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司的员工,你可能对目前的工作情况已经感到不错了,但是,如果做一下换位思考,你自己是公司的老板而不是员工,你一定可以使工作的质量更加提高,你一定可以找到更好的办法来达到这一点。你是否也这样想过,如果多一点进取心,如果能更好地利用时间,你一定会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成效,也能从中积累更多的经验。在工作中,你想到更多的是自己的薪水,还是如何从雇主那里吸取成功的经验?在发现商品受损或者有浪费现象时,你是袖手旁观,还是设法阻止?你是否曾经因为粗心大意而惹了很多麻烦?你是否认为如果有高额的奖金,你就会对手头的工作更有兴趣,进而会做出更大的业绩?
如此多的年轻人满足于现状,这真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情!他们没有任何过高的期望,也不期待取得更大的成就。
许多能力出色的雇员也满足于平庸的生活,他们好像对自己能力所及的更高职位无动于衷。有一个人,他的才能甚至超过他的老板,但是多年来他仍然一直是个普通的职员,他始终抱着一种最简单的生活目的。虽然朋友多次鼓励他自己创业,暗示他可以做得比老板更好,他却说:“我为什么要去做更大的生意呢?我为什么要去承担更多的责任呢?我考虑的只是我自己,而不是别人。我需要尽情享受生活,而不是自寻烦恼。虽然我知道,如果我愿意为此而努力的话,我一定可以取得成功,但是自己创业也是需要花费心血的呀!”
一个人职位越高,他所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多。但是只要他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全部才智,并由此产生一种满足感,只要他能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样经过努力把成功的喜讯传向世界,只要他能利用自己所有的机会和禀赋完成肩负的使命,那么,不论他付出多少努力与代价,承担多少责任和风险,都是值得的!
如果你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样子,你就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总是期望那些更高、更好、更神圣的东西,并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我们就一定会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如果我们的雄心能够主宰自己的全部思想和行动,那么这种雄心就很容易变成现实。
正是在社会需要的压力下,在人们渴望美好的事物这种进取心的引导下,人类文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因此,只要我们能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断付出努力,那么,尚未实现的理想也会变成现实。
现代社会,人人都在追求有品位的高品质生活,努力把自己塑造得更加优雅和高尚,努力获得更多的财富,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这种努力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增强了我们的力量。这种推动生命向上的力量,也使别人对我们充满了信心。
当我们取得了一点成功,当我们赢得了公众的一些赞美时,有多少人会想到要就此打住,放弃下一步的努力呢?如果我们的进取心消磨了,那么我们就会失去力量,那种懈怠和厌倦的感觉就会左右我们,使我们一蹶不振。
最初所取得的成功,尤其是早期的成功,对许多人来说就像鸦片,它会麻醉和麻痹他们的心灵。只有不满足和恒久的进取心才会消除这种不良情绪。但是,与获得最初的成功相比,一直迫使自己去做好本分的工作,往往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更坚强的意志。
进取心的最大敌人是懈怠。舒适的诱惑和对困难的恐惧会征服许多人。有些人因为其进取心有时不够坚韧,所以并不总能战胜懈怠这个大敌,不能把人们一如既往地引向更美好的事物。安于平庸正是懒惰的先兆。
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帮助那些缺乏进取心、容易满足、安于现状的人。他们天性中就缺乏较高的自我要求以鼓励自己前进,他们没有足够的进取心去开创事业,更没有足够的忍耐力去完成艰苦的工作。
不愿安于现状、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年轻人,才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行动是成长的必然法则,努力是进步的唯一途径。当人们满足于较低的标准,不再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时,他就会在体力、精神和道德上走下坡路。相反,如果他们真诚地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来改善自己的处境,就会造就更为高尚的人格。
真正伟大的人物从不认为他们达到过自己的目标。因为在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之后,他们的标准也会越定越高。随着自己眼界的开阔,他们的进取心也会逐渐增长。如果你在一个平庸的职位上得到了一笔不菲的薪水,就从此缺乏向更高位置努力的动力,那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你的进取心从此就开始逐渐消退了。虽然你有能力做得更好,但是由于你已满足于现状,所以你也许永远都只能做一个拿高薪水的普通职员而已。
