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说无垢称经疏(本)
18906900000039

第39章

经。此是贪欲(至)是邪见果

赞曰。意三恶也。此恶业果名名有四。一异熟果。为造下品十恶业道生饿鬼。中品生畜生。上品生那落迦。人天之果。并善业招。设有别报不善业果。不名异熟。由此但说三恶趣有。二等流果。谓从恶趣没后生人中。由杀生故。短寿多病。不与取故。乏少财物。欲邪行故。妻不贞良。虚诳语故。多被诽谤。离间语故。亲友乖离。粗恶语故。恒闻不如意声。杂秽语故。言不威肃。由贪欲故。贪转猛威。由嗔恚故。嗔转猛盛。由邪见故。痴转猛盛。诸邪见者痴增上故。三增上果。由杀生故。一切外事乏少光泽。不与取故。多遭霜雹。欲邪行故。多诸尘坌。虚诳语故。多诸臭秽。离间语故。高下险阻。粗恶语故。其地碱卤硗确秽恶。杂秽语故。时候乖变。贪欲故。果实鲜少。嗔恚故。果味辛苦。邪见故。果味辛苦或全无果。四士用果者。令相应俱有二法增长。或更无别体。即此三果五蕴假者之所感得。无多别相。所以不说。此等一一。皆如瑜伽第五十九六十。对法第七。及如经说

经。此是悭吝(至)是愚痴果

赞曰。下第四段有六句。示六蔽恶因果。亦有三果。准前应知。随义别配

经。此受所学(至)此非应作

赞曰。下廿对。旧有九对。通诸善恶。令生欣厌。此有三对。受所学者。初所受戒。持别解脱者。受持戒。或初遮戒。后是性戒。或后是初时。初舍恶故。初是后时。领所受故。翻上二可知。此应作者。作持之戒。非应作者。止持之戒。或作犯之戒

经。此是瑜伽(至)此非障碍

赞曰。此有三对。瑜伽者。相应观行义。永断者。圣道弃之。障碍者。障圣道法

经。此是犯罪(至)此是邪道

赞曰。此有三对。出罪者。忏悔法。杂染者。染谓烦恼等。与染杂者诸有漏也

经。此是善(至)此是过失

赞曰。此有六对。顺理益物名善。可毁可坏名世间。可厌可怖名罪。漏者烦恼。犹如漏舍。甚可厌恶。有此烦恼。故名有漏。为之言作。有所为作名为有为。加功而得此德。名为功德。翻上可知

经。此是有苦(至)此是涅槃

赞曰。此有五对。逼迫名苦。适悦名乐。恶法可厌。劣法可舍。嚣繁名生死。翻上可知

经。如是等法有无量门

赞曰。此结类成。上来诸门。名无量义。恐繁不述。应如理思。余土众生。根利易化。见光明等。便能入道。此土不然。故须丁宁一一教示

经。此土有情(至)令其调伏

赞曰。下释语言所以。有三。一法。二喻。三合。此法说也

经。譬世如象马(至)然后调伏

赞曰。此喻说也。旧文两喻。加楚毒者苦鞭捶等

经。如是此土(至)趣入正法

赞曰。此合说也。诲者示也。喻者晓也。苦切晓示。令其调伏趣入正位

经。时彼上方(至)得未曾有

赞曰。三彼赞叹有二。初得未曾。后兴赞叹。此初也

经。皆作是言(至)调伏摄益

赞曰。下与赞叹。初叹如来。后叹菩萨。释迦能也。是佛之姓。牟尼寂静义。能寂默于生死诸恶。故云能寂。释迦姓也。瞿昙望也。此云日炙。又名甘蔗。如人姓卢是鬼子卢。此卢可重。余卢即非。若姓释迦。是瞿昙释迦。此释迦可重。余释迦则非。说此本缘。如别章说。释迦实德。叹美不穷。现为劣生。故名隐覆。极恶众生。故名下劣。无圣法财。故名贫匮。调伏断恶。摄益与善

