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爷爷奶奶的“孙子兵法”
1910400000003

第3章 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1)

不做宠坏孩子的罪魁祸首

孩子缺少爱会造成感情和心理上的缺陷,反之,过多的亲昵与溺爱也会导致同样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小张工作很忙,每天东奔西跑,爱人在一家网站工作,也是没日没夜。他们的女儿婷婷开始由保姆带,摔了一跤之后跟爷爷奶奶一块过,夫妻俩只在周末接孩子回家住两天。

可随着不断长大,小张夫妇俩发现婷婷的脾气越来越大,平时有事稍不顺心就在地上打滚,或者把玩具全部扔在地上,谁也管不了。

为此,张大爷一家人对婷婷做了一次民意调查。奶奶问:“婷婷最怕谁?”她说:“爸爸。”奶奶又问:“那婷婷最不怕谁?”她回答:“爷爷。”然后又加上一句:“爷爷最听婷婷的话。”经过这次民意调查,家庭全体成员都认为是张大爷宠坏了婷婷。以后只要婷婷有什么不良表现,找根子都会找到张大爷的头上。

后来张大爷冷静下来想想,自己确实对小婷婷一味迁就溺爱,很少严格要求,常常无条件地满足她的要求而失去了分寸,过度的溺爱给婷婷的成长添了许多麻烦。

苏联工读学校创始人马卡连柯说过:“你想害死你的孩子吗?请给他一剂足够的幸福。”孩子缺少爱会造成感情和心理上的缺陷,反之,过多的亲昵与溺爱也会导致同样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常常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以期孩子更快乐健康地成长。俗话说“隔辈亲”,老一辈的人更是对孙辈倾注了太多的爱和关注。但他们的疼爱往往不自觉地过了度,变成了溺爱,从而对孩子得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张大爷疼爱小婷婷是毋庸置疑的,但他的溺爱不仅使婷婷养成了摔东西的坏脾气,变得无法无天,还让婷婷把爷爷和爸爸作对比,认为爸爸对自己太过严厉,为以后的亲子关系埋下了隐患。

很多孩子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下变得自私,缺乏群体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他缺乏对别人的爱,觉得亲人给他的一切的爱都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点感激之情。孩子挑吃挑穿,花钱没有节制,家务一点不做,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差。每当考试的时候战战兢兢,考好了目空一切,考砸了就垂头丧气。这些孩子除了学习不错以外,其他方面几乎找不出什么闪光点。

虽然被溺爱的孩子可能身体健康、聪明伶俐。但他们的非智力素质存在严重的缺陷,如任性、自私、依赖心强、不能与人平等相处、适应社会能力差等,这必然影响孩子智力的正常发展。这样的孩子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竞争环境,易受坏人引诱,以致走上犯罪的道路不能自拔,他们头脑中储存的假、恶、丑的东西,大多是幼年时期家庭中的溺爱因素产生的不良影响。

☆专家支招

作为爷爷奶奶,应当认真对待溺爱孩子的问题,杜绝诸多不良现象的发生。

首先在生活中不要过分注意孩子。爱表现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也应当为孩子的表现提供充足的机会,但一定要掌握好尺度。很多家长总喜欢在去亲戚朋友家串门时逗引孩子表演,家里来了客人也热衷于让孩子为客人表演节目。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状况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孩子便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家里的小太阳,从而变得目中无人。因此爷爷奶奶不要过分注意孩子,可以在暗中关照他、注意他,有客来访千万不要把自己孩子当作唯一的中心话题。

其次,对于孩子的要求爷爷奶奶不能有求必应。孩子在家做事总要和父母讲条件,比如:早上起来喜欢穿哪件衣服,妈妈不让穿就不上幼儿园了;和父母逛超市,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要,父母不给买就哭闹不止,只有满足了他的要求才会停止。长此以往,孩子便养成了只懂享受、不会体贴他人的坏习惯。如果出现诸如此类的现象,爷爷奶奶不要降低姿态乞求央告,更不要表现出无可奈何,或者干脆直接顺从孩子的意愿。而要表现出坚定的态度,对孩子的要求要理性对待,绝对不能降低对孩子的标准,同时要不卑不亢,用鼓励、信任和严格来教育孩子。

再次,爷爷奶奶不要给孩子特殊待遇。爷爷奶奶常常把孩子叫做家里的“小皇帝”,孩子处处受到特殊照顾,让孩子吃”独食”,好的零食和饭菜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精致的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不会关心他人。爷爷奶奶要把孩子当作家里普通的一份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里的成员而不是小霸王,从而懂得分享和关心别人。

引导孩子“自己来”