当你无意中发现自己具备一种把所有可能性变为现实的能力时,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个超人时,就没有任何事物、任何人可以阻止你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只有满足于现状的人才会停滞不前,而进步者总是感到不满足。因为追求进步,他做任何事情就都好像永没有尽头。
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在塑造着自己的生活面貌,同样,只有认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并能将优点继续发扬,缺点不断改掉,才能稳步前进,达到你想要的成功。只有发现自我,秉持本色,这才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最大关爱。做真正的自己,才能成为强者。
古人云:“蒿草之下,或有兰香;茅茨之屋,或有侯王。”任何人的出身、成长环境并不是由个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正如我们不能选择谁做自己的父母一样,出身于好的环境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出身环境差就没有发展前途,出身好的就前途无限了。要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勤奋,生长环境再差,我们也一定能够成为强者。
宋钦宗时的宰相李邦彦的父亲是制作银器的工匠,李当上宰相以后,同朝的大臣中有人为此嘲笑他。李邦彦闷闷不乐,而且感到十分羞愧,回家告诉了他母亲。母亲说:“如果是宰相的家里出了做银器的工匠,才是值得羞愧的事;而银器工匠家里出了宰相,这是天大的喜事,值得向天下人宣扬,有什么可羞愧的呢?”李邦彦豁然开朗。
同样地,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也曾经说:“祖父是谁,我不知道,我所关心的是他的孙子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宋朝的武将狄青不愿意认祖,唐朝的狄仁杰,朱元璋不愿意认祖,宋代的朱熹,都是一种不问出处,只认自己的人。
穷人从出身来看,并不出众,如果要想出人头地注定与磨难斗争。在经历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后,穷人只要经过不断的努力,一定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我们翻开历史书籍,几乎在每一个朝代,最著名的战将、最杰出的才子、最伟大的学者,以及所有加载史册的最勇敢的、最具有伟大精神的人物大多是出自于卑微的家庭。
《三国演义》里的英雄,有村夫、有屠夫、有商贩、有逃犯、有盗贼、有降将、有隐士、有狂士,不一而足,并没有多少“四世三公”的后代。
先说“乱世枭雄”曹操,他父亲曹嵩本来姓夏侯,后来过继给一个太监曹腾做养子。曹操的姓来自一个宦官,可谓卑微,因此常为当时一些人看不起,被骂作“奸阉遗丑”。曹操并没有自惭形秽,而是乘乱而起,组建一大批人才为己所用,并统一中原。而那些出身豪门贵族的“大人物”,像袁绍、陶谦和刘表之流,目光短浅,虽有良田、名将却因自己庸俗,反而一个个地被消灭。在曹操手下的一些自恃出身高贵而放荡不羁的辩士,像孔融和杨修,也被砍掉了脑袋。
再说刘备,虽然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其祖上已因犯法被削去侯爵,其父早丧,家中贫穷,只得以贩屦织席为业。但经过努力组建大批人才,被皇帝赏识,尊称为皇叔,最终居然登基从殿,三分天下有其一。
这不能不让那些正宗的名门眼里喷火,不时地揭刘备老底,骂他是“织席小儿,冒认皇亲”。
再说司马懿,开始不过是一名小小的马夫,整天干着扫地铡草喂马的活。可是他后来凭自己的智谋,成为曹魏三军统帅,也成为三国时期得以与诸葛亮以智谋相抗衡的一颗明星。不但如此,他还为自己的儿孙打下了面南背北坐江山的基础,把自己的家族变成了皇族。
至于其他的各路英雄,其出身更是低微。诸葛亮出世之前,乃一躬耕隆中的村夫。关羽和刘备相见之前,因杀人逃在江湖,5年不敢回家。张飞出身乡里,以卖酒杀猪为业,生活也穷困潦倒。屡建奇功的东吴猛将甘宁,更曾经做过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坚持出身论的黄祖认为:“宁乃幼江之贼,岂可重用!”而孙权在得到甘宁后大喜过望,说道:“兴霸来此,大获我心!”甘宁终于成为孙权帐下一名出类拔萃的勇将。
历史无数次证明:古来忠烈士,多出贫贱门。只有抱残守缺的人,才会以自己狭隘的眼界以出身和门第取人;而那些真正的成功者,无不坚信“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用自己的双手去争取一切。
穷人虽然没有高贵的出身,没有出众的体魄,但是一定能够凭借勤奋在芸芸众生中争取到自己的位置,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人。
当你面临人生的选择时,别人的意见是要听的,但不应照单全收,也不该屈从,不要被别人左右,而需要经过自己慎重地考虑,再由自己做出判断和选择。
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做自己,像上面那些英雄、仁人志士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有出头露面之日,才是对自己的命运负责。
没有任何借口
一个遇事喜欢找借口的人,在面临挑战时,总会为自己未能实现某种目标找出无数个理由。比如,那些喜欢发牢骚、抱怨的人曾经都有过梦想,却始终无法实现。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遇事找借口的习惯。
一位面临着失业危机的中年人来到老板的办公室,他讲话时神情激昂,抱怨公司老板不愿意给自己机会。
“那么你为什么不自己去争取呢?”老板问他。
“我曾经也争取过,但是我不认为那是一种机会。”他依然义愤填膺。
“能告诉我那是什么事吗?”