经。是诸菩萨(至)难化有情

赞曰。此叹菩萨。忍种种劳倦者。利众生时。苦恼事也。胜希坚牢者。众事恼乱不退败也。过外道等名胜精进。世间难遇名希有。不可退屈名坚牢不可思议。策励深也。大悲精进。为物起也。此精进言。通上诸义。一胜。二希。三坚牢。四不思议。五大悲精进

经。无垢称言(至)难化有情

赞曰。四此述成有二。初述成。后叹胜。此述成前赞叹如来

经。诸菩萨众(至)无量有情

赞曰。此述成前赞叹菩萨

经。大士当知(至)所得功德

赞曰。下叹胜有三。一标胜。二显胜。三结胜。此初也。此土修行诸菩萨行。忍苦精勤。摄益弘广。所以一生修福。胜彼一切妙香世界百千大劫。彼界众事。皆妙香成。故言一切

经。所以者何(至)之所无有

赞曰。下显胜有二。初显所由。后显胜行。此初文也。由修十法。济有苦众生。胜余佛土。余佛土中无苦有情及烦恼等。亦无二乘。故一生修。胜余多劫

经。何等为十

赞曰。下显胜行。有三。初征。次显。后结。此征也

经。一以惠施(至)摄诸愚痴

赞曰。此六到彼岸。除于六蔽。以拔苦生。余佛土中。纯行胜行。无六蔽故

经。七以说除(至)乐小法者

赞曰。四轮摧于八难。普摄有情。如前已说。余土无八难故。以大乘法摄乐小者。余土无小。故为殊胜

经。九以种种(至)一切有情

赞曰。余土无有未种善根。一切皆是善根熟者。故此胜余。余土无有恶法有情。不须四摄。此行四摄。摄恶有情。故胜余土

经。是为十种修集善法

赞曰。此结也

经。此堪忍界(至)之所无有

赞曰。此结胜也

经。时彼佛土(至)生余净土

赞曰。五问净土之因也。此土菩萨。行前十法。住在地前。成熟几法。不毁此法。无伤善行。或不毁善。无伤起恶。得住十地。后生净土。若已住十地。任运生净土。不假此问也

经。无垢称言(至)生余净土

赞曰。六答得净土之业。有三。一标。二显。三结。此初也

经。何等为八

赞曰。下显有二。初征。后显。此征也

经。一者菩萨(至)希望善报

赞曰。下显为八。见彼于已有恩。成已菩提故。非已于彼有益。不见大利故。况说三事空。有希善根

经。二者菩萨(至)悉回施与

赞曰。大悲广运。代彼受苦。大慈广运。回施善根

经。三者菩萨(至)心无挂碍

赞曰。怨亲不二。平等济拔。不为爱憎。心无障碍。挂者障故

经。四者菩萨(至)敬爱如佛

赞曰。憍谓醉逸。纵荡身心。慢谓踞傲。自尊卑物。憍有七种。谓无病憍。少年憍。长寿憍。族性憍。色力憍。富贵憍。多闻憍。慢亦有七。一慢。谓于劣计已胜。或于胜计已等。二过慢。谓于胜计已等。及于等计已胜。三慢过慢。谓于胜计已胜。四我慢。谓恃我高举。五增上慢。少得多得。六卑慢。多分胜已。谓已少分劣。七邪慢。已全无德。谓已有德。昔由内憍。于外生慢。故沉生死。今应除之。敬他如佛