“望子成龙”是家长们普遍的心态,但很多家长因为教育方法不恰当,孩子没有成“龙”,反而成了“虫”,家长的美好期望也落空。如果想让孩子做人中之龙,首先要让他学会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镜头一:婷婷今年4岁,早就能够奔跑自如了,可让人感到费解的是,每次到外面去玩,只要奶奶在,她肯定走不了几步就说累,非缠着奶奶让奶奶抱。周末全家去公园玩,爸爸妈妈出门前就跟婷婷“约法三章”,让她自己走,婷婷满口答应。进公园没走几步婷婷就赖着不走了,非要奶奶抱才行。爸爸妈妈问:“你的脚呢?”婷婷撒娇地说:“奶奶就是我的脚。”爸爸妈妈还想说什么,奶奶却哈哈大笑:“婷婷真聪明,来,奶奶抱。”说着就要去抱婷婷,爸爸当然舍不得奶奶累着,只好自己抱。结果逛完公园,爸爸也累坏了。

镜头二:周一早上,亮亮和往常一样赖在被窝里不起床,说:“爸爸妈妈你们先下楼吧。等你们收拾好了,我自己也就下楼了。”爸爸妈妈哭笑不得,只好下楼。临下楼的时候,妈妈对亮亮说:“儿子,妈妈再上来的时候能够看到你已经穿好衣服了该多好呀。”他一听来了兴致,说:“我当然会穿衣服了,你们下去吧,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再上来的时候,看见亮亮真的自己穿上了衣服。虽然穿得乱七八糟的,但这已经很不错了。妈妈连声称赞。在妈妈的赞扬下,他高兴坏了。之后,亮亮很多事情都开始自己做,连平时需要催促半天也不乐意做的事主动去做了,善后工作也做得井井有条。

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用心良苦,关照全面而持久,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表现得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望子成龙”是家长们普遍的心态,但很多家长因为教育方法不恰当,孩子没有成“龙”,反而成了“虫”,家长的美好期望也落空。如果想让孩子做人中之龙,首先要让他学会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案例一中的婷婷在奶奶的过度宠爱下产生了依赖心理,连走路都不愿意自己去走。而亮亮在家长的鼓励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做得还很出色,从此以后越来越自立。

☆专家支招

小孩子有很强的模仿欲,看到大人做事常常想去帮忙。比如看奶奶洗碗也想试着去洗,看爸爸推车子,也想跟着推几下。但爷爷奶奶总是宠孩子,怕孩子受伤,不放心让孩子自己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样的做法有很多副作用:一是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失去了,智力锻炼的机会也没了;二是孩子提高生活能力的机会失去了,剥夺了一次能力养成的机会;三是求知欲会很受打击。对此,爷爷奶奶要有清醒的认识,保持一点爱的距离,放开手让孩子自己来。

不少爷爷奶奶“心太软”,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进行“一条龙”、“全方位”、“系列化”的服务。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如同温室中的花朵,患了“软骨症”,见不了世面,经不住大风大浪。这样教育孩子的后果很令人担忧。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应成为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重要的一堂必修课。

因此,爷爷奶奶如果想锻炼孩子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应该多让孩子“自己来”,让他们自己面对各种问题,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要引导孩子“自己来”。小孩子很会看大人的眼色,特别是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候动不动就和爷爷奶奶耍赖,大人一心软,就屈服于孩子的要求,为孩子代劳了。对于孩子能自己做的事,爷爷奶奶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比如说“奶奶相信你能做好。”“这点小事难不倒你这个男子汉”等等,让孩子不自觉地受到刺激,积极地去独立完成。对于那些孩子无意识要去做的事情,爷爷奶奶可以适当启发,比如早上起床的时候,可以跟孩子说“隔壁的妞妞都会叠被子了,你会吗?要不咱们试试?”这样孩子就会很愉悦地接受自己动手的建议,并逐步形成一系列的好习惯。

如果孩子想自己动手,家长没必要总是关心这关心那。就算是看到孩子做得不对或是丢了什么东西也可以先不管,放手让孩子去做。这样的做法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在自己动手尝试中获得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这种经验对孩子来说可能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败的,但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它们都会在孩子今后的生活中起重要的作用。

另外,爷爷奶奶要尊重孩子的各种正当需求,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看法。遇事多跟孩子商量,多听他们的意见,允许孩子自己做选择和决定。放手让孩子接触社会生活,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受各种各样的磨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学会做孩子的“粉丝”

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需要家长去发掘和鼓励,这就需要爷爷奶奶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用行动做孩子的“粉丝”。