“前些日子,公司派我去海外营业部,但是我觉得像我这样的年纪,怎么能经受如此折腾呢。”
“为什么你会认为这是一种折腾,而不是一种机会呢?”
“难道你看不出来吗?公司本部有那么多职位,却让我去如此遥远的地方。我有心脏病,这一点公司所有的人都知道。”
其实,这位先生并没有什么心脏病,他只是为自己不愿远行找一个借口而已。
体育明星罗杰·布莱克曾经获得奥运会400米银牌和世界锦标赛400米接力赛金牌。而更让人触动的是,所有的成绩是在他患有心脏病的情况下取得的。
除了家人、亲密的朋友和医生等仅有的几个人知道其病情外,他没有向外界公布任何消息。带着心脏病从事这种大运动量的竞技项目,不仅很难有出色的发挥,而且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第一次获得银牌后,他对自己依然不满意。如果他告诉人们真实的身体状况,即使在运动生涯中半途而废,也会获得人们的理解的。但是罗杰却说:“我不想小题大做,即使我失败了,也不想将疾病当成自己的借口。”作为世界级的运动员,这种精神一直存在于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
那些认为自己缺乏机会的人,往往是在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而成功者大都不善于也不需要编任何借口,因为他们能为自己的行为和目标负责,也都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
借口总是在人们的耳旁窃窃私语,告诉自己因为某原因而不能做某事,久而久之我们甚至会潜意识地认为这是“理智的声音”。
一个人在面临挑战时,总会为自己未能实现某种目标找出无数个理由。正确的做法是,抛弃所有的借口,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二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习惯,你选择哪一种呢?
那些实现自己的目标,取得成功的人,并非有超凡的能力,而是有超凡的心态。他们能积极地抓住机遇,而不是一遭遇困境就退避三舍、寻找借口。
如果你把无谓纠缠的时间全部用在工作上,那么他们一定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取得卓越的成就。如果你善于寻找借口,那么试着将找借口的精力用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情形将大为不同。
诚信是最好的品牌
在中国历史上,靠“诚信”二字赢得良好口碑的故事,不胜枚举。楚人称道季布:“得黄金万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孔子也把“朋友信之”列为他生平的志向之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更是他老人家的名言。很显然,重视信用与名誉,已经成为我们祖先做人的根本守则。相反,不能信守诺言将导致上级和下级交往的失败。
上司对下属不能信守诺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许诺而不承诺
上司许下诺言后不能兑现将不利于在下属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从而导致上下级之间交往的失败。
某高校一个系主任,向本系的青年教师许诺说,要让他们中三分之二的人评上中级职称。但当他向学校申报时出了问题,学校不能给他那么多名额。他据理力争,跑得腿酸,说得口干,还是不解决问题,他又不愿把情况告诉系里的老师,只对他们说:“放心,放心,我既然答应了,一定要做到。”
最后,职称评定情况公布了,众人大失所望,把他骂得一钱不值。甚至有人当面指责他说:“主任,我的中级职称呢?你答应的呀。”而校领导也批评他是“本位主义”。从此,他在系里信誉扫地,同时也在校领导跟前失去了好感。
实际上,他应该把原先的情况向同事说清楚,并诚恳地道歉说:“对不起,我原先没想到。”并把每次努力争取的情况也向大家转述。这样,即使人们初时有些怪他信口开河,最后也会谅解他。
2.不要轻易许诺
有许多诺言是否能兑现得了,不只是决定于主观的努力,还有一个客观条件的因素。有些事照正常的情况是可以办到的,后来因为客观条件起了变化而办不到,这是常有的事。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不要轻率许诺,许诺时不要斩钉截铁地拍胸脯,应留有一定的余地。当然,这种留有余地是为了不使对方从希望的高峰坠入失望的深谷,而不是给自己的不努力埋下契机。
3.不要轻诺失信
有些人口头上对任何事都“没问题”、“一句话,包在我身上”,一口承诺,可是,嘴上承诺,脑中遗忘,或脑中虽未遗忘,但不尽力,办到了就吹嘘,办不到就噤若寒蝉。这种把承诺视作儿戏,是对朋友的不负责行为,迟早得为人所抛弃。
轻易对别人许诺,说明你考虑不周,没有意识到事情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这样,困难一来,你就只会干瞪眼。从而给人留下了“不守信用”的印象。许诺越多,问题越多。所以,“轻诺”是必然“寡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