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爷爷奶奶的“孙子兵法”
1910400000014

第14章 尊重孩子,爷爷奶奶要用心(1)

不让比较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痛,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威威放学回家,一放下书包就打开电视,因为待会有他最喜欢看的《奥特曼》。正在厨房做饭的妈妈见孩子回来就顾着看电视,不禁怒从心头起,忍不住数落起来:“你就知道看电视!作业做了没有啊?你看隔壁的亮亮多听话,一回来就做功课,做完了还帮他妈妈出去买东西。你跟他比比,自己差多少?”“是啊,是啊,什么都是亮亮好,你干脆把我扔了要他好了!”威威生气地吼起来。他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总是挨骂呢?难道自己就真的一无是处,真的这么多余吗?亮亮就真的像妈妈说的那样好吗?妈妈的话真的让他很伤心。

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在自己的眼里孩子又总是不如别人的孩子,常常“恨铁不成钢”。在现实生活中,家长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痛,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案例中的妈妈就是在盲目的比较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专家支招

爷爷奶奶要学会如何恰当地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相比。既不打击自家孩子的积极性,还能起到预想中的效果,让孩子努力赶上去。

●欣赏自己的孩子

爷爷奶奶要学会欣赏孩子,即使看到别的孩子有很多长处,也应该感觉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最优秀的。爷爷奶奶应学会多想想孩子的好处,感谢孩子给你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不要老想他的这不好那不好,认为孩子事事不如人。平时最好少责骂孩子,多给予他们赏识与鼓励,他们才会有信心继续前进。

●指出优点

爷爷奶奶可以先指出孩子的优点,如“你读的书比较多,理解力比别人强”等等,再“顺便”指出孩子的缺点和劣势,如不够细心、丢三落四等,告诉孩子“这一点你得向学习委员张伟学习。这个小毛病改了,你就可以很轻松地超过他了”。让孩子愉悦地接受比较,从而改掉自己的缺点和坏毛病。其实孩子更需要一个体谅他、理解他、支持他的家长,而不是一味说自己不成材的讨厌的长辈。

●给孩子树立榜样

爷爷奶奶应该教育孩子把“努力改变自己”作为正确的指导思想。教育孩子给自己寻找追赶的榜样,这个榜样可以是朋友、同学、电视里的某个形象,也可以是身边的长辈,让孩子经常这样去想问题,慢慢打消妒忌心理,从而能够客观地自我评价和评价别人。

●不时时刻刻做比较

爷爷奶奶不要天天围绕一个话题没完没了地说,更不要不断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很多家长在开完家长会后,都会不停地说他们白生了白养了孩子。这样孩子会想,既然大人认为别人好,就让别人做他们的孩子好了。孩子的付出得不到关注和表扬,时间长了就会变得消极和自闭,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爷爷奶奶要尽量避免总唠叨孩子,说孩子这样不如人,那样做得差。

●不当着别人的面比较孩子

很多人都会亲身经历,或看到或听到这样的话语和场景:街头、角落里,大人正对着孩子,大声呵斥:“你这个孩子,一点也不乖,你看邻居家谁谁谁,考试总是前三名,你怎么就这么不给我争气呢?”

其实很多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尴尬不已,因为大人不仅这样恶劣地训斥自己,还让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没了面子。孩子即使口中不说,心中却肯定十分痛恨。因此爷爷奶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在家里或人少的地方,对孩子也要低声教导,千万不能大声训斥孩子,说孩子千般不对万般无能,因为那样的结果往往使孩子破罐子破摔,家长的教育不起任何作用。

●避免孩子的妒忌心理

很多孩子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家长说别的孩子多么优秀,比自己强多少的时候心理会埋怨忌恨:都是他让我变成了妈妈眼里的坏孩子的。孩子人生的道路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梦想没有实现,但却因为仇恨,心理变得狭隘和畸形,相信这是所有的家长都不愿意看到和面对的。因此爷爷奶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当孩子产生仇恨心理的时候,要帮孩子分析原因,为什么那个孩子能做到,自己却做不到,让孩子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单纯地对优秀的孩子产生敌对心理。

●不当着各自孩子的面作比较

家长拿各自孩子作比较,更容易造成孩子之间的相互攀比或排斥。如果这些比较的话让其他的孩子听到了,小朋友们就很可能背地里相互嘲笑和讥讽,从而导致孩子自信心的丧失,害怕融入小集体。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大人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又怎么忍心让孩子也过早体会这样的感受呢?爷爷奶奶教育孩子更要背着其他的小朋友,可以找一个单独的房间或者没人的角落,和孩子进行有效而简短的沟通。

