么请冷静地处理自己的情绪。一般来说,当人们争吵时,由于满腔愤怒,往往出言不逊,争得面红耳赤。例如,一名下属受到上司的责骂时,心里可能不断嘀咕:“这么小的过错,犯得着哆嗦个不停嘛!”甚至为了避免自尊心受到伤害,他会想方设法自圆其说。如此一来,再多说什么也是无益的。人类的劣根性,原本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过失,所以恐怕很多人会在因犯错而受到指责时,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而在此情况下,处理的方法便只有先冷却一段时间再说。任何悲伤或痛苦都会随时间的消逝而消逝,所以时间一长,以往的反感便会淡化,如此便能冷静地与人谈话了。

人的愤怒情绪大多数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夫妻之间都应尽量创造机会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也给对方表达意见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双方更好地彼此了解。很多时候,愤怒会掩盖一些感觉。当自己要愤怒的时候,应尽量控制自己不跟自己的情绪走,当然也不跟着对方的情绪走,最好是暂时离开,让自己冷静冷静,冷静后往往会有新的看法,这时再处理问题,就会更理智。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当你被激怒时,千万不要轻易发火。谁若轻易地做了怒气的俘虏,谁的生活就会倾斜,谁就可能成为愚蠢与后悔的人。记住:怒上心头,一忍为高。

专家点拨:

1.应冷却处理对立的情绪,避免争论,多站在他人的立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2.如果你老是争辩、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3.如果你已经置身于争论之中了,那么请冷静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转移不利于你的话题

善于有效地转移不利于自己的话题,不仅能够免除场面上的难看之外,还能够让谈话者主动退出对自己的不利讨论。谈话的艺术很深,其中如果能够做到随心所欲地转移谈话中不利于自己话题的讨论的本领就是谈话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不但需要人们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拥有最灵活的头脑才行。

案例分享:

抗美援朝时期,一些外国记者敌视中国人民,利用采访的机会,散布对中国人民的敌意。一次,一位外国记者采访周总理。周总理刚批阅完文件,顺手把钢笔放在桌上。外国记者看见桌子上放的是一支美国生产的“派克”钢笔,便故意地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美国生产的钢笔呢?”周总理朗声笑着答道:“提起这支笔,那可说来话长。这不是支普通的笔,是一位朝鲜朋友抗美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想谢绝,谁知那位朋友说,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便收下了这支美国生产的钢笔。”记者听完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经验总结:

周总理是一个有着丰富外交经验的人,他一听外国记者的问话就知道来者不善,外国记者企图借此讽刺、讥笑中国的落后。总理在了解了对方的意图之后,毫不让步,巧接话题,运用对方的话题,说了这番幽默风趣而又有分量的话。运用这种技巧要根据具体场合,善于敏感地、准确地捕捉住眼前的事物进行发挥。善于辞令的人,一般都能够顺势接过别人的话题,能够巧妙地借助别人的某一话题,进行发挥,来转变不利于自己的话题。

用转移话题的谈判技巧能打破僵局,这种转移话题打破僵局的方法,常常使谈判绕了一个圈子,多走了一些弯路之后又成功地到达了终点,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1988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同前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会谈。戈尔巴乔夫竟用拳头将桌子敲得砰砰作响。他气愤地声称:“据说,在日本居然有人说什么‘今后只要日本持续不断地增强经济力量,苏联便将乖乖地屈服于日本的经济合作’。殊不知,这是大错特错的,苏联决不屈服。”中曾根也不示弱,他以强硬的口吻反驳道:“尽管如此,两国加深交往也是重要的。阻挠两国关系发展的,正是北方领土问题。铸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斯大林错误地向属于北海道的岛屿派遣了军队。”中曾根接着语气和缓地说:“我毕业于东大法律系,你走出的是莫斯科大学法律系的门槛。我们俩同属法律系毕业生,理应了解国际法、条约和联合声明是何物。国际上都承认日本的主张是正确的。”这时戈尔巴乔夫总书记脸上荡起一层愉快的笑容,微笑着答道:“我当法律家亏了,所以变成了政治家。”此语一出,巧妙地避开了中曾根话题的锋芒。双方针锋相对的关键时候,但戈尔巴乔夫的一句幽默话,使双方的紧张气氛得到了缓解,打破了僵局,谈判得以继续进行下去。