社区里准备举办新年晚会,一家人都动员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聪聪报名参加。晚上吃晚饭,爸爸笑着跟聪聪说:“居委会的奶奶们都亲自点名要你参加呢,你看,你可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呢,这么多超级粉丝。”奶奶笑着说,“你表演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就和平时在家里给我们表演一样,你看好吗?”聪聪其实也有点不自信,但她一心要做勇敢的好孩子,不想让爸爸妈妈和奶奶失望,就点头答应了。“那我就唱《小燕子》吧,爸爸、妈妈、奶奶,你们跟我一起去好不好?“当然啦,”奶奶笑着说,“聪聪第一次表演,我们当然都是拉拉队员了。”

轮到聪聪表演了,她第一次看见那么多人坐在台下,缩在奶奶怀里不愿出去。奶奶只好半拉半抱,把聪聪推到台前,还对着她的耳朵说了好半天,然后站在舞台一侧为聪聪加油。

音乐声响起来之后,聪聪还是低着头没有任何动静。下面的笑声和议论声越来越大。在舞台一侧的奶奶忽然灵机一动,和着音乐声轻轻唱了起来:“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边唱还边用双手打着节拍。

听到歌声,聪聪慢慢扭过头,看到奶奶眼里满是鼓励,一扭回头,又看见爸爸妈妈也在跟着唱,她一下子轻松了,也跟着唱了起来,两只小手还学着小燕子的样子,“翅膀”张开,在舞台上俏皮地起舞。演出很成功,演出结束后,聪聪开心地说:“你们真是我的超级粉丝团。”

对于年龄还小的孩子来说,再小的舞台也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是他展示自己的一个空间。此时,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亲人的支持与鼓励。大人要站在他的身后,为他加油鼓劲,做孩子的忠实“粉丝”。这样能够点燃孩子的热情,让他毫不畏惧地向前冲,从而树立自信乐观的好性格。

其实不光是表演,孩子在人生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考验,爷爷奶奶更要做好孩子的“幸福拉拉队”,不仅在孩子表演时为她喝彩,在人生的每个道路上都要做好永远的拉拉队,为孩子加油鼓劲,协助孩子妥善处理有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让孩子更自信、更快乐。

☆专家支招

作家毕淑敏与她儿子有一段趣事:儿子在家里拿着一堆杂志乱翻,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毕淑敏并没在意。儿子说:“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毕淑敏说:“是很勇敢。可是世界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的。比如这件事吧,你有钱吗?”这时儿子很郑重地答道:“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可以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个海外刊物递给毕淑敏。毕淑敏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和建筑的知识,你懂得多少?金牌银牌历来都只有一块,竞争很激烈的。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博物馆里可以点有浓郁宗教气氛的藏香,还可以卖斋饭、播放佛教音乐……”儿子仍然在絮絮叨叨地讲着自己的创意,但毕淑敏对儿子的创意并不感兴趣,她更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

很长时间之后,毕淑敏的儿子忽然收到了一封邀请他去参加海外发奖仪式的请柬。他获得了创意银牌奖!

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需要家长去发掘和鼓励,这就需要爷爷奶奶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用行动做孩子的“粉丝”。

今天的孩子们不仅在创意方面远远超过了成年人,在其他很多方面也存在优秀的、值得成年人学习的好品质。比如,孩子更乐于接受新事物,自主意识比较强,孩子追求平等,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等等。家长更应积极地与孩子交流,向孩子学习,做孩子的忠实“粉丝”。

做孩子的忠实“粉丝”,就要摆出“粉丝”的样子来。比如平时多了解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对孩子的努力和进步作出认可的表情和态度。只有发自真心地对孩子寄予期望,孩子才能更好地表现和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得更加出色。

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孩子的思考能力越强,求知欲望也就越强,终身学习的能力就越强,创造力就越突出。只有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社会。

小伟做事很粗心,学校里留的作业也是经常想不起来,就是想起来也不爱思考,总是瞎写一气,弄得错误百出,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妈妈为了督促儿子改掉这个粗心的坏习惯,要求他每天把家庭作业记下来,回家认真做完后再大声朗读检查一遍。小伟嫌烦,就央求每天接送他的奶奶帮忙,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瞒着媳妇早早去学校抄题目,接小伟回来之后再悄悄替孙子改正错题。小伟不爱思考的坏毛病得不到改正,一个学期下来,考试成绩仍然很糟糕。妈妈追问原因,小伟这才坦白交代了让奶奶代写的事。结果妈妈发火、奶奶垂泪、孙子哭闹,一家人乱成了一团。

很久之前就有这样一则故事:在一所国际学校里,老师给各国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吗?”结果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在国内,我们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习惯于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去做,而忽视了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久而久之,孩子没有思考的过程,也就享受不到通过思考获得认识的快乐。小伟的奶奶因为疼孙子而帮忙写作业就是越俎代庖了,孩子乐得清闲,当然更不愿意思考,考试成绩得不到提高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