不当众揭孩子的短

孩子的心灵就像一株幼苗,需要小心呵护与浇灌,家长在注意孩子身体健康,保证孩子吃饱穿暖的同时,更要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在日常小事中渗透对孩子的教育。

小雪的妈妈上周末带女儿去姥姥家,正好小雪的两个姨妈也都在,刚到姥姥家大家就都讲起了自己家里近几天的大事,小雪妈妈讲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就是女儿小雪的“奇闻异事”。小雪的妈妈又像往常那样说女儿在家里是如何不听话,如何跟爸爸妈妈争执,如何疯狂地看电视,等等。虽然女儿呆在隔壁的房间,但妈妈的高谈阔论还是传入了她的耳中。过了一会儿,在隔壁玩的小雪忽然跑出来,把脸一拉和妈妈争辨了起来,“谁说我总是那样了,我只有在和你生气时才这样的。”“是呀,你每天都和我生气,所以你总是不听话。”“我哪里天天不听话啦?你说说!”小雪显然是生气了,说着就把玩具扔在了地上,怒气冲冲地跑了出去。回到家之后,小雪还是不理妈妈,就这样一直僵持了好几天。妈妈很奇怪,不就是说了小雪两句吗,至于这么大火气吗?

孩子的心灵就像一株幼苗,需要小心呵护与浇灌,家长在注意孩子身体健康,保证孩子吃饱穿暖的同时,更要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在日常小事中渗透对孩子的教育。

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有原因的。也许这些原因在成人看来没有什么,但在孩子的眼里却是很庄重和严肃的。爷爷奶奶在不了解原因的前提下当众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孩子,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严重,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为以后的教育设置不必要的障碍。

☆专家支招

不要当众批评孩子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并不陌生,但要真正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爷爷奶奶要怎样避免当众揭孩子的短呢?

爷爷奶奶可以尝试用眼神、手势等对孩子进行暗示和启发,或者用冷处理让孩子自己去调解,等事情平息一点再找孩子谈。爷爷奶奶还可以把孩子带到避开人的地方问明原因再进行教育。总之,冷处理较之当众的批评指责有很大的优势,爷爷奶奶要积极地去运用。

如果确实需要指出孩子的缺点,爷爷奶奶可以在肯定孩子某些成绩或长处的前提下,用提建议和希望的口吻指出孩子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孩子都会乐意接受。

两位母亲在交流教子经验,其中一个说“我家儿子昨天语文测试考了50分,把我们气得不行”。另一位接着说:“你家儿子还算好了!我家的小刚去年把9分的成绩单改了之后骗他爸爸,真是天生的不是学习的料!”很多家长坐在一起讨论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而家长对孩子的讨论往往说来说去成了互揭自己孩子的短的批斗会。

有的家长怨恨孩子不争气,不成器,认为孩子做了错事,当面出他的丑,刺激他,在大众的压力下促使他认真改正。其实,家长这样做是在拿自己的孩子的痛苦取乐,孩子在当中的羞辱下肯定会感到受到深深的伤害。如果孩子性格软弱,就会从此一蹶不振,认为自己就是不成器,从而失去了改正错误、努力进取的信心。如果孩子性子比较烈,受到羞辱之后,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甚至和家长积怨。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批评一下是有必要的,但是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侯千万注意不要在人多的地方对孩子训斥指责,更不要打骂孩子。父母当众批评孩子容易使孩子自尊心受到损伤,父母经常当着外人批评孩子,有可能使孩子产生敌对心理。

孩子如若被父母当众揭短,甚至被揭开心灵上的“伤疤”,那么就会击溃孩子自尊、自爱的心理防线,让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爷爷奶奶在与外人交谈时,谈到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揭短,而是要对孩子的点滴进步时刻加以肯定,不妨当众多夸夸自己的孩子,譬如在外人赞美自己的孩子时,爷爷奶奶可以说:“是的,我的孩子最近进步也很大!”多用这样的话语,孩子认识到自己还是有不少优点的,就会更加奋发向上。

孩子隐私非请勿入

很多家长抱着传统的观念,认为自己就是权威,什么都要知道和了解,不把孩子当一个拥有完整权利的个体,会导致个人和社会很多不良的后果。

晓峰成绩优异,也很听话,可妈妈总是不放心,觉得现在外面诱惑太大,放松对孩子的监管就会毁掉他的前程,所以常常偷偷监视晓峰。

有一天晓峰在屋子里跟同学打电话,妈妈就在另一间屋子用分机偷听,结果晓峰发现之后发了很大的火,妈妈却委屈地说:“不听你电话怎么知道你都结交了哪些朋友?我这样做还不都是为了你!”气得晓峰好多天都没有搭理妈妈。