转移的话题必须视具体情况和对象因地制宜,就近转移,不能不着边际,随心所欲,风马牛不相及。同时,转移的话题主旨也不能变,虽然不涉及正题,但必须与正题有关,不管绕多少圈子,牛鼻子始终不能放,做到“形散神不散”。

专家点拨:

1.善于有效地转移不利于自己的话题,不仅能够免除场面上的难看之外,还能够让谈话者主动退出对自己的不利讨论。

2.谈话的艺术很深,其中如果能够做到随心所欲地转移谈话中不利于自己话题的讨论的本领就是谈话的最高境界。

3.用转移话题的谈判技巧能打破僵局,这种转移话题打破僵局的方法,常常使谈判绕了一个圈子,多走了一些弯路之后又成功地到达了终点,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从对方的观点出发

当我们与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从对方的观点开始,能够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得到对方的接纳和认可,从而轻松地解决问题,达成共识。反之,如果一开始就是争执,那么在紧张而抵触的情绪当中,则很难达到自己的目标。

案例分享:

某市一家银行的职员赵华就曾经从对方的观点人手,为自己留住了一个客户。一天,有个年轻人在赵华工作的银行开了个账户,赵华让他填写一份例行的表格,但对方却拒绝填写表格上的某些方面的资料,而且情绪很激动,按银行规定,是不能给他开户的。可是,赵华决定不谈银行的规定,决定用让他说“是”的方法来按要求填写资料。于是,赵华问年轻人:假设在你去世的时候,银行是否有责任把这些钱转到你的继承亲友那里呢?对方做了肯定的回答。赵华继续说,如果她们知道了你最亲近的亲属的名字,是不是很方便呢?如果你去世了,她们就能迅速及时准确地找到他了,对吗?对方又做了肯定的回答。这时,年轻人的态度已经缓和下来了,因为他知道了表格中的这些资料,并不是为银行而留,而是为了人个人的利益。最后,他不仅填完了表格,而且在赵华的建议下,另开了一个账户。

经验总结:

人的思维具有惯性,当我们朝一个方向思考问题时,就会倾向于一直考虑下去。所以,当我们希望别人同意自己的意见时,要从对方所同意的观点开始。

哈理·奥维基博士指出一个人开始说“不”字后,就形成了一道心理防线。人那本性的自尊会迫使你继续坚持下去。即使他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也很难放弃自尊,而是继续固执下去。所以,在开始谈话时,最关键的是先说一些对方认可的事情,这样对方就不会那么抵触自己。这就像撞球一样,顺着球的方向打,更容易进球;要它弹回来,就要花费更大的力气。

很多人都对他人的意见存在抵触情绪,然而对于自己的意见确实无比坚定。如果我们在交往中,能够将我们的想法转变成他的想法的时候,那这个想法一定会产生积极的效应的。

再来讲一个推销员的例子。有一位平时很节俭的老先生开着一部老旧轿车,但这部车已经无法再发动上路了,因此有许多汽车推销员整日围着他推销新车,让他不胜其烦,最后造成他强烈的防范心理,常常扭头就走。最后,只要推销员一上门,他就会想:“这家伙又是看上我的钱包,我绝不会上他的当。”

一天,来了一名陌生的推销员,老先生的第一个反应是:“骗子又来了!”然而,出乎意料的,那位推销员并没有向他夸耀自己的汽车,而是很内行地将老先生的旧车仔细地看了看,然后诚恳地对他说:“先生,你这部车保养得很好,起码还可以用一年半载,似乎不太需要立刻买新车,过半年再买也不迟。”说完便有礼貌地递给老先生一张名片,然后就直接离开了。听他这么一说,老先生心里泛起莫名的亲切感,不知不觉心中的防御系统已冰释瓦解,愈看愈觉得自己应该换部新车了。于是他马上找出名片,打电话给那名推销员,结果两个人顺利地成交了。

可见,从对方的观点出发,可以使我们在谈判的时候成功打破对方心理防线,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这个方法对于我们日常的交往也是很有用处的。