经。五者菩萨(至)无疑无谤

赞曰。昔不闻法。设闻疑谤。故沉生死。今得听闻。应断疑谤

经。六者菩萨(至)不生憍慢

赞曰。昔妒他荣。憍慢自利。故沉生死。今于他利。应无嫉妒。自利不慢

经。七者菩萨(至)不讥他犯

赞曰。调伏自心。令离众恶。以心如猿猴难可禁制。故应调伏。吾日三省尚为世仁。况常思过。不毁他非。非菩萨也

经。八者菩萨(至)菩提分法

赞曰。于恶不放逸。于善法常求。修菩提分。曾无懈废

经。堪忍世界(至)生余净土

赞曰。结也

经。其无垢称(至)无生法忍

赞曰。品第五段。时众利益。未求趣者。皆同发心。已修行者。得无生忍

菩萨行品

合十一品。正陈本宗分中有三。上来九品。明菩萨境。此之一品。明菩萨行。识境方起菩萨行故。菩萨之义。如上已释。行者因业。菩萨所修成佛因业。此品广明。名菩萨行品

经。佛时犹在(至)皆现金色

赞曰。品段有三。初未至庵园以现相。次至佛所以陈述。后菩萨赞请以归还。初中复三。初未至现相。次阿难怪问。后世尊具告。此初也。其彼欲来。预现前相。一变广博。增大行故。二变严净。灭烦恼故。三变金色。显成第一殊胜果故

经。时阿难陀(至)皆现金色

赞曰。阿难怪问。不识此相。问此由谁

经。佛告具寿(至)现此前相

赞曰。世尊具告

经。时无垢称(至)听受妙法

赞曰。下第二段至佛所以陈述。大文有四。初平章欲至。二到已归礼。三世尊指诘。四闻香怪问。初中复二。初无垢平论。后吉祥答可。此初也。佛遣来问理合自辨。况加瞻仰而为闻法。应与大众往佛所耶

经。妙吉祥曰(至)可同行矣

赞曰。此吉祥答可。众生根就。佛悲广运。故云是时可同行矣

经。时无垢称(至)往诣佛所

赞曰。第二到已归礼。有三。初掌持往诣。次到已归礼。后佛命就座。此初也。以神境通。令众不起本座。并座置掌。持诣佛所

经。到已置地(至)俨然而立

赞曰。到已归礼有三。初无垢归礼。次菩萨归初礼。后大众归礼。此初也。以众置地。自礼世尊。绕已却住。俨然而立。顶礼屈五轮以归尊。右绕规六通而现化。七匝灭七随眠。得七觉分。成七清净。而佛得一切智地。得一无相。合掌表冥真境。俨然而立。蒙佛垂喻

经。诸大菩萨(至)俨然而立

赞曰。此菩萨归礼

经。诸大声闻(至)俨然而立

赞曰。此大众归礼。方申须敬。下座而归。闻法将行。故皆俨然而立

经。于是世尊(至)各复本座

赞曰。下佛命就座。初命。后座。此命也。接来有礼。如法慰问。将悟圣道。令各复座

经。时诸大众(至)恭敬而坐

赞曰。禀命不轻。各还本座。表将涅槃。所以先坐。坐必卧故。卧极涅槃

经。尔时世尊(至)之所为乎

赞曰。第三世尊指诘为四。一佛问。二彼答。三重征。四彼述。此初文也。无垢大士。住解脱位。由此第一。名最胜智。任运能现。名为自在。妙用无碍。名神力为

经。舍利子言唯然已见

赞曰。二彼答也

经。世尊复问汝起何想

赞曰。三重征。汝于此中。起何相解

经。舍利子言起难思想

赞曰。四彼述有二。初标。后释。此标也

经。我见大士(至)不能述叹

赞曰。下释难思。有二。初说无垢难思。故云我见大士不可思议。后说神力难思。于其作用神力功德。不能以算而数。不能以思而思。惟亦思也不能以言而称以心而量。皆是寻伺道故。由此四义。不能陈述而叹扬耳。旧云非意所图非度所测。人非意所图。事非度所测。又度者根也人度下不测上故