后来妈妈发现晓峰和一名女同学关系很好,她几次旁敲侧击地问晓峰,但是晓峰都矢口否认。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测,妈妈偷偷配了一把晓峰的书桌钥匙,趁晓峰上学的时候对他抽屉里的日记进行检查。结果妈妈发现,晓峰喜欢上了班上一个女孩,很苦恼。妈妈担心晓峰被感情迷惑影响学习,就和晓峰摊了牌,警告他不准谈恋爱,并且苦口婆心地讲了一堆大道理。晓峰漠然地说了一句话:“妈妈,你侵犯我的隐私,我觉得你做人很失败!”妈妈一下子懵了。

3岁之前孩子一直依赖大人,总是把自己与别人的想法和体验混在一起。他们尚未建立“自我”,基本上没有秘密可言。直到有一天孩子猛然意识到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于是就出现了小秘密和隐私。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孩子越来越不满足于凡事受人控制摆布的局面,希望体现自身独立、真实的意愿和要求,但是成人世界的强大力量又让他们害怕,于是孩子把秘密当成了妥协的手段和自我保护的形式。

很多家长都会偷看孩子的日记,检查子女的信件,翻查学生的书包等,通过这些行为来窥探孩子的隐私。其实家长想了解孩子隐私的初衷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护和担心,但实际上这些行为并没有保护到他们,而是给他们带来了伤害。偷看日记、偷听电话等行为其实都源于家长对孩子关心不够和缺乏信任,容易让孩子对家长不满,因而产生沟通障碍。

☆专家支招

很多家长抱着传统的观念,认为自己就是权威,什么都要知道和了解,不把孩子当一个拥有完整权利的个体,会导致个人和社会很多不良的后果。

爷爷奶奶带孩子,一定要注意不能侵犯孩子的隐私,让孩子在尊重、爱护和交流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对此,爷爷奶奶要注意以下几点:

●行为上尊重孩子

爷爷奶奶进入孩子房间的时候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孩子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孩子的决定应该先和他本人商谈,不要随意翻看孩子的日记或隐私。爷爷奶奶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一个成人来尊重。这样孩子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就会更容易和家长沟通,也会更积极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对孩子一如往昔

如果觉察到孩子有所隐瞒,爷爷奶奶不要一个劲地询问孩子,要尽量装出若无其事的模样,不给孩子太多压力和干扰。可能孩子正面临一个挑战或困难,但他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处理和解决;也可能这个秘密关系到孩子的自尊,他不愿意被人知道。爷爷奶奶既不该对孩子穷追猛打,也不该给孩子脸色看。在这种情况下,爷爷奶奶不妨收起好奇心,一如往昔地陪伴在孩子身边,让孩子轻松地保守自己的小秘密。

●向孩子表达忧虑

不偷看孩子的隐私不等于让孩子放任自流,爷爷奶奶还是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监管的。如果隐约发现孩子有问题,可以找适当的时机说明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担忧和焦虑传达给孩子,让孩子帮助自己解决这些担忧和焦虑,进而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小秘密。孩子都能体谅爷爷奶奶的心情,当爷爷奶奶诉说了这样的难处之后,他们必定会将内心的困惑说出来。

●启发孩子说出心事

如果孩子满腹心事、说话欲言又止,说明孩子的秘密需要成人的帮助,但没有勇气向家长吐露。在这种情况下,爷爷奶奶要耐心地启发孩子,用轻柔的话语和期待的眼神鼓励孩子“一吐为快”。当然,爷爷奶奶还必须兑现承诺,当孩子把秘密告诉你的时候,要积极地与孩子共同面对现实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和孩子一起分享秘密

如果孩子大方地把内心的想法和苦恼倾诉出来,并期待得到回应的时候,爷爷奶奶一定要从孩子的立场出发,认真考虑他的切身体会和难处,并认真积极地作出回应,让孩子感受到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理解与认可。千万不能表现出嘲笑或不屑一顾的态度,甚至把孩子的秘密向别人随意宣扬,这样很容易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痛。

●不揭孩子伤疤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曾经的过失”也会让孩子耿耿于怀,只要有人提起,他们便会有“被揭伤疤”之痛。如某次游戏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失败了,某次游戏出了洋相,甚至小时候爱哭等等。被打、被骂、被罚站等体罚更是孩子“没齿难忘”的痛苦经历,因为不仅皮肉受了苦,心灵也可能受到创伤。如果家长频频提及孩子过去的“受辱史”,仍然会使孩子陷入极度尴尬之中。因此,爷爷奶奶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需要经过大脑过滤,千万不要在信口开河中无意间揭了孩子的“伤疤”,使得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从而造成心理上的负面影响。

●做个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