专家点拨:

1.当我们与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从对方的观点开始,能够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得到对方的接纳和认可,从而轻松地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2.当我们希望别人同意自己的意见时,要从对方所同意的观点开始。

3.如果我们在交往中,能够将我们的想法转变成他的想法的时候,那这个想法一定会产生积极的效应的。

寻找共同利益,实现双赢

人人都想在一件事中获得最大利益,而对于自己的合作伙伴和对手最微薄的利益。表面看起来,这是正确的想未能。但这种获利只是短暂的,也是渺小的,只有寻找共同的利益,实现双赢,合作才是完美的。

案例分享:

美国RealNetworks公司曾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违反反垄断法,并要求其赔偿十亿美元。但在官司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RealNetwork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格拉塞却致电比尔·盖茨,希望得到微软的技术支持,以使自己的音乐文件能够在网络和便携设备上播放。所有的人都认为比尔·盖茨一定会拒绝他,但出人意料的是,比尔·盖茨对他的提议表现出出奇的欢迎,他通过微软的发言人表示,如果对方真的想要整合软件的话,他将很有兴趣合作。

微软与许多IT行业的大公司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苹果公司。而事实上,微软和苹果两大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约伯斯和比尔·盖茨为争夺个人计算机这一新兴市场的控制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到了90年代中期,微软公司明显占据了领先优势,占领了约90%的市场份额,而苹果公司则举步维艰。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1997年,微软向苹果公司投资1.5亿美元,把苹果公司从倒闭的边缘拉了回来。2000年,微软为苹果推出Office2001。自此,微软与苹果真正实现双赢,他们的合作伙伴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经验总结:

比尔·盖茨的成功,源于很多因素,包括他对商机的把握,他天才的设计能力,但其中还包括他对他的敌人所采取的态度。面对敌人,一定要不屈不挠,咬紧牙关,迎面而上,决不退缩--这似乎是共识。但明智的比尔·盖茨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站到敌人的身边去,把敌人变成自己的朋友。

有这样一则富有寓意的小故事:一个人死了,天国的导游带着那个人去参观了天堂和地狱。那人看到地狱与天堂一模一样。只是地狱的人比人间的人还要瘦小很多,面黄肌瘦,骨瘦如柴,而天堂的人却个个红光满面,健壮如牛。到他们餐厅一看,也没有什么两样,相同的都是一口大锅,锅内是美味佳肴,每人手里使用的都是一米长的筷子。终于发现不同了,原来在地狱,用这么长的筷子夹菜,人人都无法把美味佳肴送到自己的嘴里,只好望着美味饿肚皮。而天堂的人却不像地狱的人那么自私,他们不用筷子往自己嘴里送食物,而是往对方嘴里送。于是你喂我,我喂你,大家都有饭吃!

你先伸出友谊之手,才有可以跟对方成为朋友;你先去帮助别人,别人才会帮助你。中国自古以来讲究礼尚往来,要有来有往,彼此的关系才能持久的维持下去。如果别人这次帮助了你,下次有事求助于你,你有能力帮助,却找借口推辞了,那么你下次再找他帮助你,他也多不会答应的。

两个人的关系从来都是建立互相的付出上,而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因为人是情感动物,需要彼此的互爱互助,既然是以情感为基础,那么就切不可像自由市场做生意那样赤裸裸地,一口一个“上次我帮了你的忙,这次你无论如何也要帮帮我。”或者“这次你帮我,下次我一定帮你。”忽视了感情的交流,会让人兴味索然,彼此的交情也维持不了多久。如果我们既没有一点被别人利用的价值,或者帮助别人的可能性,那么,求人办事的成功率微乎其微。

与人交往,必须遵循投桃报李的双赢原则,以情换情。最好的方法是,你先向对方伸出援手。而后,当你需要的时候,向其求助,对方也一定会尽力帮助你的。

专家点拨:

1.有寻找共同的利益,实现双赢,合作才是完美的。

2.站到敌人的身边去,把敌人变成自己的朋友。

3.你先伸出友谊之手,才有可以跟对方成为朋友;你先去帮助别人,别人才会帮助你。

在职场中同样能够如鱼得水

你的上一级就是你的衣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