经。时阿难陀(至)为是谁香

赞曰。第四闻香怪问。有四。初阿难惊疑难。二鹙子傍通。三问住久如。四叹陈佛事。初中有二。初阿难疑问。后世尊正答。此疑问也

经。佛告之言(至)毛孔所出

赞曰。此世尊答

经。时舍利子(至)然出是香

赞曰。二鹙子傍通。有三。初鹙子答。二阿难问。三鹙子述。此初也。阿难白佛。佛答菩萨毛孔所出。鹙子不问说已亦有遂自陈诚

经。阿难陀曰(至)何缘而有

赞曰。二阿难问。菩萨所出。乍可修成。汝等何缘复能流出

经。舍利子言(至)供诸大众

赞曰。下鹙子述。初述食来所由。后述香馨所由。此初也

经。其闻取有(至)皆出是香

赞曰。此述香馨所由

经。时阿难陀(至)当住久如

赞曰。三问住久如。有四。一问香久近。二答尽食消。三问食消久近。四答食消时分。此初问也。香气住身久近时即。犹如何等

经。无垢称言(至)其香犹住

赞曰。二答尽食消也。香随食质。食有香存。食起香气。食消香灭

经。阿难陀曰(至)当皆消灭

赞曰。三问食消久近

经。无垢称言(至)而不为患

赞曰。四答食消时分。有三。初总答。次别显。后喻成。此初也。食之势分。亦随世食。七日七夜。住已方消。大悲神力。虽久未消。而不为患。不同世食虽经七日势尽消化而有为患。此言七日。且随世食。多分为论。非要定尔。或增或减有不定故。且如声闻利根得果。有六十劫。菩萨发心证无生等。必一大阿僧祇。若得已方消。岂只七日得声闻果。唯经七日证无生等。三生得果。不经七日由此故处。且随世食。多分为论

经。具寿当知(至)然后乃消

赞曰。二别显有三。初显得声闻。后显得菩萨。声闻有三。此从凡得见谛。具寿者。旧云慧命。呼阿难陀为具寿也。世间有情。多爱于命。闻言长寿。谁不生欢。出家之人。多爱智慧闻言智慧。谁不生喜。亦如俗人之爱命也。由此旧经呼为慧命。寿者命也。具足世命。及具出世之智慧命。不可偏彰故。命双呼。通言具寿。已发声闻之心。未入见谛。食已要入。然后乃消。极速三生极迟六十劫。正性离生义如前释

经。未离欲者(至)然后乃消

赞曰。此第二从见谛得离欲。得离欲者。不还果也

经。未解脱者(至)然后乃消

赞曰。此第三从有学得无学。心解脱者俱解脱阿罗汉果。得离诸欲定障解脱涅槃八解脱故

经。诸有大乘(至)然后乃消

赞曰。下显得菩萨。有四。此从凡夫具菩萨性。要发大心。然后消化。义显无性不得此食。不发心故。虽具世间有漏五根。此利出世。故彼不得。义显此食至得部行独觉。然后乃消类声闻故多不逢佛。故不说之。类显声闻具种姓者得食发心然后乃消。此文中略。义类应有

经。已发无上(至)然后乃消

赞曰。二已发心。要得初地。无生初得。在初地故。三从初地要得八地。具足不退。在八地故。四从八地要至补处补处乃在一生系故。亦应一生系得此食已。成佛乃消。然为一生多居知足。此食不至一生之身。故略不说。或义应有。文略无之

经。具寿当知(至)然后乃消

赞曰。三喻成也。初喻。后合。此喻也

经。食此食者(至)然后乃消

赞曰。此合也。食如药王。惑同众毒。准此法喻。唯喻得道断惑根本。不喻种姓创发心等。未断惑故。或复此喻。通喻一切伏断正断。皆名除故

经。阿难陀言(至)作诸佛事

赞曰。下第四以叹陈佛事。有二。初阿难赞叹。后佛陈佛事。此初也。佛以利乐有情之事。故名佛事

经。佛即告言(至)作诸佛事

赞曰。下陈佛事。有三。初印谈佛事。二例说所余。三佛身同异。此初也。如是如是。印成前说。谈其佛事。所致如此

经。尔时佛复(至)作诸佛事

赞曰。下例说所余。有三。初牒无垢佛事。次显所余佛土。后结成胜益。